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德沿琴书

南姜村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05 02:39

明朝初期,江姓人氏从云南大槐树里迁居即墨,后迁到姜哥庄,姜哥庄以世祖江姓人氏命定村名为“江哥庄”,后演化为现名姜哥庄。
1961年3月,划为4个行政村,该村居南故名南姜村。

姜家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05 12:00

相传,此地旧名郭家坝,古有酿酒世家姜氏居此,所酿美酒饮者如归,此地逐渐成集,遂名姜家场。清末设姜家场,1930年设姜家乡,1958年改公社,1982年复置乡,1993年建镇。1997年,面积62.1平方千米,人口2万,辖龙洞旁、白云山、白园、文石、桂林、槐园、大竹林、蔡家寺、水源、枣树10个行政村和姜家第2个居委会 。 2001年区划调整后,姜家镇管辖原姜家镇、白鹤塘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80.36平方千米,总人口2419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91人,辖14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政府驻地姜家场。
2002年末,辖姜家1个社区,龙洞榜、白云山、纹石、白园、桂林、槐园、大竹林、蔡家寺、水源、枣树、平原、永洪桥、河坝、保林14个行政村。
2005年辖姜家社区,白云山、文石、槐园、蔡家寺、水源、平原、河坝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姜家场。

英德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22 06:49

先秦以前
英德历史悠久。从宝晶宫古河床胶结堆积层中发现的打制石器表明:英德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到10万年以前。旧石器时代晚期,今英红镇云岭狮石山牛栏洞里活着一群原始先民。新石器时代早期,在今青塘镇四周的石灰岩溶洞中居住着一群原始先民,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新石器时代晚期,这群先民从洞穴搬迁到靠近河岸的台地和山岗,开始刀耕农业和渔猎生活。
春秋时期,英德之地属百越地;战国时期,属楚地。秦时属南海郡。
两汉、三国、两晋时期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195年间,汉高祖在英德之地设置浈阳(今英德市英中、英东地区及翁源县和新丰、佛冈县部分地区)、含洭(今英德市英西地区)2县,属南越国。东汉沿西汉旧制,浈阳、含洭2县同属荆州桂阳郡。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省阳山县入含洭县。
公元265年(三国吴甘露元年),析含洭县桃乡复置阳山县;浈阳、含洭2县属荆州始兴郡。
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浈阳、含洭2县改属广州始兴郡。公元307年(永嘉元年),浈阳、含洭2县改属湘州始兴郡。公元328年(东晋咸和三年),浈阳、含洭2县改属荆州始兴郡。
南北朝时期
公元452年(南朝刘宋元嘉二十九年),浈阳、含洭2县改属广州始兴郡;三十年,复归湘州始兴郡。公元467年(刘宋泰始三年),改浈阳县为贞阳县,贞阳、含洭2县仍属湘州始兴郡;六年,在贞阳县西60里置冈溪县。公元472年(刘宋泰豫元年),贞阳、含洭2县属湘州广兴郡。公元479年(南齐建元元年),贞阳县复名浈阳县,与含洭县同属湘州始兴郡。公元507年(梁天监六年),在含洭县置衡州和阳山郡,治所均在含洭县;浈阳县属衡州始兴郡,含洭县属衡州阳山郡。公元553年(梁承圣二年),析浈阳县地置翁源县;浈阳县属东衡州始兴郡。公元560—566年(天嘉年间),改衡州为西衡州,治仍在含洭县,含洭县属西衡州阳山郡,浈阳县仍属东衡州始兴郡。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公元589年(隋开皇九年),浈阳县属韶州;十年,含洭县属洭州,改浈阳县为贞阳县,改属循州;公元596年(十六年),贞阳县一部并入曲江县;公元599年(十九年),贞阳县改属广州;二十年,含洭县属广州。公元601年(仁寿元年),广州改称番州。公元607年(大业三年),含洭县属南海郡。
公元622年(唐武德五年),在含洭县地复置洭州,贞阳、含洭2县属之。公元627年(贞观元年),贞阳县复名浈阳县,含洭县改为浛洭县,2县属广州。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浈阳、浛洭2县属南海郡。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浈阳、浛洭2县属广州。公元917年(五代十国南汉乾亨元年),升广州为兴王府,浈阳、浛洭2县属兴王府。公元920年(乾亨四年),在浈阳县置英州,领浈阳县。浛洭县仍属兴王府。
公元971年(北宋开宝四年),浛洭县改属广南东路连州;五年,因浛洭县名之“洭”字与宋太祖赵匡胤的“匡”字同音,改浛洭县为浛洸县;六年,改属英州。北宋乾兴元年(1022年),因浈阳县名之“浈”字与宋仁宗赵祯的“祯”字同音,改浈阳县为真阳县,与浛洸县同属英州。公元1120年(北宋宣和二年),英州被赐郡名真阳郡。公元1195年(南宋庆元元年),升英州为英德府,属广南东路,辖真阳、浛洸2县,自始得英德之名。
公元1278年(元至元十五年),改英德府为英德路总管府,属江西行省广东道;公元1286年(二十三年)降为散州。公元1301年(大德五年),复升为路,领真阳、浛洸、翁源3县。公元1308年(至大元年)复降为州,领真阳、浛洸、翁源3县。公元1314年(延佑元年),废真阳、浛洸2县并英德州,属江西行省广东道。公元1369年(明初洪武二年),改英德州为英德县,属广东行中书省韶州府。公元1569年(隆庆三年),划英德县象冈、甘棠2都(今英德市青塘、白沙2镇和新丰县交界的地方)以及河源、翁源2县一部分地方设长宁县(今新丰县)。清沿明制,英德县属广东省韶州府。公元1813年(嘉庆十八年),分英德县大陂都高台、白石、独石、迳头4图,岩下都虎山、观音2图及清远县一部分设立佛冈厅(今佛冈县)。
民国时期,英德县建置没有大的变化。1949年4月,英德县归属广东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英德,下辖英德、清远、佛冈、新丰、翁源5县。
1949年10月9日,英德县城解放。英德县初隶属北江临时人民行动委员会,后先后隶属北江人民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北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北江区专员公署、粤北行政公署、韶关专员公署、韶关专区革命委员会、韶关地区革命委员会、韶关地方行政公署、韶关市。1988年1月,清远撤县设市,英德县从韶关市划归清远市管辖。1994年1月,英德撤县设市(县级),仍属清远市。

姜德峰姜德峰带着拼音?
3个回答2022-11-30 02:07
姜德峰的拼音:
[jiāng dé fēng]
小幸福姜天是不是姜德顺的孩子?
1个回答2024-02-11 02:27

姜田天不是姜德顺的孩子,出生时被抱错了,她的亲生父亲是大学讲师叫李得进,母亲叫罗美娟。

学姜小雅弹琴是哪一集
1个回答2024-02-24 20:24
电视剧《我的妈妈是天使》分集简介:第23集剧情

小雅上课的时候偷偷在桌子上用小刀划出钢琴的样子想成自己是在练钢琴,被老师发现叫了家长。采薇到学校带小雅给老师道歉,并买下了小雅损坏的课桌,采薇把钢琴课桌放到家里,让小雅写完作业弹。小雅又跑到荣榕家外听她弹钢琴,回家后弹钢琴课桌,弹着弹着哭闹起来说要钢琴,淘大没办法答应小雅进城给她买钢琴。

淘大带了一台玩具电子琴回来,小雅哭了起来。妈妈说舅舅肯定很伤心。小雅去海边找舅舅道歉,玩起来电子琴,舅舅也很高兴地给她伴舞,小雅拿着电子琴回家开心地给妈妈弹。采薇去荣榕家听了钢琴的声音,拜托荣榕妈妈教小雅弹钢琴。小菜园丰收了,小强小雅给采薇做了五行蔬菜汤,并且让妈妈一定要好好养病全家人在一起健健康康。冬去春来,采薇一封封地给孩子们写信。周医生在帮镇民检查身体的时候接到黄家撤销诉讼的通知并且可以立刻回医院了。周医生临行前将笔记本送给采薇,采薇就能用电脑给孩子写信存放与孩子在一起的照片了。
德化乡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3 16:20

1949年12月,原德化乡改设为德化区,辖4个乡。1958年11月,改设为红旗人民公社。1983年撤销公社,改为德化区。1988年2月,撤区改乡。成立黎平县德化乡人民政府。

建德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04 01:56

据《东流具志》、《建德县志》记载:虞、夏、商、周属扬州地,秦属九江郡、鄣郡。西汉分属豫章郡彭泽、鄱阳县和丹阳郡石城县地。东汉不变。三国时属吴国彭泽、丹阳、鄱阳三郡地。晋分属豫章郡彭泽县、鄱阳郡鄱阳县、宣城郡石城县地。南朝宋、齐,分属扬州宣城郡石城、历陵县地和江州鄱阳郡鄱阳、浔阳郡彭泽县地,梁、陈二代在今县境设南太原郡,置和城(今东流镇)、晋阳(今张溪一带)两县,属南豫州。隋平陈后,太原郡及和城、晋阳两县并废,地分属浔阳郡龙城县、九江郡彭泽县和宣运培猜州郡秋浦县、饶州鄱阳郡鄱阳县。唐至德二年(757),分秋浦、鄱阳两县地在梅城置至德县,以年号为县名,属江南西道浔阳郡。乾元元年(758)属饶州,永泰元年(765)改属池州。会昌初(841—846),在原和城县旧址建东流场,属江州彭泽县。《方舆纪要》载,五代杨吴顺义二年(922)改至德为建德县,仍属池州,历南唐不变。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升东流场为东流县,属江州。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属池州池阳郡,并割贵池之晋阳乡益东流。两宋时东流、建德两县均属江南东旁型路池州池阳郡。元初属江淮行省,元二十一年(1284)改属江浙行省,元二十三年属江浙行省池州路。明和清初属池州府。明洪武初,池州路为九华府、华阳府,后仍改为池州府,直隶南京。清顺治二年(1645)属江南省,康熙十五年(1676)属安徽省。雍正元年(1723)隶两江总督,雍正十一年属安徽省宁池太道。民国元年中闷(1912)东流、建德两县直属安徽省。3年元月,建德县因与浙江省建德县重名改为秋浦县,3年6月至17年8月底属安徽省芜湖道。21年10月秋浦县复名至德县,同月改属安徽省第八专区。1949年4月22、23日两县先后解放,同年5月13日同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县仍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1953年2月24日改属安徽省安庆专区。1959年5月15日,两县合并为东至县,以尧渡镇为县城,仍属安庆专区。1965年7月14日东至县改属池州专区,1971年3月29日专区改地区,隶属不变。1980年元月29日改属安庆行署。1988年9月2日,池州行署恢复,东至县复属池州行署

德兴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30 17:00

德兴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居住,距今已有1800多年,有着极为厚重的文化积淀,涌现出了湿法炼铜“鼻祖”张潜、南宋治荒名吏董谓、大文豪汪藻等许多的名人志士。
先秦以前属扬州域;
历史沿革  南唐升元二年(公元938年)改邓公场置德兴县,取“山川之宝,惟德乃兴“之意而定名。1990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2000年7月改为江西省直辖市,由上饶市代管。  德兴是历代银场,南朝陈开始采银,故又称“银城”。  1981年,设立泗洲镇。  1991年6月5日,撤销香屯乡、詹村乡,设立香屯镇、花桥镇(赣民字[1991]93号批复)。  2000年,全市辖8个镇、9个乡:银城镇、海口镇、泗洲镇、香屯镇、潭埠桥镇、花桥镇、新营镇、绕二镇、占才乡、新建乡、昄大乡、李宅乡、龙头山乡、界田乡、黄柏乡、张村乡、万村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银城镇 41185 涸洲镇 11479 花桥镇 22381 新营镇 14670 潭埠桥镇 9384 绕二镇 25993 香屯镇 16664 海口镇 13359 黄柏乡 26359 万村乡 14449 张村乡 9991 界田乡 9553 占才乡 8008 新建乡 12766 饭大乡 8245 李宅乡 10315 龙头山乡 12587 德兴铜矿虚拟镇 30396   2001年9月27日,撤销新营镇,与从香屯镇划入的吊钟村委会划归银城镇;撤销潭埠桥镇,划归泗洲镇;撤销新建乡,与被撤销的新岗山垦殖场合并,设立新岗山镇,镇0驻新岗山。  2003年10月21日,撤销占才乡,成建制划归新岗山镇管辖;撤销界田乡,成建制划归张村乡管辖(赣民字[2003]273号批复)。2003年底,全市总人口31.2万人。  2004年,全市辖7个镇、6个乡:银城镇、泗洲镇、花桥镇、绕二镇、香屯镇、海口镇、新岗山镇、黄柏乡、万村乡、张村乡、皈大乡、李宅乡、龙头山乡。  银城镇 2004年辖:银泉社区、水绿桥社区、肯堂山社区、武安路社区、岁寒山社区、红山社区、凤仪门社区、女儿田社区、吴园社区、银山社区、银城二村、银城三村、吊钟村、新南村、新营一村、新营二村、新营三村、洪家村。  泗洲镇 2004年辖:金家社区、张家畈社区、铜埠社区、祝家社区、立新村、中洲村、潭埠村、王村。  花桥镇 2004年辖:梨园社区、富家坞社区、花桥村、昭林村、黄柏洋村、渔塘村。  绕二镇 2004年辖:绕二村、塘湾村、炉里村、瑞港村、傅家墩村、重溪村、焦坑村、水口村、横港村、花林村。  香屯镇 2004年辖:乐安社区、香屯村、五星村、汪村、湖田村、杨家湾村、南墩村、兰村、园艺村。  海口镇 2004年辖:新源社区、海口村、黄渡村、江田村、杜村、舒湾村。  新岗山镇 2004年辖:新岗山社区、新建村、西坑村、体泉村、板桥村、占才村、叶村、浅港村、丁村。  黄柏乡 2004年辖:黄柏村、油榨村、洋田村、锦坑村、尚和村、胡家村、苏家村、港西村、长田村、宋家村、炉湾村。  万村乡 2004年辖:万村、新屋村、墩上村、大田村、沙畈村、瓦源村。  张村乡 2004年辖:界田村、店前村、南岸村、均湖村、笪家庄村、张村、瑶畈村、大畈村、梅溪村。  皈大乡 2004年辖:皈大村、泸口村、南首村、定坑村、港首村。  李宅乡 2004年辖:李宅村、舒家村、文港村、密川村、中村、宗儒村。  龙头山乡 2004年辖:暖水村、东坞村、南溪村、龙头村、桂湖村、陈坊村。  2006年1月20日,省民政厅《同意上饶市撤并乡镇的批复》:经省人民0批准,同意撤销德兴市银城镇,设立银城街道办事处;撤销德兴市香屯镇,成建制划归泗洲镇管辖(赣民字[2006]5号批复)。上饶市民政局下发《关于同意德兴市撤并乡镇的通知》(饶民字[2006]15号)。

建德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25 09:47

据《东流具志》、《建德县志》记载:虞、夏、商、周属扬州地,秦属九江郡、鄣郡。西汉分属豫章郡彭泽、鄱阳县和丹阳郡石城县地。东汉不变。三国时属吴国彭泽、丹阳、鄱阳三郡地。晋分属豫章郡彭泽县、鄱阳郡鄱阳县、宣城郡石城县地。南朝宋、齐,分属扬州宣城郡石城、历陵县地和江州鄱阳郡鄱阳、浔阳郡彭泽县地,梁、陈二代在今县境设南太原郡,置和城(今东流镇)、晋阳(今张溪一带)两县,属南豫州。隋平陈后,太原郡及和城、晋阳两县并废,地分属浔阳郡龙城县、九江郡彭泽县和宣州郡秋浦县、饶州鄱阳郡鄱阳县。唐至德二年(757),分秋浦、鄱阳两县地在梅城置至德县,以年号为县名,属江南西道浔阳郡。乾元元年(758)属饶州,永泰元年(765)改属池州。会昌初(841—846),在原和城县旧址建东流场,属江州彭泽县。《方舆纪要》载,五代杨吴顺义二年(922)改至德为建德县,仍属池州,历南唐不变。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升东流场为东流县,属江州。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属池州池阳郡,并割贵池之晋阳乡益东流。两宋时东流、建德两县均属江南东路池州池阳郡。元初属江淮行省,元二十一年(1284)改属江浙行省,元二十三年属江浙行省池州路。明和清初属池州府。明洪武初,池州路为九华府、华阳府,后仍改为池州府,直隶南京。清顺治二年(1645)属江南省,康熙十五年(1676)属安徽省。雍正元年(1723)隶两江总督,雍正十一年属安徽省宁池太道。民国元年(1912)东流、建德两县直属安徽省。3年元月,建德县因与浙江省建德县重名改为秋浦县,3年6月至17年8月底属安徽省芜湖道。21年10月秋浦县复名至德县,同月改属安徽省第八专区。1949年4月22、23日两县先后解放,同年5月13日同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县仍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1953年2月24日改属安徽省安庆专区。1959年5月15日,两县合并为东至县,以尧渡镇为县城,仍属安庆专区。1965年7月14日东至县改属池州专区,1971年3月29日专区改地区,隶属不变。1980年元月29日改属安庆行署。1988年9月2日,池州行署恢复,东至县复属池州行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