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悲戚戚

悲戚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0-13 08:23
因为悲伤而发出很细微的声音。
形容悲戚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4 02:16
枉然
胡秉言
袅袅青烟焚上天,
谁人见过鬼蹁跹?
阴阳隔断生死路,
痛苦悲戚也枉然。
心怀悲戚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1-26 14:33
那个心怀呗夫妻是一个非常好的意思了,并且我们一大家还是应该坦诚的相待的。
哀而不伤和悲而不戚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4-01-09 18:23
“哀而不伤”和“悲而不戚”都是表达一种情绪态度的词语,但它们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哀而不伤”指的是在悲伤中,表达出来的是一种淡淡的哀伤,对于失去的东西,不会沉浸在悲伤之中,而是以温柔的心态去面对,并且不会让自己受伤。这种态度表达了一种适度的悲伤,不会过度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和生活。
“悲而不戚”则是指在实际的悲伤中,表达出来的是一种淡淡的悲伤,对于失去的东西,不会放纵自己的情感,而是以理智的态度去面对,并且不会让自己受伤。这种态度表达了一种适度的悲伤,同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控制力和理智。
因此,“哀而不伤”和“悲而不戚”都是在表达一种适度的悲伤态度,但侧重点略有不同,“哀而不伤”更强调一种温柔适度的情绪表达,而“悲而不戚”则更强调一种理智控制的态度。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6-03 06:32
亲戚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又已经唱起歌来了,死的人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是寄托躯体于山凌和山岭通化而已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什么意思啊?
2个回答2022-09-11 06:25
“已”确实有停止的意思,但要看放在什么位置

已歌:是已经歌唱
歌已:是歌唱停止

歌唱不一定是唱欢快的歌啊,可以是悲歌。
但是这里的“歌” 应该是“歌泣”的意思。
具体得看上下文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求解?
1个回答2022-09-08 19:50

首先,【歌】作【挽歌】解释,整句作:他人已经唱完挽歌。这种说法说得通说不通呢。是说得通的。为什么呢,因为「亦已」是成词啊,亦已焉哉,背过《诗经》的还有印象么——就这么算了吧。那么「他人亦已歌」,意为 他人唱完了挽歌,也算通顺。但是呢,我想说两点。第一,亲戚或余悲的「悲」,作为歌哭之哭的内征,在文意上、在传统上,标志有着并举的可能。第二,在句式上。细心的人会发现,孟二冬是怎么注的,是注「亦已」吗?不,他注了「已歌」。为什么呢,因为这两句按对应捋下来,结构是这样的: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于是「已」也就有了作「已经」、「又」的可能。诗意多解是很正常的事,疑义相与析也是必要的。但对于自以为是而他人皆非的态度,我没有许多讨论的兴趣。

戚夫人最后悲惨的下场, 是因为她不会做人所至吗?
3个回答2023-01-18 09:51
不是,是因为她本身太受刘邦的宠爱,以至于招惹了刘邦身边其他女人的嫉妒,在刘邦死后,别人得到了机会,自然而然不会让戚夫人好过。
小人常戚戚,戚戚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2-23 04:23
戚戚:忧惧;忧伤的样子
小人长戚戚    
又名: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坦荡荡:坦,平坦;荡荡,宽广的样子。戚戚:忧愁的样子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现代诠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戚戚
qīqī
  
(1)
相亲的样子
  戚戚兄弟
  
(2)
低语声
  戚戚低语
  
(3)忧惧;忧伤的样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4)
心动的样子
  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应念作:小人长戚戚(qīqī)
心有戚戚焉,然心戚戚矣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1-25 17:00
你好!原文“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出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意思为:夫子说的话,我深有感触。于:在戚戚:感动、触动的样子,指心中产生了共鸣。希望对你有帮助。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