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识内经感生命哲学之美

谁有不生气的哲理知识?
1个回答2024-01-27 18:40
古时候,西藏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他一生气就跑回家去,然后绕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 爱地巴对孙子说:"年轻时,我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我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我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人生气呢?" 爱地巴笑着说:"老了生气时我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边跑我就边想───我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又何必和人计较呢? 人最大的快乐 不是拥有的多! 而是计较的少!
从别人身上学到知识或者哲理有什么典故和成语?
1个回答2024-02-24 14:19
很久以前,有个穷秀才进京赶考。他只顾赶路,错过了宿头。眼看天色已晚,他心里非常着急。正在这时,一个屠夫走过来,邀他到自己家里去。屠夫与秀才谈得很投机。于是屠夫随口问秀才说:“先生,万物都有雌雄,那么,大海里的水哪是雌,哪是雄?高山上的树木哪是公,哪是母?”秀才一下被问呆了,只好向屠夫请教。屠夫说:“海水有波有浪,波为雌,浪为雄,因为雄的总是强些。”秀才听了连连点头,又问:“那公树母树呢?”屠夫说:“公树就是松树,’松‘字不是有个公字吗?梅花树是母树,因为’梅’字里有个‘母’字。”秀才闻言,恍然大悟。秀才到了京城后,进了考场,把卷子打开一看,巧极了,皇上出的题,正是屠夫说给他的雌水雄水、公树母树之说;很多秀才看着题目,两眼发呆,只有这个秀才不假思索,一挥而就。不久,秀才被点为状元。他特地回到屠夫家,奉上厚礼,还亲笔写了地块匾送给屠夫,上面题的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哲学中,什么是意识?
1个回答2022-11-03 05:50
意识就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认识你自己"的哲学意义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1 03:11
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



苏格拉底总是自称一无所知。他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



其哲学意义在于:由强调知识的作用,从而强调人的地位,是人文主义的体现。他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而善包括健康、财富、地位、荣誉以及正义、勇敢等美德。



苏格拉底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提出哲学命题,比如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其中贯穿一个主题就是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
运用哲学知识说如何让梦想成真
1个回答2023-09-16 12:30
这是演讲稿吗,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哲理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2 00:30
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形容一个人被一件事所迷惑,处在这件事中,而无法解决这件事,被其所困扰。所反映的哲理就是:往往当局者是被迷惑最严重的,告诫人们应该正确看待问题,不能沉浸其中。
“认识你自己”是哪位哲学家说的?
1个回答2024-01-22 00:36
阿波罗
奥维德的《爱经》里有这样的话:“阿波罗说:‘快把旦袭你的弟子领到我的殿里来罢,他们可以在那儿念那全世界闻名的铭兆迟毁文:凡人,认识你自己。’”古希腊人认为“认识自己”才能富于智慧,得福免祸。
镂刻在古希腊特尔族备斐的阿波罗神庙上的。
从神话时代向哲学时代的演变。
哲学上的意识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0-30 18:45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意识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是主动的有目的的,具有选择性。意识不仅预先规定了活动的目标,而且为实现这一目标有预先规定了活动的方式和步骤,具有与一定目的相联系的计划性。
意识能动性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和目的、计划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客观实际。
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选择建构,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反应对象不只是一般的模仿,而是能动的创造。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应
,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空的限制。
处理问题根本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为物质决定意识,实践决定认识!
哲学知识
1个回答2022-08-27 00:14
额,好高深的问题,不知道。
关于认识与实践的哲理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1:44

关于认识与实践的哲理故事 

1、李时珍在年轻的时候就听人说,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叫曼陀罗,李时珍费 了一些周折,终于
找到了这种植物,他为了探明究竟,亲自服下了曼陀罗,发现它有麻醉和使人兴奋的作用,少量可
以治病,后来曼陀罗被广泛用于制造麻醉剂。 

李时珍和曼陀罗的故事,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他经常身体力行地验证一些传说,改
变了很多当时人 们的迷信思想和以讹传讹的做法。 

2、 王清任是我国清代著名医学家,他在研究《黄帝内经》时,发现书中错误不少。
所以,他决心修正其中关于人体结构的部分。 

他曾在瘟疫流行的灾区观察未掩埋的尸体300多例,逐一进行了解剖和 观察,绘制了大量的
脏腑图。
王清任修正了《黄帝内经》中的有关错误,写成了《医林改错》一书,并附上了25 幅人体结
构图。 

3、地质学家李四光回国后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 口泉附近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
迹,虽遭一些外国专家傲慢地否定,他却没有丧失勇气和信心,继续带领学生在太行山、九华山、
天目山、庐山等地考察,又发现了许多有力的证据。 

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让事实说话”,最终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
其研究成果对掌握地下的水文和构造,对发展建设事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扩展资料:

关于哲学的小故事:

1、 徐悲鸿三请齐白石。

草庐三顾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海上清风明月满,杖藤扶梦访徐熙。这是齐白石为赠与徐悲鸿的《月下寻归图》的题诗,由衷感激徐悲鸿“草庐三顾”的识拔之恩。

2、久慕其名。

一九二九年秋,近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出任北京艺术学院院长。他深信只有优秀的师资,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为此用心物色遴选教授,意向聘请的第一人,便是齐白石。

齐白石少年习画,经半个世纪刻苦精勤不懈努力,终于跻身画坛大家之列,于一九二零年定居北京,专业卖画刻印。徐悲鸿一向十分赞赏他的人品画技,称他是真正的艺术大师。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