诸葛亮招亲评书全集

三国战记诸葛亮怎么连招
0个回答2022-10-15 01:55
有关与诸葛亮招亲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5 20:33
  诸葛亮未出山之前隐居在南阳卧龙岗,他住在茅庵里,一边开荒,一边发奋读书.
  卧龙岗下有位黄员外,十分欣赏诸葛亮的才华,而诸葛亮也十分尊敬黄员外的学问;两个人你来我往,成了忘年交,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谈谈学问.
  久而久之,黄员外便有心将女儿许配给诸葛亮;请媒人一说,诸葛亮却没有应承,也不好拒绝,只是搁下来.原来诸葛亮听说黄小姐相貌丑陋,心中不大乐意.
  过了几天,诸葛亮上黄员外家拜访,请教一些问题.他向家人报了姓名,家人说:"诸葛相公请进吧!"也不领他就走了.
  诸葛亮只好自己往里走,到第二道门,门紧闭着,等到他轻敲两下,门自动开了.待他入门,门又关上.正在他奇怪,想探个究竟时,前面"呜"地扑过两只狗,叫着冲他扑上扑下,吓得诸葛亮左躲右闪,好不着急.这时跑过一个丫环,拍拍狗的脑门又拧拧狗耳朵,狗就跑开了.诸葛亮细看才知道这是两只木头狗,外面缝了狗皮.诸葛亮忙向丫头打听这是谁做的,丫头笑而不答.
  诸葛亮只好继续往里走,第三道门又是自开自关了,诸葛亮想:这回又能蹦出个什么东西呢?眼前猛地蹦出两只老虎,牙齿锋利,张着血盆大口十分恐怖,诸葛亮不怕:肯定也是假的!于是学着丫环的样子往老虎头上拍,这下可好,拍得老虎尾巴都竖起来,眼睛睁得铜铃似的就要扑上来咬他.诸葛亮正不得脱身!那丫环又跑来,拍拍老虎的屁股,老虎就乖乖地叭下了.丫环说:"你真是自作聪明,狗和老虎会是一样吗?"
  诸葛亮被说得很不好意思,说:"这深宅大院难进,请你带我进行吧!"丫环说:"我正忙呢!"挥手指指那边,那边有盘磨,被头木驴拉着跑,诸葛亮一看就呆住了,惊叹道:"黄先生府上能人真不少啊!"
  诸葛亮想,这里面还不知有多少新玩艺儿,也不知还要惹多少麻烦!犹豫之时,里面走出一位姑娘,对诸葛亮说;"跟我进吧!"这姑娘行为举止利索大方,引着诸葛亮往里走,一边把各种机关拧上,诸葛亮很快就见到了黄员外.
  诸葛亮问:"见先生真不容易,不知是哪位能人发明那些东西?"黄员外大笑道:"是我那好事的丑闺女呀!让您受惊实在多有不恭!"
  诸葛亮一听脸就红了,心中暗骂自己:"糊涂啊,这么有才华的女子提亲给你,是你的福分啊!"于是忙施礼道:"小姐才智超人……晚生在此拜见岳丈大人了!"黄员外呵呵大笑起来.
  后来,诸葛亮与黄小姐成了亲,两人在很多方面互帮互学,很有进益.
你怎么评价诸葛亮?
4个回答2022-12-01 18:38
诸葛亮是一个非常有才能,而且八面玲珑,口才也是非常好,是著名的辩论家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
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3个回答2022-09-22 05:53
汲大智慧于一身,但变通能力不是很强
评价诸葛亮
1个回答2022-09-13 01:25
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2个回答2022-06-28 01:20


在诸葛亮身上,除了忠、孝、义集于一身外,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个“谋”字上面。诸葛亮的智谋,超群出众,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还精通阴阳之道,能呼风唤雨、感知天地万物,运筹帷幄,用兵入神,百战百胜,决胜于千里之外。

诸葛亮评价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1 22:11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意思是勤勤恳恳,不辞劳苦、竭尽全力、小心谨慎地办事,为国家大事用尽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你怎么评价诸葛亮?
1个回答2022-09-22 23:00
工作精神可嘉
诸葛亮人物评价
1个回答2024-04-29 22:12
  名人评价:
  陈寿: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 之内,咸畏 而爱之,刑政虽峻 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 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司马徽:“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
  孟获:“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刘晔:“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
  徐庶:“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杨洪:“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
  马良:“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远矣。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于以简才,宜适其时。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闭于听,世服于道,齐高妙之音,正郑、卫之声,并利于事,无相夺伦,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
  樊建:“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诅感神明。”
  张温:“然诸葛亮达见计数,必知神虑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无疑贰。”
  司马懿:“真乃天下奇才也!”“亮虑多决少。”“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诸葛丞相:“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于未夷。”
  习隆、向充:“况亮德范遐迩,勋盖季世。”
  司马炎:“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之“民权主义”中称赞诸葛亮:“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在西蜀能够成立很好的政府,并且能够六出祁山去北伐,和吴魏鼎足而三。”

  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东汉末期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青年时耕读于南阳郡,地方上称其卧龙、伏龙。后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促成孙刘联盟和建立蜀汉政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任蜀国丞相,辅佐刘禅,成为蜀汉政治、军事上的实际领导者。先后五次率军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于五丈原,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尊称诸葛亮为武侯、诸葛武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之代表。234年8月28日在五丈原逝世。

  小说形象:

  小说《三国演义》总成过往传奇、野史、戏曲、地方世代说法、被官史避畏说法、说部话本及民间传说中诸葛亮的故事,他被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和《三国志》中的诸葛亮很不一样,而且事迹亦有所出入,如火烧博望与新野,诸葛亮尚未出仕刘备;三顾茅庐、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实际是五次北伐,只有第一、四次出祁山)等都经过夸张和剧情创造,历史上诸葛亮用兵的功绩不如他治理蜀国的政绩耀眼;而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激周瑜、三气周瑜、空城计等则是虚构或将剧情移花接木。但这些都成为家喻户晓故事,而小说当中的一些剧情,将诸葛亮描写成为一个道士,如七星坛祭风、延寿七星灯等,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批古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诸葛亮为“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将一贯有法家风范的诸葛亮神化成了算无遗策、通天晓地、精通军事、运筹帷幄的一个智慧超卓入圣之完美人物。[3]
  在中国传统戏曲中,诸葛亮一角以老生所演,身穿印有八卦图案的外袍,手持羽扇。而剧目多来自《三国演义》,参与的剧目有《诸葛亮吊孝》、《收姜维》、《群英会》、《借东风》、《三气周瑜》、《空城计》、《战马超》(又名《两将军》)等。
你怎么评价诸葛亮?
1个回答2023-01-10 14:09
诚然他的事业以失败告终,但却赢在了后人心中,川民为他戴孝达千年之久,各地的武侯祠至今香火不绝,这一切,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智慧的化身,更多的是因为这个人,集公、忠、廉、能于一身、又兼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他,有着真正伟大的人格。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