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

虞美人(南唐)李煜
1个回答2022-12-02 20:57
问君能有几多愁?加斯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怎么写有2首虞美人
1个回答2024-03-08 23:57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背这个,这个是比较出名的诗。好几个都是千古名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尤为著名。
虞美人 李煜
1个回答2024-05-20 07:50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全部注释】
1李煜,史称南唐后主,在位15年,降宋后封违命侯。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这是他的绝笔词,相传七夕之夜中命歌伎唱此词,宋太宗知道这件事后,赐酒将他毒死。 2故国:指南唐都城金陵(现在南京)。 3雕栏玉砌:雕有图案的栏杆和玉石铺就的台阶。此泛指宫殿建筑。砌,台阶。 4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
【翻译】
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夜又刮来了春天的东风,在月明中对已亡的本国不忍回首去想念。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宫女的年龄已经变老。问您能有多少愁?正像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中"往事知多少"的"往事"指什么?
1个回答2022-11-14 20:56
往事指夫妻之事。
谁能帮我翻译李煜的虞美人
1个回答2022-10-05 07:46
根本就是抄的
关于李煜的《虞美人》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31 04:40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关于李煜虞美人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9 13:02

       南唐后主李煜在被俘两年后,七夕之夜,看汴京车水马龙,自己被囚寓中,回首往事,吟出一曲《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作此词后,命歌妓在七夕之夜反复吟唱,这首词不加掩饰地流露出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宋太宗听闻后,认为李煜是“人还在心不死”,想复辟变天,于是赐李煜“牵机药”自毙。服药后,李煜全身抽搐、腰不能直起不起,最后头足相就,状如牵机而死。可以说,《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李煜的虞美人
1个回答2024-03-06 01:59
1、雕栏玉砌应犹朱颜改2、春花秋月李煜主旋律躲避统治烦恼式赵匡胤掠封春花秋月梦怀胸并没遗忘3、问君能几愁恰似江春水向东流家情怀甚至囚徒没放弃毫使宋太宗赵光义诛慑服目彻底失败让气极败坏更怕种情绪传染于诛诛…
(唐)李煜《虞美人》全诗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2-22 20:37
春花秋月何时了,还是风回小院庭芜绿?
古筝曲虞美人是李煜写的还是《唐诗宋词南管唱》?
1个回答2023-10-26 20:27
李煜写的。我背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