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澧州大鼓民间艺术

澧州大鼓里面的加官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15 16:37
我没有见过这里的内容,不清楚它的大鼓里面说的加官是什么意思?你最好问一下,懂得澧州大鼓的人
澧州大鼓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31 01:59

关于澧州大鼓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周孝王母亲喜欢听故事,为表孝心,讨得母亲欢心,周孝王便时常陪伴母亲左右,还经常边敲桌子,边给母亲讲故事。周孝王孝敬母亲的故事感人至深,令人景仰,其事迹与行为逐渐流传至民间。后来,人们将敲桌子又演化为敲竹筒、敲瓦盆,最终发展成孝鼓,到庄子时已形成了丧鼓。
至今,澧县艺人中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周公治其礼,孔子治诗书,庄子治其打丧鼓。”大鼓声声传孝心,澧州大鼓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孝德孝义。 清朝嘉庆年间,澧州有一落第秀才苏金福(1779年-1842年),因屡试不中而浪迹江湖,结识了不少民间艺人,并爱上了丧鼓艺术。他利用自己的满腹才华对丧鼓进行改革,规范整理了唱腔,定出了一流、二流、三流、慢板、数板等板式,大大提高了丧鼓的艺术表现力。
他后半生致力于鼓词创作,先后改编、创作了《白蛇传》、《半日阎罗》 《白马驼尸》 《京都风云》 《小八义》等20多个唱本,为澧州民间艺人奉作范本。对艺术的痴狂与热爱,奠定了苏金福的大鼓人生。对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也注定了他必然要成为艺人们永远铭记与膜拜的师祖。
从可查的七代艺术师承关系着手,由此推算,澧州大鼓艺术的发展史应在四百年以上。

福州民间艺术
1个回答2024-02-24 16:17
锅边糊

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福建著名佳点,与肉饼等配食,为当地早点佳品,一直流传到台湾等地。是用大米加清水磨成浓浆,摊在锅边,半熟后铲入正在熬煎的虾汤中,煮制而成。

福州风味小吃丰富多样,其中鼎边糊已成为福州著名的风味小吃,成为福州地方的一种特殊标志。凡在福州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离乡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异国他乡一听见“鼎边糊”三字,也会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了家乡的“倩影”,成为恋祖爱乡的风味小吃。
贵州民间艺术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0-01 15:05
蜡染,刺绣,八音坐唱
澧州大鼓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3-12-09 09:29

关于澧州大鼓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周孝王母亲喜欢听故事,为表孝心,讨得母亲欢心,周孝王便时常陪伴母亲左右,还经常边敲桌子,边给母亲讲故事。周孝王孝敬母亲的故事感人至深,令人景仰,其事迹与行为逐渐流传至民间。后来,人们将敲桌子又演化为敲竹筒、敲瓦盆,最终发展成孝鼓,到庄子时已形成了丧鼓。
至今,澧县艺人中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周公治其礼,孔子治诗书,庄子治其打丧鼓。”大鼓声声传孝心,澧州大鼓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孝德孝义。 清朝嘉庆年间,澧州有一落第秀才苏金福(1779年-1842年),因屡试不中而浪迹江湖,结识了不少民间艺人,并爱上了丧鼓艺术。他利用自己的满腹才华对丧鼓进行改革,规范整理了唱腔,定出了一流、二流、三流、慢板、数板等板式,大大提高了丧鼓的艺术表现力。
他后半生致力于鼓词创作,先后改编、创作了《白蛇传》、《半日阎罗》 《白马驼尸》 《京都风云》 《小八义》等20多个唱本,为澧州民间艺人奉作范本。对艺术的痴狂与热爱,奠定了苏金福的大鼓人生。对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也注定了他必然要成为艺人们永远铭记与膜拜的师祖。
从可查的七代艺术师承关系着手,由此推算,澧州大鼓艺术的发展史应在四百年以上。

解读民间艺术 兰州太平鼓
1个回答2023-12-15 13:59
中国的历史文化久远,其流传下来的戏剧文化可谓是琳琅满目,而在我国的西北重镇,就有着太平鼓这么一种戏剧舞蹈,它是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经六百多年的历史,那么就跟我一起来了解下兰州太平鼓吧。

兰州太平鼓的起源

兰州太平鼓是一种具有600多年历史的传统鼓舞。主要流传于甘肃省兰州、皋兰、永登、酒泉、张掖、靖远等地。相传,明朝大将徐达为统一河山奉命西征,久攻兰州王保保成不克,于是走访民间,从兰州百姓挑水的水桶受到启发,创造了三尺长鼓,让士兵将兵器藏在长鼓中,乔装打扮,混入城中,攻克了城关。百姓欢欣鼓舞,赞美此鼓为“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的发展

任何一种民间文化形式的形成都蕴含着一定的人文、历史和地域特色,太平鼓的形成就是兰州地区部分艺术元素的集中组合。太平鼓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乐器之一。兰州市博物馆收藏着兰州市永登县乐山坪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类彩陶鼓,史学界称它为鼓的“鼻祖”。它和今天的太平鼓外形极为相似,被看作是太平鼓的雏形。

兰州太平鼓的风格特色

兰州太平鼓呈圆筒形,鼓身高70至75厘米,鼓面径长45至50厘米,鼓重19至22公斤,双面蒙牛皮,绘有二龙戏珠等图案,鼓带较长,可挎在肩上,便于击打,同时又可将鼓抛向任何一个方向。擂鼓时,鼓发音低沉而浑厚,鼓手的动律是人舞鼓、鼓带人、人鼓合一。鼓的上、下、跃、翻、骑、闪、展、腾、挪等打法丰富,充分体现着鼓手与鼓的相互交融、纵横离合。可以说它的打法独领鼓道的风骚。

传承意义

发掘、保护甘肃兰州太平鼓舞,不仅对继承和丰富中国鼓舞文化有积极意义,而且能增进中国古代舞蹈、音乐的学术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兰州太平鼓的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活动人数大量减少,年轻的乡村“好家”也不如以前多了。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兰州太平鼓的挖掘、保护、整理和提高。
德清民间艺术有哪些 (写明特点)
1个回答2024-01-27 22:48

德清的民间表演艺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各异、源远流长。其渊源,可上溯到公元前21——16世纪。据史料记载,禹作为部落联盟首领在会嵇山召集会议,防风氏因被水阻迟到被禹错杀,其后人尊防风为神,奏防风古乐,跳祭防风氏舞蹈。“昔禹会涂山……,防风氏后至,禹诛之。……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梁·任昉《述异记》清道光《武康县志》也记述了该舞的大致形式与祭奠所在地,“其后人俗祭防风神,……三人披发而舞。”“防风氏庙,在县南十八里封、禺二山之间”。观氏庙遗迹尚存本县二都,至今还保留着在农历八月二十五举行祭防风氏庙会的风俗。)

《拜香调》 拜香调用丝竹演奏,流传在德清县中东部水乡地区,一般在各种庙会时,烧香还愿的队伍中表演

《奠亡灵》(又名拜忏)佛教音乐流传在德清县莫干山西部地区,影响及表演范围遍及浙江北、中部。它是民间生命消亡后一种祭奠亡灵的形式。

蚕歌 以养蚕内容的《蚕歌》流行在湖州、德清、桐乡等地。它唱腔自由,唱词随编,与蚕桑生产与风俗活动紧密结合,《蚕歌》在民间舞蹈《扫蚕花地》中最为集中,它歌曲音调古朴,旋律优美,为杭嘉湖蚕乡独具特色的民歌之一。

《扫蚕花地》发源于德清县东中部蚕桑地区,是在当地蚕桑生产和民俗活动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清末至20世纪50年代初最为兴盛,由于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以及与当地的生产活动紧密联系,因此,不仅在德清县经久不衰,而且艺人的演出活动还到了湖州、嘉兴、桐乡、吴兴、海宁、吴江、松江、余杭等杭、嘉、湖、沪地区。

《唱马鸣王菩萨》 男子一人,肩挑箩筐,前面萝上盖一块木板,上面放一尊马鸣王菩萨,红烛一对,小香烛一只。只唱不舞,用小锣敲过门,内容简单描述养蚕生产过程。春季,演唱者到各村转悠演出,由村民随意施舍。

《扬扫地》 男子一人。身背大布袋,手拿小扫帚,到农家门口表演简单的扫地动作,口中念道“恭喜大发财,元宝滚进来”,“(得儿)一扫帚,扫到东家娘娘脚跟头……。”《扬扫地》原是流传在全省的乞讨形式,一般用韵白表演。在德清县,有的艺人也用《扬扫地》的曲子,歌唱表演蚕桑丰收的内容。

《开唱》由《大红船》、《卖花钱》、《大补红》、《小小放牛朗》、《二姑娘相思》等十余个节目组成的由男、女二人表演的小调歌舞,群众统称其为“开唱”,流行在德清县城关及德清县中部、东部平原水乡。据调查,现存可查的开唱歌舞有 大红船 卖花线 大补缸 小小放牛郎 二姑娘相思

灯 舞

《鳌鱼灯》 西岑《鳌鱼灯》,相传是由明朝年间一位沈姓大户从湖州府带入武康西岑并传承至今

《叶球灯》形成在德清县三桥肇村,由狮子滚绣球演变而来。

《丝马灯》马灯舞流传在德清县中部地区,以洛舍的丝马灯最有特色,据老人回忆:洛舍的马灯属东升村最好,大约有100多年历史。

《十样景灯》流传于德清县筏头乡上皋坞村,该灯起流,据当地吴志梅老人(1912生)说,传说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将令陈玉成率军入浙,过筏头,当地老百姓敲锣打鼓相迎,村民为迎义军和方便群众,乘此机会舞灯筑路,

龙舞 德清县民间舞龙习俗历来盛行,在南宋时期因受都市临安(杭州)的辐射,深受南宋文化影响,舞龙风俗极为盛行。清《康熙德清县志》(候志)记载:“……灯亱新里竞装演故事游逐街巷,始于宋。”宋理宗宝庆三年,为纪念救人英雄载继元(小名戴阿大),每年有划龙船、舞龙灯、踏险塘、祭戴公、看戏文等民间活动。民国德清新志有记载:“寒食亱,城乡十里内武装,戴侯、叶侯、柳侯神象四人肩之,灯笼、火把、锣鼓、外加以大纛旗、帅旗、三军司令旗巡游街巷间……”。据老人童宝庆(1924年生)介绍:乾元镇上两大民俗活动,一是元霄节正月十三至十八的“出灯”,二是清明的“下庙出会”。“出灯”有龙灯、狮灯、马灯、开唱等,“出会”规模更宏大,除了“出灯”全班人马外还有杂耍、风物习俗、化妆表演等,其中龙灯是最受欢迎的一个项目。

祭祀舞

小搭子《小搭子》是在农历八月廿五防风菩萨出会时,巡游队伍中开道的角色。

德清的民间戏剧主要有滩簧小戏、皮影戏两种。

滩簧小戏 滩簧小戏是以湖滩为基本唱腔的说唱滩簧类型戏曲,当地俗称滩簧小戏,花鼓戏,它形成于清同治年间。

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羊皮戏,明清时流行在本县乡村中的一种民间戏曲,一直至民国,县内尚有皮影戏班7个,活动于余杭、桐乡、海宁等地

四、民间曲艺

德清县的民间曲艺主要有三跳、琴书两种。

三跳 三跳又名“纤板书”,湖州地方曲艺曲种之一。因演唱伴奏所用乐器“三跳板”(又名“三敲板”)而得名,又因“三跳板”的形状和船工背纤用的纤板相似,故俗称“纤板书”。

琴书 琴书也称“胡琴书”,是一种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有说有唱的曲种,琴书形成于清末光绪,先统年间,发展与三跳经历相似,但出现较三跳晚,抗日战争前后与1949年以后琴书活动十分频繁,大有超过三跳之势,因琴书较之三跳曲调丰富、弦乐伴奏、音乐性强、适合表现更多题材的书目。

我们苏州的民间艺术是什么?
2个回答2022-09-20 04:14
这位朋友,你想了解苏州的民间艺术,我建议你登陆···苏州民间文艺网。相信你能在里面了解到你所要一切。
扬州民间艺术
1个回答2023-10-21 14:05
你想问什么,直说!!!
身边的艺术有哪些?民间的艺术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17:43

身边的艺术有年画,窗花,冰雕,中国结,刺绣,皮影,剪纸等等。

1、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2、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

3、中国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精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它原本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后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

民间的艺术故事如下:

1、《白蛇传》

宋朝时,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

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

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

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白素贞因为触拍瞎迅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

2、《牛郎织女》

牛郎是牛家庄的一个孤儿,依靠哥嫂过活。嫂子为人刻薄,经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来,靠一头老牛自耕自食。

这头老牛很通灵性,有一天,织女和诸仙女下凡嬉戏,在河里洗澡,老牛劝牛郎去相见,并且告诉牛郎如果天亮之前仙女们回不去就只能留在凡间了,牛郎于是待在河边看七个仙女,他发现其中最小的仙女很漂亮,顿生爱意。

想起老牛的话于是牛郎悄悄拿走了小仙女的衣服,仙女们洗好澡准备返回天庭,小仙女发现衣服不见了只能留下来,牛郎于是跟小仙女织女制造了邂逅,后来他们很谈得来明白了各自的难处,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婚后,他们男耕女织,生了一儿一女,生活十分美满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派王母娘娘押解织女回天庭受审。

老牛不忍他们妻离子散,于是触断头上的角,变成一只小船,让牛郎挑着儿女乘船追赶。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头上的金钗,在天空划出了一条波涛滚滚的银河。

牛郎无法过河,只能在河边与织女遥望对泣。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玉帝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会面一次,喜鹊也会在身边。以后每年的七月七日牛郎织女都会见面了。

3、《梁祝》

相传,在中国西晋时期,青年学子梁山伯辞家攻读,途遇女扮男装的学子祝英神尘台,两人一见如故,志趣相投,遂于草桥结拜为兄弟,后同到红罗山书院就读。

在书院两人朝夕相处,感情日深。三年后,英台返家,山伯十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别。山伯经师母指点,带上英台留下的蝴蝶玉扇坠到祝家求婚遭拒绝,回家后悲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英台闻山伯为己而死,悲痛欲绝。

不久,马家前来迎娶,英台被迫含愤上轿。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英台执意下轿,哭拜亡灵,因过度悲痛而死亡,后被葬在山伯墓东侧;又传:祭拜时,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4、《后羿射日》

多年以后(尧帝在位时),天下大旱,原因很简单,天上同时出现十个太阳.后羿为解决大旱问题,自己锻炼出一把威力无限的巨弓.后羿在弓上注入法力。

然后携弓登上高山,以自己法力凝聚成无形之箭,引弓射日.本想把十个太阳全射下来,但是想到如果全都射下来,大地将陷入无止境的黑暗,所以便留了一个太阳在天上。

5、《神农试百草》

生老病死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不过因为”病”而早早离开这个世界的人又实在值得同情.神农觉得自己有保护好自己的子民的职责,所以他踏遍神州大地寻找治疗病患的药草,找到后他都先自己服用来确定有用与否或者有毒与否.最袭此后终于找到了可以治疗很多常见病患的药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