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艺快板全集

求 ~陕西方言快板 儿童版本的~
1个回答2024-01-29 17:58
说的是有个护士叫赵小兰,文化不高知识浅,业务水平也不高,她还一不学来是二不钻。这一天注射室轮到了她,来了个病号大老单,大老单因为岁数大,患感冒转成了气管炎咧。大老单来到了注射室,门前就搁下了注射单。赵-小-兰-拿起了那个单子留神看(拿起单,看状),越看这名字越稀罕“嗯把他家的,叫个这~~~(奇状)”叫个啥,叫个单-国-瑞。哪三个字?“单”就是那个单位的“单”,同一个字放在百家姓里,非得念“单”;“国”就是国家的“国”,大老单为了图省事,就写了个方框;“瑞”就是董存瑞的“瑞”。赵小兰尽念错别字,把“单国瑞”给念成了“单口喘”啦(拖音)!“单口喘,单口喘,单口喘来了没有”(放单,拿笔)老单心想“这是叫谁呢,没有人在外面啊(左右看状)。”噢!!!老单一下明白了(拍腿)“我得的本是气管炎,气管炎,气管炎可不就是单口喘嘛,嗯~~~(点头状)”“单口喘,单口喘来了没有!”老单说“大夫,你定是叫我呢”“叫你呢,你没听到我的嗓子都喊哑了,你叫单口喘?!”(气呼呼)“我这个,我这个,我叫单口喘!”“打针?”“打针!”老单说“大夫,你看打哪方便?”“打哪方便?就打那个殿部吗”“打殿。。。(不懂状)”老单说“大夫,殿部在哪?”“殿部都不知道,这这这!殿部就在你的腰下面”“我的腰。。。(奇状)”老单说“大夫,这不是叫臀部吗?”“我说叫殿部就殿部,你这病号真讨厌。。。(不耐烦状)来你给我趴下,你给我趴下(做向下手势)”赵小兰说着拿圆珠笔在老单的屁股上画了个圈(放笔拿针筒)“老实点啊,不老实容易出危险”说着“不”(快板声,下同)的一声扎了下去,没留神扎到了圈外面。“对不起同志啊,这针扎偏啦” -“不,哎哟,靠上了”-“不,哎哟,靠下了”-“不,哎哟,靠左了”-“不,哎哟,靠右了”-“不-不-不-不-不”“哎哟,哎哟,大夫,大夫,我不打了,我不打了,我到这来是打针,你咋拿我滴钩子练射箭呢!”(作揉臀痛苦状,连续摆手)
陕西方言快板
1个回答2022-06-01 18:36
上面的大哥好厉害
快板《陕西八大怪》
1个回答2024-02-08 02:27
文/周明

竹板一打亮的太

话说陕西八大蠢旅怪

说名吃,说特产

听我一一来宣传

第一怪:面条像裤带

三秦面条真不赖

擀厚切宽像裤带

面香筋道细又白

爽口耐饥嘹的太

第二怪:锅型档汪盔像锅盖

饼大直径二尺外

又圆又厚像锅盖

陕西把饼叫锅盔

里酥外脆易携带

第三怪:辣子是主菜

虽说湘川能吃辣

老陕吃辣让人怕

辣面拌盐热油泼

调面夹馍把饭下

第四怪:碗盆难分开

老陕饭碗特别大

面条菜肴全盛下

一碗能把肚添饱

老碗会上把话啦

第五怪:帕帕头上戴

陕西农村老太太

花格手帕头上戴

防尘防雨又防晒

擦手洁汗更风采

第六怪:房子半边盖

乡间房子半边盖

省工省钱省木材

遮风避雨又防寒

冬暖夏凉好运来

第七怪:姑娘不嫁外

长安建都十几代

人杰地灵春常在

风调雨顺卜仔生活好

陕西姑娘不嫁外

第八怪:不坐蹲起来

老陕性格特别怪

有凳不坐蹲起来

问他为啥不坐着

他说这样很自在

欢迎各位众亲朋

请到陕西旅游来

看一看,尝一尝

尝一尝来看一看

陕西八大怪,

八大怪!
陕西戏曲曲艺名人大辞典
1个回答2024-04-27 12:43

阎振俗,王甫生,李爱琴,孟遏云,马友仙,任哲中乔慷慨,孙存蝶等

陕西民间艺术
1个回答2024-05-04 08:13
1、定义: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63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2、皮影的由来:

相传汉文帝时代(公元前179-156年),太子刘启出生后啼哭不止,整皇宫为此苦恼不堪。一次,一个宫女偶然发现年幼的太子盯着窗外树叶投在地上的影子出神,忘记了啼哭,并高兴的手舞足蹈。于是,宫女们用树叶剪成各种人形,动物的道具,用灯光投影在白布上哄逗太子开心。由于树叶很快就会干枯,保存时间太短,后来宫女们发现用牛皮做成的道具韧性好,易保存,易收藏,皮影由此而生。皮影很快流传到民间,勤劳智慧的人们将皮影道具的制作,表演的动作加以完善,又给皮影配以婉转的腔调,诙谐的唱歌,形成了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皮影戏”。至宋代,皮影戏已到达鼎盛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皮影戏在陕西民间都一直盛行不衰,农村人的红白喜事,庙会、逢集、开业少不了皮影戏,只要有皮影戏,老百姓便从十里八乡赶去观看。皮影戏是陕西民间很受欢迎的一种娱乐形式。皮影戏俗称灯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源于1500余年前的中国古都长安,盛行于唐宋,至今仍在中国民间普遍流传,皮影选用上等牛皮,驴皮,经削、磨、洗、刻、着色等24道工序,手工精雕细刻3000余刀而成,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其造型精巧别致,刻工细腻,施色考究,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民间艺术的倔巧淳厚。

3、陕西皮影:

陕西关中地区为皮影的发祥地,陕西皮影主要分为东路皮影和西路皮影,西路皮影以宝鸡皮影最为突出,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规格偏大,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造型优美大方。二、设色艳丽特殊,所采用的过渡色独具特色,各种颜色由深至浅,或由浅至深过渡的相当和谐。三、采用拉刀刻制,所刻皮影不仅刀路光滑,而且线条极为流畅,立体感特别强,形象生动、惟妙惟肖,主要突出刀法和色彩,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精品皮影,为众多礼品公司长期定点生产单位。
陕西艺术幼儿园好进不
1个回答2024-01-26 18:23
好进。陕西艺术幼儿园是由省省妇联、西安美术学院联合办的幼儿园,根据陕西艺术幼儿园官网发布的关于招生的文件显示,为了方便管理,入园的要求是幼儿必须年满3周岁,只要年满3周岁都是颤顷可粗洞尺以入园的,因此是好进岩高的。
陕西民间艺术
1个回答2024-06-14 11:55
1、定义: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2、皮影的由来:



相传汉文帝时代(公元前179-156年),太子刘启出生后啼哭不止,整皇宫为此苦恼不堪。一次,一个宫女偶然发现年幼的太子盯着窗外树叶投在地上的影子出神,忘记了啼哭,并高兴的手舞足蹈。于是,宫女们用树叶剪成各种人形,动物的道具,用灯光投影在白布上哄逗太子开心。由于树叶很快就会干枯,保存时间太短,后来宫女们发现用牛皮做成的道具韧性好,易保存,易收藏,皮影由此而生。皮影很快流传到民间,勤劳智慧的人们将皮影道具的制作,表演的动作加以完善,又给皮影配以婉转的腔调,诙谐的唱歌,形成了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皮影戏”。至宋代,皮影戏已到达鼎盛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皮影戏在陕西民间都一直盛行不衰,农村人的红白喜事,庙会、逢集、开业少不了皮影戏,只要有皮影戏,老百姓便从十里八乡赶去观看。皮影戏是陕西民间很受欢迎的一种娱乐形式。皮影戏俗称灯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源于1500余年前的中国古都长安,盛行于唐宋,至今仍在中国民间普遍流传,皮影选用上等牛皮,驴皮,经削、磨、洗、刻、着色等24道工序,手工精雕细刻3000余刀而成,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其造型精巧别致,刻工细腻,施色考究,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民间艺术的倔巧淳厚。



3、陕西皮影:



陕西关中地区为皮影的发祥地,陕西皮影主要分为东路皮影和西路皮影,西路皮影以宝鸡皮影最为突出,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规格偏大,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造型优美大方。二、设色艳丽特殊,所采用的过渡色独具特色,各种颜色由深至浅,或由浅至深过渡的相当和谐。三、采用拉刀刻制,所刻皮影不仅刀路光滑,而且线条极为流畅,立体感特别强,形象生动、惟妙惟肖,主要突出刀法和色彩,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精品皮影,为众多礼品公司长期定点生产单位。
陕西黑板教育是不是张昌成老师创办的
1个回答2024-03-15 00:54
是的。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老师。他是一位让人尊敬忘不掉的老师。
陕北碎板子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0-13 09:01
陕北碎板子是秦腔牌子让穗曲的一种,是“急三板”的俗称。秦腔牌子曲的板式变化有十余种之多,分为“软板”和“硬板”,演奏形式有“弦乐”、“笛吹”、“笙吹”和“闷帘孝滑型吹”巧猜等多种,在音乐中运用最多的是“板式转换”。
张艺谋是陕西人吗
3个回答2023-03-25 13:02
籍贯:陕西西安户籍:广西南宁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