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让刘璋投降评书

刘璋是因为怕马超还是刘备,才会在围攻成都时马上投降了?
2个回答2022-12-28 07:11
主要是怕马超,因为当时马超投靠了张鲁,经常跟刘璋交战,刘章非常知道马超的厉害,所以马超围城之后就投降。
谁说服马超投降刘备
1个回答2024-02-12 01:08
是李恢。
李恢是建宁郡俞元县人,初出仕建宁郡为督邮。李恢的姑父爨习是建宁郡建伶县的县令,有违反法令的行为,李恢也受牵连而被免官。当时的益州郡(建宁郡前称益州郡,蜀汉建兴三年后才改为建宁郡)太守董和考虑到爨习是当地的豪强大姓,于是没有答应免去李恢的官职。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董和推荐李恢到州府任职,李恢在路上的时候听闻到刘备从葭萌南向进攻刘璋的消息。李恢认为刘璋必定失败,而刘备必定会成功,于是假称自己是益州郡的使者,北上去拜见刘备。李恢在绵竹见到了刘备,刘备非常赞赏李恢,于是让李恢留在军中一起进攻雒城。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夏,刘备军攻破雒城,适逢马超密信请降,刘备派遣李恢前去汉中连结马超,马超于是归顺刘备,率兵南下进攻成都,城中震怖,不久后刘璋出降。刘备取得益州,自领益州牧,任命李恢为益州功曹书佐、主簿。后来有逃亡的罪犯诬陷李恢图谋造反,执法官员拘捕了李恢,但刘备认定李恢不会谋反,洗清了李恢的冤情,并升迁李恢为益州别驾从事。
平南大军胜利回师后,南夷又再次反叛,杀害朝廷守将。李恢亲自统兵前往平叛,铲尽行凶做恶的夷人,并把它们的首领迁往成都,从夷人中的叟、濮部落中征收耕牛、战马、金银以及犀牛皮作为赋税,用以充实朝廷的军用物资,使得当时蜀汉的财物开支不会缺乏。
公元229年(建兴七年)四月,孙权称帝,建立吴国。蜀汉朝廷派出使者与孙吴歃血为盟,达成二分天下的盟议。因当时交州属于孙吴,蜀汉朝廷因此解除了李恢交州刺史的职务,变更为建宁郡太守,并让李恢从牂牁郡平夷县返回居住在本郡,后来又迁居汉中。
公元231年(建兴九年),李恢逝世。
兵精粮足的刘璋为何弃城投降刘备?
1个回答2022-12-28 20:48
其实是打不过人家!刘备久经沙场,有荆州军力,实际上占有优势
刘璋手中明明有三万精兵,最后为什么投降了?
2个回答2023-01-04 09:34
虽然他的手里有3万精兵,但是这些兵也是要吃饭的,他的粮草不充足了,而且他也知道打不过,所以就投降了。
坚守成都数年不降的刘璋,为何见到马超他就归降了刘备?
3个回答2023-09-08 09:41
因为他知道刘备是不会主动去攻打他地盘的,然而,漏族马超多年在外征战,声名早已在外,并且马超是一孝搜悄位不可多得的悍巧渣将
大军围攻成都时,为何刘璋主动向刘备投降?
1个回答2023-02-17 03:21
因为他看到马超了,误以为马超带着西凉军来帮助刘备了,感觉成都无论如何都守不住,所以投降。
刘备夺取益州后,投降刘备的刘璋为何成为刘备的敌人?
3个回答2022-11-17 06:06
因为刘璋不愿意受到刘备的控制,再加上实力不断变小,导致最后走向灭亡。
刘禅投降时说了三个字
1个回答2024-02-21 07:39

刘禅投降时说了三个字如下:

刘禅投降后,写了三个字是“中山寨”,反过来念就是“在山中”。就是因为这三个字彻底打消了司马昭杀掉他的心思。

刘禅在不战而败,被俘到魏国之后, 虽然整晌袜天吃喝玩乐,日日寻欢,但是司马昭依然没有彻底打消对他的顾虑。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刘禅怎么说好歹也是蜀国的刘后主,即使囚在魏国,但仍不能掉以轻心。

在魏国的这段时间,司马昭一直想找机会去杀掉他,刘禅不知道是真傻还是装傻,即便是司马昭安排蜀国的妓女前来助兴以羞辱他,或者其他的各种试探,他都装傻充愣,表现的一如十足的弱智,司马昭一看,这个傻子杀不杀都无所谓,便放过了他几次。

司马昭便封他做一个蛮偏远小县城的小职位。但是卧迹哪榻之侧岂能他人酣睡,留着他终究是不放心。有天,司马昭下定决心要来杀了他,但当他走到刘禅的居所,抬头一看一块亮眼的门匾上赫赫写着三个字:中山寨,他一看立马就掉头走了。

因为中山寨反过来念就是寨山中,在山中表现了刘禅毫无复位江山的想法,表示他只愿在归隐山中,不问世事,不求名位,只求安稳过一生。司马昭也是通过这个三个字彻底放下了杀刘禅的执念。

所以说,刘禅写的三个字是“中山寨”,我想司姿谨码马昭也是从这三个字明白了刘禅的傻是假的,反而这样的真更让司马昭放心。

在真三国无双3中,"成都之战"怎样才能使刘璋投降?
3个回答2022-08-25 21:39
一路杀过去,到后面敌援军到来,马超啊刘章都来了,然后把他们灭了就OK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