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国史大纲在线阅读

吕思勉《中国通史》与钱穆《国史大纲》哪个好?
1个回答2022-08-06 04:11
吕老师的 中国通史好
钱穆的国史纲要怎么样
2个回答2022-09-27 04:27
我读过钱穆的《国史新论》,里面收集的是他的一些演讲稿,都是关于历史文化的,比那种专门写一个论题的书要具有活力,思维很独特。我推荐你看,觉得很多东西的观点很新颖,会给自己挺大的冲击。
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
1个回答2022-10-05 11:53
我也很喜欢看他的《国史大纲》,写得太好了。不过我也没见过简体本。读繁体也可以啊,锻炼锻炼嘛,习惯了就好了。
古今笑史小说全文在线阅读
1个回答2023-04-28 12:30

吕思勉的中国通史经典还是钱穆国史大纲经典呢?
4个回答2022-08-09 03:30
其实无所谓哪本书经典,两本书各有特色。根据个人的学习目的来确定你阅读哪本书。
钱穆的《国史大纲》有简体字横排的版本吗?
1个回答2022-08-30 20:36
没有,研究古代的书只能用繁体字才能表达清楚原意,不容易有误会,所以就算国内出也不会出简体
钱穆先生在于中国史学的地位如何?
1个回答2024-02-02 08:55
二十世纪有五位历史学家堪称第一流的史学大师,这就是王国维、陈寅恪、陈垣、版钱穆、顾颉权刚。钱穆先生1969年撰成百万字巨著《朱子新学案》,70年代初特撰本书撰述书中要旨,并推广及全部中国学术史。上自孔子,下迄清未,二千五百年中之儒学流变,旁及百家众说之杂出,以见朱子学承先启后之意义。钱穆先生1931年撰写《秦汉史》上自秦人一统中国,下至王莽之新政,为一尚未完编之断代史,深入浅出地梳理了秦汉两代的政治、经济、学术和文化,指出了中国历史上这一辉煌时期的精要所在。
史记中的秦穆公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3-13 15:18
如果你想知道,推荐你去网上搜《史记·秦本级》,里面有一节专门有讲秦穆公的故事,你就可以了解了。因为我现在是用别人的手机打的,不方便。况且你这样还能增加印象,不过秦穆公主要的故事就是从狱中起用良臣百里奚,和晋国忘恩负衣的国君夷吾(穆公夫人的弟弟)的战事,以及护送公子小白(后来的晋文公)回国这些了.
历史上的穆姓名人
1个回答2024-03-31 12:36

穆宁:唐朝人,累官秘书监。穆宁家教很严,让儿子从小熟读礼法,要求儿女一言一行不可失礼

穆修:宋朝人,大中祥符年间,赐进士出身。累官颍州文学参军。

穆相:明代沂水令。正德年间进士。抗言直谏,人称“真御史”。

穆提婆:陆令萱之子,本姓骆,因母为齐后主乳母而得宠于皇后穆昭仪,奏引入侍,并赐穆姓,拜官左丞相。

穆嬴:著名春秋时期晋襄公夫人。

穆生:西汉鲁人,籍贯、字号均不详。著名汉朝初期大臣。

穆崇:代人(山西大同)。著名南北朝时北魏大臣。

穆观:字闼拔,穆崇次子;代人(今山西大同)。著名北魏大臣。

穆寿:穆观之子;代人(山西大同)。著名北魏大臣。

穆罴:穆崇之孙;代人(山西大同)。著名北魏大臣。

穆亮:字幼辅,初字老生。著名北魏尚书令。

穆子容:著名北魏司农卿。

穆头:著名北魏尚书。

穆璌:著名宋朝湖北提刑。

穆绍:字永业,穆亮之子。著名北魏大臣。

穆修己:著名唐朝诗画家。

穆赞:字相明,穆宁之子;河内人(河南)。著名唐朝大臣。

穆质:穆宁之子;河内人(今河南)。著名唐朝大臣。

穆孔晖:字伯潜,号玄庵;东昌府区人。著名明朝理学家。

穆生华:回族,又名穆三;甘肃平凉人。著名清朝时期伊斯兰教哲赫林耶门宦阿訇。

穆占:满族;满洲正黄旗人。著名清朝将领、大臣。

穆桂英;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


穆公亡马文言文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10 17:33
1. 秦穆公亡马文言文翻译

春秋·秦穆公《秦穆公亡马》白话释义:

秦穆公曾外出王宫,丢失了自己的骏马,亲自出去找,看见有人已经把自己的马杀掉了,正在一起吃肉。秦穆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马呀。”

这些人都害怕惊恐地站起来。秦穆公说:“我听说吃骏马的肉不喝酒是要死人的。”于是按次序给他们酒喝。杀马的人都惭愧地走了。

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围困住了。以前那些杀马吃肉的人互相说:“咱们可以用出力(为君王)拼死作战,来报答吃了穆公的马他还给我们酒喝的恩德。”

于是冲散了包围,穆公最终脱离危难,并打败晋国,抓了晋惠公回来。这就是所谓的“做有道德的事情,必然会有福报”。

原文: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

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

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两国。扶持晋文公,实现秦晋联盟。晋文公死后,联盟瓦解,秦晋对抗。后分别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战(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和公元前625年彭衙之战(今陕西白水东北)中两次被晋军大败,秦东进的路被晋牢牢地扼住。

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由余、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贤臣良将的辅佐。还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

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四百年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秦穆公四年,秦公为求将来做霸主,拉拢当时力量强大的晋国,他亲自向晋献公提亲,晋献公早顷姿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后来,晋献公年迈昏庸,受宠最多的妃子骊姬,谎称申生要毒死晋献公,借晋献公之手除去申生。于是,晋献公另外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为了活命,分别逃往他国避难。

再后来,晋国臣子里克杀死骊姬的儿子奚齐和她妹妹的儿子卓子,想迎奉重耳回国,秦穆公也想这样做,但臣子认为重耳贤能皆胜过夷吾,会让晋国变得强大,从而威胁到自己的国家,于是秦穆公转而迎立夷吾为国君,是为晋惠公。

但是不久,晋惠公畏权杀死里克等老臣,又派人追杀重耳,并且恩将仇报,不接济秦国,导致晋国与秦国失和。晋惠公忘掉秦国恩情,反倒发兵攻打秦国,终遭惨败;后面不得已割地求饶,还叫儿子公子圉到秦国做人质,这才将两国的关系修好。

秦穆公为了掌控公子圉,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了他。这在当时的社会来说,是一件亲上加亲的事,按理关系应该是很稳固的了。然而公子圉听说自己的父亲病了,害怕国君的位置会被传给别人,就扔下妻子,一个人偷偷跑回晋国。

第二年,夷吾一死,公子圉就做了晋国君主,是为晋怀公,跟秦国不相往来。没想到晋怀公又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夷吾,秦穆公当然很生气,立即决定要帮助重耳当上晋国国君,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攻下晋都,并派人杀死晋怀公,晋怀公在位不到一年就身死。秦穆公把女儿怀赢改嫁给了重耳。

秦穆公三十六年,秦军经过孟明视等将军的严格训练,已经是一支兵强将勇、英勇顽强的军队了。孟明视认为征伐晋军的时候到了,他请求秦穆公挂帅亲自出征,并且还发誓说:“假如这次出征不能获胜,我决不回国见家乡父老。”

秦穆公命令给出征的军队五百辆兵车、装备精良的兵器和充足的陆绝粮食,又拨给出征兵士家属粮食和钱财,以解士兵后顾之忧。经过充分的精心准备,秦穆公、孟明视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奔晋国。

文章赏析:

这个故事叙述了秦穆公对偷杀骏马吃肉的人们,不仅不追究责任,还请他们喝酒,最后得到了好的报答。从而赞扬了秦穆公宽容豁达的品格。

作为国君,对百姓宽容豁达,一旦国家有难的时候,百姓就会知恩图报,挺身而出,冒死献力;对百姓宽容豁达,是收拾民心的乎败有效办法,得民心者得天下。其实作为普通人,如果能做到对人宽容豁达,那么一旦遇到困难发时候,人们也同样会竭尽全力帮助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