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迟一步

一步一步来迟早的事文案?
1个回答2024-03-08 15:45

01/

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

02/

永远迎着光走,阴霾迟早会散去

03/

因为喜欢所以追求,因为热爱所以付出

04/

过好自律的生活,美好才会在路上不期而遇

05/

梦想的星空是要用坚定的信念才能到达的远方

06/

凡拥有梦想的人,他们都不做选择题,而只做证明题

07/

弯道超车一点都不好玩,我要让他们连灯尾都看不到

迟来一步是成语吗
1个回答2023-06-19 17:15
不算。迟来一步算是口语,并不罩芦薯属于成语,形容来的晚物者的成语有姗哗桥姗来迟这一类的成语,所以迟来一步不算成语。
为什么我的大脑迟钝到这种地步
3个回答2022-09-06 16:40
也许是你要思考的东西太多了 学习生活==琐事让你的大脑没有那么多的空间去储存那么多东西才会把你下意识认为不重要的东西很容易忘记

可能属于大脑过渡疲劳 多注意休息大脑
做事情要有条里 做事慌张、着急、精神高度紧张都会给大脑造成很大的压力

我说的只是我的看法
只要迈步总不迟的上一句是什么?
4个回答2023-01-12 00:37

只要迈步总不迟的上一句是:学习不怕根底浅。

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释义:学习不怕底子薄,只要努力就会有进步。

金庸笔下“我又来迟一步”是谁?
1个回答2023-10-25 18:32
金庸笔下,没有常说“来迟一步”这个人,金老先生的著作里出现的都是“我若来迟一步”,也就是说通过“迟来一步”引发故事不是金老先生的手法。倒是古龙老先生的著作里常出现,“迟来一步”的人,不过也不是很多,跟“我若迟来一步”的人相比占一半左右吧。
楼主问的这个说“我又来迟一步”的人,应该是说某版《六指琴魔》电影里的一个老者,因为他每次都迟来一步,巧悄所以叫“迟来大师”,是男主角的师傅,原本他是去救
爱情迟疑,幸福却步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9-08 22:56
简单地说就是如果你对爱情报迟疑态度,迟迟不敢相信,追求。那幸福也会和你一样,迟疑不前,不敢来到。
大龄单身女强人迟迟不结婚,她们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4个回答2022-12-15 22:13
她们会走到这一步,是因为她们在前面受到了很多的伤害,遇到了让她们有特别不好感受的人,才会导致她们在后面不想去接受另一段感情,并且也不想让自己特别平静的生活被打破,甚至是不想让自己在后面有很多的烦恼,所以她们往往都会不想结婚。
我的舍友去做兼职,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而我还迟迟不敢跨出这一步……
3个回答2023-11-20 00:59
第一,你要清楚,你进学生会,社团不是为了奖学金,是为了锻炼自己!你舍友兼职也在锻炼自己,只是锻炼的方式不同吧!
第二,什么是啃老族呀,就是大学毕业了还一直依靠家里的才叫真正的啃老族!况且父母以后还要你照顾,你只要记得父母的好,以后好好孝顺就行!
第三,告诉你兼职不易,很辛苦,工资不怎么高!如果你此时还会嫉妒你舍友,你自己可以去找份工作试试。或许人家家庭困难,要自己独立呢?请问你想下,有富二代的愿意去兼职吗?有点钱的都很少去。
第四,我觉得你这个的确有点跟风,也看得出你很想走出象牙塔的生活。如果你是大二,好好在学生会和社团里做,多交几个朋友也行。如果是大三,是得找下兼职试试。我说的是三年制,当然可以看情况而定了。
第五,有得必有失。她失去在学校里时间,得到了报酬,你失去了兼职,却得到了社团生活的锻炼。你想想,还有好多同学既没有进入社团,也没兼职,岂不是一无是处吗?你的小心眼的确要改掉,不过这也正常!
迤逦行来步履迟中迤逦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9-20 02:01
迤逦(yǐ-) :曲折延绵;缓行:迤逦不断的青山|沿河迤逦而行.
被滥用的“延迟满足”,正在一步步毁掉孩子,还不以为然吗?
1个回答2023-11-30 22:08

文|秘籍君

“延迟满足”一词广为人知,源于知名的“棉花糖实验”。实验内容是,让几十名儿童待在有糖果的屋子里,并告诉他们眼前的糖果可以随时吃,但若能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再吃,可以多获得糖果。最后实验人员再对那些能够延迟对糖果欲望的孩子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发现这些孩子在学业、人际关系方面的表现更优秀。

现在的家长教育孩子,比较讲究科学方法。“延迟满足”对孩子的人生发展有帮助,有家长就摩拳擦掌,也想在孩子的身上试一试。前几天,有朋友说,她正在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训练。比如,每次孩子放学,她都为孩子准备美味的零食,但是有一个要求,就要等到吃完饭以后再吃,如果孩子偷偷吃就会受到惩罚,希望能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生活中 ,存在“延迟满足”被滥用的现象

家长故意创造条件诱惑孩子,然后打压孩子的欲望,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服从。这种教育方法,美名其名曰“延迟满足训练”。但是,因为家长不尊重孩子,代替孩子决定要不要延迟满足自己的需求,还一言不合惩罚孩子,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跟霸权没什么两样。

家长能意识到“延迟满足”是一种好的能力,难能可贵。但是,真正的“延迟满足”能力是,一种可以为了更有价值的结果,主动放弃掉即时满足能力。它是人主动的、心甘情愿的。如果把“延迟满足”理解成压制人的欲望就是在滥用。

“延迟满足”被滥用的结果

如果家长滥用“延迟满足”。比如,孩子提出想要干什么,家长故意为难孩子,让孩子跟自己的欲望抗争一段时间,然后再满足孩子。这种不顾孩子想法和需求的行为,只会产生不好的后果。

①孩子的感受长期被忽视,性格容易变得自卑懦弱

“延迟满足”的主体是孩子,孩子有权决定愿不愿意为了更有价值的结果,暂时放弃自己的需求。整个过程应该孩子是主动的、自愿的、自由的,不能受人干涉。

如果家长一厢情愿地替孩子决策,要求孩子压抑内心的本性,并不给孩子选择的自由。孩子就会感觉被忽视,被父母控制的痛苦,渐渐地性格变得自卑懦弱,将来走上 社会 容易被人欺负。

②孩子需求总得不到满足,会变得没有安全感

人生来就有各种各样的需求,饿了就想要寻找食物,渴了就想要喝水,困了就需要睡觉,空虚无聊了就会有精神需求,寻找人生的意义。人只有在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才会获得幸福感。所以,家长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训练,要尊重孩子的需求。

拿孩子夜里怕黑需要人陪伴举例,如果家长忽视孩子的需求,控制自己的恐惧,或者学会等待,等家长有时间再陪他。孩子的需求总是得不到满足,就会变得没有安全感。家长的“延迟训练”也变得没有意义。

③孩子对世界的信任感被破坏,人生态度变得消极

“延迟满足”的价值在于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为了成功或者好的结果,可以多一些耐心等待。当“延迟满足”被滥用时,家长故意为孩子设置障碍,考验孩子,孩子就会觉得世界不是友善的,充满了试探和考验,孩子的人生态度就会变得消极。今后,孩子遇到困难容易后退,收到别人的好意也会总是怀疑,慢慢错过很多幸福。

如何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

具备“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是非常理性的,不会轻易被眼前小的利益吸引,放弃大的追求。所以,家长可以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但是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①设立有价值的目标,让孩子主动推迟自己的需求,获得更大的利益。 家长训练孩子“延迟满足”时,要给孩子设立有价值的目标。比如,孩子感冒生病还没好,就要吃冰淇凌。家长要告诉孩子,吃冰淇凌的话,病情加重就要吃药打针;但是如果暂时忍住不吃冰淇凌,过几天病好了,可以吃很多冰淇凌,家长还会奖励玩具。家长设立有价值的目标,让孩子主动推迟自己的需求,孩子遇事就会学会权衡和思考,做出正确的选择。

②给孩子选择的自由,舍得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作为家长,懂得人世间有很多诱惑,需要用理性抵制,才能收获到长久的幸福。但是,孩子年龄小,没有真正吃过亏,是不理解的。所以,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并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孩子才会真正成长起来。

【话题讨论:你觉得“延迟满足”的能力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