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寺

大仙寺的寺庙传说
1个回答2024-02-02 00:46

早在康熙四十年,也就是公元一七○一年,有位禅师远从大陆福建渡海来台,只为成就一圆满的因缘:在此岛播一佛种子。禅师来台之后,凭着特有的灵感,直接来到了南台湾,且在山明水秀,林木婆娑的赤山龙湖岩驻锡,此禅师日日念弥陀,日日不忘寻山遍野,盼修觅至一处立命之所在。皇天不负苦心人,于半年后,在一偶然的机会,踏遍大仙寺现址白河镇的仙草里,只见此山相貌奇异,隐隐中透着一份灵秀之气,福至心灵,立刻决定在此结庐为居,并请祀龙湖边观音佛祖的香火,虔诚的修行,日久信徒增加,香火日盛,在因缘聚成之下,筹资兴建寺庙,即为今日的大仙寺,而这位禅师就是开山祖师参彻老禅师。

白马寺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寺?
1个回答2022-11-24 10:55
楼上的都对的哦~~~
“独乐寺”寺名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3-12 21:03

关于独乐寺寺名的由来有三种说法。其一,因观音塑像内部支架是一棵参天而立的大杜梨树,以“杜梨”的谐音而取名;其二,佛家清心寡欲,恪守戒律,独以普度众生为乐,故名独乐寺;其三,独乐寺为安禄山起兵叛唐誓师之地。独乐之名,亦安禄山所命,盖安禄山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故而命名。而最后一种说法流传最为广泛。

开元寺有哪些传说_关于开元寺的建寺传说
1个回答2024-05-23 03:11
  开元寺的建寺传说:

  开元寺的檀樾主黄守恭,传说为为轩辕黄帝子有熊氏之后。据《江夏紫云黄氏大成宗谱》记载,黄守恭为黄姓一世祖第一百一十二世子孙,生于公元629年,卒于公元712年。黄守恭为官泉州(另说,黄守恭家中种桑养蚕,为泉州最早的桑蚕业开拓者),成巨富,有地三百六十庄。有僧名匡护禅师,向黄守恭求地建寺,黄不给。匡护禅师遂朝来暮往,殷勤日久。黄守恭对匡护禅师说:“若欲吾地,待吾后园桑树开莲花。吾将舍地给你。”匡护禅师欢喜而去。第二天,匡护禅师又来,对黄守恭说,你后园的桑树开了 莲花,请去欣赏。黄见花,颇不安,欲拂前言。僧飘然而去,并无踪迹。公即染病,三年不愈,桑树三年开花不绝。公(按:黄守恭)叹曰:此僧人非常人也。乃榜贴各街寻之。僧忽自至。公拜曰,前言已发,故所愿也,但未知地要几许?僧曰,一袈裟影足矣。公许之。僧以袈裟抛至半天,三百六十庄地尽行遮荫,黄守恭献地造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开始,先后建成莲花寺、兴教寺、龙兴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尘伍改名开元寺)。因其处常有紫云盖地(另说寺的大殿建成后,忽然天降“紫云盖地”,致使殿前大庭一千三百余年众草不能繁殖。这一历史悬案,成为1992年派基或《飞碟探索》杂志的UFO遗址探讨对象),锋丛大书“紫云”二字揭于山门。开元寺的土地是黄守恭献的,寺内建檀樾祠,专奉黄守恭的禄位,遵奉黄守恭及其子孙为檀樾主。

  天王殿

  开元寺的山门,也叫天王殿。它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 687年),后已经过几次火灾烧毁与重建,现存建筑是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建的。大家先请看这石柱:上下端略细,中部较粗,呈梭子状,学名梭柱,据考证为唐朝的石柱风格,年代已十分久远了。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的。它是泉州这个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风貌的真实写照。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它们怒目挺胸,状极威严,与一般寺庙所雕塑的四大金刚有较大差别,有人谑称它们为“哼哈二将”。

  大雄宝殿

  在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就是眼前这座大雄宝殿。因传说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所以又叫紫云大殿。大殿上方这块巨匾写有“桑莲法界”四个魏碑风格的大亨,以应桑开白莲之说。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产丝绸。这片地原是大财主黄守恭的桑树园,后来捐给匡护大师建寺。关于这件事,有一个很动人的传说:一天,黄守恭梦见有一个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说等桑树开白莲花后就献地结缘。几天后,满园桑树果然都开出白莲花,黄守恭深被无边佛法所感动,果然把这片桑树园捐献出来。其实,黄守恭本为乐善好施之人,桑开白莲之说乃是人们敬慕佛祖,附会而成,但这一神奇的传说却为泉州人民所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因而开元寺也得了“桑莲法界”的美称。
寺仙,寺圣,寺鬼,山水寺人,边塞寺人分别是谁
2个回答2022-12-02 19:45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山水诗人(孟浩然或者王维)、边塞诗人(高适和岑参)
指林寺的建寺传说
1个回答2024-03-14 14:01

据碑刻记载,早在宋代大理国统治此地时期,这里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常见一只鹿出没其间。一天,有人逐鹿至林中,鹿忽不知去向,只有一异人前来,指着森林对众人说:“鹿居此久矣,汝辈为何取它?”言毕,亦复不见。众人皆惊诧,以为遇到神人仙鹿,便立小庙,绘塑神像以祀。许愿求神者认为灵验,香火日盛。

四女寺的传说的“四女寺的传说”正源
1个回答2024-05-17 20:39

《中国地名大辞典》的记载,所依据的就是上文所列清代黄静御的这篇文章。兹照录于后:
山慎困东四女祠记 黄始【静御】
丙辰十月,出都门,畏陆行之劳悴也,舍而之舟。舟行六七日,将至黄河崖。过一村,风急不得行,遂泊舟。人曰:“此四女镇也。”初未详四女何以名。泊少间,风息。卧舟中,闷甚。起行崖岸间,一望荒沙,市人皆闭户,无憩立所。迄市尾一古祠,若无人焉者。入门, 冂如也。庭一碑,藤藓网布。碑前古树,半无枝叶,秃而龙身。右转得一径,进则老屋三楹而已。中座像二,一老翁,庞眉而古衣冠,一老媪,白发高髻,咸非近世饰。独两旁侍坐者四人,虽儒衣儒冠,而修眉皓齿,皎若好女子。心颇疑迟亏之,无从询其说。乃扪藤剥藓,拭其文读之,盖明成化碑也。碑载汉景帝时,地有傅姓长者,好善,年五十,无子,生四女,皆明慧知礼。寿日觞父,父曰:“吾五十无子,奚寿为?”四女愀然曰:“父期于子者,为终养计也。儿即女,亦可代子职养父母,父母其勿忧。”明日,俱改男子装,四女共矢不嫁,以侍其亲。时佛未入中国,唯读五经百家周秦以上书,码孝神博览奥义如大儒。间则行善事,德化洽于乡里。庭前古柏树,叶生龙爪,树身生鳞,金色灿然。乡里咸骇异,以为孝感所致。如是者三十年。一日,天神鼓乐降于庭,树化为龙,载翁媪及女上升而去。里人感之,遂建为祠,今所树址,遗迹也。
呜呼!自汉景帝至今,不知千几百年,及遍考东国舆图纪载,都无所谓“四女祠”者,而孝感之报,徒得之于荒烟蔓草中。乃知古人轶事,其湮没不传者概不乏云。
以上所录,是康熙年间成书的《虞初新志》所载。据这本书的主编人张潮“自叙”所署,为康熙癸亥,这一年,是康熙二十二年,亦即公元一六八三年。田雯的出生年份是一六三五年,这本书成书、出版的时候,田雯是一位四十八岁的中年人了。
这篇文章传达出的信息是:
1、至少在明朝成化年间,四女寺已经建祠、树碑、塑像祭奠四女仙姑与傅公傅母。而且成为一方名胜,影响了一方民俗。因为“立碑”是一桩牵动地方政要和闻人的盛事明典,如果不是在当地很有影响并大得人心,就绝不会发生立碑问题!这比田雯的出生年月早出了近二百年!而这种风气始于何时?现有资料不能确定。应该说,从汉景帝以后到明成化年间的一千六百二十一年中渐次形成,四女祠的初创时间,可以是这其中的任何一年。
2、这个时候,“四女镇”只有这一块碑,只有四女仙姑与傅公傅母这一种传说!

法华寺和法喜寺区别?
1个回答2024-05-25 05:03

法喜寺求姻缘最灵验,很多人都慕名前来。

法喜寺是现在的上天竺寺。杭州有天竺三寺,称“上天竺寺、中天竺寺、下天竺寺”,曾用名分别为:法喜寺、法净寺、法镜寺。

法华寺

据《庐山高贤传》记,法志门徒昙翼,七岁入寺学法,成为佛教史上著名高僧,曾在此山诵《法华经》十有二载,遂感普贤菩萨现法相,凌其空。郡太守孟公闻达于朝,故上勅建法华寺以表之。

相关典故

据传说,普贤菩萨为了考验昙翼的道行,曾幻化成美女,深夜入寺去“调戏”过他呢。这故事远近流传,还被融入宋元之间无名氏的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之中。

宋建炎间,高宗驾幸西溪,改赐法华寺为龙归寺。后寺废。明隆庆、万历年间(公元1567~1619年),云栖寺高僧莲池大师弟子云间青莲居士郑昭服变卖住宅家产在法华寺旧址重建寺宇,号称云栖别院。莲池大师命其弟子济舟住持,为当时西溪最大佛院。

放生活动

崇祯时(公元1628~1644年)又改名古法华寺,修缮得极为壮观,设施相当完备。设有放生池,隔月有一次放生活动。

名人事迹

著名佛教领袖赵朴初先生2000年5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其灵塔位于杭州北高峰北麓法华寺。

规模之大

原法华寺于1958年倾毁,1999年经省佛教协会和原东岳村委会筹资复建,2003年建成。重修后的法华寺占地百亩,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祖师堂、钟楼、鼓楼等组成。

香火日盛

供奉佛像,香火日盛,是杭州西部极为重要的一个宗教活动场所。

你知道哪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6 07:06
   有很多,例如海伦·凯勒、斯蒂芬·威廉·霍金、张海迪等。纳含旅

  1、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的海伦凯勒,是一个聋盲人。
  她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眼睛烧瞎了,耳朵烧聋了,仅剩嘴巴能说话。
  由于失去听觉,不能矫正发音的正误,她说话也含糊不清。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世界是一片黑暗和寂静,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学会读书、写字、说话,没有强大的记忆力,简直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海伦·凯勒没有向命运屈服。她为了能清楚地发音,用一根小绳系在一个金属棒上,叼在口中,另一端拿在手上,练习手口一心,写一个字,念一声。为了使写出来的字不至于歪歪扭扭,她还自制了一个木框,装配了一个滑轮练习写字,当然安妮莎莉文老师也付出了很大的贡献,她让海伦将手放在自己的喉咙上,让海伦感受发声的震动的声音。

  2、斯蒂芬·威廉·霍金,CH,CBE,FRS,FRSA(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霍金是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当今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还被称为“宇宙之王”。
  他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病],全身瘫痪,不能说话。 他唯一能动的地方只有两只眼睛和3根手指,其他地方根本不能动。
  1979至2009年任卢卡斯数学教授,它是英国最崇高的教授职位。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3、张海迪
  张海迪被誉为身残志坚的一代楷模,自学成才的著名作家,出版了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天长地久》,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我的德国笔记》等,翻译了《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丽贝卡在新学校》等外文著作。她现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
  她用顽强的意志粉碎了医生对她生命长度的预言洞凳,她用积极的态度努力过好每一天,不断拓展生命的宽度。在上世纪80年代,她坚韧不拔的精神,让全国年轻人看到了奋斗的力量,鼓舞了一大批中国青年。她就是被誉为“八十年代新老罩雷锋”和“当代保尔”的张海迪。
跪求下联:残夜残月残雾同残露,残影残局残杯与残酒,并作一湖残烟,残曲亭中听残曲
5个回答2023-06-23 17:35
楼上的都不知道平手清猜仄 ......

残 是平声,一般工对 是对 冷、断、落,都是仄声。别的字也可,但是至少是仄声,这是根本。

知、无、花、秋 都是平声...

残夜残月残雾同残露,残影残局残杯与残正闭酒,并作一湖残烟,残曲亭中听毕型残曲;
冷秋冷天冷云共冷风,冷袖冷钗冷面镶冷眸,堪怜双径冷泪,冷音阁上奏冷音。

上联残是平声,而跟残字组成的词都是仄声(除了杯字),所以有气势,很厚重,这个出对的人水平很好,深谙对联之道。

这是我今年对过的最舒服的一幅。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