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季相声演出会孔夫子

一个与孔子有关的故事(一年是三季,还是四季
1个回答2024-01-23 00:41
一个与孔子有关的故事(一年是三季,还是四季)
说的是某日,有个人到来到孔子教学的地方。只见一个年轻人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他便上前问道:“你是孔子的学生吗?”
年轻人骄傲地答道:“是的。有何见教?”
“听说孔子是名师,那么你一定也是高徒吧?”
“惭愧。”
“那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不知可否?”
“然。”
“不过,我有个条件。如果你说得对,我向你磕三个响头;如果你说得不对,你应向我磕三个响头。”
年轻人暗想,踢馆的来了。为了老师的名誉,他很爽快地答道:“好。”
“其实,我的问题很简单。就是你说说一年有几季?”
“四季!”年轻人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年轻人理直气壮。
“三季!!!”来人毫不示弱。
正在争论间,孔子从院内出来,年轻人好像遇到救星一般,上前讲明原委,让孔子评评。心想,看你这人怎么下台?
不料,孔子对他的学生说道:“一年的确只有三季,你输了。给人家磕响头去吧。”
来人拍掌大笑道:“快磕三个响头来!”
年轻人蒙了。但老师都这么说了,就是输了。不得已,只好上前向来人磕了三个响头。来人见此,大笑而去。
待来人走后,年轻人忙问老师:“这与您所教有别啊,且一年的确有四季啊,老师!”
“平时说你愚钝你不服气。我现在教导你:这个人一身绿衣。和你争论时又一口咬定一年只有三季。他分明是个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从来没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说完,留下一脸茫然的小弟子挥袖而去。

子贡问时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子贡异色。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子贡以为然。
一个与孔子有关的故事(一年是三季,还是四季
1个回答2024-01-24 15:32
一个与孔子有关的故事(一年是三季,还是四季)
说的是某日,有个人到来到孔子教学的地方。只见一个年轻人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他便上前问道:“你是孔子的学生吗?”
年轻人骄傲地答道:“是的。有何见教?”
“听说孔子是名师,那么你一定也是高徒吧?”
“惭愧。”
“那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不知可否磨姿?”
“然。”逗游含
“不过,我有个条件。如果你说得对,我向你磕三个山笑响头;如果你说得不对,你应向我磕三个响头。”
年轻人暗想,踢馆的来了。为了老师的名誉,他很爽快地答道:“好。”
“其实,我的问题很简单。就是你说说一年有几季?”
“四季!”年轻人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年轻人理直气壮。
“三季!!!”来人毫不示弱。
正在争论间,孔子从院内出来,年轻人好像遇到救星一般,上前讲明原委,让孔子评评。心想,看你这人怎么下台?
不料,孔子对他的学生说道:“一年的确只有三季,你输了。给人家磕响头去吧。”
来人拍掌大笑道:“快磕三个响头来!”
年轻人蒙了。但老师都这么说了,就是输了。不得已,只好上前向来人磕了三个响头。来人见此,大笑而去。
待来人走后,年轻人忙问老师:“这与您所教有别啊,且一年的确有四季啊,老师!”
“平时说你愚钝你不服气。我现在教导你:这个人一身绿衣。和你争论时又一口咬定一年只有三季。他分明是个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从来没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说完,留下一脸茫然的小弟子挥袖而去。
一年有几季?孔子是这样回答的!
1个回答2024-01-20 09:04
儒教始祖――孔子。(网络图片)

孔子的家乡曲阜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啊?”

他很自豪地说:“我是孔先生的弟子!”

客人就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

学生很高兴的说:“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么奇怪的问题吧?

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

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要问吗?于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错了,四季!”

“三季!”

最后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

孔子的学生心想自己这次赢定了,于是准备带客人去见老师孔子。

正巧这时孔子从屋里走出来,学生上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啊?”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

这个学生快吓昏了,可是他不敢马上问。

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

学生没办法,只好乖乖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了以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么说三季呢?”

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色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你吃亏,磕三个头,无所谓。”

夏虫不可语冰,意思是说没有见过冬天的夏虫永远无法理解“冰”是个什么东西,也就是指“认识的局限性”。其实我们从这里也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每当翘首长空,仰望浩瀚无边的未知宇宙,是不是会感到我们自己也多少有点像“目光短浅”的夏日小虫呢。但是,只要我们懂得自身的局限,经常保持一种宽容、谦卑的态度,我们就可以不断突破自己,实现认识和生命的升华。
孔子怎么说一年有三季?
1个回答2024-02-12 18:37
孔子故乡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来到孔子家门,遇见孔子的学生,问到:你是孔子的学生,您说一年有几季?孔子学生答到:一年当然有四季。这人反而说:您错了,一年只有三季。双方为此争论起来。争论间孔子出现了,孔子学生急忙问孔子:老师,您说一年有几季?奇怪的是孔子说:一年有三季。孔子学生不解,那人得意地走了。孔子学生不解地问:老师,明明一年有四季,您怎么说一年有三季呢?孔子说:哎呀!你不知道,他不是人,他是一只蝉虫化的,在他的世界里只有三季,你跟他说四季他怎么懂。 “夏虫不可语于冰”出自于《庄子·秋水》篇。是说夏天出没的虫子一到秋天就留下卵子自己死去,卵子只能到明年春天才开始活动,所以在它们的世界里是没有冬天、看不到冰的。所以众生在时间、空间、修行成果上的不同会有认识上的差异。对不修行的众生,我们也许是四季人,而对比修行更高的人,我们也许只是三季人。所以我们与众生相处需圆融。对一般不修行的人要谅解、通融,我们没有处在佛菩萨境界,所以也只能是三季人,故此要谦虚向佛菩萨学习,对出家人要尊敬,对老师要听教。
孔子为什么说一年有三季
1个回答2024-03-13 09:22

对任何人,任何事情,当你要发脾气,当你情绪很不稳定的时候,你就想那是“三季人”,是“三季人”做的事,马上就会心平气和了。这个世界上“三季人”太多了,越是不懂得人,讲话声音越大,说得更直接些,凡是声音最大的人,往往就是最不懂得人。如果真的懂,讲话声音那么大干什么呢?
后来我们读庄子的话,才明白“夏虫不可以语冰”(《庄子·秋水》)。你跟夏天的虫讲什么冰?那是你糊涂!那这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吗?你如果问孔子,孔子一定说本来就这样,你见人不说人话,那不是鬼话连篇吗?万一有一天你真的碰到鬼,你不讲鬼话,又怎么沟通呢?这绝对不是投机取巧,而是随机应变。

孔子真的说过一年有三季吗
1个回答2024-04-22 00:55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呀?”他很自豪地说:“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客人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学生很高兴地说:“可以呀!”



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用问吗?于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哎,您搞错了,四季!”“三季!”最后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



恰好孔子正从屋里走出来,学生向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这个学生快吓昏了,可是他不敢马上问。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学生没法,只好乖乖地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么说只有三季呢?”





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有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你吃点亏,磕三个头,无所谓。”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碰到那些不讲理的人,你就会想到他是“三季人”,如果你不“说谎”让他一着,势必无休止地争吵下去,你会耽误不起那个闲工夫,把宝贵的精力和时间毫无意义地浪费掉
孔夫子是什么人物?
1个回答2022-12-04 16:47
好好学习 自己了解
孔夫子的成就
1个回答2022-08-01 23:44
孔夫子的成就谁知道?
孔夫子讲学
1个回答2024-03-13 16:31
孔夫子背书箱-- 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孔夫子讲学 之乎者也
孔夫子的嘴巴 出口成章
孔夫子拿扫 斯文扫地
孔夫子教三字经 埋没人材
孔夫子念文章 咬文嚼字
孔夫子的手帕 包输(书)
孔夫子搬家 尽是输(书)
孔夫子的徒弟 闲(贤)人
孔夫子门前卖文章 自不量力
孔夫子背书箱—— ? 孔夫子打呵欠—— ? 孔夫子的嘴巴——? 孔夫子出门—— ? 孔夫子讲学——?
2个回答2022-08-23 06:36
孔夫子打呵欠――满嘴文气

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孔夫子背书籍――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搬家---- 尽是输(书)

孔夫子讲学 ---之乎者也

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不自量

孔夫子挂腰刀――文不文,武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