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廉洁快板

清政廉洁的诗
2个回答2024-01-05 07:49
诗朗诵《清政廉洁伴君行》
储万江
(安徽省气象学会)
亲爱的朋友、同事们,
在,我们工作的地方,
在,我们生活的家乡,
沉睡着宋朝一位高官,
他的名字流传了1000多年,
他的事迹传颂了数百个春秋,
他,就是我们的合肥老乡包公、包丞相。
他,秉天地正气,公正清廉。
他,被书之史册,为人景仰。
春去寒来,
年际更替,
当,时间老人的脚步跨入21世纪的今天,
当,共和国正以巨人的步伐前进在全面奔小康的征途上,
时代变了,
但是,
人们期盼的
双袖清风、廉洁奉公的好干部、好公务员的愿望
没有改变。
建设一支勤政廉政的公务员队伍,
是国家的需要,
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是社会主义祖国繁荣强盛的需要。
清政廉政,
关系政权根基的稳固,
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的兴旺。
在中国革命的征途中,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在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在我们中华大地上,
可歌可泣、清政廉政的人物不断涌现——
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
无私无畏勤政廉洁的彭德怀,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执政为民、廉洁奉公的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
还有一心为民、一身清廉的好村官曹发贵,
他们的事迹被人们传颂,
他们的思想闪烁着光芒。
安徽气象人,
观风测雨,
服务社会。
往来春夏秋冬,
迎送阴晴冷暖,
立足于教育,
着眼于防范,
高举廉洁自律、清政廉洁的大旗,
向勤政廉政的模范人物学习,
领导干部“一肩双责”,
筑起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不想腐败的坚强防线,
为安徽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才有了今天这累累硕果,
谱写出一首首动人的篇章,
创造出一项项骄人的业绩。
优质气象服务凯歌高奏,
防灾减灾大显身手,
全国气象部门目标考核,连续9年优秀达标,
文明建设一路高歌,率先建成了全国文明单位,
安徽气象事业蒸蒸日上,大步前进。
我们激动,
我们昂扬。
春风驱走冬天,草原才能变绿,
腊梅抗击严寒,才会开放,
雄鹰搏击狂风,才能自由飞翔,
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才能使我们“肌体” 健壮。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共产党人是清政廉洁的集合体,
我们是国家的公务员、人民的公仆,
我们深知,
廉洁方能聚人,
律己方能服人,
身正方能带人,
无私方能感人。
我们要,
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
情为民所系。
我们要,
像蓝天上的白云那样洁净,
像冰山上的雪莲一尘不染。
一身正气,
一生廉洁,
一心为民,
政勤廉政,
防腐倡廉,
从我做起,
从你做起,
从每个公务员做起,
两袖清风走光明大道。
我们的党旗就会更加鲜艳,
我们的政权就会稳如泰山,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就会更加强盛,
我们的人民就能安居乐业,
我们就能,
在希望的田野上收获丰收的喜悦,
在祖国的大地上书写壮丽的诗章。
清正廉洁为政的下一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04 00:41
清正廉洁为政
大公无私为民
两袖清风
诸葛亮清政廉洁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15 08:53
自报财产留清名———一代名相诸葛亮的廉洁故事

三国时期,蜀国境内“刑法虽峻而无怨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蜀国名相诸葛亮严于律己,一身清廉使然。诸葛亮一生“抚百姓,示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深为其所动,之后跟随刘备征战南北,奇功屡建。刘备死后,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蜀国国事,事无巨细,每必亲躬。他5次亲率大军,北伐曹魏,与曹魏短兵相接。他严格要求子侄辈,不以自己位高权重而特殊对待。他亲派侄儿诸葛乔与诸将子弟一起,率兵转运军粮于深山险谷之中。为此,他专门给其兄诸葛谨写信说,诸葛乔“本当还成都”,但“今诸将子弟皆得转运”,“宜同荣辱”。马谡失街亭后,他引咎自责,上疏后主刘禅,“请自贬三等”,从此更兢兢业业、勤勉有加。“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四升。”长期的废寝忘食使他心力交瘁,积劳成疾,年仅54岁便英年早逝。诸葛亮以他的实际行动验证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

诸葛亮生前,在给后主的一份奏章中对自己的财产、收入进行了申报:“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去世后,其家中情形确如奏章所言,可谓内无余帛,外无赢财。

诸葛亮病危时,留下遗嘱,要求把他的遗体安葬在汉中定军山,丧葬力求节俭简朴,依山造坟,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纳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殓时,只着平时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这就是一代名相诸葛亮死后的最高要求,其高风亮节实为可圈可点。
关于清政廉洁的短信息
1个回答2024-02-21 11:22
删除贪欲之念,选择洁身之好,设置廉政之路,存储亲民之心,取消不正之风,粘贴爱民之举,复制光明之旅。请快乐做人,潇洒为官!
主题″廉政文化,廉洁教育″写一篇征文
1个回答2024-03-06 07:12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廉政文化,有四个基本范畴,一是指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要求,作用于执政者的内心世界,形成廉洁从政的文化动力;二是指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洁从政的文化氛围,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用健康向上、追求清廉的文化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三是指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奉公守法的职业文化;四是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公平正义、安定有序、诚信友爱的社会境界在心理上的一种文化反映。廉政文化,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清政廉洁语录展播活动的意义
1个回答2024-02-17 02:15
意义一、廉政与廉洁价值追求的确立,能为人们进行价值选择确立一个统一的、主导性的价值评价标准,使人们的活动不再无所适从。
其二,自觉功能。廉政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自我意识,提高主体对廉政与廉洁要求的自觉性。廉政文化的传播将使廉政理想成为个人与组织的奋斗目标,奋斗目标一旦确立,各种活动的自觉性就更强。
其三,调整功能。廉政文化中的廉政信仰与追求对组织及个人的行为产生较强的调节功能。当社会成员个体在思想、观念上与廉政文化要求相冲突的时候,廉政信仰与理想就能为众多个体在多种思想的交锋中提供最新的选择参照系,使不符合廉政文化要求的思想与实践及时得到调整。
在社会上全面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现实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清正廉洁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2:37

一、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 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 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二、不私一钱

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

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 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三、手好不要钱

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当时和珅在朝中专权,大臣 都不取得罪他。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有一次,议政完毕,和珅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 坤羞愧而去。

四、悬鹅子示众

明时,周新担任司法按察使后,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烤鹅,他坚决不受,但送礼人已经抢先出门了。于是,周新叫家人把烤鹅挂在屋子后面,以后凡是送礼者,他就让家人领着去看那只已经风干了的烤鹅。从此,再没人自讨没趣了。

五、棒打送礼

南北朝时,南朝的中书通事舍人顾协,虽位高权重,但为政清廉。他曾说:"送礼纳贿,必然徇情枉法,吏治怎能清明?"有一次,他以前的一位门生因有事相求,送礼向他行贿。顾协怒不可遏,责令将这个门生重打二十大板,赶出了门外。

清正廉洁感想
1个回答2024-02-04 20:23
每个人都应该为“一钱太守”学习!!
清正廉洁是每个人因该有的,“一钱太守”就因为是以前做了坏事,后来改革弊政,所以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如果地球上大家都像“一钱太守”一样的话,就没人穷的没饭吃了,就因为有人吝啬,贪钱啊!!!
廉洁清风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9:50
杨震拒贿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非常贤明,就举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他多次得到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杨震赴任途中,取道经过昌邑,他过去 在荆州曾推荐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县令,前来拜见他,到了夜间,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送金这件事在夜间是没有人知道的。”杨震回答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我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地拿着银子回去了。后来杨震调任涿州郡担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贿赂。他的子孙常常吃饭没有肉,出门没有车,他的老朋友中年长的人有的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对他们说:“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白官吏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
廉洁清风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15:41
杨震拒贿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非常贤明,就举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他多次得到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杨震赴任途中,取道经过昌邑,他过去 在荆州曾推荐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县令,前来拜见他,到了夜间,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送金这件事在夜间是没有人知道的。”杨震回答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我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地拿着银子回去了。后来杨震调任涿州郡担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贿赂。他的子孙常常吃饭没有肉,出门没有车,他的老朋友中年长的人有的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对他们说:“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白官吏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