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永超评书上下五千年有声小说

永远与你同在——评千与千寻
1个回答2024-02-11 02:26
千与千寻是拿了奥斯卡奖的影片,在我看来确实是当之无愧,它也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每次看都会有新体会,共情体验十分强烈。看到那个瘦弱的爱撒娇的无助的小女孩,就想到了自己。离开父母,面对未知的危险的世界时,没有保护自己的人,只能被逼着成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变得更勇敢,更坚定,更懂得勤劳,友爱,宽容等词的价值。

当千寻坐在阁楼上看水上列车的时候,她对自己未来能否回家,要去哪里一无所知,寂静的夜里只有列车行驶过水面时浪花飞溅的声音,眼前只有苍茫的夜色和一道车灯,初来乍到的千寻,经历了白天的新奇,恐惧,终于可以安静的拥有独处的时光,回想这梦般的经历。可是这时光中,又有着多少迷茫,忧虑,孤独,就好像发现与世界格格不入的我们自己,在品尝了酸甜苦辣后,对于“世界究竟是怎样”“我究竟该成为怎样的人”怀有深深的困惑,那个时候的我们,不也是如同千寻一样,面对广袤无垠的天地,第一次产生了无力感和挣扎的微弱意识吗?抛却白天努力工作的热血,夜晚不需要这么多激情的负累,只需要哄哄自己,抚慰所有的不安,然后说,没关系的,虽然前路漫漫,但是一直在走就好。

类似的心理也产生在千寻吃饭团时。为什么这一段是千与千寻的经典镜头呢?看过花絮,发现这一段的分镜剧本做的非常细致,导演对于每一帧上千寻面部变化的细节都作出了精准的指示,也就是说,每一次皱眉,哭泣都展示着人物细腻的心路历程,因此可以把吃饭团描画的如此生动,打动人心,我们在无意识之间,认同了千寻微表情中的每一个无意识,真是巧妙的共鸣。这一段发生是在千寻到猪圈看父母,郁闷而绝望的时候,白龙递上了食物,鼓励她说,无论多么难过都要吃东西。那个时候,人脆弱的心理防线被击溃,在一个不需要戒备,伪装的人面前,终于可以放肆地倾吐悲伤,观众与这种脆弱感与安全感立刻产生了强烈的连结,看到的不是哭的难以自已的千寻,而是一直艰难活着的自己,这种认同一旦建立,欣赏的就不再是千寻的故事,而是自己的人生。

由此谈谈白龙这个角色。在我看来,这个人物是有着极强象征意义的。不知道是不是观影人群年龄较小,豆瓣评论里大多数都是理解成“恋人”的角色,包括钱婆婆也说“着急见男朋友了吗”。但是实际上,我觉得这个人物实际上是扮演着知心朋友,雪中送炭的贵人等更广意义上的角色。因为白龙的恻隐之心,帮助了千寻,而千寻也以自己方式照顾白龙,拯救白龙,给他救赎。实际上,宫崎骏是想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爱,可以帮助你战胜一切困难。所以,勇敢地、努力地爱吧。这种通过共同经历不断强化缔结出来的关系,最终使得两个人都更加勇敢独立,也更信赖彼此,更加亲密。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有这样一个“白龙”,因为偶然的因素相遇,因为磨难而加深彼此的羁绊,最后或成为朋友,知己,或成为恋人。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关于建立亲密关系的寓言。

汤屋中的各种角色,更是影评中的大热门。锅炉老爷爷代表那些进入社会,人生地不熟的时候,愿意掏出一点善心,帮助指导年轻人的友好的前辈,这种来自陌生人的关爱,是冰冷的人际关系之外的温情。表面上嫌弃千寻的锅炉爷爷,却为她指明了求见汤婆婆的路,在她睡在地板上时体贴地盖上毯子,这小小的善意,却让人感受到大大的宽容与爱的力量。另一方面,在锅炉房,很有意思的一幕是,千寻帮煤球们搬运材料,导致所有的煤球都把活给她干,锅炉爷爷斥责她说“你这是在害他们,如果他们不工作,就会失去在这里生存的机会”,不只点明了汤屋的“工作文化”,另一方面也在说明一个小道理:并不是所有的帮助都能真正帮助到别人,父母的溺爱就是典型。如果不让孩子体会到辛劳工作的意义,让孩子去吃苦,最终就会把孩子变成任人宰割的鱼肉。千寻的父母正是因为贪婪和懒惰,才变成了猪。小时候看到这一幕不得不说我受到了惊吓,人变成丑陋的猪这一幕着实有些恐怖,宫崎骏可能就是想通过这一幕给孩子们上深刻的启蒙一课:永远要远离贪婪与懒惰,不劳而获的人,和猪没有分别,人的价值和尊严在于劳动。

汤婆婆是堂屋的老板,象征着剥削人,物化人的资本家,她要求每一个人忘掉自己的名字,成为为她打工的机器。或许,这就是我们社会中人的写照。每个人都沦为生产线上的奴隶,不能去追求自己的个性与发展,最终成为被社会摆布的无知平庸之辈。汤婆婆自己也是一个精明势利,自私狡诈的人。在白龙受伤后她立即作出“处理”白龙的决定,因为他已经是一个对自己无用的人。她的眼里只有豪奢的生活,华美的珠宝,和她那个骄纵的坊宝宝,典型的资本家形象。但是说起来,汤屋里的众人又何尝不是如同汤婆婆一样呢?汤屋只接待那些掏钱的客人,对于过路客是连歇脚的地方也没有,更不会正眼瞧一眼,无脸男就是这样被拒绝的客人。

说到无脸男,很多时候他才是被观众讨论的焦点。为什么这样一个角色会受到这么多的认同呢?相比较千寻,无脸男更像是一个代表普通人的动画模板。无脸男没有脸,我觉得有两种可能的理解:第一种是,我生来就没有脸,但是你们都有,为了和你们一样,可以行走在阳光下而不遭人非议,我只能带上面具表示我是你们的同类,从而得到被接纳的机会;另一种是,面对这个世界形形色色的眼光,真真假假的嘴唇,我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以合适的表情回应,那么干脆戴上一个永远微笑的面具,你不用看见我真实的脸,真实的表情,这是卑微;你不能,也不会有机会理解我真实的喜怒哀乐,这是孤独。因此,无脸男实际上象征了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的普通人,他们不擅长拒绝与周旋,也懒与应酬与交际,他们既恐惧又不屑,为了掩饰自己的内心,戴上伪装的面具以求基本的生存。

无脸男刚到汤屋时实际上是和千寻一样的状态,一个新世界的闯入者。但是不同的是,他的人设是一个空白人格的孩童,没有那样一个白龙的角色给他引导,也不像千寻有过被父母关爱教育的经历,已经懂得一些道理。无脸男是真正的无知,所以他将来所要经历的一切会塑造他的人格。这就好像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如果没有自己坚守的价值观,很容易被社会的洪流卷着跑。他发现,在纸醉金迷的汤屋面前,没有钱,自己连门都进不去,但是善良的千寻给无脸男留了一道门,她是唯一不会用轻蔑眼光看待无脸男的人,也正是这道门,开启了无脸男的迷失之旅。

喧哗的汤屋,并没有无脸男的位置,他只能躲躲藏藏,四处漂移。看到汤屋里盛行的拜金主义和萎靡风气,无脸男开始懂得适应这里的规则,利用人心的贪婪。他变出金子引诱青蛙,获得自己的食物。看到他吃下山珍海味后还吃了三个人,我着实吓了一跳,原本温和的,只知道站在一边的无脸男竟然表现出了凶残的攻击性。他不知满足的胃口,在汤屋众人的供奉下愈发膨胀,人欲望无限伸张的丑态在无脸男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可怕的吃相,臃肿的身躯,何尝不像那些大腹便便的土豪,肚子填的满满,头脑和心却已经沦为了欲望的奴隶。人性七宗罪,贪婪是其一。贪婪让人失去控制,失去自由,让人为了逐利不择手段变得面目可憎。这个时期的无脸男是疯狂的,但其实还是孤独的,他自以为沾染上汤屋的风气,顺应那里的生存法则就可以过得很好,但其实是迷失在了自己的欲望和社会的怪象中,内心还是空荡荡的,没有可以真正让自己自信,幸福,有归属感的锚点。当他捧着金子来到千寻面前要她陪自己时,千寻却说,我不要这些,太多了。这个时候,曾经相信贪婪无度就可以获得满足的无脸男受到了冲击,他发现即使拥有金钱的自己也还有无法得到的东西,所以变得更加疯狂。关键时刻千寻给他吃下河神的丸子,带他离开汤屋,他才重新变得温顺乖驯。点题的是千寻的那句“这个人在汤屋就会变坏”,其实无脸男本身并没有问题,关键是汤屋这个大染缸把他泡的面目全非。

千寻和无脸男一同乘车前往第六车站,达到了电影高潮,虽然这个片段非常安静,但正是这种安静让人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力量。因为此刻的千寻是坚定的,她不再像之前惊慌,因为有了想要保护的人,她安慰白龙,告别锅炉爷爷,带上无脸男,登上列车。在上车之前,印象最深的是,汤屋的姐姐说,列车有去无回,白龙也不在,只有你一个人,你要怎么回来呢?千寻没有一丝害怕的神情,只是说,没关系的,那我就沿着水面走着回来。她开始冷静地看待前方的危险,淡定地告诉自己,我有想做的事,无论如何也要达成,达到之前经历的所有困难,我都不怕,因为我知道自己可以解决。小小的千寻开始知道哭是没有用的,面对人生中的绝境,只有自己积极的作为才能真正拯救自己和朋友,这一刻的千寻,突然就长大了,变得勇敢有担当,这是一个心智成熟起来的女孩。而我们,不也是在跌倒过许多次后才发现,只有自助者才能获得天助吗?与其抱怨,哭泣,绝望,愤怒,不如平平静静地说,没关系的,虽然路很长,但是我一个人也可以走的很远。

水上列车到第六车站的这段路,好像经历了漫长的一生。有人上车,下车,大家行色匆匆,看不清他们的脸,每个人在电影中都只有剪影。千寻带着坊宝宝和无脸男安静地坐车,看着换乘的人,看着窗外的景色,在这片安静中,无脸男喧嚣的内心也得到了沉淀,他终于得到了正确的指引,虽然不知道未来会走向何方,但是跟着千寻,就好像能去到可以安心的地方。从前那个哭鼻子的千寻,变成了坊宝宝和无脸男的依靠,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就开始丢下孩童的稚气,开始学会去照顾他人,保护他人,成为他人的依靠呢?但毫无疑问这是令人欣喜的成长。这一段也出现了经典台词,人生就像一趟列车,你会在途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同行,但是,每个人都只能陪你一程,终将下车离去,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心怀感恩,然后向他们微笑挥手告别。其实这段台词也可以算是整部电影的注脚,无论是最后让千寻“向前走,不要回头”的白龙,还是锅炉爷爷,无脸男,坊宝宝,最后都只是人生的一个过客,我们会再见吗?谁知道呢。白龙说,一定会的,其实只是想说,期盼与你的再会,我有这样美好的希冀。面对人生的动荡莫测,谁也不知道下一站会遇到谁,会与谁分离,那么,就让我们感激彼此在一起的时光,感谢你陪伴我的这段成长,人生虽然千般无奈,但我们也可以笑着接受无常,在这易逝的苦涩人生中寻得一点甘甜。看到白龙久久没有放下的手,在那一点晶莹的泪光中,仿佛看到了什么是永恒。

无脸男在钱婆婆朴素但温馨的小屋里找到了自己劳动的位置,千寻也系上了伙伴们赶制的头绳,为什么有这根头绳呢?因为在千寻离开汤屋,回到父母身边时,这根头绳闪了一下,告诉千寻,这一切都不是梦。这段奇幻的冒险,艰难的成长故事是千寻真实经历的,也终将在她的生命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坚韧,勇敢,善良的烙印。这也是千与千寻这部电影想要向观众传达的温暖的力量,勇敢地活下去,美好地活下去。只要活下去,就有希望。

致敬永远的千与千寻。
关永超最近有没有录新的评书啊?
1个回答2022-06-16 11:07
好像有个包森传奇,天津台播了
有哪些评分9以上的超级好看的动漫?
1个回答2024-02-10 21:00

千与千寻!

前段时间千与千寻上映了重置版本。千与千寻在影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当初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就颁给了他。而当年他的同期作品是迪士尼的《星银岛》《星际宝贝》,梦工厂的《小马王》,20世纪福克斯的《冰河世纪》,他是唯一一部非欧美知道的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获得电影。

宫崎骏的作品画风一般都是充满理想主义的,观众们看了后心情会感到舒适,他的故事多为童话故事。而且结局一般都是美好的,却饱含深意。童话故事的场景都带着梦幻般的感觉。

千与千寻里每个人物都有非常鲜明的reset,不论是千寻还是白龙,汤婆婆,无脸男,还是宝宝,钱婆婆这些人,都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在现实中是可以找到这些人物的原型的,这也是这部动画被大众看好的主要原因。

像宝宝这样的角色,观众们讨厌的一般都不是宝宝本身,而是过度宠溺宝宝的钱婆婆,现实也是如此,熊孩子并不是大家烦恼的对象,而是禅御犯错后为熊孩子辩解的熊家长。

而无脸男这个角色,就像是一张白纸,别人如何对待它,他槐袭敬就如何对待别人,就像初入社会的我们,也是这样无助。容易被社会改变自己的本心,可能会遇到贪婪的人,也会有善良的人做朋友。最终我们还是会成长,变成自己原本心里想做的人。

千与千寻最终的成功还是离不开两位主人公,以及对社会,对环境作出的反思。

这部动画电影值得每一个人去观看,好作品不分年龄铅慎~

马永的人物评价
1个回答2024-05-13 16:45

永为将,厚抚间谍,得敌人情伪,故战辄胜。雅知人,所拔卒校,后多至大帅。尚书郑晓称永与梁震有古良将风。

成语永垂千古?
1个回答2024-01-30 20:43

名垂千古míng chuí qiān gǔ[释义]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语出] 唐·杜甫《醉时歌》:“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近义] 名垂青史、名垂后世、名垂万古[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例句] 六朝金粉足能使它~,何况它还有明、

什么是永不超生?
2个回答2023-01-24 13:42
这是来源于佛门的一个说法,就是人的魂魄会一直被留在地狱中不能经历正常该有的轮回。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超级演说家有刘永奇的是哪一集
1个回答2024-02-23 06:35
超级演说家里面没有刘永奇,在我是演说家里第一季第三期里面有他,第一个就是。
有哪些国产剧是美剧和英剧永不可超越的经典?
1个回答2024-02-14 03:39

我觉得最经典的应该是从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和《三国演义》改编的电视剧最经典,除此之外还有《琅琊榜》《甄嬛传》《白鹿原》和《仙剑奇侠传》系列也是不可超越的经典。

中国的电视剧已经有三十多个年头了,一路走来有太多不如意,如今形成了一种制播分离最彻底的一种形态,三十年里,中国的电视剧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资本主义的青睐,资本的介入势必会推动行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模式的改变,影视企业的梯队分层变得越来越清晰,资本和资源正在向第一梯队靠拢,电视剧的制作热情高涨,前所未有。

虽然很美好但是却不容许我们止步于此,有的大公司正在寻求新的生产模式,希望可以在规模化生产中突破瓶颈,甚至一些数量众多的中小型企业也无法懈怠,否则就会在大量的竞争中被淘汰。

这是一个需要创作者撇开内心浮躁、坚守内心的时代,有人游走于市场和艺术之间,企图寻找一个平衡点,有人迎合市场彻底屈服,还有人十几年来刚性不变,固执而愤怒,始终坚持艺术的“单纯”在这样的时代里有诱惑有曲折,但中国电视剧和从。从业者经历的远远不止这么多。

我们国家不缺好作品存在,国产剧面临的挑战很多,但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妄自菲薄,我们应该肯定最佳作品的存在,精益求精、寻求突破。

傅永超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4-13 07:57

北京科技大学工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MBA) 、中国企业联合会咨委会 [2009]10号文件公布认证的2009年第一批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CMC)、和君创业合伙人,中华企业文化网副总经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