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琴书大鼓莲花落

莲花落落莲花是什么戏
1个回答2024-02-05 07:29
莲花落始于宋形于明而盛于清的新干“莲花落”,又称落离莲或摇钱树,当地称瞎子戏,是当时盲人乞丐行讨而唱的民间曲艺。其内容多为劝世文,以扬善惩恶,吉祥纳福为主。用方言说唱,委婉动人,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具有寓教于乐,淳化民风之功能,在庐陵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项目。经省专家论证后上报文化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由于种种原因,新干“莲花落”濒危,现代人知之甚少。

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艺术。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所谓七件子乃是分执于两手的竹板,因其右手所执两片大竹板,左手所执五片小竹板。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说唱之词则随着板眼节奏进行表演。所以,俗称此为“七件子”。
至于莲花落的说唱词,基本上是七言四句为一段,全用太原方言来合辙入韵。表演之时,先扣大竹板,间配小竹板,打板三巡之后,开始说唱,以唱为主,间以夹白,边唱边说,抑扬顿挫,尾音稍长,颇合当地人的口胃。
太原莲花落的传统曲目,多为胜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当地人熟悉的民间传说。长篇的有《五女兴唐传》、《万花楼》和《呼延庆打擂》;短篇的有《小两口打架》、《小寡妇上新坟》和《夫妻格水》等等。
时下的莲花落,不仅有七件子伴奏,而且发展到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伴奏。主要乐器有三弦、扬琴、二胡、木鱼等。当年的莲花落极不注重表演,仅是边说边唱。这是因其早年为街道表演的形式所决定。自从解放搬上舞台后,已经注重于身段和动作的表演,与昔日不可同日而语。
伯牙鼓琴的琴是什么琴
1个回答2024-02-24 03:46
古琴。伯牙鼓琴是伯牙在探亲途中发生的故事,该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伯牙鼓琴遇知音,钟子期领会琴曲志在高山、流水的故事。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

古琴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钟离式、剑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最著名的九霄环佩就是伏羲式。

在弹弦乐器中,古琴是一种较独特的乐器,琴面为指板,没有柱和品。演奏时,将琴横置于桌上,右手投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完全依靠琴徽标记,不限定在13个徽位上,很多的音是在徽与徽之间,音准上要求极为严格。

古琴表现力特别丰富,运用不同的弹奏手法,可以发挥出很多艺术表现的特色,它的空弦音嘹亮、浑厚,宏如铜钟;泛音透明如珠,丰富多采,由于音区不同而有异。高音区轻清松脆,有如风中铃铎;中音区明亮铿锵,犹如敲击玉磬。按音发音坚实,也叫实音,各音区的音色也不同,低音区浑厚有力,中音区宏实宽润,高音区尖脆纤细。
莲花落有那些好听点的作品?
1个回答2023-09-06 20:25
莲花落?望赐教
莲花落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21 05:10

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汉族曲艺艺术。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竹龙又替水龙船,斗巧争奇色色鲜,笑煞城东王老爷,听人齐唱落离莲。”傅正生翻开清代同治版《新淦县志》,朗读这首诗后告诉记者,诗里的“落离莲”即“莲花落”。县志还记载了新干“莲花落”可上溯至宋朝,形于明盛于清。傅正生说,其实“莲花落”自古就在全国流传,北方的“二人传”就是从“莲花落”演变过来的。新干“莲花落”从清末开始广为流传,出现了专门从事唱戏文的叙事性“莲花落”的职业盲艺人,演唱民间故事。此外,神政桥乡松溪村陈连添(又名陈蠢子)等20多个主要盲艺人也十分活跃,演技甚佳。新干“莲花落”以“曲艺本调”、“曲艺哭调”为主要曲牌,同时吸收了民间小调,采茶戏音乐,唱腔婉转、流畅,善于叙事,宜于抒情,且用方言说唱,加之拍击胸、肚、臂、腿,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引人入胜,特别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其传统曲目有《天宝图》、《丝带记》、《罗帕宝》等。建国后创作并演唱的主要曲目有《老虎村》、《刘二娃》、《血泪仇》等。2011年5月23日,莲花落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莲花开落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3-16 00:52
[灌水]文如莲花开落 郑华蓉 喝酒时用诗词下酒并能悟出哲学的,非林清玄莫属。他说喝淡酒时,宜读李清照;喝甜酒时,宜读柳永;喝烈酒时则大歌东坡词;读辛弃疾应饮高粱小口;读放翁,应大口喝大曲;读李后主,要用玛祖老酒煮姜汁到出现苦味时最好。喝酒最能悟出哲学的时候,是一个人独斟自酌,举杯邀明月,对酒成三人,那时便有许多文思才情滚滚而来。不知他有多少文章是喝酒之后一挥而就的?不知谁又能喝出林清玄的这番境界? 不仅喝酒有哲学,喝茶亦是如此。他最喜欢的喝茶,是在寒分冷肃的冬季,夜深到众音沉默,独自在清净中品茗。对于佛教哲学,他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向往禅师的境界:两袖一甩,清风明月;仰天一笑,快意平生;步履一双,山河自在;明珠一颗,照破山河万朵......能将高深奥妙的佛教哲学化成优美的辞章写成散文的,唯先生也。 从贫穷农村长大的林清玄,对人生的感觉是“笼中剪羽,仰看百鸟之翔;侧畔沉舟,坐阅千帆之过。”他说人的贫穷不是来自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人的尊严;认得富有也不是;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的积累,而是在富裕的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有情”。他在买玉兰花时,不是买那些清新宜人的花香,而是买那些生活里辛酸苦痛的气息。就是寻常如秋天的田野,他也能嗅到泥土散发着成熟的禾稻香气。最平常的风景对他而言,也是山风盈袖、秋阳展颜,美在不言中。 这样尽心融入生活并深刻的思考生活,写出的文章读后令人感觉到一脉温情和馨香。有时,竟觉得自己读的不是东方美学和佛教哲学融合的《林清玄散文》,乃是在读林先生既柔弱刚强又宁静致远的灵魂。其文如莲花开落,荡漾一瓣幽香,滋润读者胸怀。
莲花落的落字怎么读(拼音 )
1个回答2022-10-21 10:56
Iao第四声
鼓琴而治的典故或意思
1个回答2024-02-09 13:31
鸣琴垂拱:比喻无为而治

鸣琴而治:比喻政简刑轻,无为而治

伯牙鼓琴:比喻作品的高妙及知音的心心相印

破琴绝弦:比喻知音断绝

戴逵破琴:比喻不屈从权贵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或讲话不看对象

琴高乘鲤:以指登仙之事

琴心相挑:指以琴声传达自己的情意,挑动对方的爱慕之情

焚琴煮鹤:比喻煞风景的事,也作煮鹤焚琴

布鼓雷门:比喻在高手面前卖弄本领,贻笑大方

紧锣密鼓:指事前紧张的准备工作

暮鼓晨钟:比喻使人觉悟的言论。

枹鼓相应:比喻配合紧密

大锣大鼓:大张旗鼓,大肆宣扬

大张旗鼓:比喻规模、声势浩大

擂鼓鸣金:比喻大张其事

锣鼓喧天:形容气氛热闹非凡

鸣钟列鼎: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而高妙

黄钟毁弃:比喻贤才不被重用

音声如钟:形容声音像洪钟一样的嘹亮
师旷鼓琴
1个回答2024-03-06 09:04
师旷 晋国著名的音乐家(公元前572--532年)师旷善于用琴声描绘飞鹤的翱翔、鸣叫,以及舒翼而舞的优美姿态,还能表现大自然中的风雨声和雷电声等震撼人心的种种音响。他演奏的琴曲名为“清商”、清zhi"清角”他有非凡的音乐才能和高超的演奏技巧。 师旷的听觉比晋国铸锺乐工要灵敏的多,他是一位重于艺术、敢于直谏的音乐家,他还弹的一手好琴,具有相当精湛的技艺。 典故:《史记·十过》中记载着 “师旷援琴而鼓之,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集乎廊门;再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平公大喜,反坐,问曰“音无此最悲乎?”师旷曰“有。昔者黄帝以大和鬼神,今君德义薄,不足以听之,听之则败。”平公不信,遂要闻之。师旷不得已奏之。一奏之,有白云从西北起;二奏之,大风致而雨随之,飞廊檐,左右皆奔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屋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
师旷鼓琴的故事出自哪个典故?
1个回答2024-01-24 01:32

《师旷鼓琴》文言文翻译如下:

卫灵公在位的时候,有一次他将要去晋国,走到濮水流域,住在一个上等馆舍中。半夜里突然听到抚琴的声音,问左右跟随的人,都回答说:“没有听到”。于是召见乐师名叫涓的人,对他说道:“我听到了抚琴的声音,问身边的从人,都说没有听到。这样子好像有了鬼神,你为我仔细听一听,把琴曲记下来。”师涓说:“好吧。”

于是端坐下来,取出琴,一边听卫灵公叙述一边拨弄,随手记录下来。第二天,说道:“臣已每句都记下了,但还没有串习,难以成曲,请允许再住一宿,熟习几遍。”灵公说:“可以。”于是又住一宿。第二天说:“练习好了。”这才动身到晋国,见了晋平公。

公在施惠之台摆酒筵招待他们。饮酒饮到酣畅痛快的时候,卫灵公道:“我们这次来时,得了一首新曲子,请为您演奏以助酒兴。”平公道:“好极了。”即命师涓在晋国乐师旷的身边坐下来,取琴弹奏。一曲没完,师旷甩袖制止说:“这是亡国之音,不要再奏了。颂桥胡”

平公说:“为什么说出这种话来?”师旷道:“这是师延作的曲子,他为纣王作了这种靡靡之音,武王伐纣后,师延向东逃走,投濮水自杀,所以这首曲子必是得之于濮水之上,先听到此曲的国家就野拦要削弱了。”平公说:“寡人所喜好的,就是听曲子这件事,但愿能够听完它。”这样师涓才把它演奏完毕。

平公道:“这是我听到过的最动人的曲子了,还有比这更动人的吗?”师旷说:“有。”平公说:“能让我们听一听吗?”师旷说:“必须修德行义深厚的才能听此曲,您还不能听。”平公说:“寡人所喜好的,只有听曲子一件事,但愿能听到它。”

师旷不得已,取琴弹奏起来,奏第一遍,有千载玄鹤十数只飞集堂下廊门之前;第二遍,这些玄鹤伸长脖子,呦呦鸣叫起来,还舒展翅膀,随琴声跳起舞来。平公大喜,起身为师旷祝酒。回身落坐,问道:“再没有比这更动人的曲子了吗?”师旷道:“有。过去黄帝合祭鬼神消斗时奏的曲子比这更动人,只是您德义太薄,不配听罢了,听了将有败亡之祸。”

平公说:“寡人这一大把年纪了,还在乎败亡吗?我喜好的只有听曲,但愿能够听到它。”师旷没有办法,取琴弹奏起来。奏了一遍,有白云从西北天际出现;又奏一遍,大风夹着暴雨,扑天盖地而至,直刮得廊瓦横飞,左右人都惊慌奔走。平公害怕起来,伏身躲在廊屋之间。晋国于是大旱三年,寸草不生。

听乐曲或遇吉或遇凶。乐曲是不能随意演奏的。

人物简介

师旷,字子野,平阳(今山东省新泰市南师店)人(《庄子·骈拇》陆德明释文),先秦著名音乐大师,古人称为乐圣,春秋时期晋国晋悼公平公时大臣,太宰,宫廷掌乐太师,古传太极拳开创者,教育家,思想家,最早提出“民贵君轻”。善卜卦推演,被尊崇为算命先生的祖师爷。

他生而无目(一说为专心练琴自己刺瞎眼睛),故自称盲臣,暝臣,初为晋大夫,后拜为太宰,亦称晋野,博学多才,尤精音律,善弹琴,辨音力极强。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据说师旷可以听到天庭之音,他同时精通鸟兽语言,他抚琴时,能使凤凰来仪,是神话传说中顺风耳的原型。

他艺术造诣极高,著名琴曲《阳春》、《白雪》,即为其所作,民间附会出许多师旷奏乐的神异故事。今河南开封禹王台即师旷曾演奏乐曲之古吹台,洪洞县曲亭镇师村有师旷墓遗址。师旷不仅在音乐政治道学等方面有卓越贡献,而且著有《禽经》,总结了我国先秦以前的鸟类知识。

钢琴电子鼓
1个回答2024-02-28 23:50
马克西姆,愿意这样。你不妨查查他的专辑,找不到这个,也能找到其他你喜欢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