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家族评书

蒋氏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3-09 15:33

蒋氏姓源比较纯正,主要出自姬姓。其血统与来源与西周皇族有关,据《左传》、《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等所载,周武王弟周公姬旦有子名伯龄,周成王时受封于蒋(今河南固始东北蒋集,一说今河南光山县西),建立蒋国,为伯爵,史称其为蒋伯。春秋时,蒋遭楚灭,蒋伯的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蒋氏。伯龄以前的支系为:少典(太昊)-姬轩辕(黄帝)-姬玄嚣-姬蟜极-姬俊(帝喾)-姬弃(后稷)-姬不窋-姬鞠(鞠陶)-姬公刘-姬庆节-姬皇仆-姬差弗-姬毁隃-姬公非-姬高圉-姬亚圉-姬祖类(公叔)-姬亶父(太王)-姬季历-姬昌(周文王)-姬旦(周公旦)。

蒋氏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3-09 19:38
蒋氏姓源比较纯正,主要出自姬姓。其血统与来陵扒源与西周尺迟昌皇族有关,据《左传》、《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等所载,周武王弟周公姬旦有子名伯龄,周成王时受封于蒋(今河南固始东北蒋集,一说今河南光山县西),建立蒋国,为伯爵,史称其为蒋伯。春秋时,蒋遭楚灭,蒋伯的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蒋氏。伯龄以前的支系为:少典(太昊)-姬轩辕(黄帝)-姬玄嚣-姬蟜极-姬俊(帝喾旦老)-姬弃(后稷)-姬不窋-姬鞠(鞠陶)-姬公刘-姬庆节-姬皇仆-姬差弗-姬毁隃-姬公非-姬高圉-姬亚圉-姬祖类(公叔)-姬亶父(太王)-姬季历-姬昌(周文王)-姬旦(周公旦)。
蒋氏族谱信息传递
1个回答2024-01-03 19:45
  走在浙江奉化溪口镇,随处都能碰到姓“蒋”的人。在他们的记忆中,更多的是蒋家的平凡故事和点点乡情。

  蒋孝严首次回乡态度随和

  七十五岁的蒋详助在蒋氏宗族中属于“国”字辈,与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同辈,曾是村里的治安主任,比较受当地人敬重。

  二000年,蒋经国之子蒋孝严第一次回乡祭祖,请蒋氏家族的人吃了顿饭,蒋详助老人就是其中一位。这也是老人第一次见到蒋孝严。

  老人清楚记得,在多达十桌的蒋姓同族面前,蒋孝严以“我是蒋经国的儿子”为开场,之后介绍了一些自己的情况。尽管当时许多人从未见过这位蒋介石的孙子,但他的亲切形象深得在场族人的认同。

  蒋详助老人说,尽管蒋孝严个子不高,不过很随和,很有礼貌,也是个很孝顺的人。老人的记忆中一直留存着这样的一个片段:大家都在吃饭的时候,蒋孝严已经吃完饭了,因为要赶往桂林祭拜母亲,他到各桌与每一个族人握手道别。目前,蒋氏全族对蒋孝严的印象都不错。

  蒋氏《宗谱》已断写五十多年

  同为蒋氏族人,在蒋详助老人的印象中,蒋经国与其父蒋介石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同样喜欢穿长衫,穿布鞋。去台湾之前,蒋氏父子每年总会有一人回乡祭祖,从未间断过。

  蒋详助老人记得蒋介石有一个习惯:每次回乡都是从有点距离的地方步行过来。有一次,蒋介石和美国总统罗斯福来溪口镇,他们也是在快到的地方就把车停下,一路走过来。

  一九四八年,蒋介石回乡亲自写了蒋氏《宗谱》。他的说法是该《宗谱》只记至第十辈,后面就没记下去,算来至今已间断了五十多年。

  溪口镇上一位叫蒋惠忠的老人,与蒋孝严同辈,虽已有八十五岁高龄,却自己主持着一个旅社的生意。他介绍说,那次写《宗谱》场面很大,差不多所有的蒋氏人员都到场,蒋介石和蒋经国也都来了。这次见面也是蒋惠忠老人最后一次见到他们。之后,蒋氏父子去了台湾,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蒋氏家族亦然人丁兴旺

  蒋详助老人向记者介绍说,其实蒋家的总太公一共有五个儿子,蒋介石属于三房,而老人自己属于二房。现在,溪口镇上的蒋氏家族中,二房人丁最旺,大房和五房相对较少。

  以店主名字命名的蒋孝义饭店开在溪口牌门南路,一般去蒋氏故居都会路过这里。他的辈份算起来与蒋孝严一样,是蒋详助的侄子,都属于“孝”字辈,也是现在人数最多的一个辈分。

  蒋孝义向记者介绍,饭店门口的那座牌楼上的字是乾隆亲笔题的。他说蒋姓二房曾是乾隆皇帝时期的御厨,深受皇帝喜欢,遂建了这座牌楼。事实上,这座牌楼是座木牌楼,经几年前改造后才成为现在的石牌楼。
蒋氏起源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4-27 04:05

  始祖:蒋伯龄。 迁徙:   蒋氏源于北,而盛于南,是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目前蒋姓人口列全国第四十三位。 郡望:   东莱郡 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治所在掖县(今山东莱州),东汉时移治黄县(今山东龙口东)。后改为国,唐朝时曾改为莱州。  乐安郡 东汉永元十年(公元96年)改千乘郡置国,治所在临济(今山东高青高苑镇西北)。相当于今山东博兴、高青、桓台、广饶、寿光等地。三国魏时改郡。 堂号:   乐安堂 蒋姓出自姬姓,源于河南,后在乐安(今山东邹平)发展为望族。  钟山堂 后汉秣陵尉蒋子文山中剿匪牺牲,传三国时吴国君孙权到钟山(今南京蒋山)游览,见到死后为神的蒋子文,于是在钟山修庙奉祀。蒋氏因以“钟山”为号。  九侯堂 西汉时蒋诩忠于汉室,王莽篡汉后要他做臣子,他坚决不干,被王莽杀害。光武帝中兴汉室后,把他的九个儿子都封为侯。蒋氏因以“九侯”为号。  其它堂号:

①郡望堂号:东莱。

②自立堂号:居易、亦政、慎枢、追远、敦睦、三经、忠雅、雍集、惇叙、观德、沛丰、以文、树本、文肃、永思、聚顺、叙伦、敦伦、憩石、六宜、三善等。 字辈:   浙江奉化蒋氏字辈:祁斯肇周国,孝友德成章。秀明启贤达,奕世庆吉昌。  湖南安化蒋氏字辈:旧派:荣如永宗然彦孟,金朝加益显忠诚,克立奇功修学业,英贤世守圣明君。新派:恭维先泽本隆昌,次序敦和肇锡长,钜望汉中经鼎盛,鸿勋楚宇灿云章,诗书力业登科甲,孝友承家选俊良,蔚起人才昭善述,魁名辉映冀联芳。  湖南长沙蒋氏派语:通谱公派:恭维先泽本隆昌,世序敦和(亲)肇锡长,钜望汉中经鼎盛,鸿动楚宇灿云章,诗书力业登科甲,孝友承家选俊良,蔚起人才昭善述,魁名辉映冀联芳。光甫公老派:国忠成原志祥乾,道德清廉庆寿全,宁湘楚里英明广,斗柄文衡祖振严。乾隆庚戌六修谱旧派:宁湘开泽远,作述在贤良,孝友芳名久,光先绍汉长。  湖南邵南蒋氏字派:千万才必仲,天大惟馨晋,藻干舒民泽,迪思淑尔类,仁义礼智信,宏贻佩永怀,誉履庆方开。  江苏京江蒋氏字派:吉士增宗德,荣名寿国华。  浙江兰风蒋氏派语:温柔敦厚,疏通知远,广博易良,洁静精微,恭俭庄敬,属辞比事。  广西富川蒋氏派语:湘桂姬周裔,齐联团结欢,英才期蔚起,敏学绍书香。

蒋氏起源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8 23:32

  始祖:蒋伯龄。 迁徙:   蒋氏源于北,而盛于南,是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目前蒋姓人口列全国第四十三位。 郡望:   东莱郡 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治所在掖县(今山东莱州),东汉时移治黄县(今山东龙口东)。后改为国,唐朝时曾改为莱州。  乐安郡 东汉永元十年(公元96年)改千乘郡置国,治所在临济(今山东高青高苑镇西北)。相当于今山东博兴、高青、桓台、广饶、寿光等地。三国魏时改郡。 堂号:   乐安堂 蒋姓出自姬姓,源于河南,后在乐安(今山东邹平)发展为望族。  钟山堂 后汉秣陵尉蒋子文山中剿匪牺牲,传三国时吴国君孙权到钟山(今南京蒋山)游览,见到死后为神的蒋子文,于是在钟山修庙奉祀。蒋氏因以“钟山”为号。  九侯堂 西汉时蒋诩忠于汉室,王莽篡汉后要他做臣子,他坚决不干,被王莽杀害。光武帝中兴汉室后,把他的九个儿子都封为侯。蒋氏因以“九侯”为号。  其它堂号:

①郡望堂号:东莱。

②自立堂号:居易、亦政、慎枢、追远、敦睦、三经、忠雅、雍集、惇叙、观德、沛丰、以文、树本、文肃、永思、聚顺、叙伦、敦伦、憩石、六宜、三善等。 字辈:   浙江奉化蒋氏字辈:祁斯肇周国,孝友德成章。秀明启贤达,奕世庆吉昌。  湖南安化蒋氏字辈:旧派:荣如永宗然彦孟,金朝加益显忠诚,克立奇功修学业,英贤世守圣明君。新派:恭维先泽本隆昌,次序敦和肇锡长,钜望汉中经鼎盛,鸿勋楚宇灿云章,诗书力业登科甲,孝友承家选俊良,蔚起人才昭善述,魁名辉映冀联芳。  湖南长沙蒋氏派语:通谱公派:恭维先泽本隆昌,世序敦和(亲)肇锡长,钜望汉中经鼎盛,鸿动楚宇灿云章,诗书力业登科甲,孝友承家选俊良,蔚起人才昭善述,魁名辉映冀联芳。光甫公老派:国忠成原志祥乾,道德清廉庆寿全,宁湘楚里英明广,斗柄文衡祖振严。乾隆庚戌六修谱旧派:宁湘开泽远,作述在贤良,孝友芳名久,光先绍汉长。  湖南邵南蒋氏字派:千万才必仲,天大惟馨晋,藻干舒民泽,迪思淑尔类,仁义礼智信,宏贻佩永怀,誉履庆方开。  江苏京江蒋氏字派:吉士增宗德,荣名寿国华。  浙江兰风蒋氏派语:温柔敦厚,疏通知远,广博易良,洁静精微,恭俭庄敬,属辞比事。  广西富川蒋氏派语:湘桂姬周裔,齐联团结欢,英才期蔚起,敏学绍书香。

蒋氏家族全传的基本情况
1个回答2024-01-03 20:32

据本家历史记载“蒋氏”族谱自始祖伯龄公“周文王之孙周公旦第三子”伯龄公“垂直玄孙,东汉献帝”蒋琬时“琬公,为垂直玄孙第五十八代,据本家始祖伯龄公族谱排列序,现我辈为《1——114代》玄孙辈。我先辈中历史上有:如宋朝宜兴人,庆历进士瀚林学士,河北转运史,出知杭州,;如元朝蒋悌生字,“元叔”学易注精经”孙子蒋资“如明朝朱洪武,甲戌科点翰林。孙子蒋忠谏,永乐乙未科举进士“儿子蒋彦广,宣德进士,蒋彦广为四川巡抚,彦广子孙”正统举武进士,正统六年,英宗,帝,封,蒋贵为征夷大将军,督军至云南,朝廷封蒋贵“定西候”镇守江西九江府,饶州,广信,等府 多是子孙。蒋贵子孙,蒋德,蒋保,蒋福,兄弟三人逃难于葛腾垇分别,蒋德难逃广东兴宁县蒋保去了西西地,福公逃去南京。我辈是蒋德垂直玄孙二十五世辈孙我先祖中有如下人物,如蒋德八世孙,蒋应奎,字法璘:应奎明朝嘉靖丙戌进士升兵部待郎山西马邑人。蒋德’十世孙发钦八钦公字 “期明”武进士随万历帝,出征授”武备将军“之职,于万历25年归葬于嘉应州男、南口三角塘 ,坐南向北,碑书武备将军之墓。如蒋德十一世孙蒋文圣生三子,蒋渭,蒋汉,蒋治,于万历十六年徒居永安县 岩前据本家历史记载“蒋氏”族谱自始祖伯龄公“周文王之孙周公旦第三子”伯龄公“垂直玄孙,东汉献帝”蒋琬时“琬公,为垂直玄孙第五十八代,据本家始祖伯龄公族谱排列序,现我辈为《1——114代》玄孙辈。我先辈中历史上有:如宋朝宜兴人,庆历进士瀚林学士,河北转运史,出知杭州,;如元朝蒋悌生字,“元叔”学易注精经”孙子蒋资“如明朝朱洪武,甲戌科点翰林。孙子蒋忠谏,永乐乙未科举进士“儿子蒋彦广,宣德进士,蒋彦广为四川巡抚,彦广子孙”正统举武进士,正统六年,英宗,帝,封,蒋贵为征夷大将军,督军至云南,朝廷封蒋贵“定西候”镇守江西九江府,饶州,广信,等府 多是子孙。蒋贵子孙,蒋德,蒋保,蒋福,兄弟三人逃难于葛腾垇分别,蒋德难逃广东兴宁县蒋保去了西西地,福公逃去南京。我辈是蒋德垂直玄孙二十五世辈孙我先祖中有如下人物,如蒋德八世孙,蒋应奎,字法璘:应奎明朝嘉靖丙戌进士升兵部待郎山西马邑人。蒋德’十世孙发钦八钦公字 “期明”武进士随万历帝,出征授”武备将军“之职,于万历25年归葬于嘉应州男、南口三角塘 ,坐南向北,碑书武备将军之墓。如蒋德十一世孙蒋文圣生三子,蒋渭,蒋汉,蒋治,于万历十六年徒居永安县 岩前约澄田,水石背立业。蒋德十五世孙蒋维锦,三子,蒋子源,蒋子俊,蒋子连,子连公由湖广填川由广东来四川省江安县箐苔坎村,创业居住,蒋子连娶马氏生六子,蒋廷资,蒋廷高,蒋廷桂,蒋廷育,蒋廷质,蒋廷仕。我乃”蒋德公垂直玄孙二十五代孙,自“子连公”之后于湖北天门辛末状元及弟“蒋立镛”大人修谱训十条,子辈二十世仁,全,云,道,极,兴,起,玉,朝,庭,肇,复,纯,良,策,希,行,周,际,纶。如有同宗,同族,同祖,之宗族,注如蒋文元,康熙辛丑进士蒋汾功,雍正癸武进士卯进士,多是福公一脉,居住南京。如成都人成化中,甲戌科举进士,蒋蕃,辛丑科举进士蒋濙,成都人,明朝,西西里地保公一脉。作者简介
陈廷一,现任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传记学会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2005年荣获中国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十佳”称号,2010年荣获“中国当代人物传播100家”人物。作品《孙中山大传》和《宋氏三姐妹》分别荣获1999年和2003年全国优秀畅销书奖;《许世友传奇》荣获河北省作协文学金牛奖;《共和之路——孙中山传》荣获2009年首届华侨文学奖纪实类最佳作品奖 。

蒋的姓氏来源
1个回答2023-02-10 16:41
一tygfghcxfgggG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uu
蒋氏宗谱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5-16 08:16

蒋姓是当今中扰乎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九位的大姓,人口较衫李脊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或渗七。

蒋氏故居在哪里
1个回答2024-01-05 13:04
1. 蒋氏故居的背景和概述

蒋氏故居是指中国国民党元首蒋介石及其家族的祖居和故居。它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大观街道鸡鸣山风景区内。这座故居是蒋介石唯一的私人住所,也是裕蕙轩的所在地。蒋氏故居占地面积约为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

2. 蒋氏故居的建筑风格

蒋氏故居以南北向的建筑群为中心构成,包括五进三院,围墙高达8米,环境幽静,绿树成荫。故居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分别为蒋介石及其妻子宋美龄居住的“裕蕙轩”、家庭集会和会客的“福康楼”、以及蒋氏后代们居住的“邵园”和“勤政楼”。

3. 蒋氏故居的历史背景

蒋氏故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明朝洪武年间,有一名名叫蒋大为的大夫,在鸡鸣山附近修建了一个庄园。经过几百年的代代相传,蒋氏家族在这里建造了一个庄园,并在此居住。1929年,蒋介石购买了这个庄园并将其命名为“裕蕙轩”,成为他和宋美龄夫妇的私人住所。

4. 蒋氏故居的参观注意事项

参观蒋氏故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参观者须佩戴相应的门票,并在指定时间内游览。其次,参观者应保持安静,不要在故居内大声喧哗或影响他人。最后,参观者切勿在故居内触碰或损坏文物、艺术品等珍贵的展品。

5. 蒋氏故居的旅游价值

蒋氏故居是一处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胜地。这里不仅是蒋介石及其家族的故居,更是一个富有人文艺术气息的文化底蕴之地。可以在这里感受到镇江市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底蕴,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6. 蒋氏故居的文化底蕴

蒋氏故居内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书籍,其中包括珍贵的字画、古籍善本、家书、家谱等。这些文化宝藏不仅反映了蒋氏家族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

7. 蒋氏故居的保护与发展

作为文化遗产的蒋氏故居,不仅需要保护,更需要发展。目前,江苏省政府已经对该故居进行了保护,并开发了相关的旅游项目。这些旅游项目旨在让更多的人来到这里,了解蒋介石及其家族的历史,以及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8. 结束语

蒋氏故居是一处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胜地,它不仅代表了蒋介石及其家族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在保护和发展的双重作用下,蒋氏故居将继续为人们提供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人文底蕴的重要机会。
姓蒋的姓氏有什么样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9 20:23
  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①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②。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③,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④也,请谢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者饮,令子晨起治状⑤。久之不成,父趣之⑥,其子恚⑦曰:“天下姓氏伙矣⑧樱迹,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成五百画也。”
  ——《应谐录》注:①判颂首累世,祖祖辈辈。不识“之”“乎”,同不识字,文盲。②搦管临朱,古时初学写字的方法,搦,握、执。搦管,握笔。临朱,即描红写字。③得,明白、懂晓。④馆谷。谷,米谷,粮食。即馆金,付给座馆(家塾)老师的报酬。⑤治状,写一封请柬。⑥趣,催促。⑦恚,生气,不高兴。⑧伙,众多。
  译文:有个老地主,家产很是富裕,可是祖祖辈辈都不识字。有一年,他请了楚地(两湖区域)的读书人来家教他的儿子读书识字。老师开始教地主的儿子执笔描红写字,在纸上画一笔,教他说:“这是一字。”画二笔,说:“这是二字。”画三笔,说:“这是三字。”地主的儿子刚写完,便高兴得不得了,把笔一丢,回到他父亲那里,告诉他:“我已经学会了,我已经学会了,不必再麻烦老师,花费那么多的钱请老师了。”老地主当然喜欢,依着儿子,拿出钱来把楚地老师辞退了。过了几天,老地主准备邀请姓万的同辈亲友来喝酒,一早就叫儿子写一份请柬。过了很久还没有写成,父亲去催促他,儿子怪生气地说:“天下的姓氏那么多,干吗非要姓万不可。我从一大早开始写到现在,才写完五百画。(离一万画还早得很哩!)”
  拾得:读书求学,如果像这个地主儿子那样,画了三笔,就认为学得一、二、三这三个字,已把老师的学问学到了,未免太可笑。这原是一则笑话,谁也懂得,在于讽刺那种浅尝辄止的掘数浮躁、惜力的学习态度。山外青山楼外楼,学无止境,需要精益求精。何况时代在不断进步,新的知识在不断涌现,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很多人惟恐落后,总是坚持学习。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类如地主之子,也非绝无仅有。他们同样把学习看得十分容易,学些皮毛,就感到满足。这些人,肯定要被时代远远地甩在后面,等他们醒悟,再急追猛赶时,更要付出比以前多十倍、百倍的精力和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