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鼓词蔡太守三造洛阳桥

蔡忠与母,许洛阳桥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22:27
  相传一千多年前,洛阳江口还是一个荒村古渡,名叫"万安渡"。这里水深浪急,过往的船只每遇狂风则樯倾楫摧。原来,这是江妖水怪在兴风作浪。据说当年真武大帝得道成仙时,曾掏出腹中肠肚抛入洛阳江中;不料年深月久,这些肠肚变成了蛇怪、龟精,常在洛阳江中搅浪掀波,致使不少舟舶沉没海底,无数渡客葬身鱼腹。
  有一日,一艘渡船离开岸边驶近江心,忽然有龟精蛇怪浮出水面,顿时狂风呼啸,浊浪排空,小小的渡船眼看就有被吞没的危险。正在这万分危急之际,突然从空中传来连声呼喊:"蔡大人过江,休得无礼!"那龟蛇两怪闻声慌忙遁逃。霎时风平浪静,渡船安然抵岸。旅客面面相觑十分惊奇,不知到底谁是"蔡大人"。有一位莆田的孕妇,丈夫姓蔡,她心想将来生下的孩子定是非凡人物,便暗自许愿:将来孩子如能成器,定教他在洛阳江上修建一座大桥。那妇人回乡之后,果然生下个男孩,取名蔡襄,字君谟,号端,从小勤读诗书,十分聪颖灵慧。
  到了蔡襄长大懂事时,蔡母便对他讲起当年过江遇险绝处逢生的经过,殷切叮咛儿子要实现她许下的造桥夙愿。蔡襄默默地把母亲的嘱咐记在心里,从此更加发奋苦读,立志要成为一个能替黎民兴办事业的人才。不久,朝廷开科取士,蔡襄以才学广博,被擢选入朝为官,授封端明殿大学士,颇受皇帝的器重。他心里惦记着母亲的造桥愿望,却又感到苦恼:老是呆在京都,何时才有机会到泉州建造洛阳桥呢?有一天,他奉召陪皇帝游赏御花园,蔡襄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暗中托小太监用蜂蜜在芭蕉上写下两行大字。不一会,蚂蚁纷纷爬上芭蕉叶吮吸蜜汁。那皇帝发现密密麻麻的蚂蚁竟然在芭蕉叶上摆出字阵,甚为惊奇,不禁移步近前,望着芭蕉叶上的字脱口念道:"蔡端蔡端,本府作官!"蔡襄一听喜出望外,急忙跪下叩头谢恩。皇帝改口道:"朕只是念叶上的字,并非当真!"蔡襄长跪不起:"君无戏言,岂可失信于臣?"接着坦诚陈说母亲许愿造桥的心事,皇帝见他再三请求,只好让他出任泉州太守。
  蔡襄昼夜兼程赶到泉州赴任,立即召集属僚乡贤商议建造洛阳桥,并亲自到江边察勘,下令招募造桥工匠,筹集建桥资金。洛阳江两岸百姓闻讯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一时工匠四至,各呈技艺。开工那天,江岸人山人海,十分热闹。可是,由于洛阳江"水阔五里,深不可址",一船船石料抛下江中,霎时被汹涌的狂涛卷得无影无踪;龟精蛇怪拼命翻江倒海,撞沉了好几艘木船。桥墩奠基受到挫折,太守蔡襄愁眉不展。一天夜里,忽然梦见一位白发苍苍的仙人指点他"龙宫递榜,求助海神",急忙披衣而起伏案疾书。蔡襄奋笔草拟了一道黄牒,要求海龙王助一臂之力,退潮三日,好下桥基。写好黄牒后,便坐堂询问左右吏役:"何人下得海?"恰巧有一位衙吏,名叫"夏得海",一听传唤,赶忙回答:"小人夏得海!"当他知道太守要派他把黄牒送入海底龙宫,暗自叫苦,只得硬着头皮奉令而去。他边走边想:若要下海,定难生还;如不履令,难保身家性命。索性沽了一壶酒,喝得酩酊大醉。夏得海跌跌撞撞来到海边,醉倒在沙滩上。此时正好涨潮,他仿佛被波臣带入水府,朦胧中只见美丽善良的龙宫公主捧出玉液琼浆……哪知一觉醒来,手中的黄牒不翼而飞,手心却赫然写个"醋"字。夏得海莫名其妙,慌忙踉踉跄跄跑回府衙向太守禀报。蔡襄正在为桥基难奠愁眉不展,一见"醋"字,顿然大悟:这"醋"字拆开来不就是"廿一日酉时"么?分明是海神暗示退潮的时辰!蔡襄转忧为喜,立刻差人在四城门头张贴布告,谕令洛阳江两岸民众和造桥工匠,火速作好奠基的准备。廿一日酉时,汹涌的海潮果然退尽,整个江底裸露无遗。蔡襄亲自指挥数千名工匠抛石奠基、砌筑桥墩,洛阳江畔车水马龙,穿梭不息,工程浩巨的洛阳桥终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座座坚固的桥墩巍然屹立在江中。可是到了砌筑第四十六座桥墩时,江边的石头已经用尽,如果不能赶在海水退潮三日期限内把最后一座桥墩造好,一旦海潮呼啸而来,就会冲毁桥基,前功尽弃!
  就在这紧急关头,恰巧八仙中的吕洞宾驾云漫游经过这里,他深为蔡襄建桥的非凡气魄所感动,不慌不忙地飘落万安山上,轻轻把拂尘一挥,顿时漫山顽石皆点头;又一挥,山上所有的岩石跃然而起;再一挥,一块块大石头全变成"猪母",成群结队忽隆忽隆奔下山来,跑到海滩,纷纷跳进建造桥墩的地方,卧倒下去,一动也不动。转眼间,这些"猪母"又都化作大石头了。那时,有一只顽石变成的"猪母",因下山时不小心跌伤了一条腿,所以走得慢了,落在后头。及至它赶到,桥墩已全部造好,因此它只好躺在桥边沙滩上,后人称为"猪母石"。
以足代薪
  在兴建长桥的时节,附近白沙寺里有一位名叫蔡义波的和尚,深为蔡襄急公尚义、造福民众的精神所感动,不辞劳苦四处奔波,竭尽心力地募集建桥资金,受到不少朱门豪富的刻薄嘲笑,他却把化缘所得的每一个铜板都用在建桥事业上。无论严冬酷暑,这位僧人总是热心为建桥工匠烧茶、送饭,还时常足蹬芒鞋上山采集草药,为患病的民工治疗。
  有一回,由于连月风雨,伙房的柴草都烧光了。临时从山上砍下的柴草,湿漉漉的烧不着。为了照常施工,早日建成长桥,义波僧悄悄掩上了伙房的门,毅然把自己的双脚伸入灶膛中,代替柴禾烧饭。说也奇怪,义波和尚的双脚顿时像两根熊熊燃烧的薪木,升腾起炽烈的火焰。当他的双脚烧成灰烬时,伙房里一大锅、一大锅的饭都煮熟了。造桥的工匠闻知义波僧以足代薪、舍身建桥,无不深为感动。人们在江畔为他立庵塑像,以志纪念。后人作诗赞曰:"为架虹桥甘舍身,代薪双膝泣鬼神。釜底炽火红似血,留得千古美名存。"
酒井涌杉
  再说在桥梁建造中,偏偏缺乏一大批杉木造船运石和铺设墩架,施工进展缓慢。泉州太守蔡襄为此急得无计可施,日夜思虑着如何解决这个难题。蔡襄忽得一梦,又是那位白发仙人指点他差人到清源山麓去请"三人一目仙"帮助。蔡襄一觉醒来,将信将疑,便传唤曾下龙宫递榜的夏得海速往清源山去探寻个究竟。
  那夏得海急忙赶到清源山,站在弥陀岩等了半天也没碰见甚么"三人一目仙"的影子,心急如焚。将近黄昏,他正等得不耐烦的时候,忽见三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以手搭肩鱼贯而来,为首的一个只睁着一只眼睛,另一眼瞎;其余两个,双目皆盲。夏得海不禁灵机一动:这不就是"三人一目仙"吗?慌忙拔腿奔了过去,一把拦住苦苦恳求。那三个乞丐见他十分诚恳真挚,也就答应了。其中一个口中念念有词:"洛阳江头,古井一口,木可造舟,水可饮酒……"说罢,三个乞丐忽地全睁开了眼睛,像一阵风似的飘然而去,倒把个夏得海吓得目瞪口呆,赶紧回来报知蔡襄太守。
  时过数日之后,果然在洛阳江畔一口古井中,喷泉似地涌出许多杉木,蔡襄和造桥工匠喜出望外,拊掌赞叹不已。建桥民工到那口井汲水,但闻一股酒香扑鼻,水喝到肚子里顿觉止饥消渴,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喝个痛快。而这口井从不干涸,酒香四溢,因此被称为"酒井"。
荷化美女
  在建桥工程中,蔡襄集中了能工巧匠们的智慧,创造了"筏形基础",使船尖形的桥墩分开水势,减少了浪潮的冲击力;同时又利用海水的浮力,发明了"悬机浮运",借助潮涨船高,把一块块重达数千斤的大石板,轻轻托举起来铺在桥墩之间,使洛阳桥渐渐显出了奇伟的雄姿。
  有一天,蔡襄发现洛阳江中每一块礁石上,生长着密密麻麻的牡蛎丛,心想要是能采用"种蛎固基"的方法,使牡蛎繁生,把桥基和桥墩石胶合凝结成牢固的整体该有多好呵!他正想着,忽然间江上卷起一阵巨风,刮雨似的把满江的牡蛎从全部吹到洛阳桥墩上,仿佛打上了无数钢钉,使雄峙江上的石桥更加坚不可摧。蔡襄惊奇万分,抬头一看,只见南海观音立在云端微微笑道:"学士苦心精诚可感,方才是我略施小技成全你的心愿。"观音大士接着说:"建此长桥,已花金钱一千多万两,财库业已匮乏,待我帮你筹足资金,尔后再叫八仙助你除妖,永绝后患!"说罢,南海观音轻轻摘下一片荷叶,吹一口气,让它化作一位绝色美女,泛舟洛阳江边,声称谁若能用金钱投中她,她愿嫁与为妻。一时沿江两岸人头攒动,人们围观烟波江上花容月貌的美女,争相投掷金钱,连那些平日贪财如命的富豪子弟,也不惜抛掷千金万银。但见金银像雨点般落在小舟上,却无一人能投中美女身上。结果,小舟天天满载金钱而归,纨袴子弟则垂头丧气败兴而回。
  就这样,又筹集了一大笔资金,用于建造长桥两翼的扶栏三百六十丈,以及"七座亭,九座塔,石狮二十八",使整座长桥显得更加雄伟壮观。
八仙除妖
  眼看凌波长桥即将峻工,潜伏在江底的龟精、蛇怪岂肯甘休?它们纠集洛阳江上游的九十九条蛟龙,掀起狂风恶浪,张牙舞爪,直向石桥扑来,搅得天昏地暗。就在这时,只见半空中雷鸣电闪,奇光闪烁,奉南海南音之命前来除妖的八仙各显神通,与龟精蛇怪展开一场搏斗。吕洞滨挥动太乙神剑,一下把蛇怪劈成两段。张果老骑着神驴,把作恶多端的龟精踩成一团烂泥。韩湘子、曹国舅、汉钟离、蓝采和、何仙姑等众仙也出阵助战,把蛟龙团团围困在江中。铁拐李大喊一声:"众仙闪开,待我收拾孽龙!"只见他打开火葫芦,葫芦中立即喷出一股浓烟烈火,把那九十九条蛟龙活活烧死。
  这时,天上出现彩虹,江上波平如镜,岸上弦歌声声。洛阳江两岸人民喜气洋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庆历经七年终于建成的跨海长桥巍然屹立在万顷碧波上,在我国的桥梁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泉州人民为了纪念蔡襄倡建洛阳桥的卓越历史功绩,特地在洛阳桥南畔建造了一座蔡襄祠,并为他塑像立碑,表彰他的功业。
  如今洛阳桥已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文物胜迹之一,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前来游赏。而蔡襄造洛阳桥的民间传说,更使这座古代名桥具有神奇迷人的风姿!
鼓词的温州鼓词?
1个回答2024-03-16 12:20

温州鼓词,又称“瞽词”或“盲词”,俗称“唱词”,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艺种类,亦为华东和浙江省的主要曲种之一。温州鼓词长于抒情,善于叙事,通俗易懂,内含丰富;唱腔押韵,音节和谐,保持了民间说唱音乐的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陈十四娘娘》《十二红》等。温州鼓词发源于温州瑞安,流布于温州、青田、玉环等地区。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瑞安市申报的“温州鼓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13。

泉州洛阳桥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7 20:30
 1.简介:洛阳桥又称万安桥,处于泉州市洛江区与台商区交界处,横跨洛阳江的入海口,是古代粤、闽北上京城的陆路交通孔道。北宋皇佑五年至嘉佑四年(1053-1056年),泉州郡守蔡襄主持兴建。当时的劳动人民首创“筏型基础”来建造桥墩,并发明了“殖蛎固基”。游客可以参观“蔡襄祠”欣赏桥上石碑、石塔和石将军。该桥是举世闻名的梁式海港巨型石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桥原长1200米,阔5米许,桥墩46座,桥栏柱500根,石狮28只,石亭7座,石塔5座,规模宏伟,工艺卓越。    历史上洛阳桥有二次规模较大的重修,一是明宣德中(1427年)郡人李俊育(李五)僧正淳重修,增高三尺;一是1932年蔡延锴重修增高,铺设钢筋水泥路面。现存桥长834米,宽7米,桥墩31座。石亭二,一为中亭;一为“泉南佛国”亭。明清重修碑记12座,崖刻“万安桥”三字和几座石像石塔。桥南有忠惠祠,为纪念蔡襄造桥功绩而建。祠内有一文两方石碑,是蔡襄撰文书写的,文简义精,书法遒丽,工刻细致,世称三绝。该文原露天崖刻于岸左,宣和间(1119-1125年)由在泉州任市舶司后为知州的蔡襄曾孙蔡桓拓本重刻立于祠内。桥北有昭惠祠,奉祀护桥海神,有真身庙,供奉义波和尚为造桥尽瘁,桥成化去,以其真身造像祀之。2.传说:传说一:相传一千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荒村古渡,名叫“万安渡”。这里水深浪急,过往船只每遇狂风则樯倾楫摧,不少舟舶沉埋海底,无数渡客葬身鱼腹……原来这是江妖水怪在兴风作浪。当年真武大帝得道成仙时,曾掏出腹中肠肚抛入洛阳江中;不料年深月久,这些肠肚变成了龟精、蛇怪,常在洛阳江中搅浪掀波。有一日,渡船离岸驶近江心,忽然龟蛇两怪浮出水面,顿时狂风呼啸,浊浪排空,小小的渡船眼看就有被吞噬的危险,突然从空中传来连声呼喊:“蔡大人过江,休得无礼!”龟蛇闻声慌忙遁逃。霎时风平浪静,渡船安然抵岸。旅客十分惊奇,不知谁是“蔡大人”。有一位莆田的孕妇,丈夫姓蔡,她心想将来生下的孩子定是非凡人物,便暗自许愿:将来孩子如能成器,定教他在洛阳江上修建一座大桥。那妇人回乡后生了个男孩,取名蔡襄,字君谟,号端,十分聪颖灵慧。蔡襄长大懂事,蔡母便对他讲当年过江遇险约处逢生的经过,殷殷叮咛儿子要实现她所许下的造桥夙愿。蔡襄默默地把母亲的嘱咐记在心里。不久,朝廷开科取士,蔡襄以才学广博,被擢选入朝为官,颇受皇帝的器重。他心里惦记着母亲的夙愿,却又感到苦恼:老是呆在京都,何时才有机会到泉州建造洛阳桥呢?有一天,他奉召陪皇帝游赏御花园。蔡襄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暗中托小太监用蜂蜜在芭蕉叶上写下两行大字,不一会,蚂蚁纷纷爬上芭蕉叶吮吸蜜汁。皇帝发现密密麻麻的蚂蚁竟然在芭蕉叶上摆出字阵,甚为惊奇,不禁移步近前,望着芭蕉叶上的字迹脱口念道:“蔡端蔡端,本府作官!”蔡襄一听,急忙跪下叩头谢恩。皇帝改口道:“朕只是念叶上的字,并非当真!”蔡襄长跪不起:“君无戏言,岂可失信于臣?”接着坦诚陈说母亲许愿造桥的事。皇帝只好让他出任泉州太守。蔡襄昼夜兼程赶到泉州赴任,立即召集属僚乡贤商议倡建成洛阳桥,并亲自到江边察勘,下令招募造桥工匠,筹集建桥资金。百姓闻讯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一时工匠四至。开工那一天,江岸人山人海。可是,由于洛阳江“水阔五里”,“深不可址”,一船船石料抛下江中,霎时被汹涌的江涛卷得无影无踪;龟精蛇怪拚命地翻江倒海,撞沉了好几艘木船。太守蔡襄愁眉不展。一天夜里忽然梦见一位白发苍苍的仙人指点他“龙宫递榜”,急忙披衣而起伏案疾书。蔡襄草拟了一道黄牒,要求海龙王助一臂之力,退潮三日,好下桥基。写好黄牌后,便坐堂询问左右吏役:“何人下得海?”恰巧有一位衙吏,名叫“夏得海”,一听传唤,赶忙回答:“小人夏得海!”当他知道太守要派他把黄牒送入海底龙宫,不禁暗自叫苦,只得硬着头皮奉命而去。夏得海接过文书,暗暗叫苦:若要下海,定难生还;如不履令,难保身家生命。他索性沽了一壶酒,喝得酩酊大醉。夏得海跌跌撞撞来到海边,醉倒在沙滩上。此时正好涨潮,他仿佛被波臣带入水府,美丽善良的龙宫公主捧出玉液琼浆……哪知一觉醒来,手中黄牒不翼而飞,手心却赫然写个“醋”字。夏得海慌忙踉踉跄跄回府衙,向太守禀报。蔡襄正为桥基难奠愁眉不展,一见“醋”字,顿然大悟:这“醋”字拆开来不就是“廿一日酉时”么?分明是海神暗示退潮的时辰!蔡襄转忧为喜,立刻差人在四城门头张贴布告,谕令洛阳江两岸民众和工匠,火速做好奠基的准备。廿一日酉时,汹涌的海潮果然退尽,整个江底裸露无遗。蔡襄亲自指挥数千工匠抛石奠基、砌筑桥墩,洛阳江畔车水马龙,穿梭不息。一座座坚固的桥墩巍然屹立在江中。可是到了砌筑第四十六座桥墩时,江边的石头已经用尽,如果不能赶在海水退潮三日的期限内把最后一座桥墩造好,一旦海潮呼啸而来,就会冲毁桥基,前功尽弃!就在紧急关头,恰巧八仙中的吕洞宾驾云漫游经过这里,他深为蔡襄建桥的非凡气魄所感动,不慌不忙地飘落万安山上,轻轻把拂尘一挥,顿时漫山顽石皆点头。又一挥,山上所有的岩石跃然而起;再一挥,一块块大石全变成“猪母”,成群结队奔下山来,跑到海滩,纷纷跳进建造桥墩的江底。转眼间,这些“猪母”又都化作大石头层层堆栈起来。有一只“猪母”,不小心跌伤了一条腿,走得慢,落在后头,赶到江边时,最后一座桥墩已经造好了。它只好卧在旁边,成为一块躯体肥硕的“猪母石”。当奔腾的海潮再度席卷而来,蔡襄已指挥工匠奠定桥基。首战告捷,群情鼎沸,欢声雷动,四十六座桥墩犹如中流砥柱威镇狂澜,吓得龟精蛇怪胆战心惊。附近白沙寺里有一位名叫义波的和尚,竭尽心力募集建桥资金,受到不少朱门豪富的刻薄嘲笑。他辛辛苦苦地把俯首讨来的每一个铜钱都用在造桥事业上。无论严冬酷暑,这位僧人总是不辞辛劳四处奔波,热心为民工烧茶、送饭,还时常上芒鞋山采集草药,为患病的工匠治疗。有一回,由于连日风雨,伙房里的柴草都烧光了。临时从山上砍下的柴草,湿漉漉的也烧不着。为了照常施工,早日建成长桥,义波僧悄悄地掩上了伙房的门,毅然把自己的双脚伸入灶膛中,代替柴禾烧饭。说也奇怪,义波和尚的双脚顿时象两根熊熊燃烧的薪木,升腾起炽烈的火焰。当他的双脚烧成灰烬时,伙房里一大锅、一大锅的饭都煮熟了。造桥工匠无不感动得流下热泪。后人作诗赞颂义波僧的高风义举:“为架虹桥甘舍身,代薪双膝泣鬼神。釜底炽火红似血,留得千古美名存。”为了铺筑三百六十丈长、一丈五尺宽的大石桥,急需把数以万计的巨大石板架在桥墩上。这个时节偏偏缺乏一大批杉木造船装运石料,因此施工进展缓慢。蔡襄为此十分着急。一天深夜,蔡襄心虑着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想着想着,不觉伏在案上睡着了。梦中忽见一位白发仙人,指点他差人到清源山麓请“三人一目仙”説明。蔡襄一觉醒来,将信将疑,传唤衙吏夏得海速往清源山下去探寻个究竟。夏得海急忙赶到清源山,等候了大半天,也没碰见什么“三人一目仙”的影子。将近黄昏,忽见三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以手搭肩鱼贯而来。为首一个,只睁着一只眼睛,另一眼瞎;其余两个,双目皆盲。夏得海不禁又惊又喜:这不就是“三人一目仙”吗?慌忙拔腿奔了过去,一把拦住,苦苦恳求。那三个乞丐见他十分诚恳真挚,也就应允了。其中一个口中念念有词:“洛阳江头,古井一口,木可造舟,水可饮酒……”说罢,三个乞丐忽地全睁开了眼睛,原来竟是吕洞宾、李铁拐和张果老。三仙哈哈大笑,象一阵风飘然而去。夏得海吓得目瞪口呆,赶紧回来报知蔡襄太守。数日之后,果然在洛阳江畔一口古井中,喷泉似地涌出许多杉木,蔡襄和造桥式匠喜出望外,拊掌赞叹不已。建桥民工到口井中汲水,一股酒香扑鼻,水喝到肚里顿觉止饥消渴,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喝个痛快。而这口井从不干涸,酒香四溢,因此被称为“酒井”。蔡襄集中了工匠的智慧,创造了“筏形基础”,使船尖形的桥墩分开水势,减少了浪潮的冲击力。他又利用海水的浮力,发明了“悬机浮运”,借助潮涨船高,把一块块重达数千斤的大石板,轻轻托举起来铺在桥墩之间,使洛阳桥渐渐显出了奇伟的雄姿。有一天,蔡襄发现洛阳江中每一块礁石中,生长着密密麻麻的牡蛎丛,心想要是能采用“种蛎固基”的方法,使牡蛎繁生把桥基和桥墩石胶合凝结成牢固的整体该有多好呵!蓦然间,江上刮起一阵巨风,刮雨似的把满江的牡蛎丛全都吹到洛阳桥墩上,仿佛打上无数钢钉,使雄峙江上的石桥更加坚不可摧。蔡襄惊奇万分,抬头一看,只见南海观音立在云端微笑道:“学士苦心精诚可感,方才是我略施小技。”南海观音接着又说:“建此长桥,已花金钱一千万两,财库业已匮乏,待我帮你筹足资金,尔后再叫八仙助你除妖,永绝后患!”说罢,南海观音倏然化作一位绝色美女,泛舟洛阳江边,声称谁若能用金钱投中她,她愿嫁与为妻。一时,沿江两岸人头攒动。人们围观烟波江上花容月貌的美女,争相投掷金钱。那些平日贪财如命的富豪子弟,不惜抛掷千金万银。金钱雨点般落在小舟上,却无一人能投中。小舟天天满载金钱而归,纨绔子弟则垂头丧气败兴而回。就这样,又筹集了一大笔资金,用于建造长桥两面三刀翼的扶栏,以及“七座亭,九座塔,石狮二十八”。眼看凌波长桥即将竣工,潜伏江底的龟精、蛇怪不肯罢休,它们纠集洛阳江上游的九十九条蛟龙,掀起狂风恶浪,张牙舞爪,直向石桥扑来。张果老骑着驴子,把作恶多端的龟精踩成一团烂泥。李铁拐打开火葫芦,葫芦中立即喷吐出一股浓烟烈火,把那九十九条蛟龙活活烧死。这时天上出现彩虹,江上波平如镜,岸上弦歌声声。洛阳江两岸人民喜气洋洋,敲锣打鼓,欢呼历经七年终于建成的跨海长桥。沿江两岸的人民为了纪念蔡襄倡建洛阳桥的功绩,特地在桥南建起一座“蔡襄祠”,并塑像立碑。      传说二:据说当年万安渡口,常有风浪和水怪作祟。每年沉舟很多 , 溺死人无数。这一年娘家惠安的蔡襄母亲卢氏,在临盆前从娘家回来,路过万安古渡。这时,天已是傍晚了,最后一趟渡船已离岸向江心划去,卢氏急忙大声招呼:船夫听到岸上有妇人呼叫。就把船掉头岸,让妇人上船。之后船又驶至江心,这时忽然风   紧浪急,渡船在江心颠簸得厉害,乘客个个吓得脸色苍白.眼看要翻船了,忽然空中传来一声呼喊:“蔡学士在此。水怪不得无礼”。刹时。风平浪静,渡船冲开波浪向对岸划去。全船人都感到庆幸,知道这是托蔡学士的福,但当船主问遍船所有的人竟无一人姓蔡的,只有一个怀胎的妇女夫家姓蔡,大家认为该夫人腹中之儿,将来也许就是蔡学士。卢氏笑着许愿:“如果将来真的生男,长大后官居学士,一定叫他在这个地方建造一座桥 , 以保万代平安。”她回到枫亭婆家不久,果然生下一男,取名蔡襄。   蔡襄自幼聪明灵利,七、八岁就能熟读五经。有一天深夜。蔡襄正在书房内读书,突然天上传来阵阵雷声,令人恐惧。当蔡襄推开窗户向外观看时,只见云中有一个人身鸡公头的巨人 , 一手握斧头,一手捏盘子,不时用斧头敲击凿子,发出震雷的声音。他正看得入神忽见一粒米不知从那里飞到书桌上,他拣起那颗米,突然那颗米对他讲起话来了:“蔡学士,快救救我。”原来他是八仙之一的吕洞滨,因犯了天条,玉皇大帝大怒,派遣雷公来打死他,因此变成一粒米,逃到蔡襄的书房中来了。雷公知道蔡襄将来是学士,担心打了吕洞滨,会伤蔡襄,掉头便回天庭复命去了。吕洞滨见雷公去了,就现出原形,感谢蔡襄救命之恩,并赠送一付笔墨给蔡襄,叮嘱如遇困难,可用这付笔墨写字,自会逢凶化青,得心应手。   大约十年后,蔡襄入京应试,登进士甲科,宋仁宗皇帝见他才华横溢,又有一手好笔法,便留他在宫中,封他为端明殿学士,委托他教授太子。蔡襄从老家接来父母,有一次他见母亲卢氏流泪,便忙跪在母亲膝前问原因,卢氏把20多年前在万安古渡许下心愿未酬之事说明。蔡襄答应她一定在皇帝面前请求,到泉州做官,然后筹建那座桥。可是皇帝很器重他,不肯轻易让他离京,太子见他闷闷不乐,神色憔悴,就送一罐蜂蜜给他调养,并在御花园设宴解愁。蔡襄看到蚂蚁在爬,灵机一动,借词支开太子,他用毛笔蘸着蜂蜜,在皇帝经常来往的御花园路边一颗芭蕉叶上写了“蔡襄、蔡襄,本府作官”八个大字。不久芭蕉叶上蘸蜜的地方爬满蚂蚁,组成了八个字。后来皇帝走过来,蔡襄忙转入蕉树后,仁宗皇帝见芭蕉叶上蚂蚁组成字,感到惊异,不禁脱口念道:“蔡襄、蔡襄,本府作官”。蔡褒连忙闪出来,跪在皇帝面前说:“谢旨隆恩”。仁宗皇帝一时弄不清是怎样一回事,蔡襄便把母亲20多年前的许下的心愿,奏禀圣上,仁宗很受感动。且已开了金口不便挽留,只好命令蔡襄到泉州当知府。   蔡襄到泉州上任后,便亲自到万安古渡视察,又贴出兴建洛阳桥的告示,不久,就有数千人赶来建桥,桥工们努力了几个月,只因风紧浪急,海潮汹猛,桥基建不起来,蔡襄为此坐立不安。一天他伏在公堂上发愁,忽然想到吕洞滨,于是用吕洞滨送给他的笔墨,写成一封给海神的公文,要求海神帮助择定下   基 的日子兴造桥基,他打算差一个人前往海神处投纳公文,要求回复。于是召集衙门里的差役,问谁能下得海?其中有个姓夏名得海的公差,吃酒醉了,迷糊中听不清事情的要领。以为是叫他的名字,就冒冒失失地回答说:“小人夏得海。”蔡襄即把此事交给他去办,等到夏得海酒醒,才知惹了大祸,茫茫远海,人神鼻途,向哪里去找海神呢?无法子,上官已命,不敢违抗,只得硬着头皮,与老婆孩子诀别,买酒狂饮,身带公文醉卧在海滩之上,准备潮至时被淹死。不料一觉醒来,潮巴退去,摸身边的公文,竟变换为另一个信套,就胡弄地带着此信向蔡襄交帐.蔡襄打开一看,里面只有一“醋”字,别无他话,蔡襄领会到“醋”字的启示:选择在廿一日酉时下石奠基。届时果然海水昼夜不涨,桥基就此建成。可是调来的七省钱粮早已花完了,蔡襄便召集四方的乡绅,要他们募捐,但这些守财奴,谁愿拿出来捐献呢?   蔡襄为民造桥一片赤诚的心,感动了南海观世音菩萨,她腾云驾雾来到万安渡相助.观音菩萨变成一位艳丽非凡的姑娘,坐在一只*岸的船头上,宣称谁能用钱掷到她身上,她就愿意嫁给他。那些财主们见到这位美貌绝伦的女子,都垂涎三丈。纷纷叫家丁们抬着金银来到江边。只见一块块金银象雪片一般飞向船上,一连三天,却没有人能把金银掷到那位姑娘身上。观世音菩萨看到满船的金银已够建桥用了,便叫人把这些金银送到知府蔡襄处。不多久,浩大工程的洛阳桥顺利竣工了。3.洛阳桥石基传奇:    在万安桥建造之前,往来的百姓都是靠着舟楫渡江。宋真宗时,福建福清县来的一个怀孕妇人,乘舟渡江,不料舟抵中流,忽遇龟、蛇二妖兴风作浪,船正遭吞噬之际,空中忽然传来神明喝叱:「蔡进士在船中,妖魔不得无礼。」话声一落,顿时风浪全消。   舟中乘客相互打听,并未见姓蔡之人。只有那个怀孕妇人的夫家姓蔡,于是,大家纷纷向她道喜。「倘使腹中是个男儿,他日得中进士,当令其建造洛阳桥。」妇人受了众人的称贺,不觉发出了这样的誓愿。   桥基难造 龙王应请相助   洛阳江中脱险后数月,蔡姓孕妇产下了一个男婴,取名襄。在宋朝天圣年间,蔡襄果中进士。他母亲便告知在洛阳江遇险脱难的故事,叫他速即设法造桥,完成她的誓愿。   蔡襄是个孝子,自到泉州上任知府后,日夜不忘的,乃是达成母亲造桥嘉惠行旅的宿愿。可是洛阳江中的波浪日夜汹涌,怒涛拍岸。任他无论如何设法,桥梁的石基,总无法安填。当他苦思不出良策时,便乞求于神灵。   蔡襄写了一纸文书给龙王后,便升堂向众衙役问道:「你们谁下得海?」凑巧在差役当中,有个醉汉姓「夏」名「德海」,在瞌睡中,忽听闻本官呼叫他的名字,急忙双脚跪地说:「小人是夏德海,不知大人有何差遣?」蔡襄听了不觉头点了点头,说:「你既是下得海,限三日内,将这文书送交东海龙王,违令者赏三百板。」说罢文掷下书,便宣布退堂。   可怜夏德海惊得魂飞魄散,呼天不应,叫地无门,垂头丧气返家,痛哭命运的不济,并诅咒蔡襄荒谬的想法。然而于事无补,夏德海便倾尽囊中的钱,沽了美酒,独自痛饮,跑到洛阳江边,想投水自尽,一了百了。   不想被海风一吹,酒性上涌,夏德海竟醉倒在沙滩,直至翌晨艳红的太阳已从东方露脸,才被四周此起彼落的鸡啼声吵醒。睁开惺忪的睡眼,他发觉自己躺在沙滩上。再把怀中文书取出一看,却发现和昨天蔡襄交给的那张已经完全不同。他知道神迹显现了,便欢欢喜喜的跑回衙门,禀报昨夜的情形。   蔡襄急忙打开文书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个「醋」字。他思索了一回,便悟到龙王是叫他在二十一日酉时填基,于是急忙预备一切应用的石料。   菩萨 八仙 和尚各显神通   填基那一天,一道来的有八个奇怪的工人,他们说,义务工作,不接受报酬。蔡襄只当他们是热心公益的良民,并不以为意。哪知这遗留万古的巨大工程,过半是出自于这八个人的手!   时近二十一日,江中的潮水果然渐渐的退却。工人都忙碌着预备一切,而那八个人,不但不见工作,却俩俩成双的在地上下棋。有人开口催促他们工作,哪知得到这样的响应:「不过是小事一桩,用不着大呼小叫的,况且酉时尚未到哩!」   不久,酉时到了,江水果然全退,而在八个工人下棋的地方,忽然刮起数阵狂风,飞沙走石、日月无光,吹得工人个个睁不开眼。等到风止沙停以后,石基已经填得安安稳稳。而那八个下棋的工人,竟踪迹全无。此时大家才明白,原来是八仙装扮工人前来相助。   石基填好了,但是石墩、石板、栏杆等项,尚未着手,还得再添加工人加紧施工,以期早日完成。当时热心帮助蔡襄建造桥的约有十五人,其中有个义波和尚更是尽心尽力的计划、指导。所以,现在万安桥就成了素有「亘海长虹」美誉的佛化建筑物了。   义波和尚还有一种令人称奇的法力,就是在造桥期间,因工人众多,炊饭的柴薪经常短缺,每当这时,和尚便将双脚伸入灶里代替柴禾,但见火光熊熊,不数分钟米饭即熟,工人就能立即填饱肚子,继续工作。   蔡襄为了尽快完成这项艰巨的造桥任务,捐献了全部家产,并向热心人士募款。同时,观音菩萨化身美丽的船艄婆,摇桨于江边,允人以银子投击,若被击中,则愿下嫁为妻,而掉落船上的银两,则充作造桥的经费。一个卖果子的少年击中后,正心花怒放之际,却见江中的小舟和船艄婆消失无踪,空欢喜一场!观音菩萨则将坠入江中的碎银,变成不可计数的小鱼,做为工人的菜肴。   立祠建庵 造桥传奇飨后人   万安桥建筑完工后,百姓莫不歌颂蔡襄的功德。今洛阳桥北,有蔡公祠,内奉蔡襄之神像,手中捧着「醋」字的文书,并有其自书之筑桥碑文。义波和尚则于完工时桥头坐化升天,人们将他留下的肉身塑成遗像,至今桥北有座供奉义波和尚的「真身庵」。现今洛阳江中所产的一种洁白瘦长小鱼,该地的乡民称其为「银鱼」,则呼应了观音菩萨将银两化为小鱼的传说。
泉州洛阳桥的兴建者
1个回答2024-03-16 06:37

洛阳桥是当时泉州郡守宋代大书法家蔡襄倡导兴建的,他撰写的《万安桥记》碑刻,是书法珍品,为历代书法家珍视,现保存在桥头蔡忠惠公祠内。
“万历三十五年秋地震,桥圮,大石桥折入于海,桥北故址塌南四尺奇。余乃采石从海底结趾二十三,葺旧三十五,整补扶栏五百,增两翼镇风塔各一,折梁重易,关搂亭榭一新。”
洛阳桥缔造者 卢锡,生卒年不详,峰敬基伍尾卢厝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卢锡在涂岭虎岩寺受教于其父卢仁,与他一起读书的还有他的外甥蔡襄。史志载卢锡“以处士终,生平好义,济人利物”。他一生最大的贡献是主持建造洛阳桥。
古万安渡,在泉州城北的惠安、奇迹交界处的洛阳江,是官绅商旅南来北上的必经之处。因洛阳江波涛汹涌,江流湍急,时人形容此江为“水阔五里,深不可址”(《泊宅篇》),并说“用四两纱线,系石下坠,沉入江中,尚未能测其深浅”。自晚唐始,泉州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北宋时泉州湾港口帆樯林立,百舸争流,中外商贾云集于此。万安渡给福建经济、文化的交流造成极大障碍,建桥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北宋皇佑五年(1053年)四月,卢锡等人带头筹建,到嘉祐四年十二月辛末(1060年1月16日)完工,前后花费六年多时间,耗资1400万钱,这些钱都是由卢锡等人募捐集资而来,没动国库分文。更为重要的是,蔡襄、卢锡等人集思广益,科学地解决桥梁建筑及固基问题。他们先在江底沿着桥梁中线抛下大量的大石块,形成一条横跨江底的矮石堤,作为桥墩的基址,然后用一排横、一排直的条石筑桥墩,桥墩双头尖,中间大,有如船形,它可经受上游的江流和下游的海潮锋键的交互冲击。最上排的交接处,刻有凹形的榫,上置生铁以连结排石。墩两端中部稍向外弯,最上面的两层条石则向左右挑出,使墩面加宽,以减少石梁板的跨度。这种石基的开创,是建桥史上的重大突破,现代称之为筏型基础。其植蛎、减缓水流以助固基等科技创新方法也为人们赞叹,闽南一带宋代所造的石桥,大多仿造这种做法。
洛阳桥建成后,“渡实去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向来行人视为危途之洛阳江,自是一桥飞架,南北畅通。行人凌波而过,如履康庄。它对福建政治、经济、文化的亮或发展起了极大推动作用。桥建成时,身为泉州知府的蔡襄为之“合乐宴饮而落之”,在蔡襄撰写的名传中外的《万安桥记》中,赫然记载职其事者第一人即是卢锡。后人感念卢锡等造桥功臣之德,曾树大理石碑于洛阳桥南蔡襄祠中,上镌卢锡等人芳名。
卢锡不入仕途,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造福地方,泽被后代,堪可流芳千古。

蔡状元造洛阳桥故事中有王阿义与七仙女吗?
1个回答2022-12-07 15:16
多少条裤子里没有俺一个七仙女的,她是洛阳桥的,洛阳令的戏剧。
温州鼓词老师
1个回答2024-02-19 14:18
你去买个徐玉燕的VCD 里面开始就有徐玉燕的手机号码 直接打过去问她本人最好了
温州鼓词?
1个回答2024-03-04 18:04
温州鼓词,又称“瞽词”或“盲词”,俗称“唱词”,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艺种类,亦为华东和浙江省的主要曲种之一。

温州鼓词长于抒情,善于叙事,通俗易懂,内含丰富;唱腔押韵,音节和谐,保持了民间说唱音乐的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陈十四娘娘》《十二红》等。
温州鼓词发源于温州瑞安,流布于温州、青田、玉环等地区。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瑞安市申报的“温州鼓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13。
温州鼓词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07 15:36

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江温州及其毗邻地区的一个曲艺品种,俗称“唱词”。因过去的艺人多为盲人,故又称为“瞽词”或“盲词”。它用温州方言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清代中期已见流传。艺人们演唱用的主要乐器,有牛筋琴、扁鼓、三粒板、小抱月等。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长篇曲目有《陈十四娘娘》、《十二红》等。2006年5月20日,温州鼓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州鼓词哪里最多?
1个回答2024-03-21 09:10

【解说】温州鼓词,俗称“唱词”,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艺种类,发源于温州瑞安。其表演形式乃一人一鼓,以瑞安方言,用鼓打着节奏连说带唱,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