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难花鼓词

大鼓和小鼓哪个难
1个回答2023-09-30 08:25
小鼓难。鼓相对大鼓薄,鼓架子又纤细,又要敲竖团击出力御拦度和厚重感,同时又不能用力过猛破音,与乐队要合板合拍,丝丝入扣,节拍镇纤胡同步,因此难度很大。
落难的王子中王子是怎样落难的?
1个回答2024-03-08 11:37
王子曾为别人落难而感到同情、悲哀,终于有一天,他父王被杀,母亲受辱自尽,他也被逼当奴隶,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逃脱,只可惜成了废人一个,最后只能流浪街头。(都是自己打的)
谁有西河大鼓-----老来难
1个回答2022-09-27 11:50
因为我会吃醋
手鼓难学吗?
3个回答2022-10-01 05:15
需要有音乐天赋,学是好学呵!
落难的王子
1个回答2024-01-29 12:21
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每当左右向他禀报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泪叹息到:“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他自己也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残废,从此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听他说罢我早已泪流满面,发出了他曾经有过的同样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谁知他正色道——“先生,请别说这话。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承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那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杖远去了。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
落难的王子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2-19 15:41
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运后历尽苦难的磨练,性格坚强起来了,所以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都有软弱的时候,都会遇到种种的困难,我们要迎接上去,去战胜它,去克服它。生在人间,当苦难不期而至时,不要逃跑,承受它! 虽然遭遇厄运是坏事,但是它能使脆弱的人变得更加坚强,而且敢于挑战命运! 人与动物一样,趋利避害,都愿意拥有财产,而不愿意贫穷;都希望永远幸福,不愿意遭受厄运。但事情又往往是相辅相成的,虽拥有财富,有时却可能会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虽遭受了厄运,但有时又可以锻炼人的意志。怎样面对财富和不幸?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似乎可以给你一些启示。
王子是怎样落难的
1个回答2024-02-24 06:40
上节课我给大家讲过,大凡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好生活中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还要告诉大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同困难、挫折甚至灾难打交道。对此,我们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它可能给我们带来足够的警示。2、朗读、默读课文仔细推敲课文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认真揣摩故事情节与中心的关系。3、整体感知也很具典型性,有普遍的现实意义。教师应组织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由于学生阅历有限,有些问题没有直接体验,教师要很好地引导,还是应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实例,加以印证为好。3、讨论题:①这篇寓言说了个什么故事?要求学生熟练地复述课文。②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可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句子。③“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提示:线索人物。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④“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提示]这句话表现了一个旁观者对不幸者的叹息。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人祸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对王子落难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受厄运而言。这是叹息者未经磨难的一种虚妄的假设。(其实未必如此,假如灾难真的落到了人们的头上,谁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揭示了它在现实中的普遍性。5、问题研究对课文的内容整体把握之后,学生的认识可能还是粗浅的。教师应再引导学生对重要情节和关键词句进行深入研讨,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学生讨论,教师备案引导:①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揭示中心。[提示]开始很脆弱,后来坚强起来。原因:一是他经历了厄运,二是他没有被厄运所吓倒,挺了过来。②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编排情节有何用意?让学生理解作者设置这样的极端情节的典型意义。③“我”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到的“我”的头上,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提示]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④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提示]王子落难的故事还会不断发生,而旁观者的叹息也将无限循环地延续下去。只有经历厄运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⑤只有落难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辩证地来谈,谈透彻,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观的教育。比较阅读4、与《白兔和月亮》比较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辨析:两篇课文在表现主题、安排情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训练学生的赏析能力。学生可自由评说,教师不必加任何框框,可适当点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将问题归结到以下几点。①在主题上,两篇寓言都是写人生态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落难的王子》写人在受难后的状态。②在情节上,都表现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写“好事”可以变为坏事;《落难的王子》写“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与“坏”都是相对的,决定于当事者的思想观念。)③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浓些,而《落难的王子》写得更像是事实。④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以叙事为主(这是叙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叙事的基础上,多有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且多议论;《落难的王子》则重在叙事。以上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教师引导得当,还是可以完成的,可根据情况处理。5、体验与反思①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此我们应怎样面对?②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是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的。③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喜大悲的事毕竟不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6、小结我们学习了两篇寓言故事,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应当怎样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7、作业①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②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落难的王子的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3-07 14:09
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每当左右向他禀报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泪叹息到:“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他自己也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残废,从此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听他说罢,我早已泪流满面,发出了他曾经有过的同样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谁知他正色道——

  “先生,请别说这话。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那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杖远去了。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
《落难的王子》剧本
1个回答2024-02-07 22:33
  人物:落难的王子
  时间:战争后,王子落难时
  地点:异国他乡的大街上
  大街上,落难的王子正在行乞。走到路人面前。
  王子(向路人伸着手):先生,行行好,给一点吃的吧。
  路人(打量):兄弟,我见你相貌不凡,你的身世如何呀?一定有什么不平凡的经历吧!
  王子(惊讶):是呀,先生。(停顿)我以前是一个王子。可是,后来……
  路人(着急):后来怎么了?小兄弟,说出来,看我帮不帮得上你的忙!
  王子(轻轻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不用了,好心的先生。您帮不上忙的。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我的父王被别人杀害了。我的母后也受辱自尽了。我呢?就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天天挨打、挨骂、还没有饭吃、受尽了非人的折磨。
  路人(同情地询问):小兄弟,那你是怎么出来的呀?
  王子(想了想):我?我是趁人不注意,从牢里爬出来的。当时,我摔了一跤,腿骨折了、成了残废。后来逃到这里来,靠着行乞过日子。
  路人(十分同情而又担心地叫道):天啊,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王子(一本正经):其实我以前也和你一样多愁善感,总是害怕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时,自己会受不了。但是,我错了。我直到自己落难时才明白,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难的王子说完后,一拐一拐地走了,留下路人还在沉思中……
《落难的王子》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08:25
寓意:一个王子通过无情的灾难,从一个多愁善感逐渐成为一个坚强勇敢的人!告诉我们要为随时做好迎接,并且战胜困难的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这篇课文我们刚学!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