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奥尔夫音乐的优势
1个回答2024-02-20 06:55

爱福幼师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是指原本性的音乐教育。
原本的音乐是指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把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原本的音乐是接近自然,源于生活,能为每个人学会
和体验的,非常适合于儿童的。
它形式简洁,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即兴性;
2、综合性;
3、参与性;
4、自然性;
5、民族性
6、大众性。
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奥尔夫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关系
1个回答2024-01-18 23:02

奥尔夫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兼容并包的。

奥尔夫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而会全心身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来,用他们肢体、语言、乐器自由地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世界。

当音乐成为孩子自身的需求,孩子对乐理、乐感、表演、演奏以及语言文化的掌握自然轻松快速,而且根深蒂固。

同时强调创造精神的塑造,在课堂上,孩子用蛙鸣筒模仿秋夜的蛙声,用腕铃描绘春江细雨,用语言与拍打肢体来演绎节奏,尤其一群孩子一起表演不同声部时,一部悦耳动人的交响乐就在孩子们中诞生了。

奥尔夫音乐给孩子发展个性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也在集体表演中给了孩子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在课堂中还让家长参与课程,父母与孩子一道学习、表演,让课程更有乐趣和意义。

根据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和幼儿园教育大纲精神,培养学生的感知反应能力、领悟能力、身体各部或心脑的协调能力、记忆力、创造力、交流沟通能力等等。

同时培养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素养:感觉(及情感体验)、表现、创编的能迹晌力,并通过亲自参与的活动(说、唱、奏、动、听、游戏等),去探究、发现、表现和创造艺术。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价值所在:

1、音乐教育不再是个别的,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了机会来感受,表现音侍碰乐的丰富性。

2、让孩子们摆脱了琴凳琴弦的束缚,也不再只是被动地聆听。没有枯燥乏味的技巧训练,即可让孩子进入表现音乐的阶段,使学习音乐不再那么“BORING”。

3、孩子不再是一直被动地学习固化的东西,而有了自己广泛的即兴创作的空间。

4、把孩子从单纯的个体化的练声,练琴带入了合作的天地,让他们早早地开始学习如何协作、服从、洞拆领导与被领导。

5、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老颤谈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老颤谈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洞拆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侍碰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意义
1个回答2024-02-29 07:24

通过对奥尔夫音乐的分析,找到改善儿童听觉记忆力的方法,即通过音乐的训练改善儿童的听觉记忆力,具体如下:

一、激发音乐兴趣和潜能

奥尔夫音乐教育将音乐作为一种语言和文化,注重启发学生对音乐的自我感受和创造力的发展,通过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和游戏,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对音乐的热爱。

同时,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音乐感知和理解的过程,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和多层次的音乐体验,将音乐作品或音乐元素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使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音乐潜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二、发展音乐能力和艺术素养

奥尔夫音乐教育注重音乐能力和技能的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体验式、创造性和综合性的音乐课程,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和习惯。

其中,包括节奏、旋律、和声、歌唱、器乐演奏、音乐创作和表演等多种方面。在音乐课程中,学生通过多次合作演奏或合唱,积累演出经验和团队意识,提高表演能力和自信心,同时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三、促进个性发展和社会情感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学童的主体地位,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自我、自我管理的发展,关注个性发展和社会情感教育,多方面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习惯和情感体验。例如,在音乐活动当中,学生通过运用各种声音、小动作或演奏方式等方式进行非语言表达,从而培养学生情感表达和沟通技能。

四、培养跨学科的综合素养

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设计的特点是把音乐作为核心,不断发掘音乐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将其融合达到综合素养的磨练。例如,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学生可以运用数学知识来理解节奏与音乐时间;通过艺术氛围,来激发创造思维等多种方式,努力开发学童的潜力,并将其应用到课外和社会实践中。

拓展知识:

奥尔夫音乐听觉记忆力儿童潜能引论卡尔·奥尔夫是德国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指挥家。奥尔夫的音乐作品风格与其儿童音乐教育理论相适应,丰富的节奏型、大量的打击乐、简单的和声、旋律配合节奏而创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奥尔夫主张"原本性"的教育理念,强调让儿童参与表现和创造音乐。奥尔夫音乐是建立在音乐的基础之上,目的是为了发掘儿童的潜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
1个回答2024-04-09 07:32

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是指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指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把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原本的音乐是接近自然,源于生活,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非常适合于儿童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作为20世纪流传甚广,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音乐教育体系,在其创立之初,就有远见地选择了“原本性音乐”作为自己教育体系的标识,同时以一种开放性的姿态,随世界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以后幼儿园都会用到奥尔夫音乐教育嘛?
1个回答2024-01-22 02:45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教育体系之一。由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建。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念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原本性音乐--Eric Lebeau,它通过奥尔夫乐器的演奏,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形式,让孩子们在玩耍中感受音乐,从而提高孩子的语言、理解、表演等能力。在接触音乐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孩子认识、记忆、协调、美术、反应速度、心理、注意力、创造性思维、团队精神等方面的训练过程,促进孩子的情商、智商发展。要求10-20个孩子 ,以下是一位接受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母亲所感所思,比较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教育的特点,会对家长了解奥尔夫音乐有一定的参考。
怎样把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方法融入到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音乐课教学中?
1个回答2024-01-30 18:03
  乐器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是奥尔夫音乐教育更实质性的内容,乐器仅是个工具。在这方面内容的确非常丰富,这里仅介绍其中一些典型例子。



  ①从多声的节奏朗诵,声势转换成节奏乐的伴奏、合秦:如



  |李钢|换成鼓敲|××|节奏。



  |王小 二|换成双响筒|×× ×|节奏。



  |欧阳 帮多|换成串铃|×× ××|节奏,



  全班分三组,每人一件乐器。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三声部节奏乐队了。



  由于每一个声部只演奏一个固定音型,无任何技术负担,教师还可以指挥声部的进进出出,学生只需跟随着指挥开始、停止,强弱快慢变化即可,又不看谱,又不会担心出错。



  如果用这个节奏乐为一首大家熟悉的两拍子的童谣或歌曲做伴奏,边说(唱)边奏,又增加了难度(一心二用),又使音乐更丰富,会令学习更加有趣。



  这种语言和声势转换成打击乐的例子,有时是可以构成一个小型作品



  ② 通过探索式的学习,了解乐器,比如有个课例叫“鼓的故事”,每人发一个铃鼓。先看看自己手中这个乐器上面有什么东西,用手摸摸各个部位,再用各种办法试试会发出什么声音。这时的教室肯定很热闹。然后要每一个学生轮流想出一个敲击的方法。大家摸仿他发出这个声音。每人要不同的声音。于是敲鼓皮、敲邦子,用手掌拍,用手指弹,用手指划鼓皮,晃动铃响,以至把铃鼓放地上转……孩子们会想出各种各样方法发出声响,而大家摸仿又是一种新的学习。在这些基础上,可以用鼓敲各种节奏,大家摸索仿;还可以做音量,节奏变化,学生轮流当指挥。一个鼓象一棵种子,可有很多的发展,开发出一株大树。



  ③利用打击乐器进行节奏训练的例子还包括节拍的学习,读谱(节奏谱)的练习等等,奥尔夫的《学校教育》五卷本有许多例子。



  下面是笔者将《鸭子拌嘴》(中国民族打击乐曲)中的一段乐谱简化后编的一段节奏乐谱,适于小学低年级,谱中个别节奏如 可能会比较难。但他们用听奏法大致还是可以敲出来的。笔者曾在深圳实验小学一年级做过一次公开教学课,证明学生的潜能常常出乎大人的意料。



  附《鸭子拌嘴》节奏乐谱。(略)



  ④ 用节奏乐对话,“讲”故事。



  这又是一个即兴的课题,可以两人一组任意接挑选一件打击乐器,用它来相互“聊天”,或表现一个敲击乐“小品”,如一人看报,一人老去吵他,两人争执起来,又和好等等。



  还可以大家分组设计一个故事,用打击乐器伴奏动作来表现……象中国的《三个和尚》,《龟免赛跑》等等都是很好题材做即兴奏乐练习。其他《暴风雨》、《看球赛》这样的题目也很适合打击乐即兴。



  ⑤ 音条乐器的原理同打击乐一样,它都是主要应用大肌肉活动,通过敲击来奏乐,对任何人都是极容易学会的,奥尔夫的音条乐器有个设计非常精致:每架琴一般十三至十五个音条,每个音条可以摘取,这样在初学入门时,有时只用2——3个音来奏时,为怕学生敲错音,即可将其他间音条摘掉。



  奥尔夫为孩子们设计的音乐完全是从原本性音乐出发的,比如开始只用



  5 3(So Mi)两个音的歌曲,一学就会。在之后较长一段时间里只用五声音阶编写歌曲,这些歌曲由于没有半音,非常容易学习和记忆,更重要的是这种五声音阶歌曲,当做多声练习时不会产生刺耳的不谐调音响,不像在和声性的歌曲中有和声的规则限制。它是一种横向线性的音乐。这是原本性音乐的特点。



  还有就是固定音型的应用,也是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最突出的特点,一段较长的音乐只用一个节奏型反复敲奏,极容易掌握,也容易创作。和固定音型类似的还有五度的长音伴奏,波尔动等形式。在曲式结构上前面也已介绍过了。在音条乐器上这些都是儿童很容易就能设计并演奏出来的,原本性的音乐就是在这样的乐器上产生出来了。



  下面附三首我国奥尔夫学会付理事长李燕治老师编的为我国少数民族儿歌伴奏的乐曲 。(略)



  最后想介绍利用打击乐参与进行欣赏教学的方法。



  近二十多年参与音乐的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成为一个新潮流,教师们利用符号做的图型 谱,利用身体参与外,还大量使用了奥尔夫乐器(主要是打击乐器),学生听着音乐,看着图形谱,边敲着打击乐,就好象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个乐队成员一样,不但提高了兴趣,更由于亲自的参与,对音乐的体验更清晰、深刻。



  比如《春节序曲》李焕之曲。是一个复三部曲式,我们先将曲式结构画出一个图来(见结构图谱)。



  将其中几段音乐设计了四个节奏谱:(略)



  乐器符号:



  Q鼓,-‖-钗;□ 双响筒(哇盒); △ 三角铁; 串铃; ⊥ 单面钹。



  全班分成五个乐器组,另外,有一个敲单面钹,在B的连接部敲。



  学生只根据他们听到的各段按不同乐器的节奏进入,重要的是教师要非常熟悉整个乐曲。弹见附主旋律谱(供教师用,下面是节奏乐谱)。



  这个教案因音乐非常优美,气氛热烈,学生们演奏没任何技术负担,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效果总是委不错的。在这样参与基础上,音乐已深深印在心里,再简单介绍与乐曲相关的结构,创作背景,学生们都是非常乐意听的。



  国外象这类的教案,教材非常多,一改过去被动地欣赏,深入不进音乐里的状况,深受学生和老师喜爱。



  奥尔夫音乐教育进入我国不过十几年,国内还没有专门的师资培训机构,在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方面还有许多路要走。但从接触过该教法的教师和学生们以及许多教育专家的反映看,它的确给我们带来一种新鲜的气息。借该教育体系作桥,可以引导我们更快地赶上世界音乐教育先进行烈,为向跨世界迈进做出我们的贡献。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介绍
1个回答2022-11-29 11:17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世界著名、影响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或曰“理念”用一句话即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

奥尔夫音乐教育有什么特点
1个回答2023-12-31 20:08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世界影响力广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的三大主要特点为原本性、综合性、创造性。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六点,分别是综合性;即兴性;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从本土文化出发;适于开端;为所有人。
奥尔夫音乐教育创始人是卡尔·奥尔夫(1895—1982),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毕业于慕尼黑音乐学院。曾在德国各地任歌剧指挥。
奥尔夫1895年7月10日出生在慕尼黑一个有艺术素养的军人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卡尔·奥尔夫从小对音乐和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为他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剧大师奠定了基础。奥尔夫基本上是自学成才的大师,从少年到青年,他通过自学刻苦钻研大师们的作品,在不断地探究大师们的风格中顽强地寻找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那种“野生”的具有原本性的音乐、戏剧”。他从不把自己禁锢在某一专业、学科之中,作曲、指挥、戏剧、舞蹈??,他均报有极大热诚去关注、去研究。

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是指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指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把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原本的音乐是接近自然,源于生活,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非常适合于儿童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作为20世纪流传甚广,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音乐教育体系,在其创立之初,就有远见地选择了“原本性音乐”作为自己教育体系的标识,同时以一种开放性的姿态,随世界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突出的贡献在于用什么来演奏的乐器?
1个回答2024-01-26 18:54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教育体系之一。

由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建。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念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原本性音乐--Eric Lebeau,它通过奥尔夫乐器的演奏,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形式,让孩子们在玩耍中感受音乐,从而提高孩子的语言、理解、表演等能力。

在接触音乐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孩子认识、记忆、协调、美术、反应速度、心理、注意力、创造性思维、团队精神等方面的训练过程,促进孩子的情商、智商发展。

要求10-20个孩子 ,以下是一位接受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母亲所感所思,比较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教育的特点,会对家长了解奥尔夫音乐有一定的参考。

什么是奥尔夫音乐教育?它的精髓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13 17:06
(一)奥尔夫音乐体系是当今全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是一种理念性的教育。
(二)原本的音乐
原本:属于基本元素的,原本素材的,原始起点的,适合于开端的。
原本的音乐:
1、 原本的音乐决不只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2、 原本的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须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
3、 原本的音乐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
4、 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于任何人的.
(三)、奥尔夫音乐的精髓
它是一种贴近于人的教育,哪怕是不经过教育的人,都可以接受音乐教育。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