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李纲相声

妈妈你在哪里 小李纲
1个回答2024-04-06 20:38
《妈妈你在哪里》观后感 : 我看了电影《妈妈你在哪里》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小主人公阳阳自强不息、孝敬父母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 小主人公阳阳5岁的时候,妈妈不幸遭遇车祸去世了。爸爸怕他受创伤一直没有告诉他,阳阳的老师一直“冒充”妈妈和阳阳通信。阳阳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爸爸那么的爱他,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他,周围的好多好心人也在关爱他!阳阳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他在快乐的成长。可是,却没想到更大的不幸正等着他——他的爸爸患了癌症!但是这位坚强的父亲,在生命的最后时期,想的不是如何治自己的病而是教会儿子自己生活。他把当家权给了儿子。阳阳也十分懂事,知道父亲生病,每天早早起床买菜、烧水、做饭。他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啊!毕竟他只有10岁,要做这么多的家务,多么不容易啊!可他却做到了,这一点真让我自愧不如。想想我自己,在家里什么也没干过,总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和阳阳比起来我可真是太那个了…… 阳阳的父亲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可阳阳已经变得坚强。我想,他一定从自己的父亲身上学到了很多……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付出了很多,可是我们做儿女的却常常忽略了父母的辛苦,觉得父母做什么都是应该的。阳阳的做法让我感动,父母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关心一下父母呢?
古代李纲有哪些生平经历?
1个回答2024-02-19 04:08

李纲(1083—1140),字伯纪,邵武(今福建郡武)人,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其父李夔,官至龙图待制。李纲少年时就得到时人“自幼有大志”、“举动必于规矩法度”的好评。他22岁进太学读书,33岁中进士,徽宗政和二年(1112)授官承务郎,36岁擢升至太常少卿和起居郎国史编修官。宋徽宗时的朝政完全被蔡京、王黻等人把持着。他们狼狈为奸,陷害忠良,把朝政弄得乌烟瘴气,人民苦不堪言。言路阻塞,一般官员都缄口不言,避之唯恐不及,不敢得罪他们。然而李纲刚直不阿、不顾个人得失,多次直言上疏皇帝,抨击朝政的弊端,为民请命,要求改革,惩治奸党。李纲的上疏却引起了奸佞权臣的恼恨,他们罗织罪名,打击报复,把他贬为南剑州的沙县(今福建沙县)做一名管理税务的小官。

李纲干嘛的
1个回答2024-03-24 19:27
李纲(1083~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民族英雄。 李纲一生著述甚多,其遗文由其诸子编成《梁溪全集》一百八十卷,刊行于世。其中《靖康传信录》、《建炎进退志》、《建炎时政记》等,系李纲在北宋末、南宋初置身朝廷时的亲身经历和亲见亲闻的记录,是研究这段历史的宝贵资料。
宋李纲怎么死的
1个回答2024-02-07 03:59

李纲主政仅七十五天,建炎元年八月十八日便遭罢相,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十月八日,受殿中侍御史张浚弹劾,罢观文殿大学士,仍留提举洞霄宫之职。居住鄂州,建炎二年十月间朝廷命其移往澧州(治今湖南常德市澧县)。御史中丞王绹弹劾李纲“经年不赴贬所”。建炎二年十一月四日,又被贬谪万安军(海南岛)。十一月下旬,与子李宗之南渡琼州。建炎四年(1130年),遭贬流放遇赦后,隐居泰宁丹霞岩。

绍兴九年(1139年)正月,宋金议和,宋向金称臣纳贡,李纲忧愤成疾。绍兴十年(1140年)正月十五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忠定。李纲死后葬于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光明村大嘉山南麓。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电视剧李小龙传奇的山村纲自是谁
1个回答2022-05-31 20:37
他爸爸的儿子
《这题超纲了》有没有广播剧啊?
1个回答2022-05-04 15:43
没有出广播剧
求 李时珍《本草纲目》白话文
1个回答2023-01-24 10:16
4444****44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时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3 01:55
蕲春,
李时珍因用口试山中草启此药,中毒了。
晕倒在一颗茶空游树下,茶叶就落入斗旁销其口中。
逐渐醒来,于是发现茶叶有解毒的作用
本草纲目 李时珍
1个回答2022-07-01 11:39
吃猪肝。。。
李纲祠堂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14 16:02

李纲,字伯纪(1083-1140),号梁溪,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兄蔽嫌迁居江苏无锡,羡手中政和二年进士(1112)。邵武李纲祠堂位于邵武市区李纲路。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朱熹在邵武讲学时倡建,并撰建祠碑记,题匾“一世伟人”,书联“至策大猷,奠宗社于三朝;孤忠伟节,垂法戒于万代”。始建址在军学讲堂之东;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移建于樵溪书院;明正统四年(1439年),复建于府学大成殿之东;成化六年(1470年),迁建樵溪四曲之滨;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复建于今址,为古“昭阳八景”之一的“五曲精庐”。清乾隆、道光年间及民国时期,曾数度修葺,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祠内尚存宋高宗、宋徽宗御笔手书二并凳匾,明学士王直、柯潜撰重建碑记2方。该祠堂现辟为李纲纪念馆。 198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