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韵大鼓博望坡

博望坡之战
1个回答2022-10-01 22:42
对,你要想看的精彩就看书,或者在网上搜
火烧博望坡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2 15:33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出山伊始,即逢夏侯敦引十万曹兵,气势汹汹奔新野杀来,声言一阵擒刘备、活捉诸葛。刘备闻报,将剑印付与诸葛亮,命众将皆听其号令。于是,诸葛亮将关羽、张飞、赵云、刘备诸人一一派出城外,各个吩咐如此如此。

由于三往隆中,才请得诸葛亮出山,此后刘备与诸葛亮亲好日密,自然冷落了关、张二弟,早就引起关羽、张飞二人对诸葛亮的不满。现在大敌当前,眼看着一个年轻人发号施令,指东挥西,关羽忍不住问:“我等皆出迎敌,未审军师却作何事?”孔明曰:“我只坐守县城。”张飞大笑曰:“我们都去厮杀,你却在家里坐地,好自在!”张飞等人十分气愤,刘备亦疑惑不定;倒是关羽却说:“三弟,我们就先按他的计谋去做,等他的计谋不灵验了、回头再和他算账”。

结果,诸葛亮略施小计,在博望坡用火攻大败曹军,终令关、张等人折服。书中有诗为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以上是《三国演义》书中说写,我们不妨用这个案例来点假设分析,看看这次战役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假设一、如果刘备不胜任诸葛亮

如果刘备不充分胜任诸葛亮,而是处处防着诸葛亮,甚至连曹军兵临城下这样的紧急军情都避开诸葛亮、兄弟几个关起门来私下商议;那么,刘备三顾茅庐请来的诸葛军师,只是挂了一个空头衔而且;除了给刘备带来“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虚名外,实在再没有别的用处,自然不会有“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的伟大胜利!

假设二、如果关、张表面支持,暗中对抗

如果关、张不按着诸葛亮的命令来部署和指挥军队,他们自行其事、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胡搞瞎搞!那么,诸葛军师这次战役的整体战略意图就得不到完整的实施,自然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招致失败!更坏的是:如果没有达成预期战略目标或者失败后,关、张不实事求是反映情况,而恶意地将责任推到诸葛亮的策划谋略之上……诸葛亮就算有“舌战群儒”的本事,我想他一定无法辩驳关、张联手的攻击 —— 因为他们是“老大”的兄弟。这样一来,诸葛军师就命运多舛了!自然不会再有后来的火烧新野、火烧赤壁、联吴抗曹、入蜀平夷……也许历史上就不会出现“三国鼎足”之势。

假设三、如果关、张公开抗命,刘备声言“尽力而为”

假设关、张仗着自己是“老大”的兄弟,又手握重兵,公开抗命;而刘备不仅不制止,反而这样说:“他们与我桃园结义,自破黄巾起,征战多年,不可能因为你来了,要为了你一个人而改变他们的习惯……他们能做到的就做,做不到的就暂时不做吧!”这样一来,诸葛亮再有通天的本事,也无济于事!一个良好的策划被肢解得七零八落,得不到完整的实施,自然博望一战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历史也许就会重写。

所幸的是,这只是假设而已。刘备尽管“疑惑不定”,但是在自己没有更好的主张的情况下,还是胆战心惊地胜任了诸葛亮这第一回,并给予了极大的权力 —— 交付剑印!因此,说明刘备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贤明的君主。“疑惑不定”说明刘备也是普通人而不是神仙,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平凡人,具有平凡人的情感和心性;而付与诸葛亮极高的权力,正体现刘备这个普通人不平凡的那一面,刘备是一个能克制自己情绪和心性的人,这样的人是伟大的。

而书中描写关、张时,张飞性情暴躁但很正直,个性飞扬但不跋扈,尽管他对诸葛亮很不以为然,可是他没有因为个人的私愤而影响国家大计,战斗中,他勇敢冲锋,不折不扣地执行自己所领受的军令!所以,张飞乃性情耿直的忠义之士。而关羽则多一个心眼,表象出关羽的机智——“等他的计谋不灵验了,回头再和他算账”!言下之意是:“好!俺就按着你的计谋去做,要是你的计谋不灵验,那就休怪本二爷不客气了!”对诸葛亮的极度轻蔑溢于言表。

从整个战局的谋划和执行过程来看,尽管刘备军中从上到下几乎无人胜服诸葛军师,高层指挥官们甚至当面提出责难!但是,也从这个案例中看到了刘备治军有方,那些高级指挥官们虽然对诸葛军师抱有极大的个人偏见,可是执行命令却不折不扣;他们懂得个人偏见与国家大计之间国事为重的道理!而那时的诸葛亮,深受刘备三顾茅庐所感动,根本不在乎个人名利,也不在意大家对自己的评价,只是想尽心竭力辅佐刘备建立不世之功,以报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因此,面对关、张的责难,他羽扇一摇、一笑了之 —— 心里想:只要你们能够依计而行,我个人受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由于刘备的“疑人且用”,关、张等战将的性情耿直、忠肝义胆,致使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策”得到不折不扣的实施,获得空然成功,为刘备走出困境、建立汉室基业迈开了坚定的第一步!
简述“火烧博望坡”
1个回答2023-11-19 07:20
这是孔明出山后打的第一仗。诸葛亮略施小计,在博望坡用火攻大败曹军,终令关羽、张飞等人折服。史书有诗为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童心鼓韵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2-23 13:23

天景山小学创设《“童心鼓韵”综合性学习课程》建设项目,对原有鼓文化特色项目进行了梳理、提炼,在2013年省教育厅启动的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申报中,该校获评为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基地。

有京韵大鼓还有什么大鼓
3个回答2022-07-01 02:34
梨花大鼓,安徽大鼓,河洛大鼓,澧州大鼓,常德大鼓,藏台大鼓
野三坡有个鼓叫什么鼓
1个回答2023-12-30 12:29
石鼓。野三坡出自民间故事集《真假狐戏》,在第故事第三回中讲到:“在涞阳野三坡南山有一洞,深百米,洞前有一形状如鼓的石头,乡人唤这个鼓为石鼓。不知何时,这地方忽然天降一般住进一群男女,均是衣衫光鲜,举止有礼”。该民间故事于1989年撰写成功,并于1990年广泛流传于世。
真三国无双3博望坡怎么打
2个回答2022-08-25 23:35
先到红点,再按照卧龙指示引诱敌将到埋伏地点,引发火烧博望,敌人中计后士气会降低,打起来会容易点
京韵大鼓十大名曲
1个回答2024-04-14 14:12

十大名曲分别是《黛玉焚稿》、《长坂坡》、《孟姜女》、《花木兰》、《樊金定骂城》、《草诏敲牙》、《白帝城》、《连环计》、《愚公移山》、《单刀会》。

京韵大鼓,中国曲艺曲种之一。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属于鼓词类曲艺音乐。

京韵大鼓主要流行于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华北及东北地区,是中国北方说唱音乐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曲种,同时在全国的说唱音乐曲种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流派名家

京韵大鼓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被誉为“鼓界大王”的刘宝全,与刘宝全齐名的还有白云鹏和张小轩(张筱轩),并形成刘派、白派、张派三大流派。

刘宝全的学生白凤鸣,早期师承刘宝全的唱法。其长兄白凤岩曾任刘宝全的弦师,他根据白凤鸣嗓音较宽、较低的特点,吸收借鉴了白云鹏的演唱艺术,与白凤鸣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共同创造了苍凉悲壮“凡字腔”见长的“少白派”,并对后来天津“骆派”(骆玉笙)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民国初年,专门教唱京韵大鼓的名教师王文瑞等培养了一批女演员,民国三年(1914)后,北京天桥建立有女演员演唱大鼓的书馆,又名落子馆。

民国五年(1916)后发展有环翠轩、藕香榭、振华园等近十家。最著名的演员(当时称鼓姬)有冯凤喜、于瑞凤、良小楼、白银宝、何金桂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在天桥德意轩、西城桃李园演唱的有李兰舫、吴大平、汪淑贞等。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北京培养成长的女演员小黑姑娘、小岚云、小映霞、阎秋霞等纷纷去天津演出,有的成名后在当地落户。

在天津以唱大鼓而出名的女艺人,还有更姑娘、富贵卿、汪金兰、林红玉、赵宝翠、张金环、桑鸿林、小彩舞等。

童心鼓韵节目串词?
1个回答2024-03-18 02:45

“鼓”在曲子中有激励士气的作用,彰显着小朋友的热情和激情,不断的激发着沸腾的热血。请欣赏节目童心鼓韵

京韵大鼓代表人物
1个回答2024-03-29 13:50

京韵大鼓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被誉为“鼓界大王”的刘宝全。
京韵大鼓,中国曲艺曲种之一。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
北及东北地区,是中国北方说唱音乐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曲种,同时在全国的说唱音乐曲种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北京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曲艺团荣获“京韵大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刘宝全简介:
刘宝全(1869年一1942年),曾用名刘顺全,字毅民,出生于河北省深县,中国京韵大鼓演员、刘派京韵大鼓创始人。
清朝末年(1908年左右),天津北门外天泉茶楼经理回斗银邀刘宝全去天津演唱,由韩永禄任弦师。为配合他的演唱,弦师革新了伴奏乐器,韩永禄改中三弦为大三弦,霍连仲改影调使用的四胡为顸筒四胡,使伴奏、演唱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