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武二人转

古人朱洪武出世
1个回答2024-03-04 12:18
好签词,大致意思是说,这人志向远大,有王者之气,现在虽不得志,他日必定能鱼跃龙门,反正是大福大贵之征兆。朱洪武,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洪武是古代什么人物
1个回答2024-03-18 13:45

明太祖朱元璋

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朱洪雷于城
1个回答2024-03-20 20:11
  《晋侯及楚人战于城濮》是一篇历史散文体裁的文言文作品,出自《左传》。  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间发动的规模较大的一次战役,以晋国获胜、楚国失败而告终。晋国通过这次战役,确立了在中原的霸主地位。篇中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场面,指挥者及参战者的计谋、心理活动,是《左传》中描绘战争的佳篇。
葛洪是朱熹吗?
1个回答2023-01-23 18:43
葛洪并不是朱熹,葛洪是东晋著名的炼丹家,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他们两个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洪都之战是指蓝玉还是朱文正?
1个回答2024-01-26 15:59

洪都之战指的是朱文正。

洪都之战是一场元朝末年发生的著名战役,当时,洪都的城墙被攻破多处,守军且战且筑,攻守双方踩着尸体作战,伤亡都很惨重。但朱文正发挥卓越的指挥才华,沉着应战,坚守洪都85天。

大量消耗陈军的有生力量,为朱元璋进行反攻赢得了时间。最终,陈友谅不得已撤围,朱军获得战略性胜利宣告结束。守城方由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指挥,其他主要参战将领还有邓愈、赵德胜等。

洪都之战历史评价:

这场长达三个月的洪都保卫战,使朱文正充分发挥了不逊于同时代任何名将的军事天赋和指挥才能。造就了朱文正人生的巅峰,将他推上了元末明初诸将星的神话舞台上。

洪都之战略意义极其重要,这场战争决定了朱元璋的霸王事业,陈友谅的汉军在此战中消耗极大、势力大削,最终在鄱阳湖被朱元璋全部歼灭,洪都之战改变了元末明初整个局势。

求解签,朱洪武放牛 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7-05 10:50
还没有出人头地
攻打洪都的到底是朱文正还是蓝玉啊??
1个回答2024-01-25 10:26

是朱文正指挥了洪都保卫战。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侄子,在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夺天下的时候,陈友谅曾经带领六十万大军企图攻下洪都,但是朱文正率领部下拼死抵抗,陈友谅两个月都没有成功,朱文正也因此立下了大功。

该段历史在《明实录明太祖实录十五卷》中有记载:陈友谅遣兵掠新淦,克明率众归之。是岁,大都督朱文正遣志明从征赣州,志明乃据麻岭、沙坑、牛陂为寨,拒命不行。至是擒之,与克明俱伏诛。

转朱阁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5-19 04:33
转朱阁。转顾名思义是指月光流转到朱阁,朱,红色的意思。阁,就是楼,阁楼。合起来就是月光转过红色的阁楼。
洪都保卫战是朱文正还是蓝玉?
1个回答2024-01-24 20:51

洪都保卫战是朱文正。

在朱元璋帅兵出征之时,洪都迎来了孤注一掷的陈友谅,举全国之力,带上了家眷,号称60万大军,猛攻朱文正镇守的洪都城。在坚守了85天之后,朱团雹元璋到来,朱文正又毁了陈友谅的粮船,朱元璋在鄱阳湖击灭陈友谅。虽然蓝镇或闭玉也是大明朝有名的将领,但那会他还只是一个小将。

洪都保卫战历史评价:

洪都之战是一场元朝末年发生在江西南昌地区的著名战役,对阵双方为朱元璋军和陈友谅军,在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情况下,双方围绕洪都城展开了激烈的攻夺,最终以朱军坚守85天,陈友谅不得已撤围,朱军获得战略性胜利宣告结束。

守城方由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指挥,其他主要参战将领还有邓愈、赵德胜等。  这场长达三个月的洪都保卫战,使朱文正充分发挥了不逊于同时代任何名将的军事天赋和指挥才能。造就了朱文正人生的巅峰,将他推上了元末明初诸将星的神话舞台上。

洪都之战略意义极其重要,这场战争决定了朱元璋的霸王事业,陈友谅的汉军在此战中消耗极大、势御裂力大削,最终在鄱阳湖被朱元璋全部歼灭,洪都之战改变了元末明初整个局势。

朱洪武炮打庆功楼的故事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4-03-08 15:19
南京鼓楼岗的山坡上,从前有个功臣楼。这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登基以后,下令建造的。 听到造功臣楼,凡是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打下江山的开国功臣,无不深受感动,称赞太祖英明。只有军师刘伯温忧心忡忡,来到皇宫,见了朱元璋,恳求说:“如今王业已成,臣责已尽,但愿辞官归田。”朱元璋忙说:“军师随我辛苦半生,如今正当享福,为何就要归隐?”刘伯温说:“朝中政事劳神,臣年老力倦,只想过个清闲的晚年。”朱元璋再三挽留不得,便取出许多金银送给刘伯温,亲自送出宫外。 刘伯温出了皇宫,来到徐达府上,向他辞行。临别,刘伯温握着徐达的手说:“徐兄,小弟走了。有一句话望你牢牢记住:功臣楼庆宴之日,你要紧随皇上,寸步不可离开。”徐达一时不明白,想问个究竟。刘伯温说:“照此行事,日后便知。” 功臣楼建成了。这座楼,坐落在鼓楼岗的山坡上,楼身又宽又矮,看来很结实;窗户又高又小,看来很安全。朱元璋择定日子,邀请所有功臣前来赴宴。这一天,日头刚落,功臣楼里一片笙歌,灯烛辉煌。赴宴的功臣们互相恭喜、道贺,好不热闹。徐达心里记着刘伯温的临别赠言,哪有心思与众人寒暄。他举目望望楼顶,雕梁画栋,纵横相连;低头看看地面,方石成格,平滑如镜。忽然,他把耳朵紧贴墙壁,用手对墙敲了几下,觉得声音”咚咚”发嗡,他的脸“涮”的一下,白得像纸一样。这时,只听一声喝道:“皇上驾到!”百官肃立,躬身行礼。朱元璋昂然走进大厅,笑容满面,来到席前,忙叫免礼。众人纷纷直起腰来。 酒宴大开,热闹非凡。徐达平日酒量不小,今天却怎么也不敢多喝,一直盯着朱元璋的一举一动。酒正吃到兴头,朱元璋忽然站起身来,向门边走去。徐达连忙随后跟上。朱元璋发觉身后有人,回头一看,见是徐达,便问:“丞相为何离席?”徐达说:“特来保驾。”朱元璋说:“不必不必,丞相请回。”徐达哀戚他说:“皇上真的一个也不留吗?”朱元璋暗暗一惊,心想:好精明的家伙!我的机密已被他识破。徐达见皇上不言语,又说:“皇上如果执意,臣不敢违命,恳望日后妻儿老母得以照拂。”说毕,转身欲回。朱元璋忙说:“丞相随我来。” 他俩刚走出几百步,突然,“轰隆隆”一声巨响,功臣楼瓦飞砖腾,火光冲天,可怜满楼功臣,全部葬身火海。原来,朱元璋为了永保朱姓天下,才设下这火烧功臣楼的毒计。 徐达从功臣楼死里逃生,回到家里,整天饭不想吃,门不敢出,没有多久,忧郁成疾,背上还害了个瘩背,人瘦得脱了形。 一天,两名太监带人抬着一只清蒸公鹅来到徐达府上,说:“皇上闻知丞相贵体不佳,特命小人前来问安。”徐达知道,公鹅是发物,害了瘩背,再吃公鹅,岂不要命,这是皇上赐死啊。想着想着,两行热泪潸然而下,上前谢恩,收下了公鹅。没有多久,他就含恨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