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界一代宗师张寿臣

张寿臣相声最大的特点
1个回答2023-08-08 21:07
文哏,以说见长
张寿臣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13 14:52

张寿臣(1899年1月29日—1970年7月9日),小名双儿,评书艺名张中逗虚豫卖燃华(拜师张诚润),相声大师,相声艺术指锋第五代掌门人,兼评书演员,父张诚甫,评书演员兼说相声。十二岁在北京拜焦德海为师。一九七零年,七十二岁的张先生病故于天津。

找唐太宗与他的大臣发生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1 22:59
魏征: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镜子问题

魏征是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的。

作为一代明君,唐太宗以自己的雄才大略开创了贞观盛世。而作为一代贤相,魏征在“贞观之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唐太宗与魏征既是君臣,又是朋友。没有唐太宗的贤明大度,就不会有魏征的忠直;而没有魏征的忠直,唐太宗就少了一面文治武功的镜鉴。二人相互衬托,相辅相成。

当初,魏征是唐太宗对手的部下,是唐太宗的爱材之心,才使魏征有了发挥才干的平台。他不仅帮唐太宗制定了“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治国方针,也时时刻刻修正着唐太宗的谬误。他为唐太宗讲解了“民可载舟,又可覆舟”、“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治国道理,也常常犯颜直谏。从贞观初到贞观十七年魏征病故为止,17年间魏征谏奏的事,有史藉可考的达200多项,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和皇帝私生活等等,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时竟让唐太宗下不了台。

当然,皇帝也是人,有时唐太宗回宫后发火,声言恨不得杀了这个乡下佬,但他又不愧一代贤明君主,火气过后又为有这样忠谏之臣感到欣慰,就一次次原谅魏征的犯颜直谏。

以致在魏征死后,唐太宗极为伤感地对众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征逝,一鉴亡矣。”

唐太宗的感叹自有道理,而魏征也应为遇到唐太宗这样虚怀纳谏的君主而庆幸。如果侍奉的是一个小鸡肚肠的昏君,魏征的下场是很难料想的。

如今,在卫运河边的馆陶县城,家乡人民为魏征树起了一尊塑像,以示对一代名相的纪念。而魏征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名相,恐怕还有会许多话题需要阐述。那么,魏征是唐太宗的镜子,唐太宗也应是成为后世君主们的镜子。
求张寿臣的《贼说话》视频和文本
1个回答2022-08-30 21:23
视频不能有吧
宋真宗仁宗时的朝中名臣
1个回答2024-02-15 07:55
范仲淹、狄青、欧阳修、王安石 杨继业 杨延昭
宋仁宗时期的名臣
1个回答2024-02-15 04:13
宋仁宗时期的名将名臣有:范仲淹、王安石、苏轼、苏辙、司蠢模马光等人。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带宏缓,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绝世、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宋真宗时期名臣一览?
1个回答2024-03-14 15:30

最有名的寇准,包拯,范仲淹,欧阳修,富弼等,寇准曾劝宋真宗亲征,宋辽澶州之战获胜,包拯铁面无私人人皆知,范仲淹主导庆历新政,欧阳修更是几代名臣,宋大文豪政治家

宋哲宗时期的十大名臣?
1个回答2024-05-25 11:32

宋哲宗时期的十大名臣是韩缜,蔡确,司马光,王安石,吕公著,文彦博,吕大防,范纯仁,苏颂,章惇,蔡卞,苏辙等

郝寿臣的主要贡献
1个回答2024-03-03 10:42

郝寿臣每年平均排演两本新戏,新创剧目人物的脸谱没有蓝本可参考,他就按照剧情和人物性格去创造新形脸谱。他还改革了勾脸的工具和方式,还为众多的人物设计出符合身份和性格的服装图案。这种大胆创新的精神在净行演员中是十分难能可贵的,郝派脸谱艺术在京剧艺术的圣殿中独有其位,而且对京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深远影响。
他先后与杨小楼、高庆奎、马连良、言菊朋、程砚秋、朱琴心、徐碧云等人合作,创造了许多花脸的角色。尤其是他创演了《荆轲传》、《桃花村》、《飞虎梦》等新戏,加工排演了《打曹豹》、《瓦口关》、《红逼宫》、《打龙棚》等几乎失传的老戏,形成郝派独特风格。

唐太宗身边的著名谋臣有哪三位?
1个回答2022-12-27 22:23
房玄龄 杜如晦 魏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