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娥大鼓

《大宋宫词》宋真宗刘娥的感情是怎么样的?
1个回答2024-05-11 17:48

《大宋宫词》宋真宗刘娥的感情很好,他们一起经历过很多事情,所以感情很稳固。

刘娥和赵恒认识初起虽然两情相悦,但因为封建礼教下的身份地位悬殊,也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门不当,户不对”。赵恒的老爹赵光义总是用各种手段迫使赵恒和刘娥分手。起初,赵恒只好把刘娥寄放在别人家,仅时不时地前去“探望”。

但是,刘娥并没有屈服于命运,她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断地修炼自己。我们总是在世俗的眼中活成了别人想要看到的样子,而她无论何时都保有这自己独立的人格和魅力。让赵恒欲罢不能,爱意愈浓。

因为封建礼教的影响,朝中大臣认为刘娥出身卑贱,不能母仪天下,所以百般阻挠刘娥封后。赵恒随后用了6年时间让后位空悬,最后大臣只好妥协,刘娥顺利在后宫登顶。



相关故事

虽然刘娥是一个为他人生育过孩子的蜀地民女,但是赵恒不仅毫不在意,还对刘娥呵护备至,甚至还为刘娥讨了一个名分。

当刘娥被人陷害杀死皇孙时,赵恒十分信任刘娥的为人,希望赵光义能还刘娥清白。赵光义害怕刘娥会阻碍赵恒的事业,便赐毒酒给刘娥。

没想到刘娥被苏简所救,逃出了皇宫。但是,赵恒并不知道刘娥得救的消息,整日借酒消愁、不近女色。不过,最后赵恒和刘娥在赵廷美设计的宴会上相遇了,两人喜极而泣。

宋朝刘娥是谁的皇后?
1个回答2024-01-20 14:44

刘娥为蜀地孤女,后至京师,十五岁入三皇子赵恒王府。宋真宗即位后,景德元年,刘娥封美人。大中祥符五年,立为皇后。

宋自开国以来,无女主临朝的先例。真宗朝后期,刘娥逐渐掌控了朝政大权,宋真宗不安,以宰相寇准为首的一党更不容刘娥独揽朝政,刘娥则结丁谓、曹利用等外朝朋党,最终将反对她专权的寇党势力彻底击败。

乾兴元年,宋真宗驾崩,刘娥临朝称制。刘娥找准时机,将权臣丁谓罢相,贬至崖州。赵氏皇族中最具威名的八大王赵元俨为避刘娥锋芒,佯装疯癫,称病不朝。宋廷朝政,完全落入刘娥之手。

刘娥临朝,“威震天下”。 天圣二年,刘娥身穿帝王龙袍,参加宋廷册封大典。有臣子上书,请刘娥“依武后故事”,程琳亦献《武后临朝图》均暗示刘娥称帝。刘娥将鼓动她称帝的奏章撕碎,掷于地上,表态说:“我不做这种对不住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明道二年三月,刘娥崩逝,谥号“章献明肃”皇后。

扩展资料:

刘娥从卖艺的孤女,到开创大宋皇朝女主临朝先河的皇后,在中国历代后妃中,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同时,刘娥也是颇有作为的一代女主。她终结“天书”运动、结束党争、发行交子、兴修水利、创设谏院、兴办州学,为仁宗亲政后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娥擅权,至死不肯还政于宋仁宗,又时常着帝王服饰,宋廷重臣均忧虑其“行武后故事”,即效法唐代的武则天称帝。在群臣的阻力面前,刘娥压制欲望,最终并未走出这一步。故刘娥死后,包括宋仁宗、司马光、范仲淹等宋廷君臣对刘娥的评价是正面的。

刘娥取人子为己子,李宸妃默不敢言,朝中上下也慑于刘娥威势,无敢言者,使得李宸妃与赵祯母子至死不能相认,于人伦有亏。

刘娥死后,宋仁宗生母之谜大白于天下,遂成宋廷一大奇案。自元代以来,刘娥、李宸妃的故事就被民间戏剧、小说逐渐改编成了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狸猫换太子》,数百年来,不断演绎,经久不衰。

《大宋宫词》中刘娥的原型是谁?
1个回答2024-02-13 05:06

原型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刘娥,宋代历史上第一个听政的皇后。

刘娥是一个传奇女人。她原本是四川一个孤女,嫁给银匠龚美后,为了生存,两人来到京城谋生。在京城,刘娥和龚美以兄妹相称,刘娥以唱歌为生。不久,她就被当时的皇子,后来的宋真宗赵恒看上,入了王府。因为出身卑微,刘娥虽然被赵恒喜欢,却得不到宋太宗的认可。宋太宗为赵恒娶了妻,还让他把刘娥赶出王府,离开京城。

赵恒舍不得刘娥,就把她秘密安排在一个地方,让刘娥做了他的地下情人。这一做就是十五年。十五年间,刘娥一手拥着爱情,一手拿着书本,她从开始那个漂亮的歌女,变成一个举手投足间渗透着书香气息的知识女性。赵恒刘娥的爱,也由原来的以貌取人上升到心与心的交融。

宋太宗死后,赵恒继位当了皇帝,就是宋真宗。他光明正大地把刘娥接进皇宫。赵恒的原配妻子死后,他想立刘娥当皇后,却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理由是,这个女人出身卑微,不能母仪天下,而且她还没有儿子。在古代,有儿子的妃子就有足够的资格当皇后。这时候的赵恒,几个儿子都相继去世,继承人成了他和这个国家最大的困境。

为了让刘娥当上皇后,赵恒导演了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把李辰妃生的儿子说成刘娥的儿子。这样,刘娥顺利地当上了皇后。

与此同时,刘娥在事业上也是赵恒的得力助手,她帮助赵恒处理各种事务,因见解独特,赵恒生病期间,下令让太子听政,皇后辅助。这等于在形式上承认了刘娥的能力和参与朝政的事实。

公元1022年,宋真宗赵恒病逝。11岁的太子赵祯继位,是为宋仁宗,军国大事由太后刘娥处理。从此,刘娥成了吕雉、武则天的角色。她比吕雉、武则天更胜一筹,赏罚有度,完善科举,兴办州学,为仁宗的盛世打下基础;她也是慈祥的母亲,对养子赵祯关爱有加,教育有度,培养了一个千古仁君。从这一点来说,她比吕雉、武则天更成功。

刘娥是宋代灰姑娘,她的经历告诉我们,灰姑娘和王子要想长久地幸福下去,只有把善良和学识加在一起,才是让王子的爱永不衰竭的秘籍。要做到这一点,只有靠自己的努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有关于中秋节的诗和宋词还有嫦娥奔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7 23:13
关于中秋的诗

1.《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2.《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3.《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于中秋的宋词

1.《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2.《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但唤取、纤横管,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常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3.《一剪梅·中秋无月》

【宋】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嫦娥奔月的故事

后羿射日后声名远播,不少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蓬蒙就是其中之一,但他为人奸诈,心术不正,欲偷取后羿的灵药,逼问嫦娥,嫦娥不从,眼看奈何不得她,嫦娥一口吞服了灵药,独自飞天了,因牵挂后羿,就飞到了离人间最近的月宫里去了。

后羿回到家中知道详情后大怒,要去杀死蓬蒙,结果蓬蒙早已逃之夭夭不见踪影了,后羿悔恨不已暗自伤心时就见天上月亮格外明亮,才知嫦娥在月宫做了神仙,众人相继祭拜祈福。

宋朝刘娥皇后的一生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13:19

刘娥为蜀地孤女,后至京师,十五岁入三皇子赵恒王府。宋真宗即位后,景德元年,刘娥封美人。大中祥符五年,立为皇后。

宋自开国以来,无女主临朝的先例。真宗朝后期,刘娥逐渐掌控了朝政大权,宋真宗不安,以宰相寇准为首的一党更不容刘娥独揽朝政,刘娥则结丁谓、曹利用等外朝朋党,最终将反对她专权的寇党势力彻底击败。

乾兴元年,宋真宗驾崩,刘娥临朝称制。刘娥找准时机,将权臣丁谓罢相,贬至崖州。赵氏皇族中最具威名的八大王赵元俨为避刘娥锋芒,佯装疯癫,称病不朝。宋廷朝政,完全落入刘娥之手。

刘娥临朝,“威震天下”。 天圣二年,刘娥身穿帝王龙袍,参加宋廷册封大典。有臣子上书,请刘娥“依武后故事”,程琳亦献《武后临朝图》均暗示刘娥称帝。刘娥将鼓动她称帝的奏章撕碎,掷于地上,表态说:“我不做这种对不住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明道二年三月,刘娥崩逝,谥号“章献明肃”皇后。

扩展资料:

刘娥从卖艺的孤女,到开创大宋皇朝女主临朝先河的皇后,在中国历代后妃中,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同时,刘娥也是颇有作为的一代女主。她终结“天书”运动、结束党争、发行交子、兴修水利、创设谏院、兴办州学,为仁宗亲政后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娥擅权,至死不肯还政于宋仁宗,又时常着帝王服饰,宋廷重臣均忧虑其“行武后故事”,即效法唐代的武则天称帝。在群臣的阻力面前,刘娥压制欲望,最终并未走出这一步。故刘娥死后,包括宋仁宗、司马光、范仲淹等宋廷君臣对刘娥的评价是正面的。

刘娥取人子为己子,李宸妃默不敢言,朝中上下也慑于刘娥威势,无敢言者,使得李宸妃与赵祯母子至死不能相认,于人伦有亏。

刘娥死后,宋仁宗生母之谜大白于天下,遂成宋廷一大奇案。自元代以来,刘娥、李宸妃的故事就被民间戏剧、小说逐渐改编成了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狸猫换太子》,数百年来,不断演绎,经久不衰。

宋朝刘娥皇后是好是坏
1个回答2024-01-23 19:56

宋朝刘娥皇后是好的。

真正历史上的刘太后,与民间故事《狸猫换太子》中的刘娥,完全不同。她被人赞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她虽然出身低微,但最后却能临朝听政,而且政绩斐然。她是中国垂帘听政的开创者,她的人生堪称传奇。刘娥虽然掌控了绝对的权势,但口碑甚好。

在朝中,她没有杀一个反对她的大臣;因为她没什么亲属,所以也没有人依仗她的权势为非作歹;在后宫,她也善待为她生下儿子的李氏,她死后以皇后礼装殓。所以说,历史上的刘娥并非大反派,而是一个传奇,她从毫无背景人脉的孤苦伶仃的之人到北宋的至尊刘太后,成为一个政治家,她这一路的杀伐决断,完全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

刘娥皇后人物生平

章献明肃皇后(名不详,民间相传为刘娥),宋真宗赵恒第三任皇后,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刘娥为蜀地孤女,后至京师,十五岁入三皇子赵恒(即日后宋真宗)王府。

宋真宗即位后,景德元年(1004年),刘娥封美人,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立为皇后。宋自开国以来,无女主临朝的先例。真宗朝后期,刘娥逐渐掌控了朝政大权,宋真宗不安,以宰相寇准为首的一党更不容刘娥独揽朝政,刘娥则结丁谓、曹利用等外朝朋党,最终将反对她专权的寇党势力彻底击败。

有关嫦娥奔月的故事,宋士飞仙的故事,八仙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4-27 21:16
嫦娥奔月:远古的时候,天上曾有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枯,老百姓苦得活不下去。

有个叫羿的英雄力大无比,他用宝弓神箭,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最后那个太阳一看大势不妙,连忙认罪求饶,羿才息怒收弓,命令这个太阳今后按时起落,好好儿为老百姓造福。

羿的妻子名叫嫦娥,美丽贤慧,心地善良,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一个老道人十分钦佩羿的神力和为人,赠他一包长生不老药,吃了可以升天,长生不老。羿舍不得心爱的妻子和乡亲,不愿自己一人升天,就把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收藏起来。

羿有个徒弟叫蓬蒙,是个奸诈小人,一心想偷吃羿的长生不老药,好自己升天成仙。

这一年的八月十五,羿带着徒弟们出门打猎去了。天近傍晚,找借口未去打猎的蓬蒙闯进嫦娥的住所,威逼嫦娥交出可以升天的长生不老药。

嫦娥迫不得已,仓促间把药全部吞下肚里。马上,她便身轻如燕,飘出窗口,直上云霄。由于嫦娥深爱自己的丈夫,最后她就在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停了下来。

听到消息,羿心如刀绞,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进月亮也进,他退月亮也退,永远也追不上。羿思念嫦娥,只能望着月亮出神。此时月亮也格外圆格外亮,就像心爱的妻子在望着自己。

第二年八月十五晚上,嫦娥走出月宫,默默地遥望下界,思念丈夫和乡亲们。她那美丽的面孔,使得月亮也变得格外圆格外亮。

羿和乡亲们都在月光下祭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从此年年如此,代代相传。由于八月十五正值中秋,就定为中秋节。

八仙过海:相传,一次,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众仙齐声附合,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

汉钟离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远处漂去。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仙姑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随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游向东海。

八仙的举动惊动了龙宫,东海龙王率虾兵蟹将出海观望,言语间与八仙发生冲突,引起争斗。东海龙王乘八仙不备,将蓝采和擒入龙宫。八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撕杀,腰斩两个龙子。虾兵蟹将抵挡不住,纷纷败下海去,隐伏水底。八仙则在海上往来叫战。 东海龙王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合力翻动五湖四海水,掀起狂涛巨浪,杀奔众仙而来。危急时刻,曹国舅的玉板大显神通,只见他怀抱玉板头前开路,狂涛巨浪向两边退避。众仙紧随在后,安然无恙。四海龙王见状,急忙调动四海兵将,准备决一死战。正在这时,恰好南海观音菩萨经过,喝住双方,并出面调停,直至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双方罢战。

八位仙人拜别观音菩萨,各持宝物,兴波逐浪遨游而去。
宋真宗的刘娥是坏人吗
2个回答2022-12-09 05:36
还好,虽然是个能人不过没能改变宋朝军事薄弱的事实
《大宋宫词》:大宋朝的刘娥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
1个回答2023-05-15 16:37
她聪明,勇敢,细腻,大宋陷入危机,满朝文武百官都留不住辽国使臣,只有刘娥一人站在大殿上面对使臣。 用女人细腻的情感,感化辽国使臣。
宋真宗的皇后刘娥是个什么样的人?
2个回答2023-04-18 14:11
是一位非常明事理的,而且有着心机城府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会深思熟虑,也会考虑到其中的后果,所以是非常谨慎的人。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