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田

挖棉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4-01-27 20:44
颠公的故事(壮族民间故事)
挖棉田
颠公十二岁就给地主当长工,经常因为完不成地主规定要做的活儿挨打挨饿。
清明过后有一天,地主叫颠公去挖棉花地。早上出门前地主说:“今天装两个红薯当午饭,挖一天要挖得一件衣服的棉花地啵。”
颠公到地里,拖下衣服铺在低上,用棍子画出衣服的轮廓,然后挖一会儿就挖出形状象件衣服的一小块地。
颠公就和伙伴们下河去钓鱼,到烂泥田里去挖泥鳅,到山上捡野果吃,那时三月泡,茶泡满山都是,玩得痛快极了。
傍晚地主到地里只见挖得象件小孩那么宽的地,怒气冲冲说:“懒鬼,一天才挖得猴子屁股那么宽的地,今晚你莫吃饭。”颠公脱下衣服盖在新翻的地上,说:“你看,刚好挖得一件衣服那么宽的。”地主喷着唾沫星子,说:“我叫你挖出一块种出的棉花够织一件衣服那么宽的地。”颠公问道:“织一件衣服要多少棉花?”地主答不上来。颠公又问“做一件衣服的棉花要种好宽的地?”地方结结巴巴也答不上来。颠公理直气壮地说:“我今天按你的要求挖得了一件衣服那么宽的地了。”
地主自知理亏,边走边说:“你鬼马,明天。。。明天。。。我要罚你。。。”颠公笑首说:“明天最好罚我再挖一条裤子那么宽的棉花地。”在场的小伙子都捧着肚子哈哈大笑。
秋风吹过棉田,棉花像什么
2个回答2022-07-24 00:50
秋风吹过棉田,棉花像白银铺满田野
秋风吹过山坡,山坡像少女的衣裙在迎风摇摆
秋风吹过花园,花园像可爱的精灵满院活泼了起来
求一部女主重生到古代靠种棉花发家致富的种田文
1个回答2022-07-15 17:26
穿越之农妇难为
挖棉田地主是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1-05 07:36
善良、朴实的人。颠公挖棉田是一则壮族民间故事,其故事讲诉的是地主颠公十二岁就给地主当长工,经常因为完不成地主规定要做的活儿而挨打挨饿,干活时看到其他同伴饿的饥渴难耐,便把自己屯的粮食分享给了同伴,因其朴实、善良的性格受到大众喜欢。
秋天的田野,之间棉田里的棉花像什么一样,稻田里的陶穗像什么一样,到处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
4个回答2022-08-08 07:10

秋天的田野,夜里,棉田里的棉花流动着月一般的皎洁;白昼,稻田里的稻穗闪耀着阳光般的闪耀,到处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棉花像雪,稻穗像金子。

分析秋天的田野之间棉田里的棉花像什么,一样稻田里的稻穗像什么一样。这个句子的造句就是要找到棉花稻穗的特点,棉花是雪白的,稻穗是金黄的。

扩展资料: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小学生因为词汇量有限的缘故,在造句上总会大伤脑筋,其实只要找对了方法,造句并不难。

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字→词→句→段→篇”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流程。在这个流程中,句子训练处于字词和段篇训练之间。它既是字词教学的“升华”,又是段篇教学的“起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造句的时候,不但要让将句子造对,还应该把句子造好,使句子语气通畅,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并富有思想感情,从而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1个回答2024-03-16 00:05

找春天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的找哇找哇小草从地下伸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木图书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节奏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分钟,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我还发现( 鸟儿 )是春天的使者。小鸟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 动人乐章 )吧!从这两个感叹号中,体会到了作者对春天的到来的喜悦之情和激动的心情!

棉棉棉、棉花糖的夏天
1个回答2024-03-01 09:32
噢,我也很喜欢吃棉花糖,夏天,天上的白云,就像棉花糖!
谁能给介绍一下作家棉棉?
1个回答2022-09-17 03:46
我,上网查就可以
棉花的棉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1 16:33
只找到词语
棉手闷子 [ mián shǒu mèn zǐ ]
基本释义
[ mián shǒu mèn zǐ ]
两头开口、絮了棉花的袖筒子,用以御寒。
热门问答