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旗小说书源

旗袍的起源?旗袍的真实起源?
1个回答2024-06-03 03:41
明朝汉族妇女穿的高立领褙子!明朝皇后的画像可见一斑。

概述
旗袍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常作为礼服,一直在许多重大庆典场合而使用。作为服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中期明服立领即明立领,她最早出现于明朝中期,到了明朝后期的中原和江南已经广泛流行,当时明朝正经历千年不遇的小冰河时期,气候异常寒冷,立领应运而生。明末高领盘扣式样已经基本形成了现在旗袍的雏形。满族入关后,在“男从女不从”的服制规定下,汉族妇女得以沿袭使用明式立领袄和褙子等所谓“汉装”。(这一问题可以从明朝和清朝流传下来的皇宫画像中得到佐证,明朝的皇后已经穿高领系扣的中衣,而清朝皇帝皇后仍然穿着“厂字领”圆口衣。), 清朝中期,明式立领(方领,二枚金属扣)进一步演化,方领变成了弧形领,同时也融入了许多满服要素(滚边-大宽边,蜈蚣盘),此后,明立领更加广泛地流行,到了民国时期,承袭明立领的中华立领成为中山服和旗袍的构成要素。
起源考
关于旗袍的起源,许多历史真相淡忘了,不知实情的现代人望字生义,认为清朝传统服饰是满族人入关时带入中原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一、关于领子:在满清的早期,旗人的男女装是没有领子的,类似于现代圆口T恤。而小立领在明朝中后期的中原和江南已经广泛流行,这是程朱理学思想禁锢在妇女服饰上的体现(妇女脖颈要用立领加以遮掩)。明末高领盘扣式样与清代民国时的差不多。当至清代,在“男从女不从”的服制规定下,汉族妇女得以沿袭使用明式立领袄和褙子等所谓“汉装”。(这一问题可以从明朝和清朝流传下来的皇宫画像中得到佐证,明朝的皇后已经穿高领系扣的中衣,而清朝皇帝皇后仍然穿类似唐朝男装中的无领圆口衣。),清朝中期,在明式立领(方领,二枚金属扣)基础上添加了许多满式因素(滚边-大宽边,蜈蚣盘扣)成为现代旗袍的前身。换个说法就是旗人受中原汉服影响,在无领圆口上镶上了衣领。
二、满清女式袍子下摆是不开衩到胯的,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上流社会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豁开的。
三、现在的满族人是不穿所谓的旗袍的,因为那不是他们的服装,他们依然穿大滚边袍。
四、满族人未入关前,一直属明朝建州卫,穿着明朝军服,并做为本民族的日常服装,就从这一点,满服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明朝服饰的影响。
旗袍的来源
1个回答2024-03-04 17:58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旗袍的起源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4 18:57

旗袍始于清代,旗人妇竖拍纳女习惯穿长袍,故在'袍'上加一'旗'余没字,以此得名。

旗袍是清宫历代沿袭的服装。旗袍原是宽身窄袖低领直筒式,两侧或四面开衩,便于马上活动。最初的旗袍袍长一般不过脚,但是姑娘出嫁时穿的旗袍衣长过脚,贵族女子和宫廷里的嫔妃因穿高底鞋需要遮掩,因此袍长也过脚。

旗袍的特点

旗袍的特点是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收腰,无袖或短袖等。开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征之一,贺掘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旗袍风格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多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旗袍的起源?
1个回答2024-04-25 04:15
旗袍雏形-明立领

旗袍做为民族服饰,它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明朝中期的明立领中衣褙子,高立领款式到了明朝后期,在中原和江南更加广泛流行,这是程朱理学思想禁锢在妇女服饰上的体现(妇女脖颈要用立领加以遮掩)。明末高领盘扣式样已经基本形成了现在旗袍的雏形。满族入关后,在“男从女不从”的服制规定下,汉族妇女得以沿袭使用明式立领袄和褙子等所谓“汉装”。(这一问题可以从明朝和清朝流传下来的皇宫画像中得到佐证,明朝的皇后已经穿高领系扣的中衣,而清朝皇帝皇后仍然穿类似唐朝男装中的无领圆口衣。),尤其昆曲青衣花旦戏服更是沿用以前的立领制式。清朝中期,明式立领(方领,二枚金属扣)进一步演化,方领变成了弧形领,更融入了许多满族服饰要素(滚边-大宽边,蜈蚣盘),在民国时期,中华立领成为中山服和旗袍的构成要素。
旗袍的起源
1个回答2024-03-02 05:20

起源于满洲民族的女性服饰

旗鱼的起源?
1个回答2024-03-06 17:13

旗鱼在分类上为鲭亚目、旗鱼科、旗鱼属,常见的有东方旗鱼和灰旗鱼两种。是活跃于热带、亚热带的大洋性的上层鱼类。它生性凶猛,游泳快捷,每小时可游六十英里,是各种鱼类游泳之冠。它的形体巨大,一般长两米多至五米,体形延长而稍为侧扁。身披细鳞,青褐色的鱼体上,有灰白色的圆斑。嘴的上颌如一把锋利的长剑,十分突出,背上有黑色斑点的第一脊鳍超过体高,其中部竟高鱼体一倍左右,如张帆状,也像一面飘展着的旗帜,是故这种鱼,人们称之旗鱼。

物种起源漫画旗袍是哪一画
1个回答2024-03-20 09:36
在第十章36画。在漫画《物种起源》里的第十章,有萧琳的出场,对她的出场的描写着重写到了她的旗袍。
旗袍的起源
1个回答2024-04-22 06:05
起源于满洲民族的女性服饰
旗袍的起源
1个回答2022-09-23 08:22
旗袍的起源于女真族和蒙古族。服装特点符合其民族的生活习惯,马背上的生活。
“旗袍”起源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09 13:26
  旗袍的起源:旗袍,最初即“旗人之袍”。说起它的来历,有这么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传说:清朝入关,满人一统天下,旗人的服饰传入中原。一个叫黑妞的满族渔女,皮肤虽黑但很有光泽,人长得很俊俏,身材又好,被誉为“黑里俏”。她为了方便打鱼,就把原本的大套“一统江山”裙,剪裁成窄小的扣裙便装。后来,这个黑妞被选入皇宫,封为“黑娘娘”。旗袍就是由此流传开来的。最早清朝满族女子的旗袍,有单、夹、衬绒和丝棉袍之分。其特点是腰身宽松、平直,袖口宽大,衣长至脚踝。到了清朝后期,“元宝领”用得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脸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裾都有多重宽阔的滚边。至咸丰、同治年间,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滚,以至几乎难以辨识本来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地。慈禧太后有一张照片:扮成观世音菩萨的样子,旁边李莲英太监扮成童子。这张照片里面慈禧太后穿了一件旗袍,镶滚嵌烫绣贴盘钉样样俱全,可以说是集旗袍工艺之大成。
  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骤起,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梏。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加上西洋文化的影响。旗袍一扫清朝矫饰之风,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三十年代旗袍受西方短裙的影响,衣长缩短,袖口相应缩小,比以前更合身了。到了三十年代中期,旗袍盛行,衣长加长,两边叉开升高,腰身紧绷,显示女性的曲线美。四十年代,旗袍式样趋向于缩短衣长,减低领高,袖长短至肩下2-3寸,甚至没有袖子,外形如流线型。上海女人将旗袍演绎得千姿百态,楚楚动人。
  旗袍的鼎盛:二十年代末,宋庆龄穿着碎花型的棉袍出现在阅兵观礼台上,而上海广告画上的女子,也开始了连身旗袍的妙曼风姿。于是,名媛名太纷纷效仿,开始穿着旗袍出入社交场合。这座中西合璧的城市,又将西式服装的贴身裁剪方式用在了宽松旗袍上,于是旗袍有了曲线,开始细沿主人的身材,细抚主人的芳心了。到了三十年代,旗袍有了衣缘上的细细花边,也有了开叉。也盛行过开叉开到几近臀下,那已有微含挑逗之意了。想想,如果你看见了阮玲玉、周璇那一干三十年代的女子,从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里袅袅走来,沧桑而风情,会让你看到什么?那必是如柳的体态,旗袍的细致,还带着十里洋场特有的奢糜繁荣和高傲不可亲近的气息。将旗袍穿出这样风韵无限的,莫过于上海女人了。那一抹江南的雅致,那一缕上海的精巧,那一丝繁荣下的世故聪慧,将女人的风姿和旗袍的剔透完全融于一体。张曼玉主演的《花样年华》,其时代背景正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一名冷香端凝的女子,从头到尾被23件花团锦簇的旗袍密密实实地包裹着,在美艳之下紧箍着情感,耐人寻味。这部电影一放之后,骤然兴起了一阵旗袍热,很多很多女子为此重新想穿旗袍了。但上海的名媛名太毕竟是有身份的,是需要端庄的,于是开叉又回归到膝盖处,袍身长及地面,行步间微露皮鞋的尖头和细高跟,于是那种妖娆那种微含的性感尽现其中。再后来,由于时局的不稳,再没了那种如风扶细柳的心情心境,于是旗袍的摆线又上提。而宽袍大袖,也不再适合要做事的女人,于是衣袖也变得纤细合体。旗袍变得贴身精炼,而女人们,成熟的体态和优雅而不失干练的风度,也写在了旗袍上。
  旗袍的艺术:近代中国的两位第一夫人——宋庆龄和宋美龄,她们在一些重要场合,都是身穿旗袍,不仅体现出东方女性的美丽,更将旗袍升华成了中国的国服。旗袍宋庆龄不仅自己爱穿,抗战时期,她曾将旗袍作为国粹送给了斯诺夫人海伦•斯诺。海伦•斯诺的好友玻莉穿着这件旗袍,在美国为中国抗战到处演讲募捐筹款。海伦•斯诺临终前有个心愿,要把这件中国旗袍完璧归赵。1998年这件漂泊了六十年的旗袍终于回到“宋庆龄故居”。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