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绛州

绛州名称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3-22 07:16
绛州即今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西周时期,武王封文王第十七子为郇侯辖今新绛地,为侯国。春秋时期,郇国为晋所灭,此地属晋。   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地属魏,称汾城。隶属河东郡。   秦仍属河东郡。北部为临汾县,西部为长修县。临汾旧城在今县城北25公里处(襄汾县晋城村)。长修故城在今县城西北15公里处泉掌镇。   汉高祖时,封御史杜恬为长修侯,长修为侯国。东汉改为长修镇。   三国时属魏,置临汾县,隶平阳郡。   西晋时,临汾县属平阳郡。   南北朝时,北魏太武帝始光四年(427)于柏壁镇置东雍州。分临汾县为太平县和南太平县。太和十一年(487)置正平郡,邻闻喜、曲沃二县。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改东雍州为绛州,徒闻喜县龙头城(今礼元镇龙兴堡)。武帝时复移于柏壁。建德六年(577)再徒稷山县玉壁。   隋代开皇三年(583)州治从玉壁迁至今县城处。废正平郡,改为绛郡。领正平(今新绛)、龙门、太平、曲沃、翼城、稷山、绛、垣曲等8县。   唐武德元年(618)置绛州总管府。辖绛、潞、盖、建、泽、沁、韩、晋、吕、浍、秦、蒲、虞、芮、邵等十五州。绛州领正平、太平、曲沃、闻喜、稷山等5县。武德三年(620)罢总管府称雄郡。领正平、翼城、曲沃、闻喜、垣曲、太平、绛等7县。贞观中,绛州属河东道。领治仍旧。五代袭唐制。   宋为雄州,置绛郡防御。辖正平、曲沃、翼城、太平、稷山、绛、垣曲等7县。   金置绛阳军节度使。兴定二年(1218)升为晋安府,总管河东南路兵马。兴定三年(1219)又置河东南路转运司,领正平、翼城、曲沃、闻喜、垣曲、太平、绛、平水等8县。   元初为中州,置绛州行元帅府,辖河、解二州各县。后罢元帅府,仍为绛州,隶平阳路,领正平、翼城、曲沃、闻喜、垣曲、太平、绛等7县。   明为绛州,属山西布政司,隶平阳府,领稷山、垣曲、绛等三县。   清初属领仍旧。雍正二年(1724)改为直隶绛州,领稷山、河津、闻喜、垣曲、绛等5县。   1912年(民国元年)5月,废州改县,取咸与维新之义,又兼与邻近的绛县相区别,始改称新绛县,属河东道。1927年(民国16年)废道,直隶省府。1937年(民国26年)新绛县属山西省第九专员公署。1939年(民国28年)民国县政府移驻乡宁县下川村,1945年(民国34年)迁回。日伪县政府仍驻旧城。1945年(民国34年)5月,新绛县抗日民主政府公开(属晋冀豫边区太岳三专署),驻文侯村。同年8月,改称新绛县民主政府,仍驻文侯村,兼辖闻喜北塬28村。   1947年(民国36年)4月,新绛县城解放,成立新绛县人民政府。本年秋以汾河为界,南为绛南县,属太岳三专力量,驻文侯村,仍辖闻喜北塬一带。北为新绛县,属晋绥吕梁十专署。1948年8月,绛南县并入新绛县,同属晋绥器梁十专署。专署与县治均驻今县城。   1949年2月,成立晋南行政公署,驻新绛,下设3个分区。新绛分区辖新绛、稷山、河津、曲沃、乡宁、吉县、汾城等7县。1949年6月晋南专署成立(驻今临汾市),新绛属晋南专署。1949年底,运城专署成立,新绛属运城专署。   1958年11月,新绛并入侯马市,属晋南专署。1961年11月,从侯马市析出,恢复新绛县建置,仍属晋南专署。   1971年,晋南专署分为临汾、运城两个地区,新绛属运城地区。   1979年,运城地区改称运城行政专员公署,新绛仍属所辖县之一。   2000年,运城地区改称运城市,新绛仍属所辖县之一。
哪里能看到杨绛散文走到人生边上
1个回答2023-08-08 20:44
田野,村庄,小河塘
民间面塑的绛州面塑
1个回答2024-03-15 15:23

绛州,即州此今日新绛县,是晋南平原上的一个县份。这一带历史上盛产小麦,一直是山西省小麦、棉花产地。所以,逢年过节,这里的家家户户都要用上等的小麦磨成面粉册段迅,捏制出千姿百态的面塑欢渡节日。由于这里的面塑注重彩色点染,花色绚丽,所以当地人称之为“花馍”。
绛州花馍,造型比较夸张,塑造造型别致,尤其以“走兽花馍”最为出色。
绛州城乡,大部分家庭妇女都会捏制花馍,而且普遍都会捏制多种普通的造型,由于是自做自用,尽管水平不一,并不影响食用,久而久之,一些家庭妇女熟能生巧,花馍的捏制水平便能不断提高。
由于这种家家户户都要进行的汉族民间活动,造就了大批捏制花馍的能工巧匠,而且世代相传。
每当城乡嫁丧婚娶,捏花馍便会成为一种必然的活动燃亩。而且,这些花馍会在大庭广众面前展示,从而得到品评,这种不推选冠军的自发的群众性品评,无疑成了推动捏制花馍的一种动力,成为促进面塑水平不断提高的汉族民间评议。
所以,绛州至今捏花馍的名手辈出,成为一种传统的汉族民间工艺品而名声在外。
总之,面塑作为一种汉族民间生命力极强的造型艺术,生长和扎根于民众生活,成为汉族民俗风情的一种表现方式,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它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也好,一种食品文化也好,都有其独特的体系程式。其中的造型意识和方法,原始宗教意识和衍变,人文思想及发展,都有着亟待开发的深刻内涵。

杨绛走在人生边上
1个回答2022-07-13 21:05
我看了,其中有关鬼的观点,我看了后有点害怕,因为我以前是不相信的。
绛州三楼的钟楼
1个回答2023-10-22 12:30

钟楼,据《新绛县志》记载,最早为北宋乾德元年(963)所建,后因失火全部毁尽,又在废墟上重建,元、明均有重修。现存建筑为明万历年间遗构,清代有修葺。1979年和1994年两次翻修,使之焕然一新。该楼地势高峻,台谈码基耸含桐哪立,为正方形,楼身四面设有券洞门,嵌有四副石刻楹联,屋顶为十字歇山顶,剪边琉璃瓦饰。内悬万轮告斤巨钟,为金天德大定年北关“天庆观”所铸,因铸造技术科学先进,钟声清脆、悦耳、宏亮,夜静可声闻数十里。

杨绛的绛组词,要头一个是绛啊?
3个回答2022-12-27 07:20
1.绛紫
2.绛帐/绛帏
3.绛脂
4.绛纱
5.绛帻
6.绛节
绛趺的意思绛趺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7-25 17:51
绛趺的词语解释是:1.见"绛跗"。
绛趺的词语解释是:1.见"绛跗"。结构是:绛(左右结构)趺(左右结构)。注音是:ㄐ一ㄤ_ㄈㄨ。拼音是:jiàngfū。
绛趺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引证解释:红色花萼。晋束_《补亡诗·白华》:“白华绛趺,在陵之陬。”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钓石封苍藓,芳蹊艳绛跗。”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附《兰省和韵》:“绛趺朱_庭阶盛,愧读兰陔洁养诗。”
二、网络解释
绛趺拼音:jiàngfū注音:ㄐㄧㄤ_ㄈㄨ条目:绛趺(绛趺)
关于绛趺的诗词
《访姚文初于绛趺堂遂哭现闻师》《访姚文初于绛趺堂,遂哭现闻师》《高阳台·篷窗客话,有感小长芦钓师咏吴江叶元礼事,用绛趺山馆韵》
关于绛趺的诗句
林花落绛趺绛趺檀口忆昔循陔有绛趺
关于绛趺的成语
不名一钱不齿于人草庐三顾参差不梁伏齐绛县老人绛纱系臂不期然而然长夜漫漫仓皇出逃伯道无儿
关于绛趺的词语
神霄绛阙绛县老人绛纱系臂不齿于人不期而然仓皇出逃伯道无儿草庐三顾不名一钱清都绛阙
点此御散查看更多关于绛趺的详橡拆携细信息
绛天的意思绛天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7-09 00:50
绛天的词语解释是:把天空染为红色。
绛天的词语解告唯释是:把天空染为红色。 结构是:绛(左右结构)天(独体结构)。 注音是:ㄐ一ㄤ_ㄊ一ㄢ。 拼音是:jiàng tiān。
绛天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把天空染为桥衫红色。引汉班固《封燕然山铭》:“玄甲耀日,朱旗_天。”晋陆云《南征赋》:“朱光_而丹野,炎_仰而_天。”唐孙樵《潼关甲铭》:“潼之甲可以烛日,潼之旗可以_天。”
二、网络解释
绛天绛天,读音jiàngtiān,汉语词语,指把天空染为红色。
关于绛天的诗句
旌旗绛天海水红旌_绛天张鱼鳞朱旗绛天
关于绛天的成语
挟天子以令天下绛县老人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绛纱系臂天生天杀破天荒随陆无武绛灌无文天外有天
关于绛天的词语
神霄绛阙绛纱系臂绛县老人破天荒清都绛阙
点敏友腔此查看更多关于绛天的详细信息
绛帷的意思绛帷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7-24 18:30
绛帷的词语解释是:1.红色帷液唤枣幕。2.犹闹拆绛帐。对师门_讲席之敬称。
绛帷的词语解释是:1.红色帷幕。2.犹绛帐。对师门_讲席之敬称。 结构是:绛(左右链老结构)帷(左右结构)。 拼音是:jiàng wéi。 注音是:ㄐ一ㄤ_ㄨㄟ_。
绛帷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红色帷幕。引汉刘向《九叹·远游》:“张_帷以__兮,风邑邑而蔽之。”唐舒元舆《赠李翱》诗:“湘江舞罢忽成悲,便脱蛮靴出_帷。”⒉犹绛帐。对师门、讲席之敬称。参见“_帐”。引《随园诗话补遗》卷一引清吴蕙诗:“有志红窗学咏诗,_帷深幸侍良师。”陈家庆《送天梅先生南旋》诗:“安得_帷称弟子,追随远道执吟鞭。”
二、网络解释
绛帷绛帷,汉语词汇。拼音:jiàngwéi解释:红色帷幕。特指绛帐,是对师门_讲席之敬称。
关于绛帷的诗词
《早秋·泮宫深闭绛帷空》《浣溪沙·昨日霜风入绛帷》《送席二·绛帷燕侍每从容》
关于绛帷的诗句
绛帷环佩立神仙泮宫深闭绛帷空明朝去拜绛帷人
关于绛帷的成语
绸缪帷幄帷幕不修坐筹帷幄帷薄不修绛县老人绛纱系臂帷箔不修谋谟帷幄运策帷幄
关于绛帷的词语
运策帷幄清都绛阙绛纱系臂连衽成帷帷箔不修神霄绛阙褰帷露冕谋谟帷幄接袂成帷坐筹帷幄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绛帷的详细信息
滁州到常州是怎么走 ?
1个回答2023-06-14 08:26
有动车直接到。。。。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