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草木

成语“人非草木”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27 12:20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直接意思是:人与花草树木不同。完整的原话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就是说,人怎能像花草树木那般没有感情呢?植物虽然也是生命体,但却是没有情感流露的。无法像动物那样自由表达由外界触动或自身所想而产生的情感。人与草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有着感知世界、思考未来的能力,会用心感受周围的一切事物。人类社会中存在各种情谊(情义),亲情、爱情、友情等,历史上各种知名的感情故事,无不惊心动魄、惊天动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危难之中见真情;此情只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人鬼不了情;此仇不共戴天”。各种爱恨情仇交织下,才让这世界如此多姿多彩。

人非草木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1个回答2024-03-06 22:56

rén fēi cǎo mù

成语释义 见“人非木石”。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分句;常与“孰能无情”连用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人非木石

成语例句

庞涓复问曰:‘然则兄长亦还忆故乡坟墓否?’膑曰:‘人非草木,能忘本原?’先生于吾临行,亦言:‘功名终在故土。 ★《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八回

人非草木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6-30 15:13
人非草木_成语解释
【拼音】:rén fēi cǎo mù
【释义】: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同“人非木石”。
人非草木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8-13 11:47
中文解释

详细解释

百科释义
【解释】: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同“人非木石”。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
【示例】:庞涓复问曰:‘然则兄长亦还忆故乡坟墓否?’膑曰:‘~,能忘本原?’先生于吾临行,亦言:‘功名终在故土。 
◎《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八回

英文解释
A man is not a stalk of grass or a tree. ;
人非草木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9-17 12:20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并非花草树木,有谁能够无情无义呢?

人非草木(rén fēi cǎo mù):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青草树木。

出处:明代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第十七郑饥祥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

孰能无情(shú néng wú qíng):有谁能够无情无义呢?常和“人非草木”连用。

非:不是。

孰:谁,哪个。

例句: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潸然泪下呢?

扩展资料:

植物虽然也是生命体,但却是没有情感流露喊搏的。无法像动物那样自由表达由外界触动或自身所想而产生的情感。人与草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有着感知世界、思考未来的能力,会用心感受周围的一切事物。

同类词语:

1、身非木石 [ shēn fēi mù shí ] 指自身并不是毫无感情的人。

出处:南朝·梁·江淹《狱中上建平王书》:身非木石,与狱吏为伍。

2、人非木石 [ rén fēi mù shí ]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肢指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

人非草木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9-18 00:20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谚语,意思是指人不是草木,谁能没有感情,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扒配困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青草树木。同“卖桐人非木石”。

出处:《水浒传》一三回:“人非草木,岂不知泰山之恩,提携之力,感激不尽!”

用法:作宾语、分句。

词性:通常作为谚语使用。

扩展资料: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同类词语:

1、身非木石:指自身并不是毫无感情的人。

出处:南朝·梁·江淹《狱中上建平王书》:身非木石,与狱吏为伍。

2、人非木石: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春念法吏为伍。”

人非草木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0-07 02:05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谚语,意思是指人不是草木,谁能没有感情,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扒配困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青草树木。同“卖桐人非木石”。

出处:《水浒传》一三回:“人非草木,岂不知泰山之恩,提携之力,感激不尽!”

用法:作宾语、分句。

词性:通常作为谚语使用。

扩展资料: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同类词语:

1、身非木石:指自身并不是毫无感情的人。

出处:南朝·梁·江淹《狱中上建平王书》:身非木石,与狱吏为伍。

2、人非木石: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春念法吏为伍。”

人非草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哩?
1个回答2024-02-29 07:48
成语

人非草木

成语发音

rén fēi cǎo mù

成语解释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同“人非木石”。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

成语示例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



庞涓复问曰:‘然则兄长亦还忆故乡坟墓否?’膑曰:‘~,能忘本原?’先生于吾临行,亦言:‘功名终在故土。 ★《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八回
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 人非草木 又怎知草木无情
1个回答2023-02-06 05:30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不是出自《庄子》。而是是出自施耐庵《水浒传》。
词语详解:
人非草木,作宾语、分句;常与"孰能无情"连用。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青草树木。同"人非木石"。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1],岂不省的?'"
示例
庞涓复问曰:'然则兄长亦还忆故乡坟墓否?'膑曰:'~,能忘本原?'先生于吾临行,亦言:'功名终在故土。
人皆非草木 草木亦多情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2-08 11:30
人不是无情的木头,退一步说,植物也是有感情的,你好好栽培她,她就回报你繁叶,鲜花,硕果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