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种植技术

中草药种植要注意什么
2个回答2022-05-30 12:56
注意农药施用,尽量降低农残
注意土壤质量是否适合
注意中草药自身习性
以叶片入药的中草药植物有哪些?
2个回答2023-02-12 22:00
那可太多了:人参叶、大青叶、艾叶、牡丹叶枇杷叶、罗布麻叶、昆布、侧柏叶、霜桑叶、草乌叶、枸骨叶、荷叶、银杏叶、淡竹叶、紫苏叶、白三七叶、等等。
为什么说丝瓜是疏药两用的草本植物
1个回答2024-03-16 04:01
丝瓜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维生素B1、维生素C,还有皂甙、植物粘液、木糖胶、丝瓜苦味质、瓜氨酸等。每100克含蛋白质1.4-1.5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4.3-4.5克,粗纤维0.3-0.5克,灰分0.5克,钙18-28毫克,磷39-45毫克,核黄素0.03-0.06毫克,尼克酸0.3-0.5毫克。抗坏血酸5-8毫克。
丝瓜中含防止皮肤老化的B族维生素,增白皮肤的维生素C等成分,能保护皮肤、消除斑块,使皮肤洁白、细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故丝瓜汁“美人水”之称。抗坏血病:丝瓜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可用于抗坏血病及预防各种维生素C缺乏症。
健脑美容:由于丝瓜中维生素B等含量高,有利于小儿大脑发育及中老年人大脑健康;丝瓜藤茎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肤弹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去皱。
抗病毒、抗过敏:丝瓜提取物对乙型脑炎病毒有明显预防作用,在丝瓜组织培养液中还提取到一种具抗过敏性物质泻根醇酸,其有很强的抗过敏作用。
大神可知道这是一味中草药?是什么植物?术名叫什么?不胜感谢!
1个回答2023-01-09 01:02
这不是植物,是节肢动物知了(就是蝉)脱下的壳子,术名叫“蝉蜕”。
种植中草药算复耕吗?
4个回答2023-02-15 04:56
你说的这个情况 ,
种植中成药算复耕吗?
种植中成药应该的是复耕的,
因为中成药是农作物,
而且是特殊是农作物,
所以应该是算复耕的。
这是什么植物的果实,好像是一种草药
1个回答2022-12-13 04:55

这是堇菜科植物果荚的特征,如:紫花地丁等。

紫花地丁
Viola philippica Cav.
堇菜科  Violaceae  堇菜属
别名:光瓣堇菜  紫花地丁  白毛堇菜  宝剑草  地丁

种植什么中草药比较赚钱?
2个回答2022-12-01 22:47
桔梗:桔梗的亩产量200~300千克,近期市场价格上涨为55~65元/千克,为近年来最高价格。
板蓝根:板蓝根的亩产量300~400千克,由于流感的影响,原料需求大增,价格涨到近期的15~25元/千克,随着去年生产的恢复,价格今后趋于稳中有降的趋势。
植物类中草药有哪些品种
1个回答2022-10-11 04:07
找一本本草纲目看看吧。
草莓种植技术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4-30 04:06

草莓种植 技术    

草莓种植技术
1个回答2023-11-26 23:51

选地

草莓地应选择地势稍高,地面平整,排灌方便,光照良好,有机质丰富,保水力强,通气性良好,PH值呈弱酸性或中性的肥沃土地。前茬作物以蔬菜、豆类、瓜类、小麦等较好。

草莓栽植前应彻底清除杂草,并施入腐熟农家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氯化钾50千克、巴内达碧卡菌肥5公斤做基肥,撒施均匀后耕翻30-40厘米,促进土壤熟化,土地平整后按100厘米做畦,畦面宽80厘米,畦沟宽20厘米,畦高15厘米,畦长20米。

定植

定植质量的好坏对草莓的生长及以后的管理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定植要下细功夫。

草莓在定植时应注意定向移栽,将苗的弓背向沟道一侧,使花序着生在同一方向,栽植数量为一穴一株,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宜。

合理密植:草莓的种植密度与种植水平关系很大,弱苗、迟栽、缺肥的田块宜密,定植密度以每亩8000株左右为好,反之壮苗、早栽、足肥及采取地膜覆盖技术宜稀栽,以每亩6000株为好,株行距50厘米×20厘米为宜。

浇水

栽后要浇一次透水,栽后一周内一般早、晚各浇一次水,以后要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以利成活。

施肥

草莓从定植到开花结果需要较多的肥,除要施足基肥外,还要适时补充肥料,可在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始期亩施草莓专用肥或磷酸二氨10公斤。结合浇水以1000倍巴内达碧卡蔬果专用叶面肥形式沟施效果较好,长势好的田块仅喷施巴内达碧卡磷酸二氢钾1000倍2-3次,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成花期原则上不喷。采果田施肥原则是适N重P、K,必须保持合理的配比关系,才能获得较高产量和最大效益。

覆盖

地膜覆盖有显著的早熟、增产效果,还能提高果实质量,增加商品果率。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盖膜。注意盖膜前一定要摘除植株上的枯叶、老叶。

采收

采收期是草莓种植农户繁忙的季节,除了做好采收上市工作外。

其它

其它田间管理工作也需要同时进行:

经常摘除病叶、枯黄叶及病果,带出草莓田外深埋,减轻病虫害。

经常摘除新出生的茎。

结合采收,发现有半面红(向阳面)半面青的果实,可将其翻转,促其均匀成熟。

经常清沟理墒,不使雨后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果、烂果。

病虫防治

病害

叶斑病

症状

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防治

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液,十天后再喷一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200克对水75千克进行喷雾。[2]

白粉病

症状

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

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重点喷布波美0.3度石硫合剂。采收后全园割叶,喷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及30%特富灵5000倍液等。

灰霉病

症状

灰霉病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

于现蕾到开花期进行,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500倍~700倍液等喷雾。  根腐病: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  防治对策:草莓移栽前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会。

黄萎病

症状

黄萎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防治

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用氯化苦13.5升-20升或太阳能覆盖薄膜灌水进行土壤消毒;已发病者必须拔除烧毁。

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螨类、线虫等。

蚜虫、白粉虱、螨类症状

蚜虫、白粉虱、螨类是草莓常见虫害,露地和保护地均有。越是优良品种,果实好吃,越易感蚜虫,叶色黄或黄绿色也招蚜虫。

防治

减少越冬虫卵数量,秋末彻底清园,消灭杂草,及时摘除病老残叶。

设置黄板,板上涂机油诱杀蚜、白粉虱,或在放风口处设防虫网阻隔,或挂银灰色地膜条驱避蚜虫。

释放丽蚜小蜂有效控制白粉虱。

可用熏虱灵、敌敌畏等熏蒸剂熏蒸。

用药喷治:蚜虫可用50%的辟蚜雾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1-2次即可, 1.8%赛剑乳油1000倍液喷洒防治,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的马拉松乳油1500倍液;白粉虱可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螨类可用低残毒的触杀作用强的增效杀灭菊酯5000-8000倍液喷2次,间隔5 天,20%双甲脒乳油1000-1500倍液或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10天左右一次。一般采果前两周停止用药。

线虫症状

线虫是肉眼不易看到,需借助显微镜。该虫对草莓的一生都有危害,开花前后危害症状最明显。传播一是靠秧苗,二是靠土壤。草莓线虫分为芽线虫和根线虫,草莓线虫还是病毒传播的媒介。

防治

清除病株,线虫的传播主要靠被害母株及匍匐茎,一起拔除,消灭病原。

土壤消毒,栽前深翻土壤,用氯化苦进行土壤熏蒸消毒,温室可采用土壤熏蒸和密闭棚室进行高温闷蒸消毒。

热处理消毒,栽苗前把秧苗浸入35℃热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冷却再种植。⑷轮作,避免重茬,减轻线虫的危害。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