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望所归

不负众望、不孚众望和深孚众望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4-02-07 10:20

不负众望、不孚众望和深孚众望区别如下:

1、不负众望:意思是指为人所信服,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这个词语的“不”在去声前,应该读“阳平”。

2、不孚众望:孚:信服,相信。望:期望,希望。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出自于《诗经·大雅·下武》。

3、深孚众望:释义在群众中享有威望,使大家信服,符合大家的期望。出自于清·刘坤一《提臣应行陛见暂请展缓折》:“该提督老于戎事,忠爱性成……深孚众望,其朴诚忠勇,早在圣明洞鉴之中。”

4、“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仅一字之差,但就是这一字之差,其语义迥乎不同。“不孚众望”中的“孚”是“信服”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不负众望”意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可见句中的成语“不孚众望”运用是恰当的。

成语众望所归的意思和解释,用众望所归造句及其故事典故
1个回答2024-01-24 12:52
故事典故:《晋书·列传三十传论》:“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宋·陈亮《复陆伯寿》:“舍试揭榜,伏承遂释褐于崇化堂前,众望所归,此选增重,凡在友朋之列者,意气为之光鲜。”
成语不负众望和不孚众望是一样吗?
1个回答2024-02-02 01:18

不一样

“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出自于《诗经:大雅下武》。孚:信服。

成语"不负众望" ,意思是指为人所信服,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出自《诗经大雅下武》。负:辜负。

成语不负众望和不孚众望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4 11:32
      01
      不负众望,意思是指为人所信服,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不负众望,汉语词语,读音为bù fù zhòng wàng,意思是指为人所信服,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出自《诗经·大雅·下武》。
      不孚众望,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fú zhòng wàng。孚:信服。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出自于《诗经·大雅·下武》。

      “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只有一字之差,且“负”与“孚”读音还相近,所以,有人在使用时,往往会将二者混为一谈。“负”是个会意字,篆书的“负”字,为上面一个人字,下面一个贝字,许慎《说文》的解释是:“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
      “负”的正体字为负,其上为一个刀字,意为持刀抢劫;其下为一个贝字,贝就是古代的钱,在此代表东西。所以,负,就是把别人的东西抢来归已所有。其后,负又引申为“辜负”、“对不起他人”,如《增广贤文》中的“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之负,即是。“不负众望”之“负”亦然。

      而“孚”字则义指“信用”、“使人信服”。“孚,一曰信也(《说文》)。”比如《左传·庄公十年》节选之《曹刿论战》中的“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意思就是说“小的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孚”字因为“信用”之义,所以,常常被用作名字。“不孚”的意思,就是不能使人信服。
不负众望和不孚众望的区别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7 22:36

一、意思相反。

这两个词因为读音相近而容易混淆,其实它们的意思完全相反。“不负众望”是“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之意,“不孚众望”则是“不合乎大家的期望”之意。比如:

1、经过这段时间的休整和训练,刘翔终于不负众望,又一次取得了好成绩。

2、经过调查组一段时间的考查,发现马显明不孚众望,很多人对他都有意见,并不能带领当地群众脱贫奔小康。

二、程度不同。

负,原意为违背,背弃,后引申为 辜负,对不起。不负众望,没有令大家失望。在词义上,“深孚众望”和“不负众望”有相同之处,只是深孚众望程度更深一些。人们又根据这两个成语组合成一个新成语:不孚众望。其意为不能令大家信服。

扩展资料:

近义词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

详细释义:众望:众人的希望;归:归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示例】:他非去不可!~,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五

出处:《晋书·列传三十传论》:“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宋·陈亮《复陆伯寿》:“舍试揭榜,伏承遂释褐于崇化堂前,众望所归,此选增重,凡在友朋之列者,意气为之光鲜。”

例句老张这次当选,可见是众望所归。

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的意思
3个回答2023-08-16 23:34
“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仅一字之差,但就是这一字之差,其语义迥然不同。“不孚众望”中的“孚”是“信服”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不负众望”意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成语众望所归的意思和解释,用众望所归造句及其故事典故
1个回答2024-01-25 17:42
故事典故:《晋书·列传三十传论》:“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宋·陈亮《复陆伯寿》:“舍试揭榜,伏承遂释褐于崇化堂前,众望所归,此选增重,凡在友朋之列者,意气为之光鲜.”
成语众望所归的意思和解释,用众望所归造句及其故事典故
1个回答2024-01-26 05:31
故事典故:《晋书·列传三十传论》:“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宋·陈亮《复陆伯寿》:“舍试揭榜,伏承遂释褐于崇化堂前,众望所归,此选增重,凡在友朋之列者,意气为之光鲜。”
成语不负众望和不孚众望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07 05:38

1、不孚众望2113是一个汉语成语,拼5261音是bù fú zhòng wàng。孚:信服,相信。望:期望,希望。4102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1653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出自于《诗经·大雅·下武》。《诗经·大雅·下武》中有"永言配命,成王之孚"句,后又引申为"为人所信服。深孚众望,令大家深深信服"。 负,原意为违背,背弃,后引申为辜负,对不起。不负众望,没有令大家失望。在词义上,"深孚众望"和"不负众望"有相同之处,只是深孚众望程度更深一些。人们又根据这两个成语组合成一个新成语:不孚众望。其意为不能令大家信服。 2、不负众望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ù fù zhòng wàng,意思是指为人所信服,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这个词语的"不"在去声前,应该读"阳平"。释义: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很争气,没有辜负希望。出处:《诗经·大雅·下武》:“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语不负众望和不孚众望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2 21:24
01 不负众望,意思是指为人所信服,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不负众望,汉语词语,读音为bù fù zhòng wàng,意思是指为人所信服,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出自《诗经·大雅·下武》。

不孚众望,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fú zhòng wàng。孚:信服。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出自于《诗经·大雅·下武》。

“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只有一字之差,且“负”与“孚”读音还相近,所以,有人在使用时,往往会将二者混为一谈。“负”是个会意字,篆书的“负”字,为上面一个人字,下面一个贝字,许慎《说文》的解释是:“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

“负”的正体字为负,其上为一个刀字,意为持刀抢劫;其下为一个贝字,贝就是古代的钱,在此代表东西。所以,负,就是把别人的东西抢来归已所有。其后,负又引申为“辜负”、“对不起他人”,如《增广贤文》中的“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之负,即是。“不负众望”之“负”亦然。

而“孚”字则义指“信用”、“使人信服”。“孚,一曰信也(《说文》)。”比如《左传·庄公十年》节选之《曹刿论战》中的“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意思就是说“小的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孚”字因为“信用”之义,所以,常常被用作名字。“不孚”的意思,就是不能使人信服。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