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官镇南音村的集市

乔官镇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3-11 16:51

春秋战国时期,齐威王的大臣以滑稽和能言善辩闻名的历史人物淳于髡就在此执政。淳于髡与孟子所处时代相同,但由于两人观点不一,遇到一块儿经常争吵,有“孟子见了淳于髡,不气半死也气昏”之说。

朱昌镇窦官村村支书
1个回答2024-03-11 08:18
朱昌镇窦官村村支书今年有官司,没官司也会有麻烦,算命到此吧,你可以到年底了去见证
古代济阳镇官王堂村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5-09 23:54
夏邑县位于河南省东部,沱河上游,豫、鲁、苏、皖四省交界,以农业为主,是彭雪枫将军的殉难地,属商丘市。面积1481平方公里,总人口111万人(2002年)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编:4764****。行政区划代码:4114****。区号:0370。拼音:Xiayi Xian。响河从虞城流入由西北往东南,穿过全境,流入永城,虬龙沟从虞城由北向南横贯全境,流入永城,王引河位于县东成为与永城市的自然分界线。年平均气温14.1℃,年平均降水量762毫米,无霜期217天。

  夏邑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结合处,和永城、虞城毗邻。面积1481平方公里,人口111万。北依陇海,南临江淮,东接连云港,西连京九,是京九经济开发带的黄金枢纽——商丘的重要组成部分。

  夏邑是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便有人类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是黄河文化最早发源地。境内有清凉山,三里故堆,崇光寺等历史遗址,记录了先民们劳动和创造的豪情。夏代属虞地,秦置栗县,汉改为下邑,金改下邑为夏邑,延续至今。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夏邑县辖8个镇、16个乡:城关镇 会亭镇 车站镇 李集镇 杨集镇 马头镇

韩道口镇 济阳镇 北镇乡 歧河乡 火店乡 中峰乡

罗庄乡 孔庄乡 业庙乡 何营乡 骆集乡 王集乡

太平乡 郭店乡 桑堌乡 曹集乡 刘店集乡 胡桥乡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夏邑在战国时期为下邑,‘因地窳下故名”。西汉置下邑县。明代改下邑为夏邑县。在古代,“夏”通“下”。

  2000年,夏邑县辖8个镇、17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033****人,其中:城关镇 56216人、会亭镇 46313人、马头镇 39483人、济阳镇 34353人、李集镇 70884人、车站镇 55672人、杨集镇 44612人、韩道口镇 43443人、曹集乡 42770人、胡桥乡 41467人、歧河乡 40619人、郭店乡 38817人、业庙乡 49720人、中峰乡 26490人、罗庄乡 32483人、桑固乡 44083人、何营乡 30587人、王集乡 35921人、刘店集乡 31010人、骆集乡 43896人、太平乡 52558人、孔庄乡 48984人、火店乡 44347人、北镇乡 44869人。

  2005年,夏邑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郭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李集镇管辖,李集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5年12月31日,夏邑县辖8个镇、16个乡:城关镇、会亭镇、车站镇、李集镇、杨集镇、马头镇、韩道口镇、济阳镇;北镇乡、歧河乡、火店乡、中峰乡、罗庄乡、孔庄乡、业庙乡、何营乡、骆集乡、王集乡、太平乡、郭店乡、桑堌乡、曹集乡、刘店集乡、胡桥
刘家官庄镇贾家村
1个回答2024-04-10 00:53
  莒县刘家官庄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8.79466度,北纬35.51575度,位于莒县城南4公里处,南接日东高速公路,距国内最大的煤炭码头日照港60公里,206国道、莒竹公路、寨兰公路等主要交通要道交叉汇合,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沭河、柳清河流经该镇,淡水资源丰富。有海外华侨、港澳台胞百余人。1993年被收入《中国名镇大典》山东卷。该镇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位于镇驻地西5公里处的齐家庄汉墓群,曾出土“金缕玉衣”,现保存于莒县博物馆。 这几年,刘官庄镇本着“强工、重农、活商”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了“以园区带路域,以路域促园区,园区路域齐发展”的经济发展新格局,特色农业欣欣向荣,二三产业稳步发展。

  下辖村:刘家官村、马驹岭村、四角墩村、躲水店子村、柳河村、黄花沟村、徐家村、五花营村、候家村、邵家泉头村、李家泉头村、王家泉头村、前于家村、后于家村、后云村、中云村、前云村、张家念头村、李家念头村、高家村、东李家楼村、西李家楼村、黄家宅村、西营墩子村、东营墩村、东苏家村、西苏家村、高坊村、解家村、河北崖村、小河北村、公婆山村、汤家村、后史家下村、前史家下村、贾家村、吴家村、周家村、后沙岭村、前沙岭村、水沟崖村、中泉村、齐家村、兰官村、后竹园村、前竹园村、尹店子村、白家湖村、向阳村、刘家砚疃村、大砚疃村、严家砚疃村、何家砚疃村、古家砚疃村、戚家砚疃村、毛家屯村、陈家屯村、大官村、王官村、徐家朱汉村、吕村、东车辋沟村、中车辋沟村、西车辋沟村。
官林镇的名人
1个回答2024-03-14 03:01

官林史起秦汉,唐代曾称凌霞,宋代因官宦聚居如林,始称官林。宋、明、清三代,官林走出了22位进士,“三代皆翰林,一门六司徒”的佳话广为流传。被喻为中国科教界“双子星座”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天津大学校长和著名教育家史绍熙兄弟;中国工程院院士薛鸣球;新中国水泥科研事业的主要奠基人缪纪生等200多位副教授以上的专家从官林走出,遍布全国各地。

乔村的相关传说
1个回答2024-05-23 14:09

乔村从前坐落的形状,象一只向浍河爬行的甲鱼,村北苍老而带有神奇色彩的古槐为甲鱼的尾,村南门外菩萨庙是敏雹悔甲鱼的头,村子城墙呈椭圆形,村东、村西原有的庙院建筑是甲鱼的脚。关于乔村城墙的建筑当地人还流传着一个故事:
相传,乔村的城墙建于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之前。建城墙时,村里有的人不愿让占自己的地方,为城墙的位置争论不休,一时难以定论。后来大家想了一个“骑马划线定位”的方法:即选一个村里人,把眼睛蒙起来,骑上马往前走,马走到哪里就把城墙位置定在那里。所以,乔村的城墙不象其他村子的城墙方正,而是 个不规则的椭圆形。
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曲沃县四桥正个乡设19个“再练民勇”团。其中三乡西南路设三肆滚个团。第一团驻乔村,第二团驻侯马镇,第三团驻隘口镇。一团团长是张端(南杨人)、张世驿(郭村堡人)和韩国标(乔山底人)。
1947年侯马二次解放后,曲沃县土改运动陆续展开。乔村土改工作队员是崖上村的黄殿池。

梅村镇的文化古镇
1个回答2024-03-14 17:27

梅村古名梅里,早在三千二百多年前,西周周太王长子泰伯,为达成父王想立三子季历的愿望,偕二弟仲雍托辞采药,夜奔江南,拴马于枯树桩。到清早,见枯枝上梅花朵朵,喜出望外,顿悟此地当为宝地。于是为其取“梅里”之名,断发纹身,从俗而化,将中原文化传播到荆蛮之地。勾吴之国,由此发端;代代相传,终成一邦。大江南北、太湖之滨都受到泰伯谦让和开拓精神的导化,渐成为衣冠礼乐之邦。因此,孔子称其为“至德”,司马迁的《史记》有三十世家,泰伯位列“第一世家”,东汉桓帝敕令建墓立庙。目前,泰伯庙列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AA级旅游景点,是无锡市旅游十八景之一,泰伯旅游风景区规划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每年正月初九,散居在世界名地的吴氏宗亲、黄帝后裔,纷纷来到“江南第一古镇”以各种形式归宗祭祖,形成了闻名于世的泰伯庙会。

新桥镇的村镇简介
1个回答2024-03-20 16:01

新桥镇位于路桥区中部。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丰厚,早在宋代已是商贾云集之地,为原黄岩县五大集镇之一,至今五凤楼仍展示着江南清民居原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东连横街镇,南临温岭新河镇、泽国镇,西靠峰江街道,北接路南街道,西距104国道复线1公里,北距路桥机场2公里,两条县级公路穿镇而过。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3平方公里,下辖17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2.6万。

常村镇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10 11:11

常村镇位于长垣县西部。新荷铁路、长(垣)马(村)、常(村)韦(庄)公路过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