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寒风冷飕飕快板词

冷飕飕的意思什么
2个回答2023-05-26 15:37
冷飕飕 [lěng sōu sōu]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形容风冷或寒气逼人。
宋 汪元量 《满江红·吴江秋夜》词:“渔火已归鸿雁汊,櫂歌更在鸳鸯浦。渐夜深、芦叶冷飕飕, 临平 路
冷风飕飕是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2-09-25 03:49

意思:形容风冷或寒气逼人。

飕飕:象声词。形容风声雨声。

读音: lěng fēng sōu sōu

引证:元·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昏惨惨晚霞收,冷飕飕江风起。

翻译:天空昏暗,晚霞渐渐消失;天气渐渐冷了下来,江面上刮起了大风。

例句:风吹叶落遍地枯,一片荒凉见野兔。冷风飕飕棉衣穿,朋友腿寒穿皮裤。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寒风刺骨 [ hán fēng cì gǔ ] 天气寒冷,寒冷的风似乎能吹进人的皮肤,直达骨头,并带来阵阵刺痛。

例句:我和妈妈捂得严严实实,准备出门去欣赏雪景。寒风刺骨,但空气清新,使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看看这场雪留下的痕迹。

反义词:

风和日丽 [ fēng hé rì lì ] 形容天气晴朗暖和(多用于春天)。

出自:清·吴趼人《痛史》:“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

翻译:这日天气晴朗温暖,众多的官员都过来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

冷嗖嗖与冷飕飕的区别
1个回答2022-12-20 04:00
这两个词一个意思
冷飕飕和冷飕的区别,有后面这样说的?
2个回答2023-08-19 21:45

没有冷飕这个词。

1、冷飕飕的读音桥腔:lěng sōu sōu。

2、释义:状态词,形容很冷。

3、出处:宋汪元量《满慧世江红·吴江秋夜》词:“渔火已归鸿雁汊,櫂歌更在鸳鸯浦。渐夜深、芦叶冷飕飕, 临平路。”意思是:打鱼的人已经回家,大雁已经栖息,行船时所唱的歌荡漾在鸳鸯浦。天已经慢慢的黑了、芦叶被风刮得冷飕飕, 靠近岸边。

扩展资料

近义词:冷冰冰;反义词:暖和和、热烘烘。

1、冷冰冰

读音:lěng bīng bīng。

释义:形容不热情或不温和;形容物体很冷。

2、暖和和

读音:nuǎn huo huo。

释义:(气候、环境等)不冷也不太热;使暖和。

3、热烘烘

读音:rè hōng hōng。

释义:状态词,形容很热前消肢。

冷飕飕的介绍
1个回答2023-07-01 00:45

词语解释【名称】冷飕飕【拼音】lěng sōu sōu

凉风飕飕是成语吗
1个回答2024-03-08 10:38
凉风飕飕不是成语
天末凉风tiān

liáng
fēng
[释义]
天末:天的尽头;凉风:特指初秋的西南风。原指杜甫因秋风起而想到流放在天末的挚友李白。后常比喻触景生情,思念故人。
嗖嗖和飕飕的区别
1个回答2023-10-20 09:41
今天的body
谁知道十年飕飕小说剧结局
3个回答2022-05-18 23:20
结局就是班步收到来自荷兰的一张贺卡,是王萧冉的字迹,她买了张去荷兰的机票,坐上了飞机,就没了下文了。
如何用佛教的定义解析生与死?
1个回答2024-06-19 00:30
一、身念处——观身不净:是以修不净观之慧力,对治“缘身执净”的颠倒妄见。试想我们的身体是否干净?任你打扮得如何美观,当你满身大汗时,便会觉得臭气难堪,何况唾涕便溺等,皆是不净。当人死后,大家更怕看死人。人到死后,尸体腐烂,遍体生蛆,穿筋啮骨,最后成为白骨一堆,这个身体的生存,实在不净。故能观身不净,则贪爱渴想,恋慕艳丽色相等烦恼,自可消除,才能把心念安住于道法中。

  二、受念处——观受是苦:人生有八苦,生苦,头下脚上来到世间。老苦,青春易失身体逐渐老化不由自主。病苦,不论身体病痛,还是心灵烦恼痛苦,不可避免的伴随人的一生。死苦,不得不去接受引来这样的一天。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苦,五阴织盛苦,(身心欲求如火之炽盛,故苦)是以观苦之慧力,对治“缘受执乐”的颠倒妄见。受乃领纳为义,也即感受外界的印象。当我们与境界接触时,所领纳的不论是苦、乐、舍的感觉,在无常的法理看来,苦受固然是苦,而乐受以至于乐极生悲,仍是逃不了苦。舍是舍受,即不苦不乐的感觉。因众生外有生住异灭四相迁流,内有意念中的诸想不断,到底也是苦(即行苦)。故人生是苦,这世界充满着苦。苦既是由“受”而有,那么,知苦而不贪欲乐,就不为境界所转移,则“缘受执乐”的错见,便不能存在了。

  三、心念处——观心无常:是以观心无常之慧力,对治“缘心执常”的颠倒妄见。“心”是生命的本质,同时是众生的中心,但心不是固定独存物,而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因缘和合的心物世界,即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世界,五蕴的身心世界是无常的,会坏灭的,故我们的心是无实体的,不过是心理或思惟之因缘关系的发展而已,绝无实体可捉取;而且心的现象,是念念生灭、刹那不住。怎么可执它为常?由此观心无常之慧力,能使心念远离执常妄见的过患。

  四、法念处——观法无我:以观法无我之慧力,对治“缘法执我”的颠倒妄见。宇宙万法,都是因缘互相依存,我们的身体是五蕴四大(地、水、火、风)组合的躯体,一旦四大不调,五蕴离散,生命便死亡。佛说五蕴的我是“假我”,不可执为真我。但众生无知,于无我法中,妄执有我,这种妄执叫做“我见”,有了我见,则有种种偏执烦恼,便不能接受正法。故要使心念安住于道法中,便要以“观法无我”之慧力,消除“缘法执我”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