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相声团体石头大春

有一部电影有民乐团
1个回答2024-03-30 14:20
《闪光少女》哦!!!
《闪光少女》是由王冉执导,鲍鲸鲸编剧的电影作品,王冉导演,彭昱畅、徐璐、李诺、刘泳希、韩忠羽、骆明劼、陈雨锶、乐思宏主演。
该片讲述了学扬琴的高二女生陈惊,为了向暗恋的师哥证明自己,组起了二次元民乐小乐队,不仅打破了西洋乐学生对民乐的偏见,还和朋友们一起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的故事
团课(关于民族团结)心得体会
1个回答2024-03-03 14:02
同学,作业也在网上抄啊,那你的脑子不用要生锈啦。
中国民间关于石头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7:21
和氏璧:
楚国有一个人叫卞和,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献给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理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干了眼泪,接着又哭出了血。文王得知后派人前去询问,问道:“普天之下被砍去双脚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泣的如此悲痛?”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这就是我所悲痛的原因。”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就命名为和氏壁。

望夫石
九牛岭下的的江峡叫黄牛峡,沿峡你能看到"群龙戏水"、"青蛙过江"等奇观,接着,就进入了斗米滩。在斗米滩,你能欣赏到望夫石。
以前,有一对撑船为生的夫妻,正值数九寒冬,他俩逆水行船,倍受辛劳。傍晚,夫妻俩泊船江边,遇到一个老妇人,拖儿带女的来向他们讨米。夫妻俩见她们实在可怜,就把仅有的一斗米送给了老妇人。夫妻俩断粮后,只盼上下游有船往来接济。可那时偏偏没有往来船只。正是屋漏更遭连夜雨。于是,丈夫便天天爬上山去了望船只。有一天,妻子见丈夫久不下山,就上山去找,结果发现丈夫已被大雪冻僵,饿死在山上。妻子一急,也死在丈夫身边。
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对好心肠的夫妇,就把他们泊船的地方称作"斗米滩"。后来夫妻俩化为石头,人们便称丈夫为"仙人石",妻子为"望夫石"。

卧牛石的传说

在饮马河的靠山乡有一个自然村,相传从前这里有一块形似卧牛的大青石,虽然后来河流改道将这块石头冲入河里,可是卧牛石的传说却在民间广为流传。
从前有一个农夫,养着一头灰驴和有头黄牛,黄牛黄牛终日每年每日老老实实的干活,而灰驴却处处偷懒蹭猾。拉车的时候灰驴把车套拽的很直,但却一点力气也不用,使重量全部落去黄牛的身上,农夫见黄牛累的浑身是汗,而灰驴却一点汗也不费,他就认为灰驴比黄牛的力气大,耕地的时候,黄牛只是低头默默的拉梨。而灰驴的眼睛总盯着农夫,一见农夫走近,它就赶忙伸出舌头去舔农夫的手,给农夫留下了一个忠心的印象。
有一天,黄牛和灰驴在草地上吃草,农夫躺在松软的草地上睡觉。突然,一只饿狼从草丛里窜了出来,向农夫扑去,吓的灰驴躲到草沟里一动也不动;黄牛却迎了上去,挡在饿狼的前头同饿狼搏斗起来,虽然被饿狼咬伤了两块毛皮,但饿狼也受了伤,它依然奋勇直前,将饿狼撵到草地深处的沼泽里。灰驴见饿狼跑远了,从水沟里留了出来把农夫唤醒,引呀到刚才搏地方,农夫看到草地上有狼毛和血迹,知道自己在睡觉的时候来过狼,他以为是灰驴救了他,感动的用手替灰驴挠痒痒,对从沼泽里回来的黄牛却一理不理。
种荞麦的时候,农夫将一袋荞麦丢在路上了。黄牛找了一上午终于在路旁的草丛中找到了,它用两只尖尖的角将装有荞麦的口袋驮了回去。回到村中的时候,灰驴从门洞里窜了出来亲热的说“牛大哥,看把你累的,让我帮你拿吧。”说着,用嘴叼过口袋送进农夫的房间。从此,农夫认为灰驴有忠实有勤快,黄牛有赖有馋,他把好的草料都给灰驴吃,剩下的给草料和秸秆才给黄牛吃。
第二年春天,农夫要去饮马河南岸去买棉花,他嫌黄牛不中用,只用灰驴架车出发了,回来的时候,正赶上饮马河涨水,农夫做在车上用鞭子指引灰驴从浅滩处过河,行至河中间时,水湍急。漫过车厢。灰驴觉的横流不如顺水拉车省力,于是不听农夫的吆喝,径自向下流拉车,不管农夫怎么鞭打和吆喝,灰驴也不听,结果连人带车冲入了松花江,那疏懒成性的灰驴也被江山淹死了。
黄牛在家耕完地,每天都卧在河岸上等它的主人回来,日复一日,戚春年复一年。一连等了几年。黄牛都没有等回农夫,它自己却卧在那里变了一块卧牛石。

飞将军李广射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塌蔽更射之,终不团仔州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关于民族团结故事作文
1个回答2024-01-26 04:23
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有着59个优秀儿女,在辽阔富饶的祖国大地上快乐的生活
有哪些民族团结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5:26
抗日战争,是全体中华儿女反抗侵略的战争
关于民族团结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03:45
玄奘西游,张骞出使西域,班超出使西域,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小叶丹结盟,

金城公主,松赞干布,点苍山会盟,南诏崇圣寺三塔

郑和下西洋也是吧
关于民族团结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23:53
2004年9月28日,居住在北山的哈萨克族牧民卡热木的女儿努尔巴克突然感到肚子特别痛,她要生小孩了。可是,按时间算还不足月。于是,他们急忙从北山来到团部,因他们不太懂汉语便找到了派出所,所长石建新接待了他们。在介绍完情况后已是21时,当时医院的医生全部到外团参加考试去了,经护士初检后认为是难产,需要立即进行剖腹产手术。于是,护士、民警立即同外出考试的医生联系迅速赶回,这边护士也在忙着给手术室消毒。医生到达后,经全面检查后就开始进行手术。24时手术成功,母子平安。7天后,努尔巴克出院了,由于没有车民警们又开车将她们母子送回到了40公里外的北山牧场的家。
关于民族团结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1 22:36
在13村,人们异口同声地传说着地震后“小许为村民们免费磨面”的事。记者随村党支部书记阿不拉·艾买提一起走进了“小许”一间唯一没有倒塌的磨坊。屋子里有几个农民在帮着一位身着汉族服装的老人,在忙碌磨坊里的活计,你来我往,配合默契,就像一家人似的。
当支部书记亲切地叫了一声“小许”时,老人立马微笑着向我们走来。寒暄中得知这位叫作“小许”的老人已经有62岁了,真实姓名叫许向国,是当地的第二代汉族农民。1960年,随父母逃荒到琼库尔恰克乡落户,不久父母相继辞世,当年徐向国还是不满20岁的毛头小伙。因此,村里人都叫他“小许”,并帮扶他成了家。一晃40多年过去,人们已记不得他还有一个叫“许向国”的名字,习惯地叫他“小许”直到如今。地震震倒了“小许”家的四间房子,没有倒塌的磨坊是租用村委会砖砌的老办公室。“2·24”震灾发生后,除去断电停了3天,后来的日子“小许”的磨坊昼夜转动,为受灾的乡亲们免费磨面。记者和这位在维吾尔族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拉话时,他很自然地说:“自家人受了灾难,还分什么你我哩,只要小钢磨能转,兄弟们就不会没有面粉吃。”
阿拉根乡一村的赵兴安夫妇,是2000年来此地安家的山东菜农。他承包的四座大棚,除种菜外,每年春天都要培育一批瓜苗提供给村里的瓜农。今年他又种下了8万株西瓜和12万株甜瓜苗。“2·24”地震,他家倒塌了两座温棚,泥土掩埋了刚发出生长叶的瓜苗;另两座大棚墙裂膜破,急需整修。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赵家两口不知如何是好。就在他犯愁时村里的乡亲们赶来了。七手八脚,撑起了倒塌的棚顶,更换了撕裂的棚膜,又细心地将压在瓜苗上的泥土清洗干净。赵兴安见到记者时,再三要求把兄弟民族同胞们帮他救灾的事传向社会,传到老家山东,让远方的亲人们放心。
记者在赵兴安家的温棚里看到,灾后余生的瓜苗已渡过了劫难,油绿的叶片像展翅欲飞的小鸟,只待春寒过后,便可在希望的田野里开花结果,为灾后重建家园的农民送上第一个丰收的喜悦。
有关民族团结的故事要简答
1个回答2024-01-22 08:30

新疆奇台县维吾尔族老人阿尼帕·阿力马洪和丈夫阿比包(去世)共养育了19个不同民族的孩子,其中10个孩子是他们收养的汉、回、维、哈4个民族的孤儿,加上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的女婿、儿媳,全家共由6个民族组成。阿尼帕夫妇以博大的慈母之心,创造了人间至真至纯的旷世奇爱。2009年2月28日,阿尼帕获得新疆首届十大杰出母亲称号。

民族团结
1个回答2024-01-19 04:09
故事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好干部龚曲此里事迹感动网民

云南省迪庆军分区原副司令员龚曲此里,为了民族团结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藏族军人。



故事二、新疆十大杰出母亲阿尼帕阿力马洪

今年72岁的新疆奇台县维吾尔族老人阿尼帕·阿力马洪和丈夫阿比包(去世)共养育了19个不同民族的孩子,其中10个孩子是他们收养的汉、回、维、哈4个民族的孤儿,加上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的女婿、儿媳,全家共由6个民族组成。阿尼帕夫妇以博大的慈母之心,创造了人间至真至纯的旷世奇爱。2009年2月28日,阿尼帕获得新疆首届十大杰出母亲称号。



故事三、晚霞红似火,爱心暖人间--维族老人和他的3个孩子



20多年来,奎屯市的维吾尔族老人玉素甫收养3个弃儿并靠卖杂碎汤将其逐一养大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在这个不寻常的家庭里,一对维吾尔族老夫妻和他们的两个汉族女儿、一个维族儿子,如同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幸福地生活着。



故事四、李素芝和西藏军区总医院维护民族团结



故事五、“三朵金花”谱写民族团结故事



西藏洛隆县硕督镇中心校的3位汉族女老师:刘丹、刘燕、赵纯花维护民族团结。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