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精忠报国大鼓完整版

尽忠报国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尽忠报国?
1个回答2024-04-21 07:27

词目精忠报国使用频率常用 发音jīnɡzhōnɡbàoɡuó 释义精心忠诚,报效祖国 出处《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示例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岳飞~,父子就戮。” 近义词尽忠报国 反义词卖国求荣 歇后语岳飞背上刻金字 故事北宋末年,女真族建立大金国,直接威胁北宋的生存。岳飞的母亲在岳飞的背上刻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送19岁的岳飞从军。岳飞在抗金19年战斗中,打了许许多多胜仗,让金兵闻风丧胆。北宋灭亡后,他继续坚持抗金直到被害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爱国

精忠报国还是尽忠
1个回答2024-04-26 22:39

尽忠报国和精忠报国都是正确的写法,在清朝之前,“精忠报国”为“尽忠保国”(也有版本“尽忠报国”),后演化为“精忠报国”。

1、尽忠报国

读音: jìn zhōng bào guó。

释义:忠:赤诚无私,竭诚尽力。报:报效。竭尽忠心,报效国家。

出处:元·脱脱《宋史·岳飞传》: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翻译:岳飞撕开衣服以后背示人,上面有“尽忠报国”四大字,刻入皮肤。

例句:军人的工作,尽忠报国,军人的使命,捍卫和平,军人的举止,英姿飒爽,军人的生日,祝福此时,八一建军节到,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敬礼,你们辛苦了,祝愿你们开心快乐,永远年轻。

2、精忠报国

读音:jīng zhōng bào guó。

翻译:出自中国历史人物(南宋时期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的典故。它形容精心忠诚,报效祖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出处:唐·李延寿《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精忠报国。”

例句:一颗赤子之心,精忠报国矢志不渝,一双勤劳之手,任劳任怨爱岗敬业,一生正气之歌,友情互助弘扬美德,一幅璀璨之画,绘制蓝图锦绣中华!

幼儿园非洲鼓节目报幕词
1个回答2024-03-17 06:32

幼儿园非洲鼓节目报幕词如下:

一听到鼓声或者乐曲声,他们便会扭动身子,情不自禁地跳起来。下面请欣赏非洲鼓。

非洲鼓(Djembe)是非洲土著民族的传统乐器,属皮膜类敲击乐器。非洲鼓起源于十三世纪曼丁人建立的马利王朝,是最具代表性的打击乐器。非洲鼓演奏通常是挂在脖子上边走边打,而非放隐滑闷在地上敲打。

非洲鼓最特别的是一定要用手敲打,一手调整音调的高低,另一手敲出节奏。打击乐器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而手鼓是最具代表性的打击乐器,所以说手鼓也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了,非洲手鼓Djembe起源于十三世纪曼丁人建立的马利王朝。

最早出现可以回溯到公元500年,最初是由铁匠们手工制造的,它的形状来源于捣碎杂粮的臼,沙漏形状的外型,两端开口。用山羊皮包住较大的开口端,用双手演奏。

乐器区别:

鹦鹉能通人言却不通人意。印尼人虽然也会制作的非洲鼓,称之为印尼鼓,虽然外观类似,本身却有着很大的差别。非洲手鼓比康加鼓和邦哥鼓更老,跟它形状差不多的Doumbek也跟它有关联,非洲手鼓在古代通过埃及尼罗河的贸易古道传播到中东和世界各地。

手鼓掌握着节奏,而节奏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时不在,生活在非洲西部的曼丁族人,天性乐观,在劳动和生活中,不断的歌唱,用他们那天才的音乐情感表达着快乐。

在非洲原始,美丽大自然中,无论在白天,傍晚,夕阳西下或是繁星满天的夜晚,他们以歌唱感谢虽然贫穷但觉得幸福的一切。在所有跟劳动有灶弯关的事物上他们在热烈的歌唱,在男女相恋,招待客人时更要美妙的歌唱。

很久以前每当他们/她们唱的高兴的时候,他们就以双手击打着拍子,或击打着身边能击打的所有东西,打出欢快的让伏节奏,跳出开心的舞蹈,就这样非洲手鼓Djembe诞生了。从此非洲手鼓再没有和曼丁人的文化,宗教,歌唱,舞蹈分开过。

精忠报国的故事简介五十字以下
1个回答2024-01-18 23:52
宋名将岳飞出仕之前。后世把精忠报国作为对岳飞的评价,以期岳飞日后能够为国竭尽忠诚,其母在其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字
尽忠报国的相关典故
1个回答2024-01-26 16:48

北周宣帝时御史大夫颜之仪经常苦苦劝谏宣帝不要暴政,被宣帝冷落。宣帝死,朝中大臣刘日方、郑泽造假遗诏让杨坚做丞运谈相辅助小皇帝治理国家,颜之仪极力反对,誓死要尽忠报国。杨坚大怒,要杀掉颜之仪。由于颜之仪得到民心,因此只被杨坚贬到桥悄携西疆敏伏当郡守。
隋文帝杨坚即皇帝位后还是表扬颜之仪,对他说:“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

精忠报国的歌词大意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8 21:39

1127年,金国大举入侵东京汴梁,宋钦宗被俘,北宋灭亡,高宗赵构逃到杭州建立南宋。这歌的意思其实就是 狼烟起 江山北望 (北方战事再起)龙起卷 马长嘶 剑气如霜 (大战在即,对战场的形容)心似黄河水茫茫 (心情像黄河水一样波荡起伏)二十年 纵横间 谁能相抗 (岳飞从军20年,这首歌的词其实就是以岳飞的角度写的)恨欲狂 长刀所向 (心里带着亡国的恨征战沙场)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有多少忠义之士战死的异乡他国)何惜百死报家国 (我愿死上千万道报效国家)忍叹惜 更无语 血泪满眶 (怎奈外敌来犯,佞臣当道)马蹄南去 人北望 (北宋灭亡,多少军民包括岳飞自己都是含着恨依依不舍的踏过长江南下,却不忘回头看一下曾经的故乡)人北望 草青黄 尘飞扬 (后面就是站在岳飞的角度上抒发情绪了)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精忠报国的歌词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2 12:24
  《精忠报国》
  作词:陈涛 作曲:张宏光
  演唱:屠洪纲
  狼烟起 江山北望
  龙起卷 马长嘶 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 纵横间 谁能相抗
  恨欲狂 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 更无语 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 人北望
  人北望 草青黄 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狼烟起 江山北望
  龙起卷 马长嘶 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 纵横间 谁能相抗
  恨欲狂 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 更无语 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 人北望
  人北望 草青黄 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马蹄南去 人北望
  人北望 草青黄 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精忠报国的歌词大意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2 12:24

1127年,金国大举入侵东京汴梁,宋钦宗被俘,北宋灭亡,高宗赵构逃到杭州建立南宋。这歌的意思其实就是 狼烟起 江山北望 (北方战事再起)龙起卷 马长嘶 剑气如霜 (大战在即,对战场的形容)心似黄河水茫茫 (心情像黄河水一样波荡起伏)二十年 纵横间 谁能相抗 (岳飞从军20年,这首歌的词其实就是以岳飞的角度写的)恨欲狂 长刀所向 (心里带着亡国的恨征战沙场)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有多少忠义之士战死的异乡他国)何惜百死报家国 (我愿死上千万道报效国家)忍叹惜 更无语 血泪满眶 (怎奈外敌来犯,佞臣当道)马蹄南去 人北望 (北宋灭亡,多少军民包括岳飞自己都是含着恨依依不舍的踏过长江南下,却不忘回头看一下曾经的故乡)人北望 草青黄 尘飞扬 (后面就是站在岳飞的角度上抒发情绪了)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精忠报国》这首歌是那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1个回答2022-11-27 09:11
《三少爷的剑》
精忠报国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9 04:45

八百多年以前,河南省汤阴县岳家庄的一户农民家里,生了一个小男孩。他的父母想:
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好呢?就在这时,一群大雁从天空而过,父母高兴地说:"好,就叫岳飞。愿吾儿像这群大雁,飞得又高又远。"这名字就定下来了。
岳飞出生不久,黄河决口,滚滚的黄河水把岳家冲得一贫如洗,生活十分艰难。岳飞虽然从小家境贫寒,食不果腹,但他受母亲的严教,性格倔强,为人刚直。
一次,岳飞有几个结拜兄弟,因为没有饭吃,要去拦路抢劫,他们来约岳飞。岳飞想到母亲平时的教导,没有答应,并且劝他们说:"拦路抢劫,谋财害命的事儿,万万不能干!"众兄弟再三劝说,岳飞也没动心。岳母从外面回来,岳飞一五一十地把情况告诉了母亲,母亲高兴地说:"孩子,你做得对,人穷志不穷,咱不能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天,岳母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岳母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记着这一誓言。岳飞解开上衣,请母亲下针。岳母问:"你怕痛吗?"岳飞说:"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岳母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后来,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座右铭,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名抗金名将。
正如他的诗中所讲: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架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状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