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玉衣

盗墓贼遇到金缕玉衣,为什么只抽金丝不拿玉衣?
1个回答2022-12-14 21:14
这是因为,金丝是比较方便携带的,而且价格和价值也更大,所以会这样。
关于丝缕玉衣的诗句
1个回答2023-12-18 03:58

1. 金缕玉衣出自哪个墓里

素纱禅衣,西汉,

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禅衣素纱”是一件知名度很高的文物。这件纱衣见于马大侯利苍夫人墓,交领、右衽、直裾式,袖较宽。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重48克,薄如蝉翼,折叠后不盈一握。反映了当时高超的织造工艺技术,为国内所仅有,它是西汉纱织水平的代表作,更是楚汉文化的骄傲。

据了解,它是由单经单纬丝交织而成的一种方孔平纹织物,其经密度一般每厘米为58根至64根,纬密度每厘米就有40根至50根纱。密度较为稀疏,孔眼里充满织物的表面,所以纱的质地非常轻薄,古人形容“轻纱薄如空”、“举之若无”,一点儿都不夸张。这也就是为什么素纱禅衣如此之轻薄的原因。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缭绫》中写道:“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霜。”咏诵这诗句,以为诗中那飘渺如雾般轻盈,晶莹如水般剔透缭绫的描写不过是诗人的艺术夸张。直至闻名于世的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墓中大量丝织品,特别是两件素纱禅衣的出土,证实了诗人的描写并非凭想象夸张而作,而是据实形象化的描写。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两件素纱禅(单)衣,一件重48克,另一件重49克,不足一两。如重48克的禅衣,长1.6米,两袖通长1.95米,腰宽0.48米,如果除去领口和袖口较厚重的缘边,重量仅半两多。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出于二千多年前的汉墓,不能不令人惊叹!

这件素纱禅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中,禅衣用纱料制成,因无颜色,没有衬里,出土谴册称其为素纱禅衣。纱,是我国古代丝绸中出现得最早的一种,它是由单经单纬丝交织而成的一种方孔平纹织物,其经密度一般每厘米为58根至64根,纬密度每厘米为40根至50根纱。密度稀疏,孔眼充满织物的表面,因而质地轻薄,古人形容“轻纱薄如空”、“举之若无”,一点都不夸张。上乘的纱料,以蚕丝纤度匀细见长。素纱禅衣每平方米纱料仅重15.4克,并非因其织物的孔眼大,空隙多,而是纱料的旦数小,丝纤度细。丝织学上对织物的蚕丝纤度有一个专用计量单位,叫旦(全称:旦尼儿),每九千米长的单丝重一克,就是一旦。旦数越小,则丝纤度越细。经测定,素纱禅衣的蚕丝纤度只有10.2至11.3旦,而现在生产的高级丝织物还有14旦,足见汉代缫纺蚕丝技术的高度发展。

素纱禅衣轻薄而透明,如何穿着呢?《诗经·郑风·丰》:“衣锦衣,裳锦裳。”在色彩艳丽的锦袍外面罩上一层轻薄透明的单衣,使锦衣纹饰若隐若现,朦朦胧胧,不仅增强了衣饰的层次感,更衬托出锦衣的华美与尊贵。有着轻柔和飘逸质感的纱衣,穿在女子身上,迎风而立,徐步而行,飘然若飞,极现女性的柔美。

2. 那为什么古人将金缕玉衣作为检服呢

这种丧葬习俗主要盛行于何时?它真的能像埃及的木乃伊一样使尸体千年不腐吗?关于这些问题,从汉代以后,就已经不被普通人所知道,长期以来,成为了不解之谜。

我们将视野暂时转移到河北满城的陵山。据当地人传说,陵山上有先人的墓葬,而且,当地人的祖先就是当时被派来的守墓人。

可是长久以来人们只把它当作传说而已,直到文革时期的1968年,这个传说终于得到了印证。当时,一批解放军士兵正在当地施工,突然发现了一个古墓,并当即报告了当地的文管部门,在考古工作 者的努力下,一个大型的西汉古墓葬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原来,墓葬的主人是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在其墓葬的旁边,还发 掘了刘胜的妻子的墓葬。 刘胜墓葬的发掘终于揭开了一个千古的谜团,并使人 们第一次亲眼目睹了历史典籍中一再提到的金缕玉衣的真面目。

此后,在全国各地又相继出土了中山怀王刘修、东昌侯刘祖等人的20多 套金缕玉衣。但在这些金缕玉衣中,中山靖王的金缕玉衣是最精美的一件,现 藏于河北省博物馆。

它长172厘米,由2498片玉组成,所用金丝约1700克。 玉衣分头部、上衣、裤子、手套和足共五部分,每部分又由若干部件组成。

根 据制成的玉衣推测,玉衣的制作工艺是相当复杂的,首先要根据死者的长短大 小来切割玉料,然后,依据不同部分打磨成各种各样规格的薄片,并在每片玉 上加以编号,在四角钻孔。 最后,用金丝线缝缀成型。

有些钻孔仅一毫米,工 艺的繁杂和精密程度真是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对于人们将制作如此精美的金缕玉衣作为殓葬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多年以来,人们多加揣测,莫衷一是。

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一,它是两汉之前的史前玉器,由祭祀用品发展到殆葬用品的自然结果。 事实上,在史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将玉器作为殓葬品的风俗。

例如,在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出土的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玉器,如璧、琼、磺、璋等。在《周礼》中有“疏璧琼以殓尸”的记载。

郑玄解释:“疏璧踪者,通于天地。”说明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将玉器由祭祀用品发展到殓葬中,以表示对死者的尊敬。

到了西周,已经在检葬中出现了缀玉覆面,在陕西西周中期的墓葬中发现 了迄今最早的缀玉覆面的残件,计有眉、眼、耳、鼻、嘴五种,造型规整,表 面刻有文饰,其上都有用于穿线缝缀的小孔。在彼国墓地、晋侯墓地,发现了多套缀玉覆面。

到了西汉初年的墓葬中, 也曾经发现了玉衣,即只用玉片缝制的上衣。 其二,反映了当时独尊儒术的社会风气,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孔子将玉比作君子。《礼记•聘义》载:“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

温润 而泽,仁也;填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判,义也。”《诗经》日:“言念君子, 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上古的风俗只有君子才佩戴玉器。 后来人们就将 配玉象征地位、身份和品德。

金缕玉衣也主要是出土于西汉中期即汉武帝以后。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么?看来殓葬中的金缕玉衣,是显示死者地位尊贵且生 前的美德符合儒家君子的形象。

其三,玉器殓葬可使尸身长期不朽,起到防腐的独特效果。据史书记载,这种迷信的说法在西汉时是非常流行的。

如在《抱朴子》中 曰:“金玉在九窃,则死人为之不朽。”《后汉书》卷四十一说:“凡贼所发, 有玉匣殆者,率皆如生。”

《西京杂记》曰:“棺器天象形兆,尸身不坏,孔 窍中有金玉,其余器物皆朽烂不可别。”既然人们都认为玉器可使尸身长期不坏, 那么,王侯贵族们便要想尽办法用玉来保护自己的尸身也就不足为怪了。

到现在为止,人们不仅发现了金缕玉衣,而且还发现了银缕玉衣、铜缕玉 衣,以及丝缕玉衣。使用玉衣进行殆葬,一般是在汉代中期以后到东汉时期。

而且,从皇帝到皇亲国戚,各地诸侯王、列侯所使用的玉衣都有等级贵贱之分, 《后汉书•礼仪志》中说:“帝后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使 用铜缕玉衣。 ”按金、银、铜、丝依次排列的墓主人的贵族等级也由高到低,绝不能逾制,否则会受到严惩。

既然帝后才能使用金缕玉衣,那为什么刘胜殓葬能用金缕玉衣呢?有人推 测可能是因为皇帝特赦。事实上,在西汉中期后,现发现有很多诸侯都没有按 规定使用。

看来,在西汉中期时,因为金缕玉衣刚开始在殓葬中使用,所以。 , 朝廷的殓服制度还不完善,王侯贵族们就借机越权使用。

皇亲国戚和豪强贵族 也使用金缕玉衣。更为有意思的是,传说汉武帝的检服也是金缕玉衣,但更为精致和豪华。

《西京杂记》中说:“武帝匣上皆镂为蚊龙、鸾凤、龟鳞之象,世谓蚊龙玉匣。” 但直到今天为止,位于西安附近的汉武帝茂陵还沉睡于地下。

如果真像史书上 记载,这些图案是在缀起来的片片玉块上独立雕刻,还是采用了其他的方式, 那只有等到开启茂陵之后,可能才会真相大白。

3. 广州南越王墓的主体陈列楼丝缕玉衣有何珍贵之处

下面我带大家去看我们的第二件镇馆之宝一一丝缕玉衣。

古人出于对玉无比崇拜的迷信,生前佩玉、死后葬玉的风气愈演 愈烈。战国流行的缀玉敛尸葬俗,到西汉时却演变出以玉衣为葬服,认为这样可以防止尸体腐烂。

在西汉使用玉衣可能尚无严格 的规定,到东汉就发展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使用玉衣的等级制度。 规定身份不同,使用的线缕也有差别,皇帝、皇后可以使用金 线缝制的玉衣,也就是金缕玉衣;诸侯王、公主等使用银缕玉衣; 大贵人、长公主等使用铜缕玉衣。

而我们这件是丝缕玉衣,也就是出土时连接线已都不复存 在,考古学家花了两年多时间才将这2000多玉片,新拼复成 功。 它是经科学发掘、整理和修复起来的我国最早的一套完整的玉衣。

同时,它的对襟式,是目前国内已出土的十几套金缕、银 缕、铜缕玉衣中所独有的。同时大家可以从中看到墓主人的身高 还是相当高的,不似当年的南越人,因为赵佗是北方人,而且相传他身高体壮,所以他的儿孙的身高当然也受到他的遗传影 响。

4. 缕可以有什么词

千丝万缕、

密针细缕、

割包剪缕、

半丝半缕、

细针密缕、

衣衫蓝缕、

不绝如缕、

金缕玉衣、

依头缕当、

一缕不挂、

割包翦缕、

身无寸缕、

毛举缕析、

分丝析缕、

衣冠蓝缕、

条分缕析、

刃迎缕解、

罗缕纪存、

一丝半缕、

筚路蓝缕、

缕缕行行、

筚簬篮缕、

同心长命缕

一袭红衣倾玉骨,一线流苏挽青丝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0-25 08:18
美人梳妆打扮
古代盗墓的遇到金缕玉衣只抽金丝,为何不拿玉衣?
1个回答2022-12-16 05:15
因为他们不识货,不知道玉衣的价值,认为只有金丝更值钱,所以没有这样做。
为什么古代盗墓贼遇到金缕玉衣只抽金丝不拿玉衣?
2个回答2022-12-14 16:24
因为金丝比较贵重,而且更容易携带,而玉器不容易携带,所以古代盗墓贼遇到金缕玉衣只抽金丝不拿玉衣。
为什么古代盗墓贼遇到金缕玉衣只抽金丝不拿玉衣?
2个回答2023-09-03 01:45
因为他们想要拿,也拿不了啊,拿了就没法出去了,玉衣可是拿玉做的,很重的。
为什么古代盗墓贼遇到金缕玉衣只抽金丝不拿玉衣?
1个回答2022-11-04 19:53
因为玉衣的体积较大,拿着不方便,而且如果一拿就只可以拿一点点东西,但是如果只抽金丝的话,可以拿很多东西,又比较方便。
古代的盗墓贼遇到金缕玉衣,为什么只抽金丝不拿玉衣?
4个回答2022-12-11 21:27
因为盗贼不敢偷盗,毕竟这是祭祀的东西,有很多讲究,他们有贼心也没有贼胆,然后就把金子拿走了,留下了玉。
为什么古代盗墓贼遇到金缕玉衣只抽金丝不拿玉衣呢?
2个回答2023-03-14 16:37
因为会被人发现,当时玉一般都是由皇室才能用,盗墓贼贩卖会被人发现,因此他们只盗走金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