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愿一个人走

小孩不愿意走路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2-10 16:19
从你说的情况看,孩子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对妈妈的依赖感.

虽然她已经比较适应了刚刚开始的确幼儿园生活,但长时间和妈妈分开这么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心理压力的.

总要妈妈抱着是她缓解压力的方法.这时如果遭到妈妈的拒绝,她会更执着于要求妈妈抱,就形成恶性循环--越想让她走路,她越要抱.

首先应该顺应她的要求,让她知道得到拥抱并不难.然后明白的告诉她:每个三岁的小朋友都要上幼儿园,并不是妈妈不要她了,上幼儿园是光荣的事情,只有身体和智力发育良好的小朋友才能上幼儿园的.如果她愿意,妈妈可以拥抱她直到永远.

总之,要鼓励为主,不能强硬粗暴.

如果偶然一次她自己走了,可以给她夸张的口头表扬或物质的小奖励.

相信她会感觉好起来.
小孩子不愿意走路是什么原因
1个回答2024-02-19 19:13
Q娃娃专家:您平时可以多给孩子一些关爱,多亲亲孩子,让孩子感觉到妈妈是爱他的。另外妈妈可以和孩子进行走路比赛,引起孩子走路的兴趣;可以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告诉他你让妈妈抱妈妈也会累呀,宝宝是男子汉,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在孩子走得好时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让他相信自己会走得很好。
孩子出门不愿走路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5-15 08:53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现在很有很多的东西是不知道的,那些是可以做的那些是不可以做的,都是需要做父母的去引导。要用一颗孩子的心态去对待,你可以多了解一些孩子们的事情.可以给他讲解理由.看看事情的后果,去了解他们的心态和想问题的思维.关键是多交流.体现出你对他的爱.是用爱去感化.要他感觉到你是在爱他.不是在教育他.你是在关怀他而不是在管他!21世纪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言传身教!你可以在你们玩耍的时候把他放下让他来追你们.快到了的时候你们就再走两步.不要走的太远了.还有就是你们每一次不要把他玩的太累了哦...漫漫来培养他的兴起......终心愿你教育好你的孩子.一家人快快乐乐的生活着.....!!·!
为啥孩子会走路了,反而不愿意自己走路呢?
1个回答2024-03-01 04:33

在孩子2岁多的时候,有一个事情,还听让宝妈烦恼的:

孩子明明已经学会走路了,明明在会走路之前总是非常积极的想要走路,可是学会之后,孩子反而常常要抱抱。

孩子越来越大,体重越来越重了,总是要求宝妈抱着,宝妈哪里抱得动呢!



妈妈也是想不通:不会走的时候哭着要走,会走路了又哭着要抱,这是为啥呢?

孩子不愿意走路,有多方面原因,不同的宝宝也有不同的情况:

1、父母拖着孩子走

很多父母在拉着孩子走路的时候,会出现拖着走的情况:父母腿长走的快,一只手拉着孩子,孩子踉踉跄跄小跑着倾斜着身子,甚至父母走快了,孩子腿脚没来得及倒腾,就直接被父母拖着走了。

孩子被拖着走,除了身体不舒服之外,在心理上也会感受到“不被在乎和尊重”。

一来二去,孩子就不愿意自己走,哭着闹着要父母抱。

当然了,还有一个问题是,孩子还比较小,走不了远路,走的时间长了,太累了就想要父母抱着。



2、家里有了二宝,孩子想“争宠”

可能很多老人会跟年轻父母们说“三年抱俩,养一个是养,养两个也是养。”

但是父母们在大宝还小的时候要二宝,会发现自己几乎没有空去管大宝。

这也就导致大宝羡慕二宝被父母在乎,也会用哭闹的方式,想让父母在乎他。

3、孩子在2、3岁的时候,有分离焦虑

在2、3岁的时候,宝妈和孩子都要经历“分离”,比如说分床睡、宝宝彻底不能再吃母乳、开始上幼儿园,或者宝妈开始上班。

这都会让孩子感到分离焦虑,这时候孩子会十分黏宝妈,抱着宝妈的大腿、希望让妈妈多抱抱、寸步不离的跟着妈妈……

分离焦虑让孩子没有安全感,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就希望能跟父母更亲近一点。



4、孩子就是懒

有的小朋友就是懒,在学走路的时候是他的探索精神在支撑,而学会走路之后,孩子新鲜感没有了,就希望父母能抱着,而父母对他的妥协,也就造成了孩子越来越懒。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在大多数时候,是通过下意识的想法来教育,而不是经过思考过后而做出更好的选择。

而孩子让父母抱着走路的时候,父母通常会有两种反应:

第一种反应:孩子还小,抱着是应该的;

第二种反应:孩子偷懒,不能惯着孩子。

很少有父母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应对方式。但但是在教育的时候,父母要根据孩子的情绪、具体的情况来做出不同的态度:

1、孩子常常跟不上父母的脚步

这种情况下,父母就要改变自己带娃出门时候的情况,特别是爸爸带娃出门的时候。

√父母在走路的时候,要跟孩子有互动。



拉着孩子出门,多跟孩子说着话,这样父母就能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不会出现拖着孩子走路的情况。

√可以放慢脚步,等等孩子。

在不着急的时候,父母跟孩子并排走,放慢脚步、让心情也慢下来。

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跟得上,父母也享受一下慢节奏的生活。

√父母着急赶路,可以考虑一下抱着孩子走。

2、孩子没有安全感

有了二宝或者孩子处于分离焦虑,父母可以体谅一下孩子的情况,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爱,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常常跟孩子表达爱

之前看了一个视频:一个2岁多的外国宝宝跟爸爸控诉妈妈早上出门的时候没有亲亲宝宝,也没有亲亲妹妹,这让他十分难过和生气。

父母用拥抱、亲亲、说“爱宝宝”,父母能及时察觉孩子的痛苦并给予认同和安慰,都会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不要嫌弃宝宝



宝宝2、3岁的时候,分离焦虑让他非常粘人,第一个叛逆期又让他十分难搞定,喜欢说“不”,对某件事情异常执着……

这都会让父母觉得自家孩子是“上天了”、“神兽”、“太难搞了”,从而对孩子产生嫌弃、忽视的行为或语言。

孩子需要父母的关注和认可,如果父母忽视孩子,对他来说是十分严重的事情。

3、孩子就是懒

懒是人的天性,懒是可以理解的,孩子的懒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理解不代表纵容。

其实不光是懒,对于孩子的坏毛病,父母都可以采取“认同孩子的情绪,但是不纵容孩子行为”的方式。

当孩子懒得走路,非要宝宝的时候,父母可以用这3中方式来让孩子坚持走路:

√鼓励、夸奖的方式



当孩子不愿意走路的时候,父母可以用鼓励、夸奖的方式来让孩子自愿走路。

但是很多父母会出现一个误区:父母在孩子大吵大闹不愿意走路的时候采用鼓励、夸奖的方式。

鼓励、夸奖的方式,要用在孩子还愿意走路、情绪平和的时期,父母可以提前做,也可以时候做,但是不要在孩子闹的时候采用这种方式。

√示弱

当孩子不愿意自己走路的时候,妈妈可以示弱,跟孩子说:“妈妈今天一直在工作,好累,腰好疼,宝宝自己走路好不好?”

这种方式也会有个问题,就是对于经常骗宝宝的父母来说,这个说法在孩子看来并没有说服力。

√给孩子设立一个参考

小朋友都喜欢比较,比吃饭、比玩游戏,甚至比写作业、比学习。

孩子好胜心强,喜欢玩的心也很强,父母可以跟孩子说:“你跟妈妈比赛好不好,看看谁先到那个树那边!”

妈妈让孩子赢几次,自己赢几次,可以用“妈妈不服,再比一次”、“宝宝不服气的话,可以跟妈妈再比一次”这样的话挑动孩子走路的想法。

不过这种方式,父母要注意宝宝的安全,不要在人多、车多的地方用,也不要在路不好的地方玩儿。



对于孩子不愿意走路这件事,每个孩子的脾气、性格都不一样,不愿意走路的愿意和感受也都不一样,所以父母在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因材施教”。

我本不我愿离开你你走东来我走西的歌曲名字是啥
1个回答2023-10-05 17:45
范琳琳 西部之恋
你有故事我有酒,你愿不愿跟我走?
1个回答2024-02-27 07:34
愿意昂 ^_^
三岁宝宝不愿意走路总是要抱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1-20 15:05
小宝宝学会走路使他非常的兴奋,他着迷于自己的这项新技能,但是,同时他的周围时时刻刻都充满了危险。喜欢走来走去的宝宝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让大人总是抱着或背着,这使他们感受到了一些成长的苦恼:他们不能像以前那样依赖于父母了。

  宝宝学会走路几个月之后,与父母分离的恐惧越来越加深了,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他们会在父母离开的时候大声哭闹,以表达他们内心的恐惧和忧伤,他们会更加警觉地"监视"父母的一举一动,或者当陌生人出现的时候,他们紧贴着父母。宝宝把他的父母当成了安全的基地,他们会绕着父母走几步然后又跑向他们的爸爸妈妈。

  父母应该做什么

  - 玩游戏时让孩子感到安全。比如做"你跑我追"的游戏,就等于告诉孩子运动是安全的,因为父母会追他并且保护他。

  - 你离开之前让孩子有所心理准备。创造出一种使孩子感到安心的再见和问候的方式。当你要离开这个房间一小会儿的时候,你要让你的宝宝知道你呆会儿就会回来的。

  有些方面的发育倒退了

  刚刚学会走路的宝宝最需要当心的是脚底下一定要稳,他们会经过一段时间的跌跌撞撞才渐渐走稳一些,这是非常正常的。但在他们走路的技能越来越强的时候,某些方面的发育反而在退步,比如他可能忘记已经学会的字或词。

  如果看到你的学会走路的孩子又返过来爬着走了,你一定不要奇怪,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在跌倒了或碰伤了之后,他们就意识到了爬着走会安全一些。

  父母应该做什么

  - 洞察孩子发育倒退的迹象。如果你的宝宝又缠着你抱他,那么在哄他睡觉的时候多抱抱他。如果他不愿意走路了,可以给他玩拉着走的玩具诱导他多走一走。

  - 重新激起宝宝对说话的兴趣。如果你的宝宝在语言发育方面遇到障碍,你可以频繁地给他讲故事,和他说话,提一些问题,然后停下来等他回答。

  不达目的不罢休

  如果宝宝能够走了,他就想跑;一旦他站起来了,他就想登高。可惜他们的运动能力还不能使他们做到这一点。宝宝在遭遇到挫折之后,他们的愿望反而更强烈,更要满足自己的要求了。他们会让你帮着他拿他想要的东西,或者他自己从架子上把他想要的东西拉下来。一旦他自己的行为能力能够满足他的愿望了,他就更加有信心了。

  父母应该做什么

  - 不要采取高压手段。给你的宝宝多种选择,把一些潜在的冲突改变为轻松的游戏,并且鼓励你的宝宝用言语表达出他的愿望。

  - 伸出援助之手。当你的宝宝不能实现他的愿望,给他一些轻微的帮助。让你的宝宝知道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可以寻求帮助。
孩子出门就要抱,如何让孩子愿意自己走路?
1个回答2024-02-07 06:15

很多家长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吧?娃儿刚开始学走路时,虽然走的不好,但是娃儿偏要自己走。等到娃儿学会走路后,却不愿意自己走了,外出时总要大人抱着。家长朋友该怎么引导让孩子让孩子爱上走路呢?

1、带一个孩子最喜欢的玩具

爱玩玩具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家女儿最喜欢的一个玩具就是企鹅宝宝每次外出都会带着这个玩具。

如果家长朋友带孩子在小区周边溜达,不要太急于走路,可以跟孩子边走边玩,孩子开心地拿着自己喜欢的玩具,不知不觉中已经走了很多路,家长也可以轻松不少。

2、鼓励孩子

当我们的孩子自己走了一大段路,我们要及时鼓励孩子。可以说“宝贝真贴心知道心疼妈妈了,不让抱是怕妈妈胳膊酸对吧?”这样的鼓励会让孩子更加有动力,这时候一定要给予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

3、比赛

女儿外出玩也经常会让抱着,这时我就会和女儿玩比赛的游戏:宝贝你和妈妈一起比赛,看谁先跑到小板凳那地方,这时娃就跑的飞快的,顿时忘记了让抱着的事情。

让走路充满乐趣,转移娃儿的注意力,在计划外出时可以留出多余的时间,让娃儿尽情探索。

我是羽妈亲子视觉,一个热爱手绘的妈妈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如果你是一名老师,你愿意走上支教的道路吗?
1个回答2024-03-09 15:50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如果有支教的任务,我当然愿意去。因为我曾经做过两年的支教老师。那是大学毕业后学校组织的一个支教活动,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我去的地方是辽西的一个非常偏远的小山村。

那里非常的贫穷落后,信息闭塞。10年前的时候还挑水喝,整个村子就有一口水井,谁家需要水了,还用很古老的那种木头的轱辘往上打水。

那里的孩子和大人见过的知道的东西非常的贫瘠,他们没有见过火车、没有吃过巧克力、没有听说过树袋熊……他们就像被包围在一个小山窝里的与世隔绝的原始山民。但是他们都非常的朴实,非常的热情。我在那里执教的两年,经常有家长给我送来蒸熟的土豆和地瓜,还有自己种的大葱、茄子、豆角等。

我每次给孩子们讲课的时候都会有一些没有农活的大人也跟着一起听课。听我给他们讲外面的世界,讲外面的生活,那种向往和渴望的眼神让我到现在都不能忘记。

如今我有两个孩子,他们在县城里享受着非常好的教育。这每每都让我想起在山沟沟里的那些小孩子。如果有机会让我再选一次的话,我想我还会去做支教老师。把我学到的知识教给他们,把我看到的听到的有趣的事情告诉给他们。

让他们好好学习能够考上大学,走出这山沟沟去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去用自己勤奋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我愿从南走到北 什么歌
1个回答2024-03-15 01:12
刘原龙的《我愿意陪你走》

作词:老猫

作曲:老猫

我耗尽了温柔

我孤独的等候

你却放开了手

我在你的身后只换来

一句苍白借口

在汹涌的街头

我寂寞的逗留

有谁能够解救

你从前的笑容那么久

盘旋在我左右

我愿意陪你走

就让我陪你走

多希望陪着你直到老

走过天涯海角

我找啊找啊找啊找

找不到曾经的天荒地老

我逃啊逃啊逃啊逃

逃不出遍体鳞伤的煎熬



我愿意陪你走

就让我陪你走

多希望陪着你直到老

走过天涯海角

我找啊找啊找啊找

找不到曾经的天荒地老

我逃啊逃啊逃啊逃

逃不出遍体鳞伤的煎熬

我找啊找啊找啊找

找不到曾经的天荒地老

我逃啊逃啊逃啊逃

逃不出遍体鳞伤的煎熬

我找啊找啊找啊找

找不到曾经的天荒地老

我逃啊逃啊逃啊逃

逃不出遍体鳞伤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