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风俗二人转

二人转是东北的民俗特产吗
1个回答2022-12-12 03:10
确实是东北独有的
请问东北二人转本来就很低俗吗?有好多黄段子吗?
1个回答2024-05-05 04:02
二人转就是原来东北的乡土文化,粗鄙、龌龊、充满了黄段子和****挑逗,夜总会、戏院、剧场等场所都活跃着二人转的身影。 在建国后、改革开放前不这样,解放前的二人转就黄的厉害,在剧场都不让女人进,怕妨碍演出,近十年左右,国家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对二人转有些放纵。没办法,这是和谐的需要,其他艺术,如戏曲艺术,解放前有黄剧目,但解放后,经过戏曲改革,得到净化,一直到现在。戏曲等艺术不以粗俗吸引观众。
东北民俗有哪些呢,尤其是有关二人转的
1个回答2023-04-20 09:56
二人转,评剧,啦场戏,吉剧,龙江剧,东北大秧歌,小品,小帽,东北民歌,等等,二人转 有九腔十八调,72嗨嗨
东北二人转是低俗文化?
2个回答2023-02-13 07:40
文化本身没有低俗,低俗的只能是人或者哪里的人喜欢低俗…
东北结婚风俗
1个回答2024-02-19 00:10
这是要根据个人的经济条件和地区的风俗来定的.在哈尔滨,条件好点的就多给些,五万-几十万不等.一般的话应该就是在两万三万这样.农村可能更多些.至于其它的包括三金一钻也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来定.其实,两个人如果谈婚论嫁,这些事是要商量着来的。
说一些北方的俗语?
1个回答2024-03-05 23:04
秋分不起葱,霜降必定空。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清明蒜不在家,数伏蒜不早返李在地。
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水荒一条线,早荒一大片。
雨不歇:顶看初三,下看十八。
谷雨前后,安瓜点豆。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世橘
九尽杨花开,农活一起来。
日落胭陆迟脂红,无雨便是风。
寒潮过后多晴天,夜里无云地尽霜。
等等
“二人转”是通俗 ? 还是粗俗
1个回答2023-02-07 15:37
算是通俗吧!!
东南西北方向转呀转儿歌?
1个回答2024-02-04 12:11

太阳出来暖洋洋, 背起书包上学堂, 不迟到,不旷课, 老师教导记心上。 面向太阳认方向, 前面东来后面西, 左手北,右手南, 东西南北我不忘。 注:面向太阳“日出——右手是南;日落——左手是南。”

你们觉得 个别东北二人转 是不是有点 低俗? 东北那噶的的请别骂我。
1个回答2023-08-18 01:10
低俗,我最受不了这了。我觉不到任何乐趣
俗语转换成语
1个回答2024-04-16 15:58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分道扬镳)脑袋搬家。(身首异处)临上桥现扎耳朵眼。(临阵磨枪)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冤天屈地)人心不足蛇吞象。(心比天高)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说的比唱的好听。(花言巧语)生米煮成熟饭。(米已成炊)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贪得无厌)重打锣鼓另开张。(重整旗鼓)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来就是成语)针尖儿对麦芒。(针锋相对)打开天窗说亮话。(开门见山)挂羊头卖狗肉。(表里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