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解释酒

酒肉朋友怎么解释,酒肉朋友成语解释
1个回答2024-03-07 03:34
酒肉朋友
[jiǔ ròu péng yǒu]
解释: 在一起只是吃喝玩乐而不干正经事的朋友。 出 处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关云长是我酒肉朋友,我交他两只手送与你荆州来。” 示 例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谚语》:“柴米夫妻,~,盒儿亲戚。” 近义词 狐朋狗友 反义词 患难之交、生死之交 解释:在一起只是吃喝玩乐而不干正经事的朋友。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将进酒的解释与原文
1个回答2023-05-16 16:35
他具体来讲健健康康
酒的最好解释
1个回答2022-06-19 07:06
喝了才好解释!呵呵
求“肉山酒海”的解释
1个回答2024-01-23 22:20
ròu shān jiǔ hǎi极言酒肉饮食之丰。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原举泰山以为肉,倾东海以为酒。”典故出处

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原举泰山以为肉,倾东海以为酒。”

近义词

酒池肉林

英文翻译

unbridled debauchery and licentiousnes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极言酒肉饮食之丰。
成语举例:厅前大吹大擂,虽无炮龙烹凤,端的是肉山酒海。★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二回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求“金谷酒数”的解释
1个回答2024-02-10 06:02
jīn gǔ jiǔ shù金谷:园名,晋代石崇建,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罚酒三斗的隐语。旧时泛指宴饮时罚酒的斗数。晋·石崇《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典故出处

晋·石崇《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英文翻译

drink three cups of wine as forfeit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金谷:园名,晋代石崇建,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罚酒三斗的隐语。旧时泛指宴饮时罚酒的斗数。
成语举例:诸位是有能诗的,各自做来;如不能者,罚依金谷酒数。(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宴饮时罚酒三杯的常例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谜面:罚酒三杯

求“酒入舌出”的解释
1个回答2024-02-23 13:37
jiǔ rù shé chū形容人喝酒以后喜欢唠叨。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十卷:“臣闻之酒入者舌出,舌出者弃身,不宁弃酒乎?”典故出处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十卷:“臣闻之酒入者舌出,舌出者弃身,不宁弃酒乎?”

近义词

酒后吐真言

英文翻译

As one drinks, one's tongue is loosene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人喝酒以后喜欢唠叨。
成语举例:西汉·刘向《说苑·敬慎》:“管仲对曰:‘臣闻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酒后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佛教怎样解释酒色财气?
1个回答2024-03-02 06:41
佛教里说的 色 不是你说的这个 色;
你说的这个“色”更接近“美色”“情色”“女色”等;和 酒、财、气 是并列的。
佛教说的 “色” 是五蕴之一 简单的说是指眼睛所看到的所有事物 在大乘佛法中说:色亦法也。在佛学中,这个“色”指“色界”或“色法界”,相当于物质(现象)世界。因为因缘聚合的物质在不断的变化,最终都会缘散而空,色、空互相依存,所以有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的说法。
对酒的认识,多数宗教都不允许饮酒,在佛教戒律中也有明确要求,不得饮酒,但药用除外;其实,佛教居士饮酒的有很多,并没有规定戒酒,饮酒适量即可。
佛教人为“财”是身为之物,不会给人生带来快乐,也不能脱离生死,反被其累,所以有钱的人,理应多多布施。
你说的 气 应该是 运气,也可以理解为 气愤 怒气;
佛教中没有关于运气的解释,但有顿悟之说,根据学法之人悟性不同,做了各种方便开示,讲法49年,告诉大家的就是:运气是靠平时的积累而来的。至于 怒气 那就是 佛教说的嗔 “一嗔起百障生”
所以,不要生气,不要和自己生气,更不要和别人生气。
求“斗酒百篇”的解释
1个回答2024-01-23 03:56
dǒu jiǔ bǎi piān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才思敏捷。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典故出处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英文翻译

great capacity for drinking and peotr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才思敏捷。
成语举例:房师孙瑞人先生,文章淹雅,而性嗜酒,醉后所作与醒时无异,馆阁诸公以为斗酒百篇之亚也。(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斗;不能读作“dòu”。
成语谜面:李白做诗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