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书古称

唱歌的别称是什么,就像弹琴可以说成抚琴这种
1个回答2022-10-11 14:14
唱歌也可以称为演唱。
古琴的别称~
2个回答2022-10-14 01:34
古琴叫瑶琴,又名七弦琴。本来只有宫商角徵羽五弦,后来周文王思念伯邑考加了一弦,
武王伐纣后又加了一弦。
古琴的别称
1个回答2022-12-07 15:05
古琴他的别称就是竖琴,他的弹奏方法那时候并没有专业的,而是每个人根据不同的制作工艺,随心所欲的来一段。
扬琴别称
1个回答2024-04-17 19:12
扬琴在民间有许多不同的称呼,如洋琴、打琴、百弦琴、铜丝琴、蝴蝶琴、

扇面琴、蝙蝠琴和瑶琴等,都是扬琴的别称。



扬琴原是古代波斯的乐器,十四世纪盛行于欧洲,至明代万历八年(1580

年)才经由商人传入中国。最初,扬琴只流行于广东沿海一带,后来逐渐遍及

内陆。经过历代艺师的不断改进,现在己经成为具有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的中国

乐器。



扬琴在演奏时,演奏著双手使用两支琴笕(也叫作"琴竹")弹击琴弦,琴

弦因弹击振动而发音后,通过琴码传导,引起面板和梯形共鸣箱内的空气共

振,而产生音响共鸣发声。



扬琴的音色清脆明亮,悠扬且典雅,适合于演奏轻快活泼或是亮丽婉约的

曲调,也因为它的音色明亮,因此在乐队中有融合和组织的作用 ,是民族乐

队的主要弹拨乐器之一。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请发消息给我,并附上问题的连接,谢谢
琴棋书画被称为四大什么
1个回答2024-05-01 04:53

琴棋书画被称为四大雅趣。

琴棋书画又称“雅人四好”,在古代,弹琴、弈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及名门闺秀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常以此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

弈棋是中华文明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市井布衣,在弈棋中演绎出无数的传奇佳话。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它们都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

艺术作品也有它的命,像人一样有自己的精气神。题材内容是作品的身体精力,水平技巧是作品的气质风格,内涵思想的升华则是作品的神韵。内容朴实,技艺精湛,超拔于世俗之上的境界,与神相通的韵味,通天地而合神明,才是优秀艺术作品超越时空、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所在。

有“钢琴诗人”之称的是
2个回答2023-10-23 20:35
chopin,波兰的钢琴诗人,肖邦
主角是周奇秦琴名称
1个回答2024-03-15 13:49
《周奇秦琴》。是由作者从心编写的都市爱情小说桥漏,讲述了周奇与秦琴青梅竹马,共同学习成长,最后敏冲烂走入婚姻殿堂的判逗感人故事,可以在国内小说起点网站进行阅读。
蒙古族的马头琴名称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3-17 20:08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马头琴的产生及其发展,很难查阅史料。但是,它却有一个美丽、感人的故事,那是一个很遥远的传说,年轻的牧人巴特尔家世代为王爷牧马。在一个寒冷的初春,巴特尔跑到百里之外,找回失散的马群后,在一个淖尔边发现了一匹悲鸣的白色小马驹,面对着尚未开化的淖尔上的一个冰窟窿。看着小马驹双眸流泪,听着那令人伤感的嘶鸣,巴特尔明白了一切,于是巴特尔将它带回家,相依为命。以后,无论巴特尔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晚间巴特尔睡觉,它就站在毡房外巴特尔睡觉的那一面守候。几年过去了,小白马十分通人性,矫健的四蹄,飘飞的长鬃,匀称的骨架成了一匹难得的好马。
在一次大型那达慕大会上,巴特尔骑着它第一次出现在赛马场。它遥遥领先王爷所有精心饲养的赛马。当巴特尔领到第一名的奖品时,心中充满了喜悦。然而,他却不知灾难也同时降临。
原来,王爷见到这匹马后,满心欢喜,便派人强行抢走了巴特尔的白马,但白马却难以制服。于时,王爷派四名壮汉用大绳牵牢白马,备鞍,自己强行上马,白马扬蹄奋鬃,撞倒壮汉,冲出马场,将王爷扔下马背,王爷气急败坏,派出大批人手围圈白马,并下令用强弓射杀。白马终于被强弓射中,但仍然奋力突围而去。这天深夜,悲痛的巴特尔思念白马难以入睡,突然听到急促的马蹄声伴着凄楚的嘶鸣,由远而近。听到了这熟悉的蹄声,巴特尔一跃而起奔出毡房。只见白马飞奔到毡房前,却突然栽倒,微昂起头,双眸流泪,亲切的望着巴特尔,抬了抬后腿,甩了甩尾巴,流露出期望的目光。巴特尔若有所思,仿佛懂了白马的意思。白马终于在巴特尔怀中,闭上了眼睛。
不知过了多久,太阳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升起来。巴特尔守候了白马三天三夜。这天,他将白马的后腿骨马尾取下,挂在毡房中,然后安葬了白马。面对白马的后腿骨和马尾,巴特尔沉思了99天,白马的形象始终浮现在脑海中。一个新奇的设想,终于成型了。于是,他将后腿制成琴身,雕刻出白马的头部放在顶部,用马尾制成琴弦和琴弓,马头琴终于诞生了。大概巴特尔思念白马过于深切,也许白马也有灵性。因而,马头琴的旋律,表现了蒙古民族的勤劳、勇敢,也再现了深沉、粗犷、激昂,犹有万马奔腾。
[b]起源[/b]
从山林狩猎文化时期至草原游牧文化初期,蒙古人所使用的乐器,不是马头琴,而是火必思、图卜硕尔等弹拨乐器且多用于娱乐性歌舞与舞曲伴奏。从《蒙古秘史》、《元史》中的记载来看,成吉思汗至忽必烈时期,蒙古民族乐器尚以弹拨乐器为主,元代的蒙古军人和牧民,善弹火必思,喜跳集体踏歌。当草原游牧音乐迅猛发展之后马头琴这件拉弦乐器便脱胎而出,得到广泛普及,并且最终取代弹拨乐器的地位,成为蒙古民族最具草原特色的民间乐器。显然,拉弦乐器取代弹拨乐器,火必思逐渐衰退,马头琴便顺理成章地成为蒙古乐器的主角。
马头琴--这古老的拉弦乐器,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清史稿》载:"胡琴,刳桐为质,二弦,龙首,方柄。槽椭而下锐,冒以革,槽外设木如簪头似扣弦,龙首下为山口,凿空纳弦,绾以两轴,左右各一,以木系马尾八十一茎扎之"。可知,马头琴原来也有龙首。此早在《元史》卷71《礼乐志》有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为马尾。"据岩画和有些历史资料中显示古代蒙古人开始把酸奶勺子加工之后蒙上牛皮,拉上两根马尾弦,当乐器演奏,称之为"勺形胡琴"。目前很多专家认为这就是马头琴的前身。勺形胡琴当时最长的也是二尺左右,共鸣箱比较小,声音也就小多了。至今蒙古国的西部也有人把马头琴叫"勺形胡琴"。当时琴头不一定是马头,有人头、骷髅、鳄鱼头、鳖甲或龙头等,此外还有人说,这种琴的琴头有呈猴头或玛特尔头的形状。玛特尔形似龙,面似猴,象征一种镇压邪魔的神物。据有关学者考证,马头琴一名大约得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纪初,琴首是由龙头或玛特尔头改为马头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琴类,如:皮胡、锹胡、四胡、奚琴、稽琴等都是当时的流行乐器。元朝时期随着宫廷生活的逐渐富裕宫廷内有专门的演奏、唱歌、跳舞的人员,马头琴也就慢慢地成为宫廷音乐的主要内容之一了。
马头琴是适合演奏蒙古古代长调的最好的乐器,它能够准确的表达出蒙古人的生活,如:辽阔的草原、呼啸的狂风、悲伤的心情、奔腾的马蹄声、欢乐的牧歌等。与此相关,元代的蒙古民族乐器,其总体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仅仅是用于舞蹈和歌曲伴奏,而且还产生了纯器乐曲,诸如《海青拿天鹅》《白翎雀》等,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
到十八世纪初,马头琴的外观及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共鸣箱为梯形且比原来大多了,琴身的长度增长两倍左右,这样声音也大,发出更洪亮的颤音,琴头多为马头或马头下面再加一个龙头。马头琴的两个弦,粗弦为阳弦,由150根马尾组成,细弦为阴弦,由120根马尾组成,弓弦为90根马尾组成,全部加起来360根,正好一个圆圈的360度。随着马头琴琴体的革新,马头琴的演奏技巧也有了新的创造和发展,涌现出不少民间说唱演奏家。
钢琴琴键的排列及名称
1个回答2022-11-08 04:49
因为A是国际标准音,也是la
被称为"钢琴之王"的是谁?
2个回答2023-02-21 13:37
钢琴之王--李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