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教育主题班会相声

青少年学生行为规范与安全教育大行动 心得体会
1个回答2024-02-08 18:59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平湖已变得越来越美丽,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由于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当你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于车轮之下,当你发现一阵阵欢声笑语湮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中,当你面对那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时,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吗?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种事故领域的“头号杀手”。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安全教育的形势相当紧迫。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我们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为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1996年2月,国家教委、公安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出通知,把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制度,敦促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
红灯短暂而生命长久,为了更好地宣传交通安全法规,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教育部将今年3月28日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定为“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了更好地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更好地珍视我们生命,在此,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

1、我们要认真学习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遵守交通规则,加强安全意识,树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2、当我们徒步行走于人来车往的马路时,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

3、当我们时马路时,多一份谦让与耐心,不闯红灯,走人行横道,绝不能为贪一时之快,横穿马路;

4、严禁12周岁以下的学生骑自行车。放学回家一定要排好路队。

记得有一个故事。几个学者与一个老者同船共渡。学者们问老者是否懂得什么是哲学,老者连连摇头。学者们纷纷叹息:那你已经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这时一个巨浪打来,小船被掀翻了,老者问:“你们会不会游泳啊?”学者们异口同声地说不会。老者叹口气说:“那你们就失去了全部的生命。”

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耐人寻味。灾难的发生对每个人来说,不分贫富贵贱,不论性别年龄。孩子、学子、工人、知识分子,人民公仆……无论咿呀学语,还是学富五车,无论幼小纤弱,还是身强力壮,如果缺少应有的警惕,不懂起码的安全常识,那么,危险一旦降临,本可能逃离的厄运,却都会在意料之外、客观之中发生了。

遵章守纪,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我。当我们能做到这一切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便向文明的彼岸又靠近了一步。重视交通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呵护这文明之花,让我们远离伤痛,珍爱彼此的生命吧。

今天是第十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我们希望这个日子能够再次唤醒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把平安的种子撒播进自己的心田。当它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怎么教育孩子的行为规范
1个回答2024-03-06 20:34
不是孩子不听话,是因为你重复的不够多。当发现孩子存在某个缺点的时候,你要不断的重复重复再重复,直到她完全听懂意识到自己错了你再住口。你从现在开始坚持22天重复简单教育,23天的时候你会有惊喜的发现。
怎样开班会: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我做起
1个回答2024-01-19 01:32
你可以先介绍一下为什么要出台这个规范
然后介绍一下这是什么
找几个相关的小故事
重要还是要看主持的发挥
youku有相关的宣传片
你可以去找一下 围绕主题,畅所欲言。
教育部门规定公办高中每个班级多少名学生?
1个回答2024-01-23 06:04

教育部规定公办高中,

每个班最多50名学生。

可询问当地教育局。

教育局的说法解释是最权威的。

大班生活常规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2 01:58
幼儿园的常规培养教育是指对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规则、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培养教育过程,是贯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的。在常规培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如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对他人要懂得文明礼貌、知道爱护公物、学会分享与谦让、学会等待与轮流以及关心、同情他人等,要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素养。
如果按照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内容来划分,幼儿园的常规可以分为生活常规、安全常规、学习、礼仪行为常规四部分。
一、生活常规贯穿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是根据幼儿园的生活环节制定的活动规则。生活常规一般包括来园、盥洗、饮水、如厕、进餐、午睡、起床、离园等环节的常规。幼儿应该形成的生活常规包括:遵守作息时间,有良好的进餐习惯、睡眠习惯、卫生习惯,有良好的坐、站、走姿势,以及有良好的物品收放习惯等,在一日活动中,也时时。各年龄班的生活常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在具体的要求上有所不同。像我们大班就应该有值日、收拾和整理活动的常规。

  生活常规:
(1)早晨按时入园,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大声向老师问好;
(2)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整理自己的衣物并把自己的物品放到规定的地方;
(3)参加班级的晨间游戏活动和晨间锻炼;
(4)按照规定的步骤洗手,大小便后知道洗手;
(5)安静进餐,不挑食,自己吃,不撒饭;饭后按要求把碗筷放到指定位置;
(6)安静午睡,安静起床,尝试自己穿衣服;
(7)离园时拿好自己的物品,向老师道别。
小班体育游戏玩法与规则
1个回答2024-03-15 05:08

小班体育游戏玩法与规则如下:

游戏1:蹲蹲孵小鸡 

游戏玩法:参加者站成一个圆圈,两手握拳伸向前方,一个幼儿自左往右挨着每一个幼儿一边指点,一边说:“蹲蹲孵小鸡,捉不牢就要飞”。“飞”字落在哪个幼儿身上,哪个幼儿就做抓小鸡的人,其余幼儿做小鸡,在规定场地内自由的飞、跑。这时抓鸡的人就可以去抓。

游戏规则:当小鸡蹲下时,就不能抓了。抓到二、三只后,计算一下被抓的人数(小鸡数),游戏可重新开始。

游戏2:贴烧饼        

游戏目标:1、培养幼儿的追逐能力;2、培养幼儿的游戏兴趣。       

游戏玩法:幼儿扮演烧饼围成一个圆圈。一人做贴烧饼的人,一人去追贴烧饼的人。        

游戏规则:贴烧饼的人在被追的时候可以贴在圈上的任何烧饼,被贴的烧饼必须马上逃跑,如果被抓到则交换角色继续游戏。此游戏可以做多层的烧饼进行。        

注意事项:注意在追逐中的安全问题。

小班常规教育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3 22:15
一、 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管理

  

  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习惯,逐步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的简单的管理。众所周之,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有的甚至还有保姆,所以,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有的可以说是一点也不会。因此,盥洗、解便、进餐、午睡等环节就成为我们工作的难点,同时也是我们生活常规建立的关键环节。突破这些难点我们采取以下的几种方法:

  1. 示范、模仿法。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改变以往单一说教的形式,以及“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戒律,采用有趣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如在学习折衣服的常规时,我们采用“变魔术”的形式,先教幼儿将外套脱下,再将衣服的两个袖子往中间折,最后将衣服上下对折成小长方形。请幼儿模仿我们的做法,经过多次的练习幼儿就学会了折衣服。又如,开学初,在进行点名这一常规上,请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和老师配合作示范,其他幼儿模仿他的做法,既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又培养了幼儿互相帮助的精神。这样,幼儿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就很容易掌握一些生活常规。

  2. 儿歌的妙用。在生活常规中,洗手、穿脱衣裤是较重要的环节。在培养和训练中,孩子们不是把先后顺序弄错,就是细节达不到要求。为了建立良好的常规,我们把这些要领编成儿歌,这样既可让孩子熟练地掌握要领,又可把握动作的先后顺序。如在穿脱衣服这一常规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编了《穿衣》、《扣纽扣》这两首儿歌。为培养孩子不挑食,喜欢吃各种食物的好习惯,我们也和孩子们一起编了几首蔬菜儿歌,如《红萝卜、绿青菜》:“红萝卜,绿青菜,红红绿绿真可爱。吃红萝卜,吃青菜,身体健康人人爱。”幼儿对这些儿歌很感兴趣,很快就学会了。特别是在洗手这一环节中,有的孩子忘记了动作的先后顺序。但只要在老师的点拨下,背一背儿歌,动作要领就掌握了,小手也洗得很干净。

  3. 夸张的比喻。在生活常规中,有时运用一定的夸张比喻是非常有作用的,它是促进常规管理的有效方法。就拿吃饭这一环节来说吧,吃饭慢是小班幼儿常见的现象,因此,老师在这方面费了较多的精力。大家都知道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仍带有很大的直觉性,另外,小班幼儿还喜欢夸大想象,根据这一特点,我们采用了夸张比喻的方法使我班幼儿在进餐方面有较大的进步。在幼儿吃饭时,经过我们的仔细观察,了解到多数孩子是咀嚼慢、不肯吞,有的是不喝汤。于是,我们就夸张地比喻说自己是大老虎的嘴巴,狮子王的嘴巴,能嚼得快吃得快,自己一边说一边做。在巡视中,我们还提醒幼儿说“怎么看不到老虎的嘴巴在动”、“看看哪只大象把水吸干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孩子们吃饭的速度大大提高了,剩饭的现象减少了。

  4. 个别教育。在常规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影响遵守常规的原因和幼儿生理、心理上存在的差异,而情绪、经验、疲劳或环境则是构成破坏常规的因素。教师要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午睡中,小班的孩子较容易尿床,如不及时提醒尿床的孩子解小便,孩子尿床后很容易感冒,也给我们带来工作的不便。经过我们的及时提醒,现在孩子尿床的现象减少了。

  

  二、 小班幼儿的学习活动常规管理

  

  1. 运用贴切的比喻方式,促进教学活动中的常规管理。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控制力差,思维的发展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因此,幼儿理解能力往往是很表面的,具体形象的。在引导幼儿坐姿上,我们就采取了很贴切的比喻,幼儿就容易理解,也容易做到。

  在美术活动中,常规管理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拿放笔盒的方法。我们就把油画棒比喻成笔娃娃,告诉幼儿笔娃娃睡醒了,请拿出笔娃娃,笔娃娃要睡觉了,请放好笔娃娃并盖好盖子,让幼儿反复练习拿放习惯。

  2. 在游戏中学习、练习。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最好手段。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对幼儿进行学习常规教育。开学初,我们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自己的毛巾标记,并反复找出自己的标记,找自己的标记朋友,使幼儿很快地记住了自己的标记,学会用自己的杯子和毛巾。我们还通过智力游戏“猜猜我是谁”,加深幼儿对班上老师的认识,对小朋友的认识,增进幼儿与老师、小朋友的感情。

  在学习活动中,我们会有一定的规则和要求,部分幼儿会感到不自由。老师怎样给幼儿一个亲切、轻松、快乐和自由的环境氛围呢?为此,我们常常蹲下来在其耳边说悄悄话,给他们温暖的搂抱,鼓励的笑容。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们情绪愉快,知道老师像妈妈一样爱他们,会心甘情愿地听取与遵从老师的建议,会自觉甚至不自觉地遵守那些有益于自己和整个集体进步的规则制度,慢慢地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建立一定的规则
幼儿园大班常规教育内容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9 04:28
1、培养阅读能力(包括表达能力)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遵守纪律,爱劳动)

3、培养孩子如何与他人(如老师、同学、朋友)交流沟通。

4、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不能分心。

5、培养孩子必要的安全知识(自我保护、交通安全等)

6、注重孩子的德育、全面发展、身心健康。

7、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理能力,注意倾听。

8、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些10以内的加减法。

9、培养孩子的洞察能力,好奇心。

10、在阅读中认字(很重要),尤其是那些常用的单体字

11、思维训练(观察、推理、判断、逆向、排序、思考等能力很重要)

12、身体锻炼(一定的体能训练)

13、时间的观念,学习的效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活动任务)

14、注意力的集中的培养(专注力、持久力)
班牌规范书写,如三(1)班、三(一)班哪个符合规范?依据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21 23:33
你好,
你说的两种写班排的方式,都是很规范的书写,不过每个学校的规定不一样,按学校来分就可以。
写出不规范的语句,不规范的字、词语
1个回答2024-02-18 04:02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

明明说不收,又就收,矛盾.

另外一个不清楚.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