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白话有声书吴永达

楞伽的楞伽
1个回答2022-08-31 19:01

【 楞伽 】读音:leng (二声或四声) qie(二声)
在师子国(即今锡兰岛)的山名。楞伽是宝石名,因此山有楞伽宝石,故以宝名山。 圣足山位于斯里兰卡第三大保留地Peak Wilderness Sanctuary内,是典型的热带雨林地带。该地区海拔高度在22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从270米到2200米逐渐变换,这种有别于斯里兰卡其他保留地的巨大的高度落差造就了该地区的壮丽和秀美。这里还是斯里兰卡国内众多河流的发源地,正是这些河流在地区境内形成了大量壮丽的瀑布如Dotalu falls、Geradi falls、Galagama falls、Mapanana falls。攀登Sri Pada出通常被佛教朝圣者和游客使用的3条路: Hatton路、Kuruwita路和Palabaddala路外,Kuruwita路和Palabaddala路从右穿越Peak Wilderness sanctuary,风光更胜其他3条路。

《楞伽经》中楞伽两字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06-21 05:47
《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楞伽经》说的是出世间上上法,是最上乘法。

楞伽:斯里兰卡(经中为狮子国)的山名。楞伽是宝石名,因此山有楞伽宝石,故以宝名山。意为常人无法到达。

阿跋多罗意为无上。说的都是一切佛语心。
《楞伽经》中楞伽两字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4-01 06:10
楞伽经》,或《入楞伽经》,佛教经典。全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Lankāvatārasūtra)。Lanka 是斯里兰卡岛的古名,Avatāra 意为“入”、“降临”或“下凡”。意为释迦牟尼佛降临楞伽岛所说之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的楞伽经简介
1个回答2024-05-10 10:33

以下全部内容采用成观法师撰注之《楞伽经义贯》一书 本经共有三种译本:
(一)宋译:刘宋时,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义译为功德贤)所译之《楞伽御含阿跋多罗宝经》,四卷,亦称《四卷楞伽》,也就是本经,这是最早的译本。
(二)魏译:为元魏时,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所译之《入楞伽经》,十卷。
(三)唐樱链译:由唐时于阗三藏法师实叉难陀所译之“大乘入楞伽经”,七卷。以上三种译本大藏经中都有收;最近大乘精舍出了一本“楞伽经会译”,即是把三种译本分段并列,很有参考价值,不过其中魏脊拆孙译及唐译部分,与大藏经中的文字,有些地方颇有出入。

菩提达摩的楞伽经
1个回答2024-02-20 17:27

《楞伽经》者,所明在无相之虚宗。虽亦为法相有宗之典籍。但其说法,处处着眼在破除妄想,显示实相。妄想者如诸执障,有无等戏论。实相者体用一如,即真如法身,亦即涅盘。菩提达摩主行禅观法,证知真如。因须契合无相之真如,故观行在乎遣荡一切诸相。必罪福并舍,空有兼忘。必心无所得,必忘言绝虑。故道宣论又有曰:
”属有菩提达摩者,神化居宗,阐导江洛。大乘壁观,功业最高。(中略)审其所慕,则遣荡之志存焉。观其立言,罪福之宗两舍。详夫真俗双翼,空有二轮,帝网之所不拘,爱见莫之能引。静虑筹此,故绝言乎。“
达摩所修大乘禅法,名曰壁观。达摩所证,则真俗不二之中道。壁观者喻如墙壁,中直不移,心无执着,遣荡一切执见。中道所诠,即无相之实相。以无著之心,契彼真实之理。达摩禅法,旨在于此。
然所谓契者,相应之谓。不二则相应。彼无著之心,与夫真实之理,本无内外。故达摩又拈出心性一义。心性者,即实相,即真如,即涅盘,并非二也。密宗曰,达摩但说心。心性一义,乃达摩说法之特点。而与后来禅宗有最要之关系。(中略)
菩提达摩以四卷《楞伽》授学者。大鉴慧能则偏重《金刚般若》。由此似若古今禅学之别在法相与法性。然而不然。达摩玄旨,本为《般若》法性宗义。在史实上,此有六证。(1)摄山慧布,三论名师,并重禅法。于邺遇慧可,便以言悟其意。可曰,法师所述,可谓破我除见,莫过此也。(2)三论师兴皇法朗教人宗旨,在于无得。达摩所教《楞伽》,亦以‘忘言忘念无得正观为宗’。(3)道信教人念《般若》。(4)法融禅师,受学于三论元匠茅山大明法师。而禅宗人认融为牛头宗初祖。此虽不确,然《三论》与禅之契合可知。(5)慧命禅师,曾着《大品义章》。其所作〈详玄赋〉载于《广弘明集》中。而禅宗之《楞伽师资记》,误以为僧璨所作。可见宗《般若经》之慧命,与楞伽师之僧璨,义理上原少异致。(6)法冲,楞伽师也。然初学于三论宗安州慧暠,后学慧可之《楞伽经》义。

楞伽经到底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3-11 12:03
讲了‘心’和‘诸法非一非异’。
《楞伽经》中的五无间业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5-07 00:46
无欲无求,比喻义
楞伽经的要义是
1个回答2024-04-20 21:00
所有佛经讲的都是一句话:“心无挂碍”。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楞伽经主要讲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7 21:20
 【楞伽经】

  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凡四卷。楞伽本为山名;阿跋多罗为“入”之义。意谓佛陀入此山所说的宝经,为唯识宗所依六经之一。本经宣说世界万有皆由心识所造,吾人认识作用的对象不在外界而在内心。系结合如来藏思想与唯识阿赖耶识思想,为代表印度后期大乘佛教思想的经典,其成立年代约在公元四百年前后。全经一再强调,迷的根源,乃在于无始以来的习气,及未能了知诸法乃自心之显现,故若能彻悟意识之本性,舍离能取、所取之对立,则可臻于无所分别之世界。本经注疏极多,有《入楞伽经疏》五卷(菩提流支)、《楞伽经疏》七卷(新罗元晓)、《楞伽经疏》六卷(隋代昙迁)、《楞伽经注》五卷(唐代智严)、《入楞伽心玄义》一卷(法藏)等
楞伽经 楞严经哪个重要
1个回答2023-02-08 16:13
都重要,只要是佛所说的经,都是对众生有利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