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抗日有声小说

辽宁抗日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15:58
黄显声组织义勇军,杨靖宇战斗在吉林辽宁,等。
辽宁抗日小英雄
1个回答2024-01-21 14:40
1934年秋,主力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参加了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作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

红军一走,大土豪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亲作为游击队的交通员,走东村奔西庄地传达着党的精神。在一次行动中,冬子妈被胡汉三的“靖卫团”围困在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草屋内……

母亲的从容就义,使小冬子突然长大了许多,他怀揣爸爸留下的红星,承担起了游击队交通员工作。他为山上游击队筹盐,巧妙地躲过了“靖卫团”的搜查。冬子还机灵地做了米店的伙计,搞到了确切的情报,破坏了胡汉三的搜山计划。冬子在沉着自如地对付了胡汉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后,抓住良机,砍死了胡汉三。

1938年,江南游击队准备开赴抗日前线,冬子和父亲又见面了。他带上那颗保存了多年的红星,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辽宁抗日小英雄
1个回答2024-03-08 10:32
1934年秋,主力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参加了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作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

红军一走,大土豪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亲作为游击队的交通员,走东村奔西庄地传达着党的精神。在一次行动中,冬子妈被胡汉三的“靖卫团”围困在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草屋内……

母亲的从容就义,使小冬子突然长大了许多,他怀揣爸爸留下的红星,承担起了游击队交通员工作。他为山上游击队筹盐,巧妙地躲过了“靖卫团”的搜查。冬子还机灵地做了米店的伙计,搞到了确切的情报,破坏了胡汉三的搜山计划。冬子在沉着自如地对付了胡汉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后,抓住良机,砍死了胡汉三。

1938年,江南游击队准备开赴抗日前线,冬子和父亲又见面了。他带上那颗保存了多年的红星,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寇准抗辽的故事
1个回答2023-11-14 05:37
十一世纪初,辽国大举入侵,北宋人心惶惶,有些大臣主张迁都逃跑。这时,一位大臣竭力主张抵抗,并竭力劝说宋真宗御驾亲征。这位大臣就是宰相寇准。

寇准从小聪明好学。十九岁那年,他考上了进士,先后在地方上和朝廷里做官。他耿直刚强,办事果断,但也得罪了不少人。

公元1004年8月,宋真宗任命毕士安为副宰相。毕士安向宋真宗谢恩,宋真宗说:“不用谢恩了,我还要任命你为宰相呢。”宋真宗又说:“我还要任命一个人跟你一道担任宰相,你看谁最合适?”

毕士安说:“寇准为人忠义,能处理大事,我不及他。”

宋真宗说:“听说他刚强任性。”

当时,辽国正不断出兵侵扰北方边境。毕士安就说:“寇准忘记自己,一心为国,坚持正道,反对奸邪,所以不少人讨厌他。如今辽国不断入侵,百姓不得安宁,正应该重用像寇准这样的人。”

宋真宗认为毕士安讲得很有道理,就同时任命毕士安和寇准两人为宰相。

寇准担任宰相才一个月,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率领二十万大军,入侵宋朝。这年十一月,辽军很快打到澶(chán)州(今河南濮阳),威胁宋朝的都城汴京。

边境的告急文书,一天中向东京发来五次。这些告急文书到了寇准手中,都被扣了下来。寇准谈笑自如,好像没有这回事。

第二天,人们把这事报告宋真宗。宋真宗又惊又怕,就把寇准召来,问他处理办法。寇准说:“陛下要辽国退兵,不过花几天时间。”

于是,寇准乘机提出,要宋真宗御驾亲征,前往澶州。宋真宗不敢前去,立起身来,想退回内宫。寇准说:“陛下一进去,群臣不得见,大事就完了。陛下不能入内。”

宋真宗只得留下来,陆续召见一些大臣,商议对策。副宰相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迁都金陵。另一个大臣陈尧叟是四川人,主张迁都成都。这两个人都想逃跑,暗地里劝宋真宗迁都,躲避敌人的.锋芒。

宋真宗问寇准说:“有人劝我迁都金陵,有人又劝我迁都成都,你看该怎么办?”

寇准知道这是王钦若和陈尧叟出的鬼点子,就假装不知道,大声说:“谁给陛下提出迁都的主意,罪该杀头!现在上下齐心,要和敌人决一胜负。陛下御驾亲征,定能打败敌人。要是迁都逃跑,京城一失,人心崩溃,敌人长驱直入,天下还能保得住吗?”

在寇准的劝说下,宋真宗决定亲征。这年十一月,北宋军队从东京出发,来到韦城(今河南滑县)。

守卫澶州的宋军听说皇上亲征,士气高涨,打退了辽军的进攻,还打死了辽国大将萧达兰。萧达兰一死,辽军的锐气受到了很大的挫折。

不料就在这时候,北宋统治集团内部的主和派又提出迁都金陵。宋真宗胆小怕事,又想后退了。寇准劝告他说:“陛下只能前进一尺,不能后退一寸。如果这时候撤军后退,百姓失望,军心涣散,势必瓦解,敌人乘机杀来,恐怕连金陵也保不住了。”

宋真宗还是拿不定主意。寇准又和殿前都指挥使高琼一道去劝说宋真宗,宋真宗这才勉强同意前进。

宋真宗只得下令进军,渡过黄河,进入澶州城。他在北城门楼上,召见众将。远近将士望见宋真宗的御盖、龙旗,齐声高呼“万岁”,宋军的士气高极了。

宋真宗把军事大权交给了寇准。这时候,几千名辽军骑兵前来攻城,寇准下令开城出击。宋军奋勇冲杀,一下子消灭了一大半敌人。

宋军得胜以后,宋真宗命寇准留在北城,自己回行宫去了。他回到行宫,还不放心,又派人去看寇准在干什么。只见寇准正跟官员在饮酒,有说有笑,根本不把辽军当一回事。宋真宗这才放下心来,高兴地说:“寇准这样从容不迫,我还担心什么呢?”

宋真宗本来就没有决心抗辽,早在出征前,就派一个叫曹利用的官员,跟辽国谈判。辽军因为不断受到挫折,处境越不利,就同意跟宋朝议和。

寇准坚决反对议和,主张乘胜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些主和派就放出谣言,说寇准想利用军队,夺取权势。在这种情况下,寇准没有办法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只好同意议和。

这时,辽国派使者跟曹利用一道来澶州,请求议和。为了议和,宋真宗打算每年给辽国一些银绢。他对曹利用说:“如果不得已,即使每年给一百万,也可以答应下来。”

曹利用动身去辽营订立和约,寇准把他召去,说:“虽然皇上答应百万银绢,可是,你答应的数目不得超过三十万。如超过这数目,我就杀你的头!”

曹利用不敢违抗寇准的命令,到了辽营,终于按照三十万这个数字谈定下来了。

曹利用回来后,还没有来得及向宋真宗汇报,宫廷内误传为三百万。宋真宗大惊,说:“太多了!”过了一会,又说:“姑且了事,这样也可以。”

没有多久,宋真宗就知道了确切数字,不由得喜出望外,不住口地称赞曹利用能干。

公元1005年1月,宋辽双方正式达成协议,规定北宋每年给辽国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不用说,北宋百姓的负担又加重了。不过,这还是由于寇准坚持抗辽,北宋才没有遭受更大的失败。因为这次和约是在澶州订立的,所以历史上称为“澶渊(就是澶州)之盟”。
南北两宋朝时的抗辽.抗夏.抗元或抗金的大将或大臣有哪些?(需要具体资料)
4个回答2024-01-07 18:55
杨延昭(958—1014年),本名延朗,幼随杨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延昭为先锋,时年二十九岁,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其父死,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

狄青,生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卒干嘉佑二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山西汾阳)人,北宋大将。狄青出身贫寒,16岁时,因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罪人京,窜名赤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西北称帝,建立西夏。宋廷择京师卫士从边,狄青入其选,任延州指挥使,当了一名低级军官。在战争中,他骁勇善战,多次充当先锋,率领士兵夺关斩将,先后攻克金汤城,宥州等地,烧毁西夏粮草数万,“收其帐二千三百,牲口五千七百”,并指挥士兵在战略要地桥子谷修城,筑招安、丰林、新寨、大郎诸堡,“皆扼贼要害”。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一马当先,所向披靡,在4年时间里,参加了大小25次战役,身中8箭,但从不畏怯。在一次攻打安远的战斗中,狄青身负重伤,但“闻寇至,即挺起驰赴”,冲锋陷阵,在宋夏战争中,立下了累累战功,声名也随之大振。

岳飞
1103年2月15日—1142年1月27日)南宋名将,座驾:白龙马,兵器:沥泉枪,经典之战:朱仙镇大捷
民族英雄、军事家、抗金名将。字鹏举,谥武穆,后改谥忠武。河北(今河南)相州 汤阴永和乡孝悌里人(今 安阳市 汤阴县城东30里的菜园镇程岗村)。

陆秀夫
(1236—1279)南宋抗元名臣。汉族,字君实,楚州盐城长建里(今属江苏建湖)人。宋理宗宝佑进士。初为李庭芝幕僚,后官礼部侍郎等职。临安失守后至福州,与张世杰等立赵昰为帝。赵昰死,又拥赵昺,奉皇帝居厓山(今广东新会南),任左宰相,继续组织抗元。祥兴二年(1279年)崖山海战为元军所败,负赵昺投海自杀。有《陆忠烈公遗集》。
李庭芝任淮东制置使,又辟任他做参议官。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元兵沿江东下,扬州形势紧张,僚属大多逃散,陆秀夫等数人坚守本职,毫不动摇。李庭芝把他推荐给朝廷,乃调往临安。德祐二年,任礼部侍郎。太皇太后率宋恭帝投降后,他和将领苏刘义等退至温州。不久,与陈宜中、张世杰等在福州立益王赵昰为帝,重建宋廷,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入福建,宋君臣乘海船南走广东。次年,广州降元,宋廷迁至井澳(今广东中山县南大横琴岛下),陈宜中逃往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景炎三年(1278)初,赵昰死,庙号端宗。群臣多欲散去,陆秀夫勉励群臣,再立赵昺为帝,改元祥兴,迁居崖山(今广东新会南海中)。陆秀夫任左丞相,与张世杰同执朝政。祥兴二年(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元张弘范攻崖山,宋军大败。陆秀夫对赵昺说:“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毅然背赵昺跳海牺牲。有《陆忠烈集》传世。
辽辽无期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05-15 15:56
辽辽无期。不是词,偏正词组。
辽辽,这里指远或空虚的样子。辽辽无期,形容到达的日期还远得很,不知道在何时。也指看不见所期望达成的目标,希望比较渺茫。
辽宁的简称是辽还是宁?
0个回答2022-11-27 22:51
一目辽辽是什么意思?
5个回答2023-05-11 16:52
一目辽辽是什么意思。一眼望去,满目山河空念远,宽阔苍茫的意思。
辽宁简称是辽还是宁呢?
1个回答2022-11-29 06:55
简称辽呀,你看车的第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省的缩写,别的省会也是这样哈
辽阳的成语辽阳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4 20:57
辽阳的成语有:朝阳鸣凤,洛阳才子,鲁阳指日。
辽阳的成语有:鼻孔辽天,洛阳才子,鲁阳指日。2:结构是、辽(半包围结构)阳(左右结构)。3:注音是、ㄌ一ㄠ_一ㄤ_。4:词性是、名词。5:拼音是、liáoyáng。
辽阳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曾为县名_府名_路名_行省名。今为市名。泛指今辽阳市一带地方。
二、引证解释
⒈曾为县名、府名、路名、行省名。今为市名。泛指今辽阳市一带地方。引《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_书>》:“宣王薄伐,猛_长驱,师次辽阳,而城池不守。”李善注:“《汉书》曰:辽东郡有辽阳县。”唐沉_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五征戍忆辽阳。”明谢肇_《五杂俎·人部一》:“后以事_辽阳,子孙仍富。”清王庆勋《_风行》:“吴头一水辽阳通,_舟航海凭神功。”
三、网络解释
辽阳(辽宁省省辖市)辽阳古称襄平、辽东城,是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是以石化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城市,辽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位于辽宁省中部,是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新兴的现代石化轻纺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辽阳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城市,是一座有着2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从公元前3世纪到17世纪前期,一直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
关于辽阳的诗词
《辽阳行寄王子幻》《辽阳行·辽阳在何处》《雨中花送赵子坚再赴辽阳幕》
关于辽阳的诗句
若问辽阳戍兰闺惊破辽阳梦辽阳春尽无消息
关于辽阳的词语
三叠阳关掷果河阳阴差阳错辽东华表鲁阳指日西风斜阳辽东白豕鼻孔辽天六阳会首洛阳才子
关于辽阳的造句
1、幸运的辽阳人小郑因为“寸劲儿”保住了生命。
2、汴水夜吹羌管笛,鸾舆步老辽阳幄。
3、在采矿冶铁方面,东京辽阳府设有户部司,管理辽东地区的矿冶生产。
4、昨日记者再次来到辽阳瑞兴化工厂爆炸现场外,此时周围的空气中还夹杂着刺鼻的硫磺味。
5、现任衍水酒店一、二部经理,辽阳金旺烹饪学校老师。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辽阳的详细信息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