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南口侨乡农场电音节

华侨之乡的梅州
1个回答2024-01-05 11:48

梅州古称嘉应州,是客家人的聚集地,也是中国著名的“华侨之乡”,18世纪末至19世纪大批客家人从这里出发“下南洋”谋生,目前梅州有700多万华人华侨 ,分布在世界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国家和省重点侨乡。 同时也是港澳台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而台湾500万客家人中,就有180万祖籍在梅州。
2013年10月13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中国国内唯一的移民纪念项目——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在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正式落成。同时,世界客侨移民展览馆也开馆迎客。 时间上溯到南宋末年,元兵犯境,战尘蔽天。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的卓谋等800名壮男,追随宋右丞相文天祥起兵勤王,一度克复过梅州。但终因寡不敌众,退到潮州,上船撤往珠江口,不料风急浪高,舟沉崖山。时有10多名幸存者,在卓谋的召集下,继续漂海南渡。海浪将他们送到一个荒岛———婆罗洲(今印尼加里曼丹岛),他们以客家人创业开拓的锐气,从一片原始蛮荒中开辟出新的家园,揭开了梅州客家人海外迁徙史的第一页。
明朝永乐年间(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其中有一支由梅州客家人组成的队伍,因在马来西亚上岸后迷路,便在吉兰丹牙拉顶深山定居。
明崇祯13年(1640年),大埔长治乡民江龙、大东乡民罗宏等人参加郑成功的抗清义军,在台湾兵败后转至东南亚谋生。
丰顺县石湖乡陈宏谋于1750年出洋到暹罗(今泰国)万磅开设“寿元堂”药行。
上述是有史可查的梅州人较早出洋的记录,若从卓谋出洋始,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梅州客家人早期出洋开埠,有一个“兰芳共和国”最富于传奇色彩。拥有明末启蒙思想的罗芳伯,祖籍嘉应州石扇(今梅州市梅县区石扇镇),因不满清廷统治,年已35岁的罗芳伯于清乾隆37年(1772年)邀集“亲朋百众,冒险出走南洋”,自虎门觅得出海之路,遂挂帆到达加里曼丹岛(旧称婆罗洲)的西部(即今印度尼西亚西部)。起初在坤甸以教书为业,他有文化、有胆识,又懂武术,深受当地人民和华侨的拥戴。时内忧外患,强邻入侵,他率众几经血战,打退了荷兰殖民者,东征西讨,终成立自治政府,管辖百姓有11万人。他无意为王,故立“兰芳大总制”,民众称他“大唐总长”。时值公元1777年,兰芳大总制乃世界近代史上最早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雏形。
卓谋、江龙、罗宏、陈宏谋、罗芳伯是早期梅州人出洋开埠故事中的代表。 以往限于条件,梅州籍客家人出洋大都靠水路,多取道梅江、韩江水路直达汕头海港,再由汕头海港乘木船、舢板、帆船等交通工具,随风漂流到哪里就到哪里上岸,定居谋生。也有部分由珠江水域出洋,更有少数从陆路步行,经数月从广西、云南边境,进入印支半岛各国。
在700余年的历史里,移居海外的梅州华侨驾舟闯海,开疆辟地,体现出梅州客家人那种特立卓行的气概,血缘一脉,薪火相传,时时地地都凝结了这个汉民系恪守的人文传统与理想憧憬。他们一方面与当地人民一道开发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争取民族独立;另一方面,他们身居海外,心系祖国,情牵故土,积极支持祖国的革命和建设。同时在促进中外关系方面,他们是经济文化的使者。
鸦片战争后,国家经济衰败,大埔籍的印尼华侨张弼士率先回国投资兴办企业。他支持兴办粤汉铁路、广三铁路,创办烟台张裕酿酒公司,酿造出“金奖白兰地”和“味美思”等名酒,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用科学方法酿制优质葡萄酒的途径。1910年起,他又先后在广州创办省城亚通机器制造厂、雷州机械火犁厂等,开创了海外华侨在内陆投资的先河。1906年,梅州籍的印尼华侨张榕轩、张耀轩投资修建潮汕铁路,这是中国第一条纯商办铁路。1941年,梅州籍的印尼华侨丘元荣独资创办梅州市梅县区华侨玻璃厂。早期华侨投资兴建的实业还有梅州正中机械修理厂、光耀电灯公司、火柴厂等。
辛亥革命时期,有众多的华侨捐款捐物给“兴中会”、“同盟会”,支持孙中山革命事业。平远籍马来西亚华侨姚德胜捐出巨资,孙中山给他颁发一等“嘉禾勋章”。梅州籍印尼华侨谢逸桥、谢良牧兄弟,倾尽海外家财支持孙中山的革命,革命胜利后,孙中山还亲自到松口探望谢氏兄弟,为其题词以示嘉奖。梅州籍的印尼华侨梁密庵鼎力支持辛亥革命,受到孙中山颁发“旌义状”。还有梅州籍的归侨饶辅廷、陈敬岳、温生才、罗福星、周增、陈文褒、林修明等人,弃业从戎,投身辛亥革命,献出宝贵生命。
抗日战争爆发后,东南亚的梅州籍华侨,纷纷成立爱国抗日团体,积极进行抗日宣传和募捐经费活动。此外,不少华侨返国从戎,奔赴前线杀敌。1931年“1·28”淞沪抗战爆发后,梅州籍的周辉甫 在上海组织华侨义勇军大刀队,活动于淞沪一带,建功良多。
新中国的建立,更加激发广大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的爱国爱乡热情,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捐资、投资,积极支持梅州的各项建设。据统计,建国后至今,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资助梅州故乡兴建的科教文卫体设施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累计人民币22亿多元,在梅州兴办“三资”企业1300多家,投资总额达12亿多美元,其中利用外资10.8亿美元。此外,“三胞”还在全国10多个省的大中城市投资兴办了一批实业和捐资公益事业。他们为祖国建设、家乡的腾飞立下了巨大的功绩。
在旅港乡贤曾宪梓、田家炳、余国春、罗焕昌、刘宇新、何冬青、林光如、姚美良等先生的带动下,振兴梅州教育,改变家乡面貌已成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识,捐资范围遍布梅州城乡。仅田家炳、曾宪梓捐建学校楼、馆分别有40多幢,每幢耗资都在50万元以上甚至超千万元。很多香港同胞都有教育系列工程,如曾宪梓先生在嘉应学院的系列工程及分布于全市的梅州市曾宪梓中学、曾宪梓小学系列工程等,林林总总,不胜枚举。梅州籍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为家乡兴学育才,助医建院、振兴文化、发展体育等公益福利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至2004年元宵节,共有五批共193位杰出代表被梅州市人大常委会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青田县位于中国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东接温州,北接台州,西临丽水,是丽水市下辖的一个县。
青田是中国著名的华侨之乡、石雕之乡、田鱼之乡,现有海外华侨华人达22万之多,分布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青田历史悠久,有“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名人之乡”的美誉。也是中国房价第一县,中国金融十强县,外汇第
一县,人均存款第一县。青田也拥有的世界农业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青田石是四大国石之首,女娲补天的遗石,封门青是三大印章之首。
2013年,青田深入实施“深化辐射温州,打造世界青田,建设幸福侨乡”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实际绘就侨乡“富饶秀美、和谐安康。 陈琪(1878—1925),又名兰薰,浙江青田阜山王费垟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入江南陆师学堂,二
十九年任湖南省武备学堂监督兼教导队管带。三十年(1904)被派往美国圣路博览会负责湖南赛品陈设展出,考察英、法、俄、意、奥、葡、瑞、西、比、土等国山川、物产、工商、政教,并著考察记多部。三十一年(1905)任参赞,多次出国考察政治。1913年中国政府应美国政府在旧金山举办万国博览会之邀,委任陈琪为中国赴巴拿马赛会筹备事务局局长。

文明在侨乡作文
1个回答2024-03-12 15:33
  文明在侨乡

  文明是一阵清风,爽朗了人们的心情;文明是一盏灯,照亮了前程的光明;文明是一场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灵;同时,文明也是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人文素质。
   “ 同创文明侨乡,共建和谐城市”是我们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关键,积极推动江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我们的目标!今天,正投身于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江门,不仅是著名侨乡,更是珠三角的重要轻工业基地,开平新崛的翠山湖新区也有大量的外商加入,而我们身为江门市的一份子,更是引之为自豪!因此,为了侨乡今后更好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市民的努力与参与,细节体现文明,细节决定成败。行走在江门,随处可见公共汽车上礼貌让座,乘电梯,购物结账,就餐等自觉排队……有时还会两个陌生人碰面都相互打招呼。一声“你好”,一个真挚的微笑都会随着清风轻轻地吹拂到人们的心田,好不温暖……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随时都可以看到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由一个或两个学生亲切地搀扶着过马路,看到老人脸上洋溢的幸福,就像丝丝温暖萦绕在身边。有时,多一个礼让,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体谅;多一声“你好”,就是多一份文明。文明是一份人生幸福的开始,文明是一份引人注目的美丽风景线,文明也是我们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当有风度的一伸手,当有修养的一句话,充斥在人们的心田,便感受到文明的魅力,那沁人心脾的感觉。
  今天,创建文明侨乡不仅仅是我们的目标,更是提升我们人口素质的关键。亲爱的朋友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新世纪的主人和建设者,祖国未来的一切都需要我们去建设,让我们伴着文明的春风用双手去创造出一个更美好的明天吧!
文明在侨乡作文
1个回答2024-03-14 03:09
  文明在侨乡



  文明是一阵清风,爽朗了人们的心情;文明是一盏灯,照亮了前程的光明;文明是一场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灵;同时,文明也是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人文素质。

   “ 同创文明侨乡,共建和谐城市”是我们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关键,积极推动江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我们的目标!今天,正投身于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江门,不仅是著名侨乡,更是珠三角的重要轻工业基地,开平新崛的翠山湖新区也有大量的外商加入,而我们身为江门市的一份子,更是引之为自豪!因此,为了侨乡今后更好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市民的努力与参与,细节体现文明,细节决定成败。行走在江门,随处可见公共汽车上礼貌让座,乘电梯,购物结账,就餐等自觉排队……有时还会两个陌生人碰面都相互打招呼。一声“你好”,一个真挚的微笑都会随着清风轻轻地吹拂到人们的心田,好不温暖……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随时都可以看到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由一个或两个学生亲切地搀扶着过马路,看到老人脸上洋溢的幸福,就像丝丝温暖萦绕在身边。有时,多一个礼让,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体谅;多一声“你好”,就是多一份文明。文明是一份人生幸福的开始,文明是一份引人注目的美丽风景线,文明也是我们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当有风度的一伸手,当有修养的一句话,充斥在人们的心田,便感受到文明的魅力,那沁人心脾的感觉。

  今天,创建文明侨乡不仅仅是我们的目标,更是提升我们人口素质的关键。亲爱的朋友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新世纪的主人和建设者,祖国未来的一切都需要我们去建设,让我们伴着文明的春风用双手去创造出一个更美好的明天吧!
梅州有( )乡之称?
4个回答2023-01-28 06:01
梅州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和“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单丛茶之乡”的称誉
客家歌-家乡好梅州
1个回答2024-02-26 23:48
这是外来媳妇本地良中的由美唱的一首普通话版的 家乡好梅州。
华侨之乡在哪里?
1个回答2022-10-09 06:32
浙江丽水青田县
华侨“思乡”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2 01:14
乘游轮游览三峡风光时,曾去长江岸边的名山鬼城酆都一游。在天子殿旁的悬崖边,我见到了那久负胜名的“望乡台”。

传说人死后,“一天不吃人间饭,两天就过阴阳界,三天到达望乡台,望见亲人哭哀哀”。望乡台是亡魂们最后一次向阳世亲人告别的地方,也是最后一次见到故乡的机会。传说中的阴间望乡台建造得甚为奇特,上宽下窄,面如弓背,背如弓弦平列,除了一条石级小路外,其余尽是刀山剑树,十分险峻。无论鬼魂们的家乡在何处,站在上面,都可一览无遗,鬼魂们甚至还能看到亲人们守灵时的哀容,以及今后的生活。望乡台上传出的鬼魂们的凄惨哭声,就连铁面无私的判官钟馗和主宰阴司的阎罗王听了都难免触动恻隐之心。

而现在游客们看到的望乡台,是1985年名山区修复时重建的一座两楼一底,有着重檐四翘角之顶的新式望乡台,楼台高二十余米,台上配置有现代的望远镜,登台俯瞰,江城全貌和沿江景物尽收眼底。游人们兴致勃勃地在台上观赏风景,笑容满面地拍照留念。毕竟是阴阳两隔,阳世的游人们大多是循着民间传说来此看古迹玩乐的,哪会真在意那阴间的鬼魂望乡思乡的悲切呢?

回国探亲顺带旅游的我当然也是这些普通游客中的一员。然而,当我看见“望乡台”三个字的那一刹那间,心中忽然一动,又一痛,泪水顿时盈满眼眶。哦,我虽不是鬼魂,却是个漂泊异国他乡多年的游子,我,还有和我一样的海外游子们,哪个的心中不都是高耸着一座类似的“望乡台”呢?

我向来自称是属于家乡观念淡薄的一族,也曾经特别欣赏“无产者四海为家”的豪言壮语。孩提时跟随父母搬过多次家,从市镇到乡村,从乡村到城市,几番变化;少年时住校读书已算一半离家,但还是恨不能立马全部脱离父母的卵翼出去闯荡,见识世界;青年时果然如愿以偿,背负行装告别父母出外远游,又从城里到乡下,从乡村到城市,从南方到中原,再到北方。一步步,越走越远;一日日,家乡意识更为淡薄。

记得小时候曾问过父母,家乡是什么?故乡又是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候,父母在哪里,家乡就在哪里;离开了父母独立成家,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是的,如果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我会很快地说出我填表时的籍贯所在地(其实追溯起来,我的先祖数代前却也不是那地方的人)——我父亲的故乡。可要是问我的故乡(具体城市)在哪里,我总是不好选择。说我出生的地方吧,幼儿时我就随父母离开了,对那里我根本就没有印象。说我度过童年的地方吧(我一直是把那里当作我的第一故乡的),在那里我却没有一个亲戚,找不到别人回乡亲友满堂的热闹感觉。青年时呆过的地方更是几年一换,去时就没打算久呆,走时也怀着“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潇洒心情。唯一能说出的只有我父母现在居住的城市——虽然,30年间,我在那里居留的时间包括探亲、度假等全部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两年。

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在北京住久了,有了自己的小家,也就认同了北京这个新的家乡——尽管一开口,老北京们就会知道我是南方人。虽然也会时时想念千里之遥的父母,可我对家乡也好,故乡也罢,都没有太多的在意。后来,上幼儿园的女儿也问过我同样的关于家乡、故乡的问题,我也用当年我父母的话回答她。她于是跳了起来欢快地叫道:“那我的家乡就是北京,我的故乡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的地方!”

再度漂泊,来到异国。心目中对异乡、家乡、故乡的定义范畴似乎并没有多大变化,所不同的是内涵产生了不同的指向和解释。我对我所住过的每一个地方都存有一分牵挂,它们都是我的故乡,可我也免不了有些遗憾,它们又不是我心目中那个无可替代的故乡!异国社会的陌生,生活的压力,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都使人更加思念故乡。故乡这个词变得格外亲切,格外有吸引力。而故乡的概念也扩大为中国——祖国,祖国所有的山水,风景,事物,食品,习俗,还有往事都变得那么亲切温馨,那么回味无穷……

那“望乡台”就这样一砖一瓦地在海外游子的心中垒建起来了。

夜半苦读时,那厚砖般的书本砌起了一座望乡台,朦胧中看见父母殷殷期望的眼神;辛勤打工时,那满池的碗碟堆起了一座望乡台,恍惚间听到父母心疼的唏嘘声;春节聚会的餐桌上,游子们自制的各色中华美食搭起了一座望乡台,似乎地球另一边的全家喜放的鞭炮声中也有自己点燃的一挂响鞭;每月一次给父母的问候中,电话线连着的是儿女踮脚远眺的一座望乡台,说的都是开心的话,而不开心的事情都压在肩头自己默默承担。唐人街的牌坊是一座游子共用的望乡台,思乡了,全家大小去那里品一次中国某地的风味菜;新屋后面的木阳台是一座私家独用的望乡台,想家了,悄悄地上那里闻一下故乡也有的金银花香。想家想得难受时,出门登山,山山都似望乡台;刻意消除乡愁时,下河戏水,却水水倒映故乡景……

思乡、望乡,是游子的专利,从不离家的人怎能体会?海外游子的思乡、望乡,是苦也是甜,是一种断不了的心疼,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享受,一笔留给后代的精神财富。

日子在当父母的思乡望乡中,也在孩子的逐渐长大中一天天过去。终于有了回乡省亲,带孩子旅游去认识给她讲过千遍万遍的壮丽河山的机会。站在这望乡台前,想起这十年思乡望乡的酸甜苦辣,虽然与众鬼魂不是一回事,却也不由我不感慨万千。

手扶栏干,尽情欣赏山下大江波浪奔腾,远处青山叠翠的美景。可是,眼前怎么却隐隐约约地显现出远在异国他乡的那幢二层小楼的熟悉影像。想起唐朝诗人刘皂的七绝《旅次朔方》:“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难道我也和刘皂一样,在不知不觉的十年岁月中,异国他乡的“并州”竟成了“家乡”么?

女儿说:“我可记得妈妈当年的话:父母在哪里,家乡就在哪里!离开了的家乡,就是故乡!”

唉,到底是鬼城的“望乡台”,似乎带着某种魔力,就看了这么一眼,就如同一觉醒来,异国他乡竟然变成了也让人日夜惦记的家乡!好在故乡还是我们永远的故乡,中华民族发源、壮大的神洲大地也永远是我们的祖裔国。

那“望乡台”啊,海外游子的望乡台!站在此岸望彼岸,站在彼方望此方,哪一处都是连着心扯着情的乡土,都是割舍不了的家呀!
华侨思乡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2 17:10
乘游轮游览三峡风光时,曾去长江岸边的名山鬼城酆都一游。在天子殿旁的悬崖边,我见到了那久负胜名的望乡台”。 传说人死后,一天不吃人间饭,两天就过阴阳界,三天到达望乡台,望见亲人哭哀哀”。望乡台是亡魂们最后一次向阳世亲人告别的地方,也是最后一次见到故乡的机会。传说中的阴间望乡台建造得甚为奇特,上宽下窄,面如弓背,背如弓弦平列,除了一条石级小路外,其余尽是刀山剑树,十分险峻。无论鬼魂们的家乡在何处,站在上面,都可一览无遗,鬼魂们甚至还能看到亲人们守灵时的哀容,以及今后的生活。望乡台上传出的鬼魂们的凄惨哭声,就连铁面无私的判官钟馗和主宰阴司的阎罗王听了都难免触动恻隐之心。 而现在游客们看到的望乡台,是1985年名山区修复时重建的一座两楼一底,有着重檐四翘角之顶的新式望乡台,楼台高二十余米,台上配置有现代的望远镜,登台俯瞰,江城全貌和沿江景物尽收眼底。游人们兴致勃勃地在台上观赏风景,笑容满面地拍照留念。毕竟是阴阳两隔,阳世的游人们大多是循着民间传说来此看古迹玩乐的,哪会真在意那阴间的鬼魂望乡思乡的悲切呢? 回国探亲顺带旅游的我当然也是这些普通游客中的一员。然而,当我看见望乡台”三个字的那一刹那间,心中忽然一动,又一痛,泪水顿时盈满眼眶。哦,我虽不是鬼魂,却是个漂泊异国他乡多年的游子,我,还有和我一样的海外游子们,哪个的心中不都是高耸着一座类似的望乡台”呢? 我向来自称是属于家乡观念淡薄的一族,也曾经特别欣赏无产者四海为家”的豪言壮语、提时跟随父母搬过多次家,从市镇到乡村,从乡村到城市,几番变化;少年时住校读书已算一半离家,但还是恨不能立马全部脱离父母的卵翼出去闯荡,见识世界;青年时果然如愿以偿,背负行装告别父母出外远游,又从城里到乡下,从乡村到城市,从南方到中原,再到北方。一步步,越走越远;一日日,家乡意识更为淡薄。 记得小时候曾问过父母,家乡是什么?故乡又是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候,父母在哪里,家乡就在哪里;离开了父母独立成家,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是的,如果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我会很快地说出我填表时的籍贯所在地(其实追溯起来,我的先祖数代前却也不是那地方的人)??我父亲的故乡。可要是问我的故乡(具体城市)在哪里,我总是不好选择。说我出生的地方吧,幼儿时我就随父母离开了,对那里我根本就没有印象。说我度过童年的地方吧(我一直是把那里当作我的第一故乡
华侨“思乡”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4 15:15
乘游轮游览三峡风光时,曾去长江岸边的名山鬼城酆都一游。在天子殿旁的悬崖边,我见到了那久负胜名的“望乡台”。



传说人死后,“一天不吃人间饭,两天就过阴阳界,三天到达望乡台,望见亲人哭哀哀”。望乡台是亡魂们最后一次向阳世亲人告别的地方,也是最后一次见到故乡的机会。传说中的阴间望乡台建造得甚为奇特,上宽下窄,面如弓背,背如弓弦平列,除了一条石级小路外,其余尽是刀山剑树,十分险峻。无论鬼魂们的家乡在何处,站在上面,都可一览无遗,鬼魂们甚至还能看到亲人们守灵时的哀容,以及今后的生活。望乡台上传出的鬼魂们的凄惨哭声,就连铁面无私的判官钟馗和主宰阴司的阎罗王听了都难免触动恻隐之心。



而现在游客们看到的望乡台,是1985年名山区修复时重建的一座两楼一底,有着重檐四翘角之顶的新式望乡台,楼台高二十余米,台上配置有现代的望远镜,登台俯瞰,江城全貌和沿江景物尽收眼底。游人们兴致勃勃地在台上观赏风景,笑容满面地拍照留念。毕竟是阴阳两隔,阳世的游人们大多是循着民间传说来此看古迹玩乐的,哪会真在意那阴间的鬼魂望乡思乡的悲切呢?



回国探亲顺带旅游的我当然也是这些普通游客中的一员。然而,当我看见“望乡台”三个字的那一刹那间,心中忽然一动,又一痛,泪水顿时盈满眼眶。哦,我虽不是鬼魂,却是个漂泊异国他乡多年的游子,我,还有和我一样的海外游子们,哪个的心中不都是高耸着一座类似的“望乡台”呢?



我向来自称是属于家乡观念淡薄的一族,也曾经特别欣赏“无产者四海为家”的豪言壮语。孩提时跟随父母搬过多次家,从市镇到乡村,从乡村到城市,几番变化;少年时住校读书已算一半离家,但还是恨不能立马全部脱离父母的卵翼出去闯荡,见识世界;青年时果然如愿以偿,背负行装告别父母出外远游,又从城里到乡下,从乡村到城市,从南方到中原,再到北方。一步步,越走越远;一日日,家乡意识更为淡薄。



记得小时候曾问过父母,家乡是什么?故乡又是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候,父母在哪里,家乡就在哪里;离开了父母独立成家,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是的,如果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我会很快地说出我填表时的籍贯所在地(其实追溯起来,我的先祖数代前却也不是那地方的人)——我父亲的故乡。可要是问我的故乡(具体城市)在哪里,我总是不好选择。说我出生的地方吧,幼儿时我就随父母离开了,对那里我根本就没有印象。说我度过童年的地方吧(我一直是把那里当作我的第一故乡的),在那里我却没有一个亲戚,找不到别人回乡亲友满堂的热闹感觉。青年时呆过的地方更是几年一换,去时就没打算久呆,走时也怀着“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潇洒心情。唯一能说出的只有我父母现在居住的城市——虽然,30年间,我在那里居留的时间包括探亲、度假等全部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两年。



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在北京住久了,有了自己的小家,也就认同了北京这个新的家乡——尽管一开口,老北京们就会知道我是南方人。虽然也会时时想念千里之遥的父母,可我对家乡也好,故乡也罢,都没有太多的在意。后来,上幼儿园的女儿也问过我同样的关于家乡、故乡的问题,我也用当年我父母的话回答她。她于是跳了起来欢快地叫道:“那我的家乡就是北京,我的故乡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的地方!”



再度漂泊,来到异国。心目中对异乡、家乡、故乡的定义范畴似乎并没有多大变化,所不同的是内涵产生了不同的指向和解释。我对我所住过的每一个地方都存有一分牵挂,它们都是我的故乡,可我也免不了有些遗憾,它们又不是我心目中那个无可替代的故乡!异国社会的陌生,生活的压力,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都使人更加思念故乡。故乡这个词变得格外亲切,格外有吸引力。而故乡的概念也扩大为中国——祖国,祖国所有的山水,风景,事物,食品,习俗,还有往事都变得那么亲切温馨,那么回味无穷……



那“望乡台”就这样一砖一瓦地在海外游子的心中垒建起来了。



夜半苦读时,那厚砖般的书本砌起了一座望乡台,朦胧中看见父母殷殷期望的眼神;辛勤打工时,那满池的碗碟堆起了一座望乡台,恍惚间听到父母心疼的唏嘘声;春节聚会的餐桌上,游子们自制的各色中华美食搭起了一座望乡台,似乎地球另一边的全家喜放的鞭炮声中也有自己点燃的一挂响鞭;每月一次给父母的问候中,电话线连着的是儿女踮脚远眺的一座望乡台,说的都是开心的话,而不开心的事情都压在肩头自己默默承担。唐人街的牌坊是一座游子共用的望乡台,思乡了,全家大小去那里品一次中国某地的风味菜;新屋后面的木阳台是一座私家独用的望乡台,想家了,悄悄地上那里闻一下故乡也有的金银花香。想家想得难受时,出门登山,山山都似望乡台;刻意消除乡愁时,下河戏水,却水水倒映故乡景……



思乡、望乡,是游子的专利,从不离家的人怎能体会?海外游子的思乡、望乡,是苦也是甜,是一种断不了的心疼,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享受,一笔留给后代的精神财富。



日子在当父母的思乡望乡中,也在孩子的逐渐长大中一天天过去。终于有了回乡省亲,带孩子旅游去认识给她讲过千遍万遍的壮丽河山的机会。站在这望乡台前,想起这十年思乡望乡的酸甜苦辣,虽然与众鬼魂不是一回事,却也不由我不感慨万千。



手扶栏干,尽情欣赏山下大江波浪奔腾,远处青山叠翠的美景。可是,眼前怎么却隐隐约约地显现出远在异国他乡的那幢二层小楼的熟悉影像。想起唐朝诗人刘皂的七绝《旅次朔方》:“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难道我也和刘皂一样,在不知不觉的十年岁月中,异国他乡的“并州”竟成了“家乡”么?



女儿说:“我可记得妈妈当年的话:父母在哪里,家乡就在哪里!离开了的家乡,就是故乡!”



唉,到底是鬼城的“望乡台”,似乎带着某种魔力,就看了这么一眼,就如同一觉醒来,异国他乡竟然变成了也让人日夜惦记的家乡!好在故乡还是我们永远的故乡,中华民族发源、壮大的神洲大地也永远是我们的祖裔国。



那“望乡台”啊,海外游子的望乡台!站在此岸望彼岸,站在彼方望此方,哪一处都是连着心扯着情的乡土,都是割舍不了的家呀!
名人华侨思乡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1 01:18
乘游轮游览三峡风光时,曾去长江岸边的名山鬼城酆都一游。在天子殿旁的悬崖边,我见到了那久负胜名的“望乡台”。

传说人死后,“一天不吃人间饭,两天就过阴阳界,三天到达望乡台,望见亲人哭哀哀”。望乡台是亡魂们最后一次向阳世亲人告别的地方,也是最后一次见到故乡的机会。传说中的阴间望乡台建造得甚为奇特,上宽下窄,面如弓背,背如弓弦平列,除了一条石级小路外,其余尽是刀山剑树,十分险峻。无论鬼魂们的家乡在何处,站在上面,都可一览无遗,鬼魂们甚至还能看到亲人们守灵时的哀容,以及今后的生活。望乡台上传出的鬼魂们的凄惨哭声,就连铁面无私的判官钟馗和主宰阴司的阎罗王听了都难免触动恻隐之心。

而现在游客们看到的望乡台,是1985年名山区修复时重建的一座两楼一底,有着重檐四翘角之顶的新式望乡台,楼台高二十余米,台上配置有现代的望远镜,登台俯瞰,江城全貌和沿江景物尽收眼底。游人们兴致勃勃地在台上观赏风景,笑容满面地拍照留念。毕竟是阴阳两隔,阳世的游人们大多是循着民间传说来此看古迹玩乐的,哪会真在意那阴间的鬼魂望乡思乡的悲切呢?

回国探亲顺带旅游的我当然也是这些普通游客中的一员。然而,当我看见“望乡台”三个字的那一刹那间,心中忽然一动,又一痛,泪水顿时盈满眼眶。哦,我虽不是鬼魂,却是个漂泊异国他乡多年的游子,我,还有和我一样的海外游子们,哪个的心中不都是高耸着一座类似的“望乡台”呢?

我向来自称是属于家乡观念淡薄的一族,也曾经特别欣赏“无产者四海为家”的豪言壮语。孩提时跟随父母搬过多次家,从市镇到乡村,从乡村到城市,几番变化;少年时住校读书已算一半离家,但还是恨不能立马全部脱离父母的卵翼出去闯荡,见识世界;青年时果然如愿以偿,背负行装告别父母出外远游,又从城里到乡下,从乡村到城市,从南方到中原,再到北方。一步步,越走越远;一日日,家乡意识更为淡薄。

记得小时候曾问过父母,家乡是什么?故乡又是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候,父母在哪里,家乡就在哪里;离开了父母独立成家,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是的,如果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我会很快地说出我填表时的籍贯所在地(其实追溯起来,我的先祖数代前却也不是那地方的人)——我父亲的故乡。可要是问我的故乡(具体城市)在哪里,我总是不好选择。说我出生的地方吧,幼儿时我就随父母离开了,对那里我根本就没有印象。说我度过童年的地方吧(我一直是把那里当作我的第一故乡的),在那里我却没有一个亲戚,找不到别人回乡亲友满堂的热闹感觉。青年时呆过的地方更是几年一换,去时就没打算久呆,走时也怀着“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潇洒心情。唯一能说出的只有我父母现在居住的城市——虽然,30年间,我在那里居留的时间包括探亲、度假等全部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两年。

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在北京住久了,有了自己的小家,也就认同了北京这个新的家乡——尽管一开口,老北京们就会知道我是南方人。虽然也会时时想念千里之遥的父母,可我对家乡也好,故乡也罢,都没有太多的在意。后来,上幼儿园的女儿也问过我同样的关于家乡、故乡的问题,我也用当年我父母的话回答她。她于是跳了起来欢快地叫道:“那我的家乡就是北京,我的故乡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的地方!”

再度漂泊,来到异国。心目中对异乡、家乡、故乡的定义范畴似乎并没有多大变化,所不同的是内涵产生了不同的指向和解释。我对我所住过的每一个地方都存有一分牵挂,它们都是我的故乡,可我也免不了有些遗憾,它们又不是我心目中那个无可替代的故乡!异国社会的陌生,生活的压力,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都使人更加思念故乡。故乡这个词变得格外亲切,格外有吸引力。而故乡的概念也扩大为中国——祖国,祖国所有的山水,风景,事物,食品,习俗,还有往事都变得那么亲切温馨,那么回味无穷……

那“望乡台”就这样一砖一瓦地在海外游子的心中垒建起来了。

夜半苦读时,那厚砖般的书本砌起了一座望乡台,朦胧中看见父母殷殷期望的眼神;辛勤打工时,那满池的碗碟堆起了一座望乡台,恍惚间听到父母心疼的唏嘘声;春节聚会的餐桌上,游子们自制的各色中华美食搭起了一座望乡台,似乎地球另一边的全家喜放的鞭炮声中也有自己点燃的一挂响鞭;每月一次给父母的问候中,电话线连着的是儿女踮脚远眺的一座望乡台,说的都是开心的话,而不开心的事情都压在肩头自己默默承担。唐人街的牌坊是一座游子共用的望乡台,思乡了,全家大小去那里品一次中国某地的风味菜;新屋后面的木阳台是一座私家独用的望乡台,想家了,悄悄地上那里闻一下故乡也有的金银花香。想家想得难受时,出门登山,山山都似望乡台;刻意消除乡愁时,下河戏水,却水水倒映故乡景……

思乡、望乡,是游子的专利,从不离家的人怎能体会?海外游子的思乡、望乡,是苦也是甜,是一种断不了的心疼,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享受,一笔留给后代的精神财富。

日子在当父母的思乡望乡中,也在孩子的逐渐长大中一天天过去。终于有了回乡省亲,带孩子旅游去认识给她讲过千遍万遍的壮丽河山的机会。站在这望乡台前,想起这十年思乡望乡的酸甜苦辣,虽然与众鬼魂不是一回事,却也不由我不感慨万千。

手扶栏干,尽情欣赏山下大江波浪奔腾,远处青山叠翠的美景。可是,眼前怎么却隐隐约约地显现出远在异国他乡的那幢二层小楼的熟悉影像。想起唐朝诗人刘皂的七绝《旅次朔方》:“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难道我也和刘皂一样,在不知不觉的十年岁月中,异国他乡的“并州”竟成了“家乡”么?

女儿说:“我可记得妈妈当年的话:父母在哪里,家乡就在哪里!离开了的家乡,就是故乡!”

唉,到底是鬼城的“望乡台”,似乎带着某种魔力,就看了这么一眼,就如同一觉醒来,异国他乡竟然变成了也让人日夜惦记的家乡!好在故乡还是我们永远的故乡,中华民族发源、壮大的神洲大地也永远是我们的祖裔国。

那“望乡台”啊,海外游子的望乡台!站在此岸望彼岸,站在彼方望此方,哪一处都是连着心扯着情的乡土,都是割舍不了的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