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州大鼓的起鼓棒的打法

澧州大鼓里面的加官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15 16:37
我没有见过这里的内容,不清楚它的大鼓里面说的加官是什么意思?你最好问一下,懂得澧州大鼓的人
澧州大鼓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31 01:59

关于澧州大鼓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周孝王母亲喜欢听故事,为表孝心,讨得母亲欢心,周孝王便时常陪伴母亲左右,还经常边敲桌子,边给母亲讲故事。周孝王孝敬母亲的故事感人至深,令人景仰,其事迹与行为逐渐流传至民间。后来,人们将敲桌子又演化为敲竹筒、敲瓦盆,最终发展成孝鼓,到庄子时已形成了丧鼓。
至今,澧县艺人中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周公治其礼,孔子治诗书,庄子治其打丧鼓。”大鼓声声传孝心,澧州大鼓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孝德孝义。 清朝嘉庆年间,澧州有一落第秀才苏金福(1779年-1842年),因屡试不中而浪迹江湖,结识了不少民间艺人,并爱上了丧鼓艺术。他利用自己的满腹才华对丧鼓进行改革,规范整理了唱腔,定出了一流、二流、三流、慢板、数板等板式,大大提高了丧鼓的艺术表现力。
他后半生致力于鼓词创作,先后改编、创作了《白蛇传》、《半日阎罗》 《白马驼尸》 《京都风云》 《小八义》等20多个唱本,为澧州民间艺人奉作范本。对艺术的痴狂与热爱,奠定了苏金福的大鼓人生。对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也注定了他必然要成为艺人们永远铭记与膜拜的师祖。
从可查的七代艺术师承关系着手,由此推算,澧州大鼓艺术的发展史应在四百年以上。

澧州大鼓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3-12-09 09:29

关于澧州大鼓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周孝王母亲喜欢听故事,为表孝心,讨得母亲欢心,周孝王便时常陪伴母亲左右,还经常边敲桌子,边给母亲讲故事。周孝王孝敬母亲的故事感人至深,令人景仰,其事迹与行为逐渐流传至民间。后来,人们将敲桌子又演化为敲竹筒、敲瓦盆,最终发展成孝鼓,到庄子时已形成了丧鼓。
至今,澧县艺人中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周公治其礼,孔子治诗书,庄子治其打丧鼓。”大鼓声声传孝心,澧州大鼓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孝德孝义。 清朝嘉庆年间,澧州有一落第秀才苏金福(1779年-1842年),因屡试不中而浪迹江湖,结识了不少民间艺人,并爱上了丧鼓艺术。他利用自己的满腹才华对丧鼓进行改革,规范整理了唱腔,定出了一流、二流、三流、慢板、数板等板式,大大提高了丧鼓的艺术表现力。
他后半生致力于鼓词创作,先后改编、创作了《白蛇传》、《半日阎罗》 《白马驼尸》 《京都风云》 《小八义》等20多个唱本,为澧州民间艺人奉作范本。对艺术的痴狂与热爱,奠定了苏金福的大鼓人生。对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也注定了他必然要成为艺人们永远铭记与膜拜的师祖。
从可查的七代艺术师承关系着手,由此推算,澧州大鼓艺术的发展史应在四百年以上。

三棒鼓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5-07 03:30

三棒鼓是汉族以及武陵山土家族曲艺曲种之一。三棒鼓是广泛流传于重庆酉阳、湖南湘西龙山县永顺县以及张家界和湖北沔阳、天门一带和鄂西南恩施州等武陵山区一带的一种曲艺走唱形式。1三棒鼓源于唐代的三杖鼓。明人沈德符在《顾曲杂言》里已记载了三棒鼓在万历年间的演出情况。清末与凤阳花鼓合流,流传渐广。为谋生计,沔阳、天门一带的人们背井离乡,浪迹天涯,到中欧,到东南亚,走到哪里,唱到哪里,他们被称之谓“中国的吉卜赛人”。除东北地区外,全国各地都可以找到它的踪迹,并随艺人流传到英、法、意、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数十个国家。三棒鼓击鼓的技巧有单跨花、砍四门、绞花、织布、单鼓花、双鼓花、麻雀钻竹木,“白蛇吐飞剑,“乌龙搅水”,“金钱吊葫芦”等。22011年5月23日,三棒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架子鼓怎样耍鼓棒
1个回答2024-01-23 17:48

鼓棒是敲打架子鼓的关键所在,下面为大家整理一下鼓棒的转动技巧:

一、定点回转法 以食指及中指间为轴,夹住鼓棒约1/2处,扭动转棒,使棒看起来前后像在绕圈子一般。这种技法可用在打击演奏时可准确的打在鼓或钹的拍子上。

二、架子鼓棒指间转法 先以食指及中指夹棒,下甩后以无名指勾夹住棒,移开食指后成为中指和无名指夹棒,再下甩,以此法在指间转棒。

【鼓棒的选择】

一副好鼓棒对鼓手很重要,尤其是初学者,鼓棒的好坏对今后你的手感影响很大。挑鼓棒一定要选择适合你自己的。所谓适合就是最基本的你打起来感觉鼓棒在你手里不沉不飘。长度和手感正合适就OK了。

鼓棒型号很多。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如果是初学的话推荐使用5B型。比较中性不沉也不轻。初学蛮适合的,以后在根据需要选择其他型号也可以。

【持棒方法】

持棒有三种方式。它们影响着手与鼓棒间的一惯性,最重要的两大观念,就是鼓棒的控制与鼓棒的挥动。

1、直腕式:左右手持棒一样,以大拇指、食指、中指捏在鼓棒三分之一的地方,无名指与小拇指自然并拢轻贴在后面,不要影响棒的运动,两手手心相对,注意双手的对称与平衡,鼓棒敲击点要相对集中。定音鼓、梯形木琴等基本都用此种腕法演奏。

2、标准式:右手如直腕式,左手虎口夹住距离鼓棒棒尾端约三分之一的地方,并搁在无名指与小拇指半握后的关节上,食指与中指自然弯曲,整个手形呈半握拳状。掌心向内。以虎口拇指持棒,并以无名指与小拇指将棒托住,两鼓棒呈九十度左右。左手以翻转力量打击。此种腕法主要用于演奏小军鼓,以及架子鼓奏法。

架子鼓鼓棒正确握法
1个回答2024-01-20 12:44

架子鼓鼓棒正确握法如下:

1、扣腕。手背完全朝上的一种握法。这是很多新手朋友首选的握法,因为扣腕握的较为稳固,更多的利用了手腕的力量,手指借用较少,在挥动过程中,鼓棒在手心握的更加稳定,减少了不必要的晃动,敲击力度较硬,发力稳健,上手难度较低。

2、立腕。普及度及利用率与扣腕持平的握法,其他的都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立腕是掌心相对的。很明显,立腕这种姿势,先天确定了对用手腕的利用率要比扣腕低,更多的利用了手指的技巧。优点:运动灵活,发力轻盈,提速容易,手腕疲劳度低。

3、美式腕。这个名词听的人可能比较少。美式腕是介于立腕与扣腕之间的一种握法,掌心方向既不纯粹向下,也不纯粹相对,而是采取了一种较为折中的方法,斜向下四十五度。相对于其他握法,这是刚刚出现不是很久的一种方式。优点:既有了扣腕的力度与稳定性,又有了立腕的灵活和轻盈。

4、传统腕。又称标准腕,右手与对称腕一样,左手采取了一种较为特殊的方式。这是从军乐队小军鼓的演奏中出来的,在现代架子鼓演奏中打爵士的朋友用的要多一些。优点:视觉效果更好看。

学架子鼓的好处:

1、开发人的右脑存储量是左脑的100万倍,可现实中95%的人仅使用了左脑,大多数人一生只用了大脑的3%-4%,是当今最科学的方法,通过爵士鼓技巧的手、脚、嘴五肢配合,进行从简单到复杂的四肢协调性、节奏感、平衡感、快速的反应能力等训练对大脑进行刺激。

2、激发被闲置不用的大脑空间,可以在教会孩子一门乐器的同时开发他们的右脑。大脑是人类自身最高级的指挥控制中心,它主导着我们的一切言行举止、思想、意识。心理学家发现,打鼓可以开发右脑。在孩子从事其他活动时,创造一个律动音乐背景。

3、音乐由右脑感知,左脑并不因此受到影响,仍可以独立工作,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对右脑的锻炼。在学习中用到右脑,不仅能够提高记忆力、理解力,更为重要的是以右脑的生理条件为左脑的学习负担解压,实现快乐学习、轻松学习。

鼓词的温州鼓词?
1个回答2024-03-16 12:20

温州鼓词,又称“瞽词”或“盲词”,俗称“唱词”,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艺种类,亦为华东和浙江省的主要曲种之一。温州鼓词长于抒情,善于叙事,通俗易懂,内含丰富;唱腔押韵,音节和谐,保持了民间说唱音乐的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陈十四娘娘》《十二红》等。温州鼓词发源于温州瑞安,流布于温州、青田、玉环等地区。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瑞安市申报的“温州鼓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13。

鼓棒的型号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4-01-20 18:24
鼓棒的型号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粗细和长度。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鼓棒型号及其特点:
1. 5A型:鼓棒头较小,适合打击高音乐句,声音较为清脆。
2. 5B型:鼓棒头较粗,比5A型鼓棒重,适合打击力度较大的曲目。
3. 5C型:鼓棒头较粗,音色比5B型更加深厚。
4. 7A型:鼓棒头较细,音色比5A型更加明亮。
5. 2B型:鼓棒头较细,音色比7A型更加柔和。
除了鼓棒的粗细,鼓棒的长度也会影响使用体验和音色。一般来说,较长的鼓棒适合用于打击低音乐句,较短
用什么比喻鼓棒?
1个回答2023-10-20 20:10
灵活的像筷子。
不同型号的鼓棒它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4-02-27 08:37
对于初学者应该选用较为重一点的鼓棒。对于刚开始练习基本功主要就是练习手腕和胳膊的力量和耐力和灵活度。以便以后上鼓拿轻的鼓棒能够更好的控制。多练多挥鼓棒手腕尽量抬高。评判一个鼓棒的好坏主要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和听棒打在鼓上得声音。最最主要的是听打在镲上的声音和手的感觉。没有特定的材质的木头的好坏。只有自己的适应。常见的枫木的已经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