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的音乐被称为清音

唱歌的别称是什么,就像弹琴可以说成抚琴这种
1个回答2022-10-11 14:14
唱歌也可以称为演唱。
古琴的别称~
2个回答2022-10-14 01:34
古琴叫瑶琴,又名七弦琴。本来只有宫商角徵羽五弦,后来周文王思念伯邑考加了一弦,
武王伐纣后又加了一弦。
古琴的别称
1个回答2022-12-07 15:05
古琴他的别称就是竖琴,他的弹奏方法那时候并没有专业的,而是每个人根据不同的制作工艺,随心所欲的来一段。
扬琴别称
1个回答2024-04-17 19:12
扬琴在民间有许多不同的称呼,如洋琴、打琴、百弦琴、铜丝琴、蝴蝶琴、

扇面琴、蝙蝠琴和瑶琴等,都是扬琴的别称。



扬琴原是古代波斯的乐器,十四世纪盛行于欧洲,至明代万历八年(1580

年)才经由商人传入中国。最初,扬琴只流行于广东沿海一带,后来逐渐遍及

内陆。经过历代艺师的不断改进,现在己经成为具有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的中国

乐器。



扬琴在演奏时,演奏著双手使用两支琴笕(也叫作"琴竹")弹击琴弦,琴

弦因弹击振动而发音后,通过琴码传导,引起面板和梯形共鸣箱内的空气共

振,而产生音响共鸣发声。



扬琴的音色清脆明亮,悠扬且典雅,适合于演奏轻快活泼或是亮丽婉约的

曲调,也因为它的音色明亮,因此在乐队中有融合和组织的作用 ,是民族乐

队的主要弹拨乐器之一。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请发消息给我,并附上问题的连接,谢谢
琴棋书画被称为四大什么
1个回答2024-05-01 04:53

琴棋书画被称为四大雅趣。

琴棋书画又称“雅人四好”,在古代,弹琴、弈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及名门闺秀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常以此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

弈棋是中华文明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市井布衣,在弈棋中演绎出无数的传奇佳话。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它们都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

艺术作品也有它的命,像人一样有自己的精气神。题材内容是作品的身体精力,水平技巧是作品的气质风格,内涵思想的升华则是作品的神韵。内容朴实,技艺精湛,超拔于世俗之上的境界,与神相通的韵味,通天地而合神明,才是优秀艺术作品超越时空、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所在。

与西游记并称明清四大神魔小说的其他作品
1个回答2023-06-30 16:01
封神演义 镜花缘
琴言清若水,诗梦暖于春。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27 09:50
琴声就像流水声一样清亮;诗词的梦就像春天一般温暖。
清明节又称什么节
1个回答2024-01-27 11:58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因为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一个万紫千红的时节,我们在扫墓祭祖之余,也可以趁着这美好时光,去山上、田野踏青,寻找春天的足迹。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清明节的节日风俗,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清明节又称什么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古人有清明节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清明节也叫祭祖节,指祭祀祖先的节日,同时行清节是清明节的别称,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节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清明节也叫祭祖节,指祭祀祖先的节日,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除夕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四大祭祖大节。
同时行清节是清明节的别称,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的节日风俗有哪些
清明节传统习俗一:扫墓祭祖
我国历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沿袭已久,在清明节这一天,寒食禁火,祭奠先人。虽然现在已经不再流行寒食禁火,但是祭祀先人的习惯还是存在的。清明节前后,人们就会前后上坟扫墓祭祖,铲除杂草,放上供品,祭拜祖先,上香默哀,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清明节传统习俗二:荡秋千
这个主要是我国古代的清明节习俗。秋千是寓意着揪着皮绳而迁移。这个历史非常古老,古时候叫做千秋,后来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候的秋千,大部分是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的。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变成了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但能从中获得乐趣,还能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依然是许多儿童钟爱的活动。
清明节传统习俗三: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称之为蹴鞠,类似于今日的足球。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据说是黄帝发明的,最初是用来训练武士的。
清明节传统习俗四: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根据明代时期的记载,这是把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然后鸽子飞出来,最后以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清明节传统习俗五:斗鸡
古时候斗鸡游戏和比赛主要盛行于清明,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关于斗鸡的记录,是在《左传》里面。唐朝时期斗鸡之风非常盛行,不但民间会举行,就连皇帝也会参与,唐玄宗就是其中一位。
清明节传统习俗六:蚕花会
在过去,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在清明期间都会有这个特有的民俗文化。每年的蚕花会都人潮汹涌,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大部分在船上进行,小部分是在岸上举行的,是一种极具水乡特色的传统习俗。
清明节传统习俗七:拔河
拔河的活动至今依然存在,而拔河早期是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拔河活动是在春秋后期发明的,一开始是流行于军中,后来慢慢传到民间。唐玄宗曾经在清明时期举行了大规模的拔河活动。从此之后,拔河成为了一种清明习俗。
清明节传统习俗八: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许多地方已经恢复了勃勃生机,自然界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此时正是春游的大好时机,我国民间一直以来都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清明节传统习俗九:放风筝
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之一。在古时候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戏,还被认为是一种巫术行为。古时候有些人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_气。因此许多人清明节放风筝的时候会把自己的灾病写在纸鸢上面,待风筝放高的时候剪短风筝线,让风筝随风而去。寓意着自己的灾病也会消逝。
清明节传统习俗十:植树
清明节前后,春雨绵绵,春风和煦,正是种树的好时机。此时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所以从古至今我国都有清明节植树的习惯。一直流传至今。
清明节缅怀先烈的句子
1、清明节,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先辈们的事迹,当他们入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
2、愿阵阵清风带着问侯,寄托我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思念;愿滴滴细雨带着敬意,寄托我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缅怀
3、所以从今年起,国家顺从民意把我们古老悠久的清明节法定为休息日,就好象我们过春节和过国庆节一样,大家得以聚会欢乐,这实在是我们文明社会的一大进步。
4、民族的魂,感人的情,清明寄思感恩心,牢记先烈辉煌史,用心用情思先烈,民族文化要发扬,优秀传统永记心,龙的子孙激情涌,感恩先辈,追思真情天地证
5、缅怀先人是对自己的鼓舞
6、清明时节雨纷纷墓前亲人念故人清明时节天晴亮短信亦可悼故人
7、天上月圆,人间月半,你我的相逢是种缘。缘起缘灭,梦中变幻,我的世界有你而精彩。曾经的回忆,美好的记忆,保存在脑海。愿你在天堂一样快乐!
8、清明,总是伴着纷纷扰扰的细雨,透着春天的阴冷与寂寞,丝雨细如愁,多少人在这忧愁中徜徉留恋??
9、是你们的脚印为我们踏出了道路,是你们用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幸福,是你们的信念壮大了我们的民族,是你们用生命奠基了中华的前途,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10、风和日丽,小草嫩,山青水秀,感觉新,荒郊野外一堆土,祖先在此当居民,清明时节风光好,阴阳两界真奇妙,故人一去不复返,如烟往事莫忘了增良

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名称
1个回答2024-01-26 03:25

《介子推割股食主》

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介子推,保护晋国的大公子——重耳出逃,在饥寒交迫之际,为了不让重耳饿死,把自己的大腿肉割下来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当上了晋国的大王,要给介子推封官,介子推不肯做官,隐居到大山里。有人为了把介子推逼出来,建议放火烧山,结果火烧了好多天,介子推依然没有出来。等火熄灭后,介子推的尸体被人们找到。重耳后悔不已。为了纪念介子推,规定这一天为寒食节,后来就演变成如今的清明节。

你读过哪些知名作家的童话,写清童话名称、作者和推荐理由
1个回答2024-03-26 20:03

安徒生   卖火柴的小女孩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