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定远大鼓

安徽天门山神鼓的故事谁知道?
1个回答2024-01-29 13:27
一个问“你知道天门山神鼓的传说么?”一个说“听过一些,传说那是一个神奇的鼓!”神鼓就是神奇的鼓?这解释完全没毛病!
求安徽大鼓书 其他大鼓书
1个回答2022-05-10 05:51
你要什么?曲子名?还是词?还是资源?
安徽定远姚是从哪来的
1个回答2024-03-15 07:33
池河不知道,你可以问一下你家的长辈,你们家是不是卢桥姚。不过我们这讲的定远姚氏就是指定远卢桥姚。我们姚家湾至今还有民国时期从卢桥到我们这的一支姚氏道贵公后裔,现在在淮南姚家湾大概有一百多人
安徽省委大院到安徽省人大多远
1个回答2023-03-28 13:35
和东方国际分工会
安徽定远名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02 16:55

鲁肃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战略家和外交家,他曾在定远县任职并对当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戚继光是明朝抗倭名将,也是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和诗人,他出生在定远县。

李善长是明朝开国元勋,曾担任定远县知县。

蓝玉和沐英都是明朝开国将领,他们曾在定远县任职。

凌永顺是中国的电子对抗技术专家,他出生在定远县。

安徽定远名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02 15:48

  1. 鲁肃:东汉末年著名战略家、外交家,曾在定远县任过职,对当地有重要贡献。

  2. 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出生于定远县。

  3. 李善长:明朝开国元勋,曾担任过定远县知县。

  4. 蓝玉:明朝开国将领,曾在定远县任过职。

  5. 沐英:明朝开国将领,曾在定远县任过职。

  6. 凌永顺:中国电子对抗技术专家,出生于定远县。

安徽定远的沈姓
1个回答2024-04-30 21:46
据黄山沈家大郢沈氏提供资料介绍:沈氏祖居浙江省吴兴郡,唐朝初期迁移到山西省夕阳县枣林庄老鸹巷。明初洪武三年迁移到安徽各地落户,至今树大叶茂,散居于长丰、凤阳、定远、怀远、凤台五县与合肥、淮南、蚌埠三市。定远:南沈桥、能人乡三塘寺、山陈家、城西乡大户沈南门口的定城南门。
续订字辈如下:

颂宏友谊,福寿厚廼昌。

仁道本性善,乾坤兴汉伦。
安徽怀远高等师范学校的知名校友
1个回答2024-05-01 07:33

唐启鹤,(85普师1班),博士;现任美国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统计与精算系教授。
邹运飞,现任怀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副书记。
王文年,禹王中学校长、董事长,禹王传媒公司董事长、禹王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
方孝坤,南京大学博士,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宋在馥,怀远三中校长。
陈 赟,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李 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刘明华,怀远城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邢国良,怀远县城关镇人大常委会主任。
马连军,怀远县城关镇党委书记。
褚作敏,怀远县徐圩乡党委书记(副县级)。
王兆信,蚌埠七中学校长,高级教师。“蚌埠优秀班主任”、“蚌埠先进教育工作者”、“禹会十佳教育工作者”。
蒱家善,怀远县人社局党组书记。
蔡 永,怀远县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
刘 杨,北京市社科联速记学青年专家,北京市速记协会副秘书长。
常言龙,中共五河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党组书记、县长。
葛亚平,蚌埠市文明办副主任;现任蚌埠市文联主席、党组副书记。

安徽定远有哪些名人
2个回答2023-01-19 07:00
你的始祖籍是现在的定远县范岗乡宋府村。
凤阳花鼓简谱(安徽民歌)
1个回答2024-01-21 00:36

  《凤阳花鼓》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安徽民歌,下面就来看看闪靓儿童网整理的歌曲简谱吧。

  歌词

  左手锣 右手鼓

  手拿着锣鼓来唱歌

  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

  只会唱个凤阳歌

  凤阳歌啊 咿呀哎呦

  得儿铛铛飘一飘

  得儿铛铛飘一飘

  得儿飘 得儿飘

  得儿飘 得儿飘飘飘一飘

  得儿飘飘飘一飘

  凤阳花鼓 安徽曲种。

  形成于安徽省淮河两岸。明清两代,由于凤阳一带是“三年恶水三年旱、三年蝗虫灾不断”的长年灾区,每年秋后都有成群结队的妇女外出卖唱乞讨。同时也有身背花鼓流落各地卖唱的职业艺人。清人赵翼《陔余丛考》中《凤阳乞者》条写道:“江南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老幼男妇,成行逐队,散入村落间乞食,至明春二三月间始回。”当年凤阳花鼓演唱者多为妇女,往往是姑嫂二人对唱。一人系细腰鼓,一人提碟形小锣,称为花鼓女。演唱时,一般是二人坐在一条板凳上坐唱,段落之间敲锣击鼓,无丝弦伴奏。后来又演变出一种双条鼓代替细腰鼓,即演唱者左手执小鼓,右手持双鼓箭击鼓。花鼓艺人从各地带回了多种民间歌曲和音乐,逐渐丰富了凤阳花鼓的声腔,并演变出多种歌舞形式,但都以传统的花鼓调为基础。最原始的唱词是:“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传说这首歌词是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凤阳之后传唱起来的,含有动员贫苦农民揭竿而起的意思,因而代代相传。凤阳花鼓流传南北很多地区,对各地的曲艺在曲调、表演形式等方面都产生过一些影响。凤阳花鼓没有长篇传统书目,演唱内容多为爱情故事。唱法比较自由,重点词句可以重唱,有时连说带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