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二人转包公断案

东北二人转包公断后戏词?
1个回答2022-06-01 01:17
二人转包公断后完整版
二人转包公断后唱词
1个回答2022-04-23 15:43
只有敬德的唱词。
包公断案的故事,不要生平简介。急
1个回答2024-01-23 05:21
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宋史包拯传》包拯作天长县知县时,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气。希望对你有帮助
包公断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16:27
牛舌被割案
有一个无赖,将一个农民告到县衙,包拯对那农民说:“你回家把牛杀了,自己雹戚留一点吃,其余拿到市场上去卖。”按当时宋朝的法律规定,民间私杀耕牛是要犯法的,但有县老爷的许可,那位农民回到家中就真的把耕牛杀了。第二天,就有人向包拯控告那位杀牛的塌肆蚂农民,反而将这告状的人扣押起来,怒问道:“你为什么把人家牛的舌头割了团埋?”那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追问弄得惊慌失措,只得如实招供。这个无赖再也没有想到,这是包拯使了个“引蛇出洞”之计。包拯在接到牛舌被割的报案后,马上意识到这一定是有仇家有意陷害这个农民。
如果让那个农民把牛杀了,就触犯了法律,那仇家一定会进一步告发。所以包拯叫那农民回家把牛杀了,借以引诱割牛舌者前来告状。此计果然很灵。这件事反映了包拯的机智。
有关包公断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21:07

宋朝时代,湖广均州府有一个叫做秦香莲的妇女,她的丈夫陈世美上京赶考,一去三年无音信。秦香莲在家里含辛茹苦,穷耕苦织,奉养公婆和抚育儿女。不料连年灾荒,公婆都饿死了。秦香莲草草埋葬了两个老人,然后带领着儿子冬哥和女儿春妹,一路跋山涉水,沿途求乞,到京城(汴梁)来找寻自己的丈夫。秦香莲到京城的第一天,就从客店店主张元龙的口中打听到陈世美已经中了状元,并且被招为驸马。香莲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又喜又惊:喜的是丈夫的下落已明,惊的是陈世美做了驸马。第二天早晨,张元龙带着秦香莲母子三人到驸马府——紫墀宫找陈世美,但陈世美却不让他们进宫。后来,由于门官的帮助,秦香莲才闯进宫去。在紫墀宫里,秦香莲见到了离别三年的丈夫。陈世美不肯收留香莲母子,要把他们撵出宫去。当时,秦香莲心中虽然很痛苦,但仍然向陈世美诉说家乡连遭灾荒和公婆双双饿死的不幸,希望陈世美能认下妻子儿女。面对着父母恩、夫妻情、儿女爱,陈世美也稍有感动。但当他一摸到自己头上戴的乌纱帽和身上穿的蟒龙袍,想到了与皇姑成婚后的荣华富贵,便又狠心地把秦香莲母子赶出宫去。秦香莲被赶出宫后,在街上遇见了三朝元老、宰相王延龄朝罢回府,便拦轿控告陈世美。王延龄很同情秦香莲的遭遇,便给她出了一条计策,叫香莲假扮做一个卖唱的,在陈世美寿诞之日入宫唱诉。香莲到京的第三天,正是陈世美寿辰之日,紫墀宫张灯结彩,鼓乐齐奏,贺客满堂。宰相王延龄亦借贺寿为名,带着香莲进宫去在筵席前卖唱。尽管秦香莲一字一泪的哭诉自己的身世和家庭的苦难以至泣不成声;尽管王延龄在旁多方婉言相劝,但陈世美却是狗肺狼心,无动于衷,他不但数次想将香莲赶出宫去,并且出言冲撞了王延龄。王延龄在盛怒之下,将自己的白纸扇一把交给秦香莲,嘱她到开封府府尹包拯处去告状。陈世美见王延龄气冲冲走出宫去,怕对自己不利。于是一面传话州司衙门,将香莲母子赶出京城;一面又派遣宫中武士韩祺去追杀香莲、冬哥和春妹,企图灭口。在京城郊外的一所古庙中,韩祺找到了秦香莲母子三人。但经过香莲的诉述以后,韩祺才恍然大悟:原来要杀的并不是陈世美的什么仇人,而是陈世美的妻子儿女!韩祺左右为难:要杀香莲母子吗,不忍心下手,不杀吗,钢刀上又没有血迹做回证。最后,为了不昧良心,不背正义,韩祺终于放走了秦香莲母子,自己则引刀自刎而死。香莲悲愤交加,咬牙切齿痛恨陈世美的恶行,她拿起了钢刀,急奔开封府去告状。这时候,开封府府尹包拯正从陈州放粮回来,一面让秦香莲去写状子,一面叫王朝去骗陈世美到开封府来。陈世美带了上方宝剑,气焰千丈地来与包拯相见。起初,包拯还正言相劝他认下香莲。陈世美却全不领情,不但坚决不认,并且倚仗皇权欺人。包公见陈世美执迷不悟,便传令击鼓升堂。在公堂上,秦香莲理直气壮地控诉了陈世美忘却父母、不认妻儿、杀妻灭子三大罪状;铁证如山。但陈世美却仗势不受开封府的审理,且想在公堂上行凶杀害秦香莲,包拯忍无可忍,便喝令刽子手打落陈世美头上的乌纱帽,剥去他的蟒龙袍,用法绳把他捆绑了起来。跟随陈世美来的内侍见势不好,急忙跑回宫去报信。皇姑闻讯大惊,连忙摆了车辇,赶到开封府来讨人;但包拯却坚持不放陈世美,一定要为民伸冤。皇姑没有办法,只得回转车辇,去请她的母后。国太到了开封府,用威胁利诱都吓不倒包拯,便蛮不讲理,强夺冬哥和春妹;并且耍赖:不放陈驸马,就坐守开封府不回宫。包拯见国太变了脸,左右为难,无可奈何,只得捧过自己的俸银三百两赠与香莲,劝她与儿女回家。秦香莲有冤无处诉,怨包拯也是个官官相护的人,并且退回银两。包拯听了香莲的话,愧愤交加。他宁愿弃官丢职,也要为香莲伸冤。包拯不顾国太与皇姑的阻止,一手摘下头上的乌纱帽喝令开斩!这个贪图荣华富贵,狠心杀妻灭子的陈世美,终于死在铁面无私的包拯的虎头铡下!


牛舌案是史书中有明确记载的包拯直接办理的案件,当时包拯任天长县县令一职,宋《仁宗实录•包拯附传》中记载:有诉盗割牛舌者,拯使归屠其牛鬻之。既而有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某家牛舌而又告之”,盗者惊服。北宋时期耕牛都是登记在册的,私宰耕牛是犯罪行为,所判的刑罚较重。《宋刑统》卷十九记载:盗官私马牛及杂畜而杀之,或因仇嫌憎嫉而潜行屠杀者,请并为盗杀。如盗杀马牛,头首处死,从者减一等。如有盗割牛鼻、盗砍牛脚者,首处死,从减一等。疮合可用者,并减一等。“头首处死”意思就是主犯判死刑,“从者减一等”意思就是从犯死罪虽然可免,但是要服三年劳役。”可见宋代对此的刑法之重。大致案情是,有一位农夫到县衙报案称自己家的耕牛舌头被人偷偷割掉了,包拯经过思考,大胆作出推理,他认为,既然嫌疑人没有把牛偷走,也没有直接杀死牛,嫌疑人犯罪目的并未为了图财,说明这是一起报复陷害的案件,嫌疑人的目的是让农夫杀死耕牛,使农夫因此获刑。包拯进一步推测,嫌疑人一定会及时关注牛的状况,如果农夫有违法行为,他就会伺机告发。于是包拯让农夫回去杀掉牛,并且把牛肉拿到集市上出售,这样便可以让嫌疑人自投罗网。农夫照做了,在他卖牛肉时,果真有人拉着他前往县衙,告发他私自杀牛,这时包拯立即喝问:“大胆歹徒,明明是你割了人家的牛舍,又来告发人私宰耕牛?快快从实招来!”嫌疑人一听,十分震惊,只好招认了全部犯罪事实。包拯并非传说中能“日审阳、夜断阴”的神探,但他擅于利用心理战术,让嫌疑人自动现身。世人口中所谓“神探”,并非是有科学难以解释的特异功能,而是充分利用心理学、逻辑推理等科学,加之充分的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律知识积累而成的。但是,在“牛舌案”中,如果遇到一位反侦察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的犯罪嫌疑人,包拯的心理战术可能就难以发挥作用了。而当代审判实践中,我们的法官有司法鉴定这个好帮手,司法鉴定利用了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帮助我们法官去识别真相,而非像包拯一样,只能通过心理战术让犯罪嫌疑人现身。

包公断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04:17
铡美案剧情 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恩爱和谐,十年苦读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仁宗招为驸马。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琪半夜追杀。韩琪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在陈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途祌官差奉命杀她,幸为展昭所救。 包拯欲治陈世美之罪却苦无实证。陈世美假意接秦香莲回驸马府,又以二子逼迫秦香莲在休书上盖印。展昭至陈世美家乡寻得人证祺家夫妇,半途上祺大娘死于杀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不让步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狸猫换太子剧情 北宋真宗年间,辽军大举攻宋,要塞澶州危急。真宗皇帝率禁军主力增援,然而,大军到了黄河岸边,真宗却因畏怕危险,不敢过河,以寇准为首的主战派与以丁谓为首的主和派发生了激烈第争执,以致于寇准情急之下收拉皇帝的衣袖,造成局势失控,形成僵持。在这危急时刻,以一名叫李玉的王府诰命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打破僵局,促成皇帝渡河,保住了宋室江山。 李玉的美貌与智慧深深打动了真宗皇帝,而李玉对真宗也是情根深种,二人在寇准的撮合之下相爱了。 然而,后宫的德妃刘娥,却是个阴险狡诈,妒心深重的人,当真宗决定将李玉迎纳入宫以后,她妒发入狂,用尽奸计欲置李玉于死地,李玉在真宗、寇准、陈琳等人的保护下数次死力逃生,但她宽容大度并不计较。然而,刘娥却变本加厉,从只对李玉以人,最后发展到了弑君的地步。终于,刘妃的奸谋暴露在众人面前,然而,由于皇帝的软弱,和李妃的善良,他们再一次宽恕了刘妃。 终于,李玉怀孕了,刘娥表面上与李玉亲亲热热,暗地里串通丁谓等人精心策划了狸猫换太子的毒计,而此时皇帝和李玉却懵然不知。李玉临产了,皇帝亲眼看到她产下了妖孽,龙颜震怒, 寇准身死、李玉逃亡、皇帝陷入刘娥的控制之中,在这国家危难之际,包拯临危受命,他能否保真太子登基,能否昭雪沉冤铲除刘娥,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展开了...... 五鼠闹东京 展昭率同开封府诸人拘捕贩卖少女江湖败类沙千里之时与同为沙而来江湖中人称五鼠卢方、韩彰、蒋平、徐庆、白玉堂五位江湖义士产生分歧最终导致昭被沙之师姐九尾狐毒镖所伤沙亦被救走与此同时昭之师父孟若虚为完成让女儿与昭成亲之夙愿欲带女儿孟春妮前往开封府昭回开封府路上毒发晕倒幸被前去开封府孟氏父女救起孟若虚为救昭之性命不惜以全身功力相救自身武功全废昭却因诸般顾忌无法答应与春妮之婚事致使师父携师妹负气而去客栈中白玉堂助孟氏父女打退一伙宵小之徒且对春妮颇具好感昭前去客栈向师父请罪却看到被九尾狐、沙千里吊客房之中孟若虚之尸体……
包公断案--
1个回答2024-02-18 09:47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包公断案--认理不认人

老包断案--脸黑心不黑
包公断案
1个回答2022-05-03 21:06
求包公给我断案吧!
包公断案 打一成语
1个回答2024-02-29 02:56
铁面无私 [tiě miàn wú sī]
【解释】: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我想必得你去做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出 处
清·无名氏《说呼全传》:“偏偏那个包文正同他也是一般的;朝廷十分信服;果然他是铁面无私。”
例 句
咱队的会计可算得上~,不合乎制度的事凭谁来也休想得到通融。
包公断案——
1个回答2024-03-09 23:49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包公断案——认理不认人

老包断案——脸黑心不黑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