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渔鼓民间小调

陕西民间小调歌词
1个回答2024-03-29 07:23
付佳明 - 小白菜河北民歌 词曲:www_51lrc_com ★ noni99--------小白菜呀,碧绿地黄呀,三岁两岁没了娘呀!跟着爹爹,好好地过呀,就怕爹爹要娶后娘!娶了后娘,三年地整啊,生了弟弟比我强啊!弟弟吃面,我地喝汤啊,端起面来泪汪汪啊!我想亲娘,我想亲娘!好花开了,心花地落啊,我想亲娘谁知道啊!亲娘想我,一阵地风啊,我想亲娘在梦中啊!我想亲娘,我想亲娘!
求音乐:渔鼓调(舟山民歌)
1个回答2023-10-30 22:13
渔民世代捕鱼,他们终日在崎岖的山路上抬网,挑物;在码头上宴茄运,背扰胡货物;在渔船上升蓬,起锚,收网。这些原始的密集型高强度劳动,需要大家步调一致,齐心协力,于是在生产劳动中自然拌生了劳动渔歌号子。从前,渔汛时节,码头上下,渔船前后经常能听到渔歌号子。
没办法!!
我也是舟山人!!
想知道的去问60、70岁的人吧!!缓祥拦
现在知道这种东西的人已经很少了!!
一般都是在少儿培训班里才能学到正宗的渔鼓调!!
晓达了哇!!
已果齐迎迎啊!!
陕北民间小调
1个回答2024-01-24 02:48
陕北民间小调一般指流行于陕北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
谁有一些老人比较爱听的民间小调,大鼓之类的
1个回答2024-03-05 10:46
罗成算卦 ,罗成招亲,十大劝 ,

《拆西厢》,《三弟兄哭活紫荆树》,

拉荆笆,罗成归天
陕北民间小调
1个回答2022-12-07 15:47
陕北民间小调一般指流行于陕北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
陕西民歌的陕北民歌
1个回答2024-03-01 06:32

详情请参考陕北民歌词条。 陕南民歌是陕西南部秦巴山区的一大传统民俗,以汉中民歌和安康民歌为代表。这里自古有传唱民歌、山歌之风俗,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或一人独唱,或两人对唱。有通山歌(又称茅山歌、放牛歌、姐儿歌)、山歌、小调、号子、仪式歌(迎亲歌、哭嫁歌、拜寿歌、祝酒歌、拳歌、礼宾歌、劝善歌、拜香歌、佛句等)以及盘歌、儿歌等,情趣诙谐,幽默含蓄,曲调委婉舒展,有高腔、平腔之分,感情柔和细腻,多有川楚之风。
陕南从地势上为两山夹一川的山地结构,它受了汉文化、蜀文化和三国文化的影响,陕南人民憨厚、勤劳而朴实,陕南民歌也因此而显得旋律优美动听、情感细腻柔和、结构舒展流畅等特点,给人以山清水秀的感觉。在演唱风格上,陕南民歌少用假声,多用高腔和平腔演唱,给人听觉上以委婉而细腻 ,有一股清新山野之风的感觉;陕南民歌在演唱方法上,还多用上下滑音及小颤音相结合的演唱技巧,给歌曲增添了几分清秀和抒咏情绪。 若干年来,人民群众每天除了种地干活,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沉重的体力劳动使他们苦不堪言,心里的酸甜苦辣无处诉说,只有吼几声号子 ,唱几首山歌,来抒发他们各自内心不同的情感,也可以消除劳动给他们带来的枯燥和疲惫。陕南民歌中的《放羊调》:“正月放羊正月正 /堂前辞别二双亲 /羊儿前面吆起走 /奴家脚小随后跟 /五月放羊是端阳 /龙船花鼓闹长江 /有钱人家船上耍 /可怜奴家去放羊 //八月放羊八月八 /白天放羊夜纺花 /白天放羊三百条 /晚上纺花八两八……”,这首民歌叙写的是陕南人民为了生活,白天去给地主放羊,晚上回来后还要做工到深夜,唱出了当时穷苦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倾诉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拉兵歌》:“正月是新春 /妈妈把儿生 /生了儿子是苦命 /长大拉壮丁…… /穷也穷得很 /睡到半夜更 /耳听外面闹沉沉 /才是拉壮丁 /开开门儿跑 /保长看见了 /手推机柄弹上槽 /看你鬼儿往哪跑…… /走到地坝边 /转脸往回看 /妻子脸色白如面 /心如刀儿穿……”,这首民歌描写的是解放前,保长、甲长到处拉兵的情形,穷苦的劳动人民敢怒不敢言,只有通过这种民歌形式来直指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无情,歌曲最后还通过对保长和甲长的辱骂,反映了劳动人民心灵深处对黑暗社会强烈的反抗。
情歌是陕南民歌文化中精华的部分,他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爱情观。如《太阳大了一把火》:“太阳大了一把火 /奴家晒得焉妥妥 (方言代替语,意为无精打采) / 我把草帽给你戴 /愣叫太阳来晒我……”,情妹为了让情哥不被太阳晒,把自己的草帽给他戴,自己晒得受不了,这也反映了陕南女性的体贴柔美的一面,词义虽很口语化,但反映的内容却婉转而缠绵,给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感觉;反映相思之苦的有《昨夜约郎郎没来》:“我昨晚约郎郎没来 /一夜烧了九捞柴 / 砂罐煨酒煨成醋 /锅儿煎油成箩筛 /我这号心思你不来……” ,诉说的有点夸张 ,给情哥精心准备的好吃的 ,结果是酒煨成醋 ,锅烧成箩筛 ,情哥也没来 ,相思之苦颇有情调 ;《十送小郎》:“一送小郎闷沉沉 /情哥哥今天要出门 /一要出门年幼小 /二要出门奴担心 …… / 四送小郎大河边 /手拉杨柳喊渡船 /撑船的哥哥撑过来 /郎过河去姐给钱 …… / 十送小郎桔子园 /一个桔子十二瓣 /郎六瓣来姐六瓣 /不分桔子不团圆 ” ,表现了送情郎出门 ,送了一程又一程 ,恋恋不舍 ,旋律优美婉转而凄凉;《小媳妇歌》:“正月里来正月正 /可恨爹妈丧良心 /贤惠婆家他不许 /把奴许到苦竹林 /白天打柴柴三捆 /夜晚摇磨到五更 /不等天亮鸡开口 /门就在满坡行 /二月里来是春分 /可恨媒婆瞎眼睛 /今儿夸他子弟好 /又夸他房子一合院 /又在夸他家务大 /明儿又夸他家族数不清 …… ”,这首歌曲反映了封建社会父母包办婚姻,不惜把亲生女儿往火坑里推的社会现象,最后小媳妇不堪忍受而悬梁自尽,小媳妇用了最愚蠢但在当时也别无选择的方式,对社会发出了最强烈的反抗。
民俗风情是一个地方人文精神的真实写照,每当逢年过节或大型喜庆集会时,陕南人耍起狮子龙灯唱起陕南花鼓调,来庆祝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的期盼,如陕南的《花鼓调》:“哎…… /今天的日子真正好 /家家户户真热闹 /狮子龙灯耍起来 /庆今年收成好……”。这类民歌的最大特点是气氛活跃而热烈,唱腔随意而活泼,歌词即兴性强,无固定的曲调格式,他们在欢快的锣鼓鞭炮声中边歌边舞,见什么唱什么,想什么唱什么,风趣而幽默,通常以独唱 ,对唱或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出现。

气鼓渔鼓起来是甚么样
1个回答2024-05-31 01:57
气鼓鱼河豚鱼,它在遇敌时,也采取膨胀身体,吓退敌人的战术,人们俗称它为“气鼓鱼”。气鼓 它们都把自己的身体鼓胀起来,然后气鼓鼓地反转身子,互相用肚皮碰。 急,请问我的银鼓鱼是什么病,应怎么医治? 什么样的邮票有升.
陕西民歌的关中民歌
1个回答2024-03-06 18:07

关中民歌是流行于秦岭以北和渭河以北 。
关中民间音乐形成较早,历史久、品种多。有船工号子、打夯号子、搬运号子,箱夫子歌,影响最大的是小调。关中小调有广为流行的“一般小调”,有用丝弦伴奏的“丝弦小调”,有秧歌调、旱船、竹马、打连厢、对于秧歌等“社火小调”,有祈雨调、劝善调、乞巧歌、猜拳调、念词等“风俗小调”,有童谣、催眠谣等“儿歌”。
关中民歌的题材内容涉猎广泛,但以反映各种社会矛盾,爱情生活以及传说故事的为多。关中民歌的歌词以五言、七言为主,小调歌词的分节形式则多以“数”为序而联缀。

陕北民歌对花调介绍?
1个回答2024-01-16 21:13

二人转《十对花》歌词 我说一个一你对一个一 什么开花在水里 你这个花名我知道 菱角开花在水里 我说一个二你对一个二 什么开花像茶盘 你这个花名我知道 向日葵开花像茶盘 我说一个三你对一个三 什么开花把腰弯 你这个花名我知道 谷子开花把腰弯 我说一个四你对一个四 什么开花一身刺 你这个花名我知道 黄瓜开花一身刺 我说一个五你对一个五 什么开花五月五 你这个花名我知道 艾篙开花五月五 我说一个六你对一个六 什么开花像园球 你这个花名我知道 铁树开花像园球 我说一个七你对一个七 什么开花把头低 你这个花名我知道 茄子开花把头低 我说一个八你对一个八 什么开花像喇叭 你这个花名我知道 牵牛花开花像喇叭 我说一个九你对一个九 什么开花伸着手 你这个花名我知道 蕨菜开花伸着手 我说一个十你对一个十 什么开花没有叶子 你这个花名我知道 干枝梅开花没有叶子

乐昌渔鼓来历
1个回答2024-01-24 20:00

乐昌渔鼓流行于广东乐昌境内的传统说唱艺术。渔鼓起源于道曲,是道教活动中演唱的曲子,用来演唱故事,故亦有“唱道情”之称谓。衍变为曲艺形式后,为了方便表演,加上渔鼓 ( 亦称道简 ) 、简板作为伴奏乐器,逐步改称渔鼓。

简介
乐昌渔鼓流行于乐昌境内。渔鼓起源于道曲,是道教活动中演唱的曲子,用来演唱故事,故亦有“唱道情”之称谓。衍变为曲艺形式后,为了方便表演,加上渔鼓(亦称道简)、简板作为伴奏乐器,逐步改称渔鼓。渔鼓曲目取材于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有《三门街》、《三度林英》、《再生缘》、《庄子试妻》、《抱筒见姑》等一批群众喜爱的传统曲目。渔鼓,起源于唐代,俗称“道情”或“道情筒子腔”。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