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雍正后宫历史解析

雍和宫的历史文化简介
1个回答2024-02-28 19:45

雍和宫的历史文化简介:

雍和宫初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曾是雍正继位前的府邸。历史上,雍和宫经历过三个阶段:最早为清世宗胤禛作贝勒和亲王时期的府邸、清高宗弘历降生和成长之地,是雍、乾两代帝王的“在潜之居”。中段升格清帝行宫。最终改为皇家寺院。“府晋为宫”时在雍正三年(1725年),“改宫为寺”正值大清定都北京百年的乾隆九年(1744年)。

汉藏结合

雍和宫作为寺院的一大特点就是:它是佛教汉传和藏传两大流派的融合体,游玩雍和宫时,你可以在天王殿中看到汉传佛教的大肚子弥勒佛,又能在法轮殿中看到藏传佛教的宗喀巴大师铜质鎏金像。此外,天王殿中的四大天王和雍和宫大殿中“三世佛”的排列位置也和汉传寺庙中有所不同。

珍贵文物

雍和宫还藏有清代西藏地方政府进献给皇室和本庙的珍品(在班禅楼、戒台楼两个文物展厅内可观赏到部分藏品)。寺内各殿堂供有众多的佛像、唐卡及大量珍贵文物。其中紫檀木雕刻的五百罗汉山,金丝楠木雕龙的大佛龛和十八米高的白檀木大佛是雍和宫木雕工艺的三绝,三绝以万福阁内的弥勒大佛极负盛名,距离地面18米,埋入地下8米,是一棵完整的白檀木所雕。此树原产地为尼泊尔,后献给乾隆皇帝。

雍和宫是什么地方?雍和宫与雍正有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4-03-17 04:29

雍和宫其实就是当初康熙皇帝赐给雍正皇帝做府邸的,所以雍和宫曾经是雍正皇帝的“雍亲王府”。但是雍正皇帝继位以后,便将自己的这座亲王府邸改成了行宫了,“雍和宫”这个名字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取的,后来乾隆皇帝就是在雍和宫出生的,而雍正皇帝也是在雍和宫去世的。

雍和宫是位于北京城东北角的一座宫殿,雍和宫在明朝时期是给太监们住的地方,后来清朝建立以后便荒废掉了。康熙皇帝继位以后,便在雍和宫那块地皮上建造了一座府邸,后来御赐给了还是雍亲王的雍正皇帝当府邸,所以那个时期的雍和宫还是叫做“雍亲王府”。而后,雍正皇帝便带着自己的妻妾们住进了这座府邸,乾隆皇帝也是在这座府邸中出生的,所以雍和宫也是一座诞生了两位皇帝的宫殿,清朝时期的人都觉得雍和宫是个福地。

雍正皇帝继位以后便将雍亲王府改成了行宫和上院,其中前半部分为黄教上院,后半部分则是用来修建成行宫了,雍正皇帝这时候才将雍亲王府改名为“雍和宫”。后来,雍和宫的后半部分行宫因为一场火灾而毁灭了,随后雍正皇帝便下令将雍和宫前半部分的黄教上院改成了行宫。雍正皇帝在位期间,曾多次到雍和宫去居住,后来雍正皇帝病重到去世也一直是在雍和宫中。

乾隆皇帝登基九年以后,便将这雍和宫改为佛教的寺庙了,后来雍和宫更是成为了清朝时期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佛教事务中心。1961年,雍和宫还被列为我国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二十年的保护以后,雍和宫才在1981年的时候正式对外开放。

和清宫四大奇案、或和雍正、清宫有关的书,正史野史不限
1个回答2024-03-15 09:45
桐华的《步步惊心》
金子的《梦回大清》
泪儿的《魂回大清》
阎崇年的《清朝十二帝》
二月河的《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
简要评析一下史记
1个回答2024-02-29 11:19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中国古代史传文学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初具规模,记言为《尚书》,记事为《春秋》, 其后又有编年体的《左传》和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但是,以人物为 中心的纪传体史学著作,却是司马迁的首创。《史记》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史 传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
  《史记》是传记文学名著,但它具有诗的意蕴和魅力。《史记》指次古今, 出入风骚,对《诗经》和《楚辞》均有继承,同时,战国散文那种酣畅淋漓的风 格也为《史记》所借鉴,充分体现了大一统王朝中各种文学传统的融汇。
  《史记》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强 大的动力。
  司马迁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史记》一书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为后代作家树立起一面光辉的旗帜。《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主 要有: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 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精神, 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人格自尊 精神。《史记》中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从不同侧面集中体现了上述精神, 许多人物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给他们以鼓舞和启迪。
  《史记》是传记文学的典范,也是古代散文的楷模,它的写作技巧、文章风 格、语言特点,无不令后代散文家翕然宗之。从唐宋古文八大家,到明代前后七 子、清代的桐城派,都对《史记》推崇备至,他们的文章也深受司马迁的影响。 《史记》在语言上平易简洁而又富有表现力,把许多诘屈聱牙的古书词句译成汉 代书面语,还适当地引用口语、谚语,显得生动鲜活。《史记》语言多是单行奇 字,不刻意追求对仗工稳,亦不避讳重复用字,形式自由,不拘一格。正因为如 此,历史上的古文家在批评骈俪文的形式主义倾向和纠正艰涩古奥文风时,都要 标举《史记》,把它视为古文的典范。
  《史记》的许多传记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为后代小说创作积累了 宝贵的经验。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许多基本手法,在《史记》中都已经开始运用, 如:使用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语言,通过具体事件或生活琐事显示人物性格, 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加以表现。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 场面描写等方面都可以见到《史记》的痕迹。同时,古代作家还从写法上探讨《 史记》与小说的关系,得出了许多精辟的结论。
  《史记》的许多故事在古代广为流传,成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取材对象。元代 出现的列国故事平话,明代出现的《列国志传》,以及流传至今的《东周列国志》 ,所叙人物和故事有相当一部分取自《史记》。明甄伟的《西汉通俗演义》,也 是大量利用《史记》中的材料。《史记》的许多人物故事相继被写入戏剧,搬上 舞台,据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所载,取材于《史记》的剧目就有180多种。 据李长之统计,在现存132种元杂剧中,有16种采自《史记》的故事。后来 的京剧也有不少剧目取材于《史记》。总之,《史记》成为中国古代小说、戏剧 的材料宝库,它作为高品位的艺术矿藏得到反复地开发利用。

雍和宫在哪?
2个回答2022-09-16 23:33
雍和宫在东城区,位于北二环边上。可以乘坐地铁2号线在雍和宫站下车,出站即到。
雍和宫在哪里
1个回答2022-09-17 11:53
在东城区雍和宫大街藏经馆胡同27号,你可以做地铁2号线在地铁雍和宫站下车
雍和宫是做什么的?
1个回答2024-03-06 18:58

雍和宫明代是太监的宫房,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建成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升为行宫,改名雍和宫。乾隆九年(1744年)改为喇嘛教黄教的上院,成了清政府管理喇嘛教事务的中心。

雍和宫坐北朝南,全部占地面积为6.6公顷,其建筑风格非常独特,融汉、满、蒙等各民族建筑艺术于一体。整座寺庙的建筑分东、中、西三路,中路由七进院落和五层殿堂组成中轴线,左右还有多种配殿和配楼。

雍和宫是求什么的
1个回答2024-02-03 19:37

雍和宫是求的是:事业、学业、平安。

1、求事业:这里是龙源宝脊耐旦地,出现过两位帝王,所以象征着男人的事业和权利达到了顶峰的标志,是男人求事业的最佳之地。

2、求学业:作为封建时期皇帝出生之地,雍和宫是等天子殿堂的最佳之地,向文殊菩萨求学业据说非常灵验。

3、求平安:这是每个人最为关心的事情,人生平安位居第一位,大家都希望自己和家人亲人平平安安,祈福平安也是较为灵验的。

雍和宫概况: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北街路东,有藏传佛教博物馆之称。是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教黄教寺院。

整个建筑布局院落从南向北渐次缩小,而殿宇则依次升高。亩纤形成“正殿高大而重院深藏”的格局,巍峨壮观,具有汉族、满族、蒙樱扰族、藏族等民族特色。

雍和宫电话
1个回答2024-04-12 03:36

010-6404****/8404****

雍和宫是求什么的
2个回答2023-12-02 02:03

雍和宫是求的是:事业、学业、平安。

1、求事业:这里是龙源宝地,出现过两位帝王,所以象征着男人的事业和权利达到了顶峰的标志,是男人求事业的最佳之地。

2、求学业:作为封建时期皇帝出生之地,雍和宫是等天子殿堂的最佳之地,向文殊菩萨求学业据说非常灵验。

3、求平安:这是每个人最为关心的事情,人生平安位居第一位,大家都希望自己和家人亲人平平安安,祈福平安也是较为灵验的。

雍和宫概况: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北街路东,有藏传佛教博物馆之称。是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教黄教寺院。

整个建筑布局院落从南向北渐次缩小,而殿宇则依次升高。形成“正殿高大而重院深藏”的格局,巍峨壮观,具有汉族、满族、蒙族、藏族等民族特色。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