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展示相声

表示谦让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2 13:36
1.谦虚谨慎----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 2.谦谦君子----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3.谦恭下士----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5.你谦我让----谦:谦让.指双方互相谦让. 6.黄公好谦----指人过分谦虚. 7.不矜不伐----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8.不骄不躁----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形容人态度谦逊,工作谨慎踏实. 9.戒骄戒躁----戒:警惕,预防.警惕并防止产生骄傲和急躁情绪. 10.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1.不露圭角----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12.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13.辞尊居卑----辞:推却.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14.好问则裕----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15.功成不居----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16.功薄蝉翼----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形容功劳很小.常用作谦词. 17.深藏若虚----虚:无.把宝贵的东西藏起来,好像没有这东西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但不爱在人前卖弄. 18.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19.泰而不骄----态度舒泰而不骄傲.也指有地位、有权势后不骄傲. 20.屈己待人----委屈自己,以礼待人.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 21.毕恭毕敬----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22.必恭必敬----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23.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24.克恭克顺----克:能够.能够恭敬而顺从,一点也不执拗. 25.满招损,谦受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26.降尊临卑,屈高就下----降:降低;临:面临;卑:低微.指地位高的人放下架子与地位低.
表示自谦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9 14:23

资浅望轻、才疏学浅、德薄才疏、德薄能鲜、才薄智浅

一、资浅望轻 [ zī qiǎn wàng qīng ]

【解释】:资历浅,名望小。

【出自】:宋·朱熹《乞追还待制奏状六》:“伏念臣自去岁误蒙圣恩,擢置近列,使侍讲筵,即以迂疏寡陋,资浅望轻,恳辞四五,而不获命,遂已不敢复辞讲职。”

【译文】:我想我从去年误蒙圣恩,提升到接近列,派侍讲席,就是因为迂腐疏阔我们落后,资浅望轻,恳切推辞四五,而不获批准,就已经不敢再推辞讲职责

二、才疏学浅 [ cái shū xué qiǎn ]

【解释】: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

【译文】:如果学识浅薄而空慢,才疏而只是快,因为这成器,以前没有听说过。

三、德薄才疏 [ dé bó cái shū ]

【解释】: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常作谦辞。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八回:“小弟德疏才薄,怎敢承当此位!若得居末,尚自过分。”

【译文】:小弟弟品行和才能都很差,怎么敢承担这个职位!如果放在最后一名,才不过分。

四、德薄能鲜 [ dé bó néng xiǎn ]

【解释】:鲜:少。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出自】:宋·欧阳修《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译文】:让他们知道我儿子修的德行浅薄,才能不足,当时被人抢占,而侥幸保全大节不辱祖先的人,日后自有他的路要走。

五、才薄智浅 [ cái bó zhì qiǎn ]

【解释】:形容人的才智浅薄。自谦的说法。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八回:“某才薄智浅,不称其职。”

【译文】:我才智浅薄,不能胜任这个职位。

表示谦和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4 15:41
【安详恭敬】:古时指教育儿童要注意的四点:安定而不轻躁,详审而不疏率,表现要谦恭,心里要有所敬畏。

【安祥恭敬】:古时指教育儿童应注意的四点:安定而不轻躁,详审而不疏率,表现要谦恭,心里要有所敬畏。

【卑辞厚币】:指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参见“卑辞重币”。

【卑辞厚礼】:指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参见“卑辞重币”。

【变躬迁席】:移动身体,离开席位。表示谦恭。

【服服帖帖】:温顺地或谦恭地服从跟随。

【恭恭敬敬】:对尊长贵宾谦恭而有礼貌。

【敬上爱下】:敬:尊敬。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

【敬上接下】: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同“敬上爱下”。

【谦躬下士】:犹言谦恭下士。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士人。

【轻身下气】:形容谦恭的态度。

【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温恭自虚】:温恭:温和谦恭;虚:虚心。温顺谦恭而不自满。形容诚恳受教的好态度。

【温良俭让】:温:温和;良:善良;俭:节制;让:忍让。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泛指态度谦恭,举止文雅。

【一沐三渥发】:沐:洗头。洗一次头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沐:洗头;捉:用手攥住;哺:口中含的食物。洗一次头与吃一顿饭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形容为延揽贤才而忙碌。
表示谦和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2 23:04

【安详恭敬】:古时指教育儿童要注意的四点:安定而不轻躁,详审而不疏率,表现要谦恭,心里要有所敬畏。 【安祥恭敬】:古时指教育儿童应注意的四点:安定而不轻躁,详审而不疏率,表现要谦恭,心里要有所敬畏。 【卑辞厚币】:指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参见“卑辞重币”。 【卑辞厚礼】:指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参见“卑辞重币”。 【变躬迁席】:移动身体,离开席位。表示谦恭。 【服服帖帖】:温顺地或谦恭地服从跟随。 【恭恭敬敬】:对尊长贵宾谦恭而有礼貌。 【敬上爱下】:敬:尊敬。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 【敬上接下】: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同“敬上爱下”。 【谦躬下士】:犹言谦恭下士。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士人。 【轻身下气】:形容谦恭的态度。 【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温恭自虚】:温恭:温和谦恭;虚:虚心。温顺谦恭而不自满。形容诚恳受教的好态度。 【温良俭让】:温:温和;良:善良;俭:节制;让:忍让。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泛指态度谦恭,举止文雅。 【一沐三渥发】:沐:洗头。洗一次头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沐:洗头;捉:用手攥住;哺:口中含的食物。洗一次头与吃一顿饭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形容为延揽贤才而忙碌。

表示谦让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5 12:41
1.谦虚谨慎----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

2.谦谦君子----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3.谦恭下士----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5.你谦我让----谦:谦让。指双方互相谦让。

6.黄公好谦----指人过分谦虚。

7.不矜不伐----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8.不骄不躁----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形容人态度谦逊,工作谨慎踏实。

9.戒骄戒躁----戒:警惕,预防。警惕并防止产生骄傲和急躁情绪。

10.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1.不露圭角----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表示谦逊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2 01:40
1.谦虚谨慎----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
2.谦谦君子----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3.谦恭下士----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5.你谦我让----谦:谦让。指双方互相谦让。
6.黄公好谦----指人过分谦虚。
7.不矜不伐----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8.不骄不躁----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形容人态度谦逊,工作谨慎踏实。
9.戒骄戒躁----戒:警惕,预防。警惕并防止产生骄傲和急躁情绪。
10.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1.不露圭角----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12.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13.辞尊居卑----辞:推却。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谦虚用英语表示
1个回答2024-02-15 04:45

you

are

very

nice

,too

i`m

not

very

good

提醒一句,其实你道谢已经是对外国人最大的谦虚了,赞同他的看法在她们看来就是一种尊重,一句thank

you就ok啦

表示谦卑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2 06:30
卑以自牧 指以谦卑自守。
出处:语出《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王弼注:“牧,养也。”高亨注:“余谓牧犹守也,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也。”
低头哈腰 指谦卑恭顺的样子。
出处:陆文夫《荣誉》:“‘请说吧,请说吧。’检验员低头哈腰的,‘别说一件,就是十件我也不推辞。’”
俯仰唯唯 唯唯:答应的声音。点头答应。比喻谦卑地应付。
出处:唐·李朝威《柳毅传》:“毅撝退辞谢,俯仰唯唯。”
前倨后卑 倨:傲慢。卑:谦卑,恭顺。先傲慢后恭顺。亦作“前倨后恭”、“后恭前倨”。
柔声下气 犹言低声下气。形容恭顺谦卑的样子。
唯唯连声 唯唯:谦卑的应答。连声应答,以示顺从。
出处:《史记·赵世家》:“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谔谔。”
粥粥无能 粥粥:柔弱无能的样子。形容谦卑、柔弱而没有能力。
出处:《礼记·儒行》:“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
表示谦虚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7 07:46
不骄不躁 功成不居 洗耳恭听 虚怀若谷 慎言谨行

不耻下问 不矜不伐 不露圭角 辞尊居卑 功薄蝉翼

好问则裕 抛砖引玉 谦让末遑 谦虚谨慎 犬马之劳

深藏若虚 闻过则喜 逊志时敏 载酒问字 以礼相待 

移樽就教 以莛叩钟 择善而从 谨言慎行 三思而行

见贤思齐 知过必改 彬彬有礼 谦谦君子  谦恭下士 

敬贤礼士 竭诚相待  克恭克顺 门不停宾 平易近人
情礼兼到 屈高就下  屈己待人  屈尊敬贤 扫径以待
扫榻以迎 善气迎人  泰而不骄 婉婉有仪  温恭直谅
温恭自虚 温柔敦厚  温文尔雅 文质彬彬  礼贤下士
相敬如宾 虚怀若谷 虚己以听 虚左以待 自知之明
执经叩问 忠信乐易 戒骄戒躁 知之为知之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满招损,谦受益
表示谦虚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4 01:56
卑辞重币 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
不敢告劳 努力搭散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
采及葑菲 别人征求自己意见时表示谦虚的说法。
尺寸可取 比喻有些许长处。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
刍荛之见 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
贵人贱己 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表示谦虚。
好为人师 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矜才使气 矜:自夸;使气:意气用事。倚仗自己的才能,使意气,不谦虚。
口出不逊 逊:谦逊。说话极不谦虚。形容狂妄自大。
昆山片玉 昆仑山上的一姿帆块玉。原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意思是只是许多美好者当中的一个,后比喻许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
满招损,谦受益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谦虚谨慎 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
谦谦君子 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谦恭下士 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迹枝雹谦虚而有礼貌。
谦尊而光 尊者谦虚而显示其美德。
三命而俯 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态度也愈加谦虚。
盛名难副 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逊志时敏 谦虚好学,时刻策励自己。
虚怀若谷 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一谦四益 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
引玉之砖 自己表示谦虚的话。比喻为了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
一得之见 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管见所及 管见:从管子里看东西,指见识浅陋。谦虚的说法,表示自己见识不广,意见未必正确。
谦虚敬慎 见“谦虚谨慎”。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损之又损 形容极为谦虚。
言气卑弱 说话的态度谦虚温顺。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